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是大宋最强大的运输工具,这世上就没有比火车还快的东西,漕运虽然发达运货量也大,但终究是比不上火车在陆地上行驶到速度,即便是和公路上的马车相比也相去甚远。
在铁路建设上的速度其实并没有公路来的快,铁路太过耗费钢材,虽然不需要太过精炼的钢材,但毕竟质量一般的钢材也是价格惊人,铁路实在太长了,需要的钢材也太多了。
还好因为大宋对钢材的需求以及商品社会的逐渐过渡,冶炼技术的增加和飞跃,大宋每年的钢产量惊人,几乎是唐时的十倍有余。
每年年产可达数百万斤,这是因为庞大的市场需要,市场经济的秘密就在于物价和供需关系在市场的控制之下。
而铁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汉家文明中原本属于朝廷专卖的,汉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铁在汉朝是战略物资,施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不存在民办一说,铁矿数量68处无一例外都是朝廷在经营。
在华夏的漫长历史中,这一点得到了继承,毕竟冷兵器时代谁掌握了铁器就是掌握了战争资源。
但到了强盛的唐时,唐人不知是不是发现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和秘密,开始逐渐开放允许民间私营,民营铁矿课以十税其二的铁税来征收,铁矿数量一下从前期的处,增加到中期的一百零四处。
大宋立国之后同样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但大宋却没有如同唐时那般的“简单粗暴”,而是在唐人的制度上加以创新。
在继承唐朝制度的同时,大宋以官营、官民合营、民营等三者共存的方式进行铁资源的开发,民营铁矿课依旧以十税其二的铁税,而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着名的“改革大神”“执拗相公”王安石了。
赵祯在三司同时设立了市易务,这便给了王安石发挥的空间,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在大宋各地设立由朝廷负责买卖的衙门,这些衙门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是朝廷干预和调控市场的最简单手段,尤其是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不能靠垄断赚钱了,只能用扩大规模和生产效率来谋取利润,以数量和质量来从市场中赚取更多的钱财。
于是这一办法使得民营铁矿大为增加,大宋铁矿数量一跃达到二百余处,单单是东京城和神都城两地的冶炼之场便有四十七家之多!
最关键的是,大宋无论怎么生产钢铁都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大宋各个工厂的机器已经官营的兵工厂和负责铁路建设的路政院每年需要的钢铁数量何止万巨?!
大宋虽然钢铁产量在逐年增减,但却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过低,虽然已经超越了前朝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全面建设中的大宋每年消耗的钢材达到了数百万斤,所有开采出的铁矿全部简单的高炉冶炼成钢材销往大宋各地。
无论是民营还是官营铁矿或是冶炼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税收同样产生了暴增,最高兴的人便算是老倌包拯了。
而大宋的盐税被废除之后,单单是仅剩下的铁税便能支撑起原本的盐铁两样税收,谁也不会再对免除盐税这件事说三道四。
随着格物的发展,随着读书人的增加,随着民智的不断开发和消息传播的迅速,盐税的取消势在必行。
赵祯主动取消盐税为的就是避免日后的尴尬,学堂中的孩子在稍有学识的老师教导下,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能自制可食用的粗盐,这样下去只能是丢的朝廷脸面。
盐税的取消让大宋的百姓惊诧的同时更加的对赵祯这位君王感恩戴德,盐税乃是关系百姓的税收,和农税一样左右这大宋百姓的生活。
随着盐税和农税的取消,百姓的手中拥有更多的钱财可以只配,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收入和繁荣的市场,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而这种情况下百姓们买卖的商品都会以各种各样的税收形势进入到朝廷的国库中,大宋的苛捐杂税少了,但商品税却没有减少。
这些税收都是被加入了商品之中,朝廷直接从工厂和店铺收税,而不是从百姓们的头上收税,极大的减轻了百姓的反感和抵触。
也使得大宋的市场愈发的繁荣,这是一个加速时期,从送到赵祯手中的三司公文来看,大宋今年的市场依旧在增加,商业依旧会繁荣。
工业的不断推进和改革使得大宋的发展速度极快,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甚至会超越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宋的人口基数实在太过庞大,人口基数大,疆域广阔,市场繁荣,这种情况下大宋的经济增长仿佛是一列不断飞驰永远也不会停下的火车。
内需市场便已经足够赶上西方国家需要的总和,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连赵祯都不知道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人口基数不断的增长,内需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得大宋的经济增长也不断的增加,整各时代都如同增加了燃料的火车在飞速奔驰。
即便是在火车上奏报还是在不断的送达,既然已经准备回京之后移交手中的皇权,那就要提前对大宋有一个更为系统和直观的了解。
说实话不是赵祯不称职,而是他需要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大宋的发展也太快,在这个时代车轮下的大宋仿佛每天都在变化。
赵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一些奏疏的内容充满激进或是保守,一些奏疏的内容和想法会被“惊为天人”,有些则是“愚不可及”。
时代在改变的同时人也在改变,奏疏便是朝臣们和帝王交流的主要途径,六部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有权直接上疏皇帝,而地方州府官员同样有这样的权利。
一些特殊的衙门即便是低品级的官员也可直接上疏皇帝,比如监察院的官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