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倾南北 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

《权倾南北》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

作者:然籇 字数:1967 书籍:权倾南北

  至于西域,李荩忱觉得可能还得等一等。

  所谓想睡觉,就有人给送枕头,来形容徐德言的“平西三策”,最合适不过。

  稳定江南、鼓励进一步开拓南洋,这是李荩忱当前要做的。

  整顿兵马,海陆齐发,一战平定辽东,这是李荩忱未来要做的。

  西域,太大了,也太远了,而且西域各国一个个开门做生意、坚决不搞事,李荩忱一时半会儿还真的顾不上他们。

  “平西三策”,直接就把平定西域的工作重点先放在了探摸西域各国之底细上,和自然就为朝廷战略之调整以及先完成更重要的事争取了足够的时间,不至于逼迫着李荩忱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西域上。

  不过西域各国在历史上就一直比较老实,并没有想要和中原王朝抢夺地盘的意思,只是自己守着西域的一亩三分地。高昌被盛唐所灭,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麹氏高昌和突厥结盟,算是站在大唐的对立面,虽然高昌也没有在盟约之中干什么事,只是骂了大唐几嗓子,还有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高昌把持着从河西进入西域的要冲之地。

  隋唐两代都在着手恢复和西域之间的贸易,高昌的“喜怒哀乐”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所以还不如直接把这家伙收拾了。

  现在的高昌所经历的和另一个时空中的又不一样。

  另一个高昌是有资格看不起隋唐两代的,因为他们跟着的老大突厥,的确是曾经力压群雄,在西域称王称霸的存在,即使是唐代击破突厥,向西迁徙的西突厥依旧是一个强大到足以威胁到唐代西北边境之安危的敌人。

  可是这个高昌,说来命运就有点儿悲惨。

  原本他们是突厥的小弟,结果谁曾想到突厥竟然被打的星散,再加上吐谷浑自南方而来,高昌自然只能又变成了吐谷浑的小弟。

  或许高昌还以为小日子又可以安安生生的过了,结果谁知道吐谷浑老大去招惹大汉,结果又在小弟的注视下被打的落花流水。

  看着两个老大都被大汉给收拾了,高昌自然不可能再对大汉熟视无睹,就算是不想抱大腿,也得想想自己有没有本事和大汉掰手腕,没本事就乖乖的蹲在西域,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安心赚小钱钱。

  高昌和其余西域诸国都比较听话,那李荩忱自然不介意让他们多喝几口汤,享受享受,等到大汉腾出手来再把西域收入囊中。

  至于从伏俟城前来的奏章,倒是要比敦煌前来的早了一些。

  汉军拿下伏俟城、杀掉慕容伏允,这些都在李荩忱的预料之中。高原上的各处部落基本上都在大汉的控制之下了,慕容伏允想要跑路都没有地方去,要是宇文忻这都抓不住慕容伏允,那李荩忱得盘算盘算他是不是合适独当一面了。

  这奏章直接从伏俟城经过湟水谷地、穿过关中追上陛下的船队,也把胜利的消息带给高原和西北的每一个角落。

  至此,从大汉北伐结束持续到现在,耗时半年的西北之战,也算是落下帷幕。吐谷浑的瓦解意味着至少短期内在西北,没有人再有资格挑战大汉。

  不,或许更准确说应该是,在西北、在高原,无论是羌人还是吐谷浑人,已经没有人不是大汉的子民。

  这一份奏章穿过湟水谷地中已经在兴建的简易道路、穿过西北正在完善的驰道网络,也穿过洛阳和长安之间正在修建的直道,再顺着鸿沟运河南下,交通之方便,消息传递之快捷,无一不表明着大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善自己的道路交通网络,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代表着汉民族,也代表着由其他部落和民族共同参与进来的华夏民族,崛起于东方,虎视天下。

  而只有亲眼看到这份奏章的少数人才知道,实际上大汉对于整个雪域高原的征服,不过才刚刚开始。

  吐蕃的出现,无疑表明大汉在高原上又有了新的对手。

  “囊日论赞。”李荩忱看到奏章的时候,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松赞干布就好。

  不过算算时间的话,现在松赞干布可能还没有出生,或者不过是个少年。这囊日论赞是他的父亲。

  囊日论赞因为重用新贵族——这些新贵族多数都来自于被悉勃野部吞并的其余部落,因此他们对于固守悉勃野部的旧有制度和地盘并没有什么兴趣,反而积极地想要配合囊日论赞真正把吐蕃整合成一个王国——所以遭到了来自于悉勃野部的旧贵族的敌视,最终被这些旧贵族毒杀,意味着吐蕃历史上的又一次整合失败。

  直到松赞干布崛起,对内积极改革、对外注重学习引进唐代的先进技术,从而避免闭门造车,方才让吐蕃正式以一个大一统王国的身份出现在历史上,至此开始了称霸高原的时代。

  对于吐蕃来说,此时内部矛盾的尖锐,或许正是最危险的时候。

  而对于大汉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候。

  李荩忱有时候都不得不感慨,自己所来的这个时代,看上去南北朝分裂,中原打的难解难分,实际上却是华夏外部环境最稳定的时候。

  吐谷浑和突厥瞪眼睛,而且都没有膨胀到历史上那种可以在西北和并州等地随意往来、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步。

  高句丽试试探探,却因为背后的牵制,迟迟不敢对辽东下手。吐蕃自己还一头虱子挠不清呢,对吐谷浑都没有什么威胁力。

  南中、岭南各地,又出现了诸如冼夫人这样的女中豪杰,以和平安宁以及和中原王朝之间的合作为主要政策,绝对不没事找事参与中原的斗争。

  至于西域那些,一群咸鱼罢了,没有梦想。

  似乎老天爷都在眷顾这个民族,既然他们打内战,那就让外面的家伙们都老老实实的,等到他们有了结果、有了一个强大的王朝站起来,在让外面的家伙们陆陆续续搞事情,然后挨个的被揍。

  看上去,什么突厥、高句丽还有吐蕃,这些历史上或是和华夏打的难解难分,或是和华夏有无数恩怨情仇纠缠的国家和民族,更像是上苍为华夏之崛起准备的磨刀石。

  合上奏章,李荩忱也只能在心中感慨一声。

  或许,这就是民族气运吧。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保佑华夏,血脉流淌,万古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