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353章 遇熟人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353章 遇熟人

作者:恣悠悠 字数:1746 书籍: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姥姥说他:“兄弟啊,你这才多大,就说自己老了。像咱瑞祥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可真是不多,十几岁就能帮上你了。你啊,这是有福气。”

  罗新才呵呵的笑着,满足的说:“嫂子,其实上天对俺真不薄,可能觉着让俺长这样,对不住俺了,就给俺送来这五个好孩子。嫂子,俺知足啊。嘿嘿。”

  瑞祥不乐意了:“爸,您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有开始乱说话。”

  罗新才笑着摸了摸头:“不说了,不说了,孩子不待听。”

  最里面的货架,外面按了玻璃门,里面放着收录机和黑白电视。收录机大小款两种,电视机也是12英寸和14英寸两种。

  黑白电视还好些,300——400元一台。收录机的价格那叫个高,大小都接近1000元,真不知道是如何定的价。悠悠的商城里,一台普通的收录机不到100元。

  罗新才见儿子看收录机,就问他:“瑞祥,你上学用的着吗?用上咱就买个。我听他们说,这东西是学英语的?”

  瑞祥看了眼上面的标价,对他说:“不用了,我回校后,说不定有装收录机的,到时候再说。”

  罗新才听儿子这么说就明白了:“那就是能用上,咱先买个,你以后要是装了,再卖出去,学习可不能等。

  还有,这次咱爷俩都来了,我得扛一台彩电回去,那东西好,我上次就看好了,不过带不了。走,我领你们去看彩电。”

  门市的后面有个小门,直接通到院子里。里面是个一亩大的院子,不过四周都盖满了房子,中间剩下的空地,不足一百个平方米。

  南面的倒坐房是个大仓库,即使是白天,里面也开着灯,十几个人在里面配货。

  西面的房子里是个宽敞的车间,里面有二十多个工人。靠着院子的墙上,大玻璃窗一个挨一个,从院子里就能看清里面的情况。

  罗新才告诉大家,车间主要是搭配收音机零件的。从各地采购来的配件,在这里进行分装,配成一套套的往外批发。

  罗新才领着他们走向主房:“走,该有电视节目了,我领你们去看电视,这里的彩电比宾馆里的大。”

  现在,电视节目还不是全天播放,每天的晚上六点才有节目,晚上十点半结束。

  主房客厅的条几上,摆着台21英寸的彩电,这应该是现阶段尺寸最大的彩电了。里面正在播放少儿节目,皮影戏《孙悟空大闹天空》。

  现阶段的彩电都是进口的,质量还算好,图面清晰,色彩鲜艳,环绕的立体声。坐着喝茶的几个客户,都被电视吸引住了。

  门口坐着一位年近六十老者,看到罗新才就站了起来:“老弟,你回来的可够快的。这才半个多月,你就又来了,恭喜发财。”

  “同喜同喜,瑞祥过来,这是你大伯。”

  罗新才拉着瑞祥又给那人介绍:“老哥,这是俺大儿子瑞祥,去年考上了京华大学。”

  瑞祥走上前去,朝老人喊道:“大伯,您好。”

  “好好,这孩子就是出息,老弟啊,你是个有福的。”老者看着瑞祥夸道,一口正道的京片子,怪不得小老板罗瑞和的普通话那么好。

  罗新才接着介绍姥姥:“老哥,这是俺嫂子,俺就是跟着嫂子干才富起来的。”

  转过头又对姥姥说:“嫂子,这是俺新华哥,是瑞和他父亲。”

  姥姥上前一步,看着老人问:“你是新华弟弟?”

  老人刚才把注意力都放在罗新才父子身上,他父子俩的外观确实够吸引人的。儿子高大挺拔,老子矮小还是个罗锅,要不是模样相近,任谁也很难相信。

  听了姥姥的问话,老人才转过神来。表情大变,惊喜的喊道:“艾夫人,真的是您啊。”

  得,遇见熟人了。

  “夫人,您咋和俺新才弟弟一块来的,艾老还好吧?”老人疑惑的问。

  “好,震宇啊,这几年身体比原来还强,你们有机会见面就知道了。我不是带着全家回娘家了吗,和新才兄弟是一个地方的。”姥姥给他解释着。

  接着又问他:“新华弟弟,你老家也不是这里的,咋到这里来了?”

  “夫人,说来话长,咱一会再说,您先坐下喝杯茶。”罗新华把他们让到客厅的沙发上。

  姥姥说他:“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也别喊夫人了,以后就跟着新才喊嫂子吧。”

  罗新华笑着说:“那我就沾新才老弟的光,跟着喊嫂子了。”

  姥姥拉过来悠悠,给罗新华介绍:“这是婉莹和卫华的孩子,她是老二,还有个哥哥和弟弟。悠悠,叫罗爷爷。”

  “罗爷爷,您好。”

  “好,这孩子和婉莹小姐小时候真像。”

  又一个说自己和妈妈一样的。看来,自己长成妈妈那样的美女,应该没问题了。

  几个客户看到这种情况,都起来告辞,快到晚上七点,也该回去了。

  等人都走了,罗新华才给姥姥说起他的经历。原来,他也是京都人士,几辈子的商贾之家,京都有名的大店铺,都是他们家的。

  解放后公私合营,他们除了住房,把店铺都交给了国家。几辈子的积蓄,足够他们生活的。可是,六六年的动荡,却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解放前夕,他们家族的人出国的出国,还有跟着去台海的。复杂的海外关系,连累了留下的人。家产被没收,家人被批斗,致残致死的,自尽的也有。

  京都呆不下去了,他们就跟着别人来了南方,本来准备偷渡去香江的,结果搭上了几条命,也没走成。

  他们家就剩下了他和小儿子、大孙女祖孙三人,无奈之下在这里落了户。正好,这里的当地人,年轻一辈都偷渡去了香江。剩下些病残老幼,村里人少地多,也不排斥外来人口,他们就这样留了下来。

  自七七年以后,两岸的关系就松动了。当年偷渡的人开始回来探亲,带来了香江的各种商品,慢慢的偏僻的村庄发展成了大型的市场。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成了改革开放的试点,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经济特区。

  搜狗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