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舜过年以前肯定是不回去,最少要在赵家沟住上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把黑白大洋马一起带过来了。
明天还要忙活建造庄子的事情,晚上的时候,赵舜一挑二的搞了一把,就放过了求饶的黑白大洋马。
第二天早上,赵舜特意起的很早,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刚刚六点,在黑白大洋马的服侍下,走了出去。
赵舜端着一个白瓷大碗正在漱口,就看见男女老幼们全部都起来了,站在村口那里等着自己。
赵舜从琴女手里接过一份刚摊好的煎饼果子,右手拿着黑珍珠倒好的一杯牛奶,一边吃着一边走了过去:“二爷爷。”
动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择居、定向、上梁、暖房........等等都是有着大讲究,现代人很少有人懂这些。
赵舜当然不会懂了,就跟在二爷爷身后,开始动土的第一步,择居。
择居就是选择赵家沟新房屋的建造地点,一般都是选择在高阜干燥的地区。
二爷爷赵福生为了不占用良田,就选择在赵家沟西边的山坡上。
赵家沟的北面是浩荡的长江入海口,南面是广袤的佘山,赵家沟就是在佘山的山坳里。
因为佘山是官府的产业,不允许在山上建造房屋,又穷又没有关系的赵家沟,只能是在贫瘠的山坳里建造了房屋。
现在赵舜有钱了,也有关系,江湾县的营田官就是李弼儒的侄儿,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件事。
选择在山坡上建造房屋,好处实在是太多了,第一风景好,第二可以把未来整个赵家庄的情况,尽收眼底。
还方便上山砍柴,最主要的是万一有海寇入侵这里,赵家庄凭借较高的地势和火绳枪,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二爷爷赵福生选择的这处山坡,又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所以是一处很好的居住地点。
早在几个月以前,二爷爷赵福生就已经安排人整理山坡了,这里的人又都是练家子,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这面山坡上不要的树木全给砍了。
还在山坡上整理出一块块梯田一样的宅基地,只不过这些宅基地要比梯田大多了。
每一块平地上都能建造一座大宅子,门前还能留下一片很大的平地。
这段时间赵舜没少给家里寄钱,宅基地上已经建造了很多红墙绿瓦的大宅子,看起来相当的整齐壮观。
赵舜的宅基地是最大一块,长和宽都有一里了,上面不仅是建造了一座四合院,祖宗祠堂也建在了旁边。
择居已经选好了以后,就要选择房屋的定向了,一般都是选择坐北朝南,这样可以让房屋有充足的阳光。
定向也早就选好了,就剩下整个庄子外围的动土了。
赵舜过去对三千亩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三千亩了。
就两个字,广阔。
山脚下准备开辟出一块校场,然后围绕着三千亩地建造一堵水泥墙,把所有土地圈在一起。
还要建造一条混凝土水渠,一直是通到附近的黄浦江里面。
田亩之间的水渠和田埂,按照赵舜的要求,也会用水泥建造起来。
这些贱籍官奴住的地方,也都已经选好了,就在两条主干道的旁边,方便以后去田里面耕作。
动土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今天就是一个黄道吉日,赵舜又要开始大规模撒币了。
让所有人离开以后,就在三千亩良田的东、西、北三个方向放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水泥、沙子、石子、钢筋。
好在武术之乡的汉子们,基本上都懂泥瓦匠的手艺,这段时间被土豆烧排骨勾引的实在是忍不了了。
看见赵家沟,现在应该改口叫做赵家庄,建造庄子了,就主动要求过来干活。
不要钱,一天管两顿土豆烧排骨就行,在赵舜大手一挥,让他们可以带娘子孩子过来吃饭以后,这群力气很大的泥瓦匠们,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
半个月以后,白怀瑜完成了赵舜的考验,亲自过来找上了赵舜:“大官人,校场已经建好了。”
赵舜正在黑白大洋马的服侍下,穿着一件很奇怪,却让白怀瑜感觉很有气势的衣服。
白怀瑜不认识很正常,因为这是民国大总统的服饰。
赵舜穿戴完毕,提着一把玉柄中正剑,就和白怀瑜一起顺着山路走了下去,走到用水泥建造的校场。
说是校场,更像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占地面积不小的校场中间,竖着一杆红色大旗,大旗中间有用草书写着淘宝两个金字。
远远看过去,淘宝两个字就像是一个龙飞凤舞的金龙。
一百多个十几岁的少年们,队列整齐的站在校场上,前方有一个专门用来讲话的水泥台。
等到赵舜按着中正剑站到水泥台上,少年们的反应,让他很满意。
白怀瑜站在水泥台子下面,大声喊道:“敬礼。”
一百多名少年立即是整齐划一的敬礼,动作的利索程度,不亚于后世的军队了。
白怀瑜一步一步的走到台子上,郑重敬礼:“报告校长,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已经集中完毕。”
建立庄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武装,所以赵舜就想到了建立一座军校。
军校的名字,当然是要选择培养了许多二战名将的黄埔军校,沾沾喜气。
军校有了,学员也有了,就差火绳枪、军装、训练这些后续安排了,总之饭要一口口吃,一切都要一步一步的来。
呢子军服倒是简单,淘宝里面有许多卖军服的店铺,也不贵,不过现在不是发给他们的时候。
赵舜带着白怀瑜和三弟赵勇,一起走进了校长室,这间校长室的家具,全部是按照后世摆设的。
赵舜坐在皮椅上,拿出了一根雪茄,老三赵勇很有眼色的从皮沙发上站了起来,给大哥把雪茄点上:“怀瑜,我能信任你吗。”
白怀瑜立即是站了起来,给赵舜敬了一个礼:“请校长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