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兵已经成了垃圾部队的代名词了,不管是千户所还是卫城,军户逃亡的现象都非常严重,满员一千一百兵额的千户所能有三四百兵丁就已经算是条件好的了,千户是这样,卫城是自然也免不了。
就拿威海卫来说,原本在册的并兵应该有五千六百人,其中光是卫城就应该有两千士兵,可是现在整个威海卫的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两千人,而且还要把各个千户,百户的家丁都算在内。
就算方云不废除那些卫所官的手中的兵权,各大所城的军事力量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一旦有敌人入侵,卫城以下的所城,基本上都是没有抵抗能力的。
所以方云才会想到在各级卫所成立守备营,只要在威海卫每个千户所都组建一个五百人的守备营,威海卫自然会落入方云的掌控之中,同时还能加强每个千户所的防御力量。
此外,守备营还有预备役的性质,虽然守备营的主要责任是负责所城的安全,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在驻地附近剿匪,这样就连让新兵先熟悉战场的环境,不至于出了新兵训练营,就直接分到野战部队上战场了。
而一旦像破虏军这样的主力部队出现了伤亡,方云也可以直接从各级守备营中抽调精锐士兵补充到主力部队去,不至于让野战部队因为接收的新兵太多,而导致战斗力下滑。
当然方云成立守备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配合政务处的吏员,将方云的制定的政策地方上彻底实行下去,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开垦出来的荒地,简直就是下金蛋的鸡,要是没有军队镇压地方,怕是土地刚刚分完,就会被下面的那些官僚给瓜分了。
而且土地还不是最主要问题,毕竟荒地都是方云开垦的的,偏偏方云又实力雄厚,在威海卫已经没有几个人敢明着和他对抗,所以其他人即便眼馋,但是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等到威海卫之后,方云将可能会启动一些会损害商人和地主利益的政策,而商人和地主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甚至很多朝廷官员本身就是地主,一旦方云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肯定是不会善摆干休的,而那个时候才是守备营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当然目前守备营的力量还是很薄弱,比如金山左所守备营,现在就只有一个哨一百三十余人,距离满编还差三百多人。
会出现这个情况,不是金山左所找不到合格的兵源,如今金山左所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人,其中光是从辽东那边逃难过来的辽东流民就有三四千人,合格的兵源也有五、六百,毕竟能从辽东一直跑到登莱的流民,大部分都是青壮,老弱幼的流民大多数死在了流亡的路上。
不过守备营虽然不是主力野战部队,但他们同样没有募兵权,所有的士兵也会破虏军一样,有新兵大营那边直接补充。
可是方云设立在靖海堡的新兵大营规模有限,每次能够训练一千新兵就已经接近极限了,而这次方云要把破虏军扩编为拥有两个团级编制的军队,除去破虏军原有的两个营之外,还要新增两个主力营。
除此之外,破虏军已经基本实现了火器化,对于后勤保障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不比大刀长矛这些武器,就算有了豁口,裂痕照样还能杀人,火枪火炮没有了子弹,炮弹,那就成了铁疙瘩了。
子弹还好,可以让士兵自己多携带一点,但是炮弹就没法了,大将军炮一发炮弹就有四五斤,以一百发为一个基数的话,那就是四五百斤,这还只是一门炮的炮弹,十门的话那就是四五千斤,而且这还是大将军炮,如果是红衣大炮,一发炮弹就有可能有几十斤,如果全靠炮兵自己运输,估计开不了几炮,炮兵就可以退休了。
所以,专业的辎重部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兵种了。因此,每个团除了下辖两个野战营之外,方云还计划给每个团增设一个炮哨和辎重哨,另外在成立一个炮营和辎重营,直属与他这个指挥长辖制。
增加了编制,人员必然也会增加,按照方云的计划,扩编之后,破虏军的每个团将拥有六个主力哨,一个警卫哨,一个辎重哨,一个炮兵哨,其中主力哨和警卫哨每哨都会有一百五十人左右,辎重哨和炮兵哨要少一点,每哨大概一百人,但是这样算下来,一个团的总兵力也会达到一千两百五十人。
两千团那就是两千五百人,再加上方云准备成立的炮营和辎重营妥妥的要突破三千的节奏,可是破虏军现在总共也不到一千人,还被调走了一个哨,缺口超过了两千。
而李大牛正训练的新兵营总共也才一千人,还不到破虏军缺口的一半,主力部队都不够,金山左所的那个守备营方云目前肯定是顾不上了。
原本方云还想等破虏军完成扩编之后再去卫城的,不过现在看来肯定是不行的了,时间不等人。
因为就在这个月,皇太极会率清兵攻大凌河城,而这件事,就是引发吴桥兵变的导火索,在这之前,方云必须尽快掌控威海卫了。
为什么隔着几千里之外地方大战会影响到山东这边来呢,原因也不复杂,就是皇太极怕死,他虽然率领两万大军攻城,但是守城的总兵祖大寿以及大批辽东精锐军队守卫,皇太极觉得短时间打不下来。
当然皇太极也不敢放开全力去打,这不是担心自己麾下的后金勇士不是祖大寿的对手,这点从他只带领两万兵就把祖大寿一万多人困在城里就可以看出来的。
真正让皇太极担心的是,大凌河是孙承宗让祖大寿修的,孙承宗可是他们后金的劲敌,每次孙承宗来督辽,他们后金就灭有好日子过。
而且孙承宗对火炮的运用也很有一套,连孙元化都是孙承宗发现,并举荐给朝廷的。
在大凌河铸成是孙承宗的指示,城头上大炮肯定是少不了的,皇太极刚当上后金大汗才几年,可不想和他老子努尔哈赤一样,被明军的火炮轰死,所以他选择了围而不攻,哪怕祖大寿对他说城里的粮食够吃两年,皇太极也不为所动,还回复祖大寿,那我就困你三年。
祖大寿以及一万多大军被围困了朝廷自然是想办法相救的,第一波去了四万人,结果用人不当,还没有到大凌河四万大军很快就全军覆没了。
祖大寿知道没有援军之后,城里的粮食也快没有了,之前对皇太极说够吃两年是为了让皇太极知难而退,后来把几千匹军马都吃光了,也才坚持了一个月,没办法,祖大寿也只能组织突围了。
可是皇太极敢带两万人来包围他,肯定是有底气了,祖大寿得几次突围都被打了回去,而就在祖大寿突围的同时,孙承宗也在四处寻找援兵,孙元化就是他的一个目标之一,孙承宗对孙元化有知遇之恩,面对孙承宗的要求,孙元化二话不说,就把孔友德派了出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