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盛唐不遗憾》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作者:朕御山河 字数:3663 书籍:盛唐不遗憾

  李安总感觉自己才刚刚离开京城一个月不到,京城的人口又增加了不少,道路两旁的行人,似乎也比以前多了许多,京城变得更加的繁华了。

  这也许并不是李安的错觉,因为京城的吸引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好多优越的工作机会,只有在京城才有,别的城池是没有的,在这里生活会比较的富足,就算在这里干最低等的工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周围县城和乡村的人口,都在想办法到京城来发展,在京城定居和生活,从而一步步的推高了京城的人口,同时也让京城的物价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许多在乡村分文不值的野菜,长在路边都没有人采摘,但到了京城之后,这些野菜却能够卖到很高的价格,这就是由于京城人口太多,有钱人太多导致的。

  如此,京城周边的乡村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比如专门负责采摘野菜的农户,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田间地头采集新鲜的野菜,然后把这些新鲜的野菜卖给前来收货的小贩,最后由小贩装车,迅速的运往京城销售。

  为了保证野菜的新鲜程度,负责采集的农户,必须是凌晨之前起床,借着月色进行采摘,然后,在凌晨的时候,必须要卖给收货的小贩,若是晚了小贩就离开了,毕竟,太阳一出来,野菜的新鲜程度就会迅速下降,小贩在凌晨收货之后,会尽快把这些新鲜的蔬菜运输到京城的市场上,他们抵达市场的时间,一般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这个时候,不但几乎所有的商户都起床了,而且,好多大户人家的仆人也会进入菜市场买新鲜的野菜,也好给家里的贵人做可口的饭菜。

  能在凌晨起床采摘野菜,这个真的算是非常不错了,这只有京城周边较近的乡村,才能做到这一点,若是距离再稍微远一点,那就要半夜起来采摘了,甚至,头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要开始行动,夜半的时候,小贩的收菜车就离开了,因为运输要耽误不少时间,小贩等不起的。

  就算是在京城的近郊,很多时候,也有不少农户会在夜半之前起来采摘野菜,这样能够采摘的更多一些,而小贩也会提前收菜离开,如此,他们可以在天亮之前抵达京城的市场,从而可以比其它小贩买出更好的价钱。

  因为有些贵族需要上早朝,起身吃喝的时间是很早的,很多时候,天还没亮就到皇宫大门外了,可想而知他们起床和吃饭的时间有多早。

  在遇到贵人要上早朝的日子,家里负责做饭的相关仆人,自然是需要更早起床的了,买菜的仆人起的是最早的,他们要比主人提前一个时辰起床,然后直接去菜市场的大门口拦截刚刚抵达的菜饭,只要价钱不是太黑,这些新鲜蔬菜和野菜,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卖出去,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当然,小贩也会更加的辛苦,黑白颠倒的日子并不好过,小贩挣的也都是辛苦钱。

  农户就更加的辛苦了,他们要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去采摘野菜,而贩卖给小贩的价格也并不是很贵,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小贩赚去了,他们只能获得很少的一部分罢了,可这也是一份可观的收入,对于贫穷的农户来说,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为了生存,他们一点不在乎这份辛苦。

  劳动人民都是伟大的,每一个劳动者都非常值得尊重,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来获得收入,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庞大的物质,可以说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这路堵的是够狠的啊!当初建涵洞的时候,就应该多建一些,建的大一些宽一些。”

  李寒露看着两侧道路拥堵的情况,开口说道。

  李安笑着解释道:“夫人说的是,不过,当初建设这些涵洞的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这么偏远的位置,也会发展的如此繁华,看看前方的城墙,距离这里至少有十几里路的距离,之前在这里铺设铁路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呢?不知不觉就发展成集镇了,这才几年的光景啊!发展的也太快了一些。”

  以城墙为界,京城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了,之前,别说城墙之外了,就算是城内的南郊,那也是比较荒凉的,有好多房子都是空闲的房子,而此刻早就已经住满人了,而且,还有好多房子都是三四层的叠加房子,以能够容纳更多的老百姓居住,城外之前都是空地,偶尔能遇到一些不起眼的房子,可此刻,郊外的房子也是越来越多了。

  很多前来京城寻找机会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资金在城内购置房子,就算是租房子都没有那个实力,所以,只能选择蜗居在城外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久而久之城外就成了贫民窟了,这些临时搭建的房子,质量是非常堪忧的,朝廷也多次派人去清理,但遇到的阻力非常大,清理工作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

  毕竟,这些蜗居在此的普通老百姓,都是穷人阶层,这些条件简陋的临时房屋就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若是朝廷将这些窝棚给清理了,那他们就没有办法居住生活了,这种窝棚虽然简陋,但却是普通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居住之所,朝廷强行拆掉这些房屋,那就是不给最低层的老百姓的活路,在这种情况下,搞不好会酿成严重的官民冲突,甚至是流血冲突。

  任何一个官员都不想给自己惹太多的麻烦,若是真的因为清理贫民窟而造成大规模的冲突,他们的官位就有可能会保不住,甚至,朝廷还有可能会为了平息民愤而杀了这名官员,所以,没有哪个傻子官员敢在天子脚下惹这么大的事儿,既然清理不了,那就不去清理好了,大不了挨上司训斥一番好,那也比丢了性命要强。

  如此庞大的贫民窟,确实非常的有碍观瞻,但因为贫穷的老百姓太多了,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强行取缔只会造成严重的官民冲突,甚至引起更大的社会动乱,所以,为了照顾贫苦的老百姓,只能暂时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

  但朝廷也并非一点作为也没有,为了治理城外的乱象,在一些还没有被贫民占据的空地,建设了一些四五层高的楼房,这些房子将以较低的价格租给这些贫民窟的老百姓,价格方面绝对是很多百姓能够承受得起的,如此,就会有部分贫民进入较为高档的楼房居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外贫民窟的规模,维持了城外较好的秩序。

  “夫君说的是,若是当初能早些料到这里会如此繁华,在建设涵洞和天桥的时候,就不会建设的这么少这么窄了,不过,现在还可以补救啊!再多建一些就是了,这个很难吗?”

  李寒露问道。

  李安开口回答:“从技术的角度去想,这个自然是可行的,并没有什么难度,不过,朝廷的规矩是很繁琐的,不是随口一句话就可以开始建设的,需要下面的人先提出这个要求,然后,一级一级的往上汇报,上面的人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会坐在一起研究如何增加涵洞,每隔多远设置一个涵洞,一个涵洞需要多宽,造价需要多少,国库又能拨款多少,这些还不算完,当他们把建造计划汇报上去了之后,另一个部门会觉得花费太高,暂时没有这么大的需求,要求重新拟定计划,如此来回多折腾几次,一个建设项目就有可能会拖上个一年半载的,甚至可能更长时间,等到完全确定下来之后,还要选择负责建设的施工队伍,这个又需要很长时间,建设的过程自然不必多说,时间也短不了,如此一来,等到新的涵洞投入使用,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对于如此情况,李安也是无可奈何,朝廷的官员就是这样,处理事情的时候非常墨迹,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一点点的小屁事总是需要耽误很长时间,除非是极其重要的大工程,他们的处理速度才能有所提高,对于京城郊外的过路涵洞,在很多官员眼里,根本就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处理的慢一些也没啥,反正贵族和皇帝都在城内活动,城外堵一点是贫民的事情,谁让他们全都往京城涌呢?

  不过,只要李安选择介入,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众官员扯皮的现象就能够少很多,工程的进度也能加快不少,只不过,李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总不能一有事情就让李安来处理吧!如此,李安岂不是要被活活累死了,为了让自己能够多活几年,李安只能选择处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对于城外贫民窟的交通状况,真的是有些爱莫能助。

  其实,拥堵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在人员流动高峰期的时候,交通自然是拥堵的,很多人都被困在对岸,而在人员流动低潮的时候,并不会发生拥堵这种情况,拥堵只是高峰期短暂存在的现象,这大概也是官员们不太重视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那就是下面的涵洞经常发生拥堵,但上面的天桥却是会发生空置的现象,这个现象非常值得重视,这也足以说明,有些老百姓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天桥是阶梯的,只有普通的行人能够通过,而下面的涵洞却是倾斜的,车辆和人马都能通行,但由于爬楼梯比较辛苦,而直接走下面的涵洞比较轻松,所以,就算是步行的普通老百姓,也会选择走下面的涵洞。

  本来在高峰期的时候,交通压力就很大,车辆川流不息,而步行的百姓,居然也去涵洞内与车辆抢道,这进一步加剧了交通的拥堵状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是因为走涵洞更轻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涵洞和天桥是错开布置的,一个地方有涵洞就不会有天桥,有天桥就不会有涵洞,错开的距离至少有一里路,而两个涵洞之间的距离则是二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在涵洞的旁边,若是走天桥的话,就需要向两侧绕行一里多地,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为了图个方便,他们会选择直接走涵洞,从而出现某处涵洞交通拥堵的不像样,而两侧的天桥却几乎没又多少人通行,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涵洞和天桥建设在一起,每一处涵洞的旁边都有天桥,每一处天桥的旁边都有涵洞,如此,当涵洞拥堵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能够快些到对面去,就会选择走顶部的天桥,如此一来,交通拥堵的状况自然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

  为了保证安全,当火车靠近京城的时候,速度就会慢下来,比马车的速度还要慢,甚至步行快一些的人,都能赶得上火车了,毕竟,一旦出现交通意外,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京城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这些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总结,一旦发生了事故,不但人员损失惨重,车辆也会受到很大的损毁,损失将会极为的惨重,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尽可能的降低车辆的行进速度,因为车辆的速度越慢,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低,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车速过快导致的,只要控制好了车速,也就控制好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是后世的金科玉律,放到大唐这个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这一点,并没有任何人能提出反对的意见,大家都认同这个道理,为此,很多朝廷大官在外出的时候,只要遇到人流密集的区域,都会主动让仆人减缓速度,以免撞到路过的行人,若是有人不减速冲撞的路人,那是要被弹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