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帝听了朱宣明的话后,露出了含意不明的笑容,然后问道:“然则,你的意思是,老九出宫去定元寺,是另有隐情?还是说,他与沈家早有勾结?”
朱宣明没有想到崇德帝会这么直接,而且他听不出其是喜还是怒,挣扎了片刻,还是不舍得放弃这个上眼药的机会,于是点点头,说道:“儿臣还是觉得此事另有内情,父皇还是派人去查查的好。”
崇德帝当然已经派人去查过了!
在朱宣明到来之前,皇家还探到了一个密报,就是蒋家在秘密寻找一个和朱宣知十分相似的孩童。蒋家,出了一个太子良娣,而且蒋钦又一直是朱宣明得用的。
蒋家是为了谁在办这件事,不言而明。
蒋家为何会找这样一个人,崇德帝先前还不明白,现在终于知道了。郑太后所说的那句话,他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意在皇家血脉,原来是在这里。太子尚未登帝位,就已经容不下皇家血脉了吗?甚至还没有开始监国,手已经伸到虎贲军了。
对于郭沁这个人,崇德帝就算知道他是朱宣明的人,也没有太大的想法。一国储君、未来帝王,总要有自己的力量的。况且只是一个五品都尉而已,崇德帝还未放在眼内。
崇德帝也素知,皇家无兄弟。皇位就只有一个而已,但这个皇位诱惑力太大,每个皇子都想坐上去,厮杀在所难免的。当年他就是踩着二王的尸体登位的。但是,这不代表他愿意看到儿子们也如此。
他不期望他众多儿子能够相处和睦,但他还有一个底线,就是希望儿子们都能活着。
从一开始,他就对朱宣明异常宠爱,使得其他皇子不能与他争位,甚至刻意不抬二皇子生母林美人的地位,就是让其他的儿子认清地位,断绝他们争位的心思。
这,是崇德帝保护这些儿子的方式。
在他看来,没有足够的本事,就不要有那么大的野心。离皇位远远的,才是报名的方式。
二皇子虽然被他幽禁在府中,但还活着,不是吗?
但是现在,太子容不下他们!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容不下兄弟们,那么待他登上皇位之后会是怎样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崇德帝几乎可以预见到,以后惨烈的腥风血雨。
不由得,崇德帝想起了野史的一个记载,说的是前朝选择储君的故事。
史载,帝在诸皇子之间犹豫,不知立何人才合适。后有宰辅建议,立了才能平平但为人敦厚的皇子,理由就是立了该皇子,其他皇子可保。
以往崇德帝对这个做法嗤之以鼻,立君当然是取有本事的,怎么能为了血脉而则一个才能平平的储君呢?庸君最容易成为昏君,也最容易使国朝动乱,此乃千古之罪了。
但到了这个时刻,他才深刻体会到这个选择的深意。此刻他在想的就是:就算皇子再多,也禁不住一个一个除掉,总有尽的时候。
或许将来天下,就没几个皇族成员了。如此下去,皇族就要凋零了。皇族凋零,又怎么能压住那些外戚权臣呢?
老九这样的人,生母已死,又全无势力,太子都容不下,那么太子还能容得下何人?
崇德帝心头有一波波巨浪在翻腾,冲击得他几乎坐都难安稳。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深深地看了朱宣明一眼,就吩咐他退出了紫宸殿。
朱宣明一头雾水,不明白为何父皇只问这么简单的话语,也不知道眼药上成了没有,带着满腹疑惑离开了紫宸殿。
但他很快就不用疑惑了,当天申时,他就收到了两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差点就让他晕倒在地!
最先的消息,是关于虎贲都尉郭沁的。由于定元寺的刺客没有捉到,崇德帝以“办事不力”的罪名,撤了郭沁的都尉一职,还将他流放至岭南,限他三日内就要离开京兆,不得有误。
可怜的郭沁,在紫宸殿禀告定元寺之事时,就被除了官职,任凭他如何痛哭哀求呼冤,崇德帝都没有理会。
而且,除了郭沁之外,崇德帝还清理了不少虎贲将领和士兵。这些人,或是程家的姻亲,或是蒋家的旧友,多少都是依附着东宫的。
依附东宫的将领和士兵,被清出了紫宸殿。这对大定朝堂来说,就是一个信号,一个皇上对太子不满意的信号,或者,是一个皇上敲打太子的信号。
只是,朝中大臣在听到这事时,除了惊愕之外就难有其他反应。他们甚至在想,这些被清走的人,背后是不是还有别人。
不然,在皇上即将离开京兆的时候,为何会有不满太子的信号呢?说不定弄错了。
但是,接着的这个消息,就使得这个信号正明确了。凡是京兆朝臣都知道,皇上不知因何故,对太子起了不满,要限制太子的权力了。
这个消息就是:皇上要设监国大臣!这是从内侍首领常康口中传出来的消息,就是板上钉钉的是事情了。
消息指,皇上急召了裴公辅和郑时雍进宫,打算设他们为监国大臣,协助太子处理政务,凡军国大事,太子一人不能独断,须与两位监国大臣共同商议。
听说,裴、薛两位大人都已经应令,现在中书省已经在起草诏令了,监国大臣一事很快就公诸朝堂。
朝中已立太子,皇上若是离开京兆,自是太子监国,代皇上处理朝政的。但是,现在多了两个监国大臣共同议政,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这是不信任太子殿下呢?还是不信任太子殿下呢?
而皇上会这么做的原因,没有多少人知道,就连朱宣明本人都不知道!
朱宣明又惊又怕,只觉得脑中纷乱不已,想去问崇德帝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定,想问崇德帝为何会这样对他,想知道……崇德帝是否厌弃了他。
他整个人浑浑噩噩的,连去紫宸殿见崇德帝的勇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