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一夜之间书就呢?大火首先波及的就是秦梦夜宿的土坯茅草房!如此陈旧的书简,加上刚劲有力的书法,哪是昨晚新写的书简?崔广如此相问也只是出于礼貌想让秦梦自己言明书简来历而已!
秦梦看见崔广一副贱模样心里就有气,嘴里就不客气的贴耳说道:“老崔啊!莫要心急,那张良小子命中注定是你碗里的菜,
他终究是逃不出你的手掌心的,为师的应该有个为师的样儿?换做你什么都颠倒了,师道尊严全让你糟蹋了,被人家打的鼻青脸肿,你还念念不忘收徒?
张良他是韩国贵胄子弟,身边不乏先知高士,你若强自收徒,人家说不定还看不上你?你祖上传下来的兵法也应与时俱进来适应当今天下的乱局,这两卷书简成书时间也不过百年,乃是齐国大夫所著,所述皆是后人杜撰。想让张良心甘情愿拜倒在你的门下,还真需要时日,加强内功修炼,日后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太公兵法来!让所有人都为之折服!到时还怕收不到弟子吗?”
先秦上古能写书的都是贤达名儒,这部分人凤毛麟角,自以为写本书不著名大家也知道是谁写得。一百年有人记得,二百年也可能有人记得,但是几百年后,沧海都已变桑田,书简都不知虫吃鼠咬了多少个版本,谁还记得传世下来的名著是谁人所作?
伏家发现的这两卷疑是太公兵法的书简,更是没有作者,所谈内容只是也只是个笼统大概,张良若是日后能凭借这两卷书独步天下,辅佐刘邦一统天下那简直就是一部奇幻小说。
姜太公已经逝去八百年有余了,天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有见地的战争理论,没有后人的发扬阐述终会变得不合时宜。崔广手中的这两卷书简最多也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那流传后世的太公兵法也是莘莘有才之士集体智慧的结晶。
秦梦这些时日与崔广等人相处日久,彼此间脾气秉性也算熟透了,这四位日后显赫的传奇隐士虽有些才情,但毕竟年轻,所学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身上自有一股年轻人都有的嫉世愤俗之气,他们崇尚黄老无为之道,喜欢自由放荡不羁的生活,骨子里也多是散漫慵懒。较比常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不可避免长时间世外漂泊的生活造就了他们自视清高故步自封的心态。
这种心态看似高高在上牢不可摧,但是一旦受到挫折转眼就会化成满满的自卑。崔广唐秉四人遇上韩国权贵,被人揍趴下,这种屈辱的心理秦梦怎能看不出来?
秦梦前世尽受这种与世无争思想的祸害,对此身同感受,今日对崔广之言只想劝诫加强自身修为,以更多的学识充实头脑,想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需要付出比入世之人要多百倍的努力。
秦梦说完,崔广沉默了!颓然向后倚在了车厢上,似乎其他几人也都听到了秦梦所言,车厢一时陷入了沉寂。乖巧的伏胜,拿出包袱里几卷书简来,分发给众人,秦梦也接了一卷,和大家一起埋头哭读起来了。
一路向东,地势多是西高东低的斜坡,马车行进速度很快,加上通往国都临淄的官道修的平坦宽阔,子南真更是命令御手们快马加鞭飞驰赶路。日落西山时分,听见车夫们长鞭作响,马匹纷纷放慢了步伐,适应了路途颠簸的人们纷纷挑帘观看,远远望去前方尘土飞扬,大道上填满了来来往往的车马和行人。
秦梦攀住车门,手搭凉棚,翘首观望,只见前面一座恢宏无比的大城,两条大河绕城而过,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城墙依河而建,里面房舍整齐密集,城池气势磅礴,比濮阳城还要庞大,看来此行半月有余,终于到达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后人提起临淄便会想起一个成语“摩肩接踵”!此语出自《晏子春秋》的“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临淄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不管千年前还是千年后,大城市最大的烦恼就是拥堵,临淄城也不例外。护城河上的吊桥,以及瓮城城门洞里都是拥挤的人群和车马,缓缓不前。
卫君子南真没有让头车上的仆役高举卫字大旗让前方拥挤的车马人群让去一条道来,那样无济于事,因为视力所及之处皆是旗幡,不仅有韩赵魏秦齐楚燕七国大旗,更有不少百家姓中的姓氏出现在旗幡之上,这些都是早已被吞并了不知多少年的小诸侯国,以及七大诸侯国新封君候的名号。
卫君的车队已汇入了浩瀚的人流车流里,人群喧闹,斥骂声不绝于耳。秦梦冷眼旁观,一些身穿破旧衣裳面有饥色的普通百姓便成了那些身穿锦衣华服等得早已不耐烦权贵们撒气的对象,推搡打骂,此起彼伏。
秦梦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后世的文明社会见到了不公平之事也都敢怒不敢言,更何况这个毫无尊严可讲的野蛮社会?秦梦也只能对那些忍气吞声的百姓投以同情的目光,始终不敢出面制止,害怕给自己及其卫君子南真遭惹更大的麻烦。
天下事,天下管,自有热血之士对于不平之事大吼一声伸张正义。只见一杆魏字大旗下面华盖车里探出了一个单薄身躯,他略显稚嫩的声音对前面燕字大旗下面如饿狼般仆役喝道:“这是谁家的恶犬,还不快住手!你家马匹拉出的粪球,喷在了人家父子身上,还不让人家拍掉身上的污秽吗?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快让你家主人出来,本公孙很想一览是燕国哪位贤士之徒?”
那燕字大旗下嚣张跋扈的仆人,抬眼观看只见是位器宇不凡年纪在十七八岁的青年,从金光闪闪奢华无比的铜制车厢中健步跳了下来,当时就这华贵之气镇住了,本能的后退了两步。那对被马鞭抽得满地打滚的贫苦父子得以喘息,跪行几步来到富贵公子脚下,哭泣着致谢恩人出手相助。
那青年扶起为子挡鞭的父亲道:“莫要害怕,放心,本公孙今天一定为你们讨个公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