当前位置 首页 逆水行周 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果

《逆水行周》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果

作者:米糕羊 字数:2431 书籍:逆水行周

  和蔼的笑容,亲切的问候,语重心长的叮咛,推心置腹的座谈,豫章郡南昌城郡衙内,一场隆重的“和谐江州”大型座谈会暨经贸洽谈会,持续数日之后终于圆满闭幕。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进取的大会,与会代表们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交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各方相互间的了解。

  会谈是有益的,各方代表消除了误会、达成了共识,纷纷表示尊重与会人员的立场,赞赏各方的态度,会议主办方对于前段时间发生的不和谐事件表示遗憾,希望这种不愉快的事情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发生。

  对于那些依旧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的不和谐因素,会议主办方表示将继续严重关切,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力,一旦有人胆敢破坏得来不易的“和谐江州”大局,会议主办方将重新考虑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措施。

  除去这些严肃话题,会谈也获得了可喜成果,葛、麻、生丝、茶叶的成交量各自逾万担,又有大量优质稻米、木材等江州物产找到了买家,与此同时,黄州的畅销货物也在江州找到了为数众多的买家。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劲?

  “做买卖,尤其做大买卖,讲的就是和气生财,讲的就是细水长流,那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情,我们黄州的商贾,自然是不会做的,对不对?”

  “大王所言甚是!”

  一片附和声中,西阳王宇文温继续敲打自己的小利益集团成员们:“眼光放长远些!不要老想着黄州总管府那一亩三分地!”

  “吃得小亏,才能赚得大钱,和江州的豪强们打好关系,往后赚钱的机会大把!眼下天下一统在即,往后我们黄州英杰的征途,就是星辰...新城池,新地方!”

  “邺城的安掌柜你们知道么?寡人和他谈...得不错!”

  “安掌柜何许人?粟特商人!他们祖祖辈辈往来中原和西域之地,周游列国,眼界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

  “撒马尔干知道不?吐火罗知道不?波斯国知道不?拂菻知道不?要是把买卖做到那边去,赚来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

  “西域太远?不要紧,可以看看近的,突厥就免了,那叫资敌卖国,高句丽狼子野心暂且不提,就说百济、新罗还有倭国,你们有没有想过把买卖做到那边去?”

  在座几位东家茫然摇头,这几个域外番邦他们听说过,但从没想过要把买卖做到那边去,更不敢想象真的要做这样的买卖,得把作坊规模扩张到什么地步。

  “黄州,如今寡人说了算,江州也是如此,可日后宇内一统,是朝廷说了算,到时候和各地豪强做买卖,没有如今在江州那么好说话,地方官不扯后腿就不错了,所以大家一要适应,二要开辟新的市场...”

  “市场在哪里?岭南!可能在各位眼中,岭南是烟瘴之地,去那里经商九死一生,可有没有想过,为何岭南当地人活得好好的?”

  “他们也是人,也知道廉耻、忠义,也知道读书写字,也有父母妻儿,他们能世代在岭南生活,为何其他人就不能?无非是外地人不适应当地水土、气候罢了,那该怎么办?”

  “好办!寡人有岭南凉茶,可以祛湿祛火,如今征战岭南的官军喝了都说好,没有水土不服,没有上吐下泻!”

  “大家现在喝的,就是岭南凉茶,苦是苦了些,但效果不错,寡人每日都要喝上几杯...”

  宇文温这段时间当托当太多,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进入角色,一旁的王越见状适时插话主持起会谈来,以便让宇文温好起身更衣,顺便休息休息。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说的又是生意经,所以王越的行为并无不妥之处。

  宇文温转出议事厅,恭候多时的记室刘文静迎上前来:“大王。”

  “都安排好了么?”

  “安排好了,各位家主、族长回去后,马上精选一百人,让嫡子带着来从军。”

  “有没有人推三阻四的?”

  听得宇文温这么问,刘文静笑起来:“大王,他们不敢了。”

  “这样啊...”宇文温闻言有些失落,他还等着有谁炸刺来个阴奉阳违,那么就又有理由在南昌待上一段时间。

  “大王,任治中如今已经全面接管豫章郡事务,想来大王动身去岭南后,豫章无忧。”

  “也罢,你们赶紧做好交接,不要拖泥带水。”

  “是。”

  所谓江州之乱,在宇文温的策划下爆发,磨刀霍霍的周军杀得那些不识相的地头蛇人头滚滚,南昌城墙上的‘人头长廊’吓坏了各地观望的大小豪强,他们终于见识到“独脚铜人”的凶残一面。

  没有人再敢阳奉阴违,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宇文温给机会,让他们向新朝廷展现自己的忠心。

  宇文温刷了一轮人头,刷得江州各地豪强面色惨白、噤若寒蝉,随后再次发出‘英雄帖’,邀请各方贤达到南昌一叙,得了请帖的人欣喜若狂,没有得到请帖的人面若死灰。

  就在这些人为了保全家族,准备自己到南昌送人头时,收到了宇文温‘漏发’的请帖,一个个喜极而泣,连夜赶往南昌参加会谈。

  一番铺垫下,第二次召开的“和谐江州”大会圆满闭幕,宇文温敲打了各方豪强,稳定了江州局势,还顺便给黄州商贾们牵线搭桥,做成了许多大买卖。

  皆大欢喜之下,各地豪强忽然发现自家嫡子‘骨骼惊奇’,需要有人指点指点,所以主动要求派出一个嫡子到南昌“找机缘”,实际就是当质子。

  确切的说是质子军,宇文温组建江州质子军,一来是要挟豪强让他们听话,二是要给这些豪强的子弟有进入‘体制内’的机会,为新朝廷效力。

  当然,顺便补充兵力也是目的之一,因为他即将动身前往岭南,兵带少了总是不好。

  不去不行,首先,宇文温在南昌待得太久,再这样下去,监军长史崔达拏真的会发飙,到时候事情闹大了场面难看,对谁都不好。

  其次,昨日收到战报,行军总管杨济率领的前锋,已经获得浈阳大捷,用一种匪夷所思的办法,将浈阳城内外聚集的陈兵和俚僚兵打得伤亡惨重、浮尸满江,连带着把洭口处陈军的转运粮草都抢了。

  大捷,实实在在的大捷,周军拿下浈阳,距离拿下广州州治番禹就差临门一脚,但这一脚却异常困难,需要他到岭南走一遭。

  而他那个“都督岭南诸军事”的头衔,也决定了自己不能袖手旁观岭南事务,所以该去南边喂蚊子了,但临行前得把事情交接好。

  一如宇文温调许绍到江州‘权’浔阳郡守般,他又调了老搭档、总管府治中任冲来接管豫章郡事务,让自己人主持浔阳、豫章事务,是为了确保大军后路无忧。

  之所以是‘权’,那是因为事急从权,宇文温是行军元帅,对新攻下来的城池有权力安排‘临时工’,暂时行使地方官职责。

  既然是暂时,那就是‘权’,至于日后朝廷任命地方官时的人选,他只能建议而不能代劳,不过捷足先登者,只要表现好,一般都能转正。

  江州下辖十郡,周国将其纳入版图之后,必然要拆分成数州,到时候许绍、任冲能否从郡守变成刺史,就得看各方博弈结果,只要不出意外,‘权’郡守成为‘领’刺史没大问题。

  宇文温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体现他一贯的宗旨:大家一起发财,换句话说,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跟他一起出征的将士,有大把的机会刷军功,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譬如说“和谐江州送温暖活动”;黄州的商贾,可以跟着他到江州发财,主动捐钱捐物犒军的优先。

  在宇文温手下做事的官员、吏员,只要有能力、肯出力的,他就提拔来江州做代理地方官,日后朝廷要正式委任,还会提出自己的推荐意见力挺。

  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在和西阳王合作的过程中获益,这就是宇文温的行动方针和做事准则。

  想到这里,他望向南方天空喃喃自语:“就是不知道岭南的诸位,愿不愿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