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长地久,不负时光,梦萦不休。
可他比她大上许多,如今他已是行将就木,她却依然如他初遇时那般鲜活明媚,只单单看着便觉心动。
这一生,他对任何人都没有亏欠,无论是儿子、大臣、还是百姓们,他对大清国付出了所有,却独独对她……
他将她诓骗了进来,尽己所能的对她好,却偶尔还是会让她伤心难过。
许诺的誓言,他有很多都没有做到。
尤其如今他更要先走一步……
她性格如此刚烈,会不会悲恸的想要去陪他?
他走后,没了他的庇护,她又该怎么办?
康熙爷缓缓坐起身来,深深的看着宜妃娘娘,面容温柔,声音低沉和蔼:“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的活着,不许任性,不许涉险,不许伤心难过……”
气氛这般好,他整个人的气质格外温暖,可说出来的话却让宜妃娘娘心中一痛,眼泪溢满了眼眶。
一向明媚的她,这几十年来在这深宫中倔强的没掉过一滴眼泪的她,此时柔软的不像话,心在流血。
收敛隐藏了几十年的刺,在这一瞬间,全部都犀利的炸了出来。
她含泪看着他,泪眼婆娑,挡住了她眼中的怨嗔恨,明丽娇俏的嗓音低低的带着哽咽的哑,质问他: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临终嘱托吗!?”
这话可谓是大不敬。
一屋子的奴才骤然跪了下来,生怕皇上发怒。
康熙爷没想到她反应会这么激烈。
早知她接受不了,却没想到她会烈到如此地步,光是听听都不行。
他伸手,将她搂进怀里,温柔又宠溺的轻哄着:“朕就是随便说说,瞧你,怎么还掉金豆子了?”
手指轻轻拭去她面庞上的泪珠,轻笑道:“哭了可就不是美人了……”
宜妃娘娘嗔怒的瞪他一眼。
随即看着他愈加虚弱的面容,抓紧了他胸前的衣服,骤然埋首崩溃大哭。
她做不了,她什么都做不了……
康熙爷轻抚着她的后背哄着,看向李德全。
李德全了然,静默的带着所有奴才悄悄退出去。
关上了正殿的大门。
翊坤宫中,只留皇上和宜妃娘娘两人。
偶有男人低柔的轻哄声和女子的哭泣声传出来。
李德全站在翊坤宫的殿门前,抬头望着天。
夕阳西下霞满天。
飞鸟相与还。
岁月匆匆已暮年……
……
皇太后娘娘年事已高,突然不豫,上省疾慈宁宫。
皇上甚为感慨,思绪颇重,在朝堂之上话语颇多,回顾一生,阐述为君之难。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在位数十载,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近六十年矣。”
“《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
康熙爷说到此十分慨叹。
登基时他才八岁,还是个孩童,是皇祖母将他带到了成年,可以独当一面,可以真正的挥洒江山实现抱负。
年轻时,总觉得很难。
皇祖母那时候就告诉他,坚持第一,只要咬牙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会成功的,会真正的征服大清所有臣民。
万事开头难。
故此,他从八岁登基到现在,从未有一天携带过。
皇祖母说万事开头难,可当他真正隐忍过来时,才发现——
何止开头难!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最后也难!
他这一辈子都在做抗争,和百姓们抗争,和臣子宗室们抗争,和天灾抗争,和大清的所有艰难险阻抗争!
他这一辈子兢兢业业,从未为自己活过。
不禁再次感慨: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
“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也,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净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
这辈子,他从未负过大清任何人!
人人都钦羡做君主,可为君者,全年午休,日日殚精竭虑,即使身体有疾,也要咬牙坚持。
他不是要标榜自己劳苦功高,而是真的渴望得到天下万民的理解。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皇帝就是作威作福的,可惜不是啊,真的不是!
前两年的时候,他的右手突然废了,因为批了太多的奏折,提笔发抖,拿不了笔,批不了文件,于是咬牙用左手批文件。
“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众臣都能感受道从前精明睿智的皇上老了,变得满腹牢骚,对政事也倦怠了。
工作强度太大,又不能实行皇帝退休制,难免会抱怨。
尤其长时间处于透支工作,还不得休息的情况,不免会厌烦,累得受不了。
皇上隐忍了几十年,如今终于在晚年时,憋不住的抱怨了。
台下群臣没一人敢言语,具都安静的听着帝王的牢骚。
听着他忽然有些愤愤不平的说前代的帝王们,长命的少,短命的多,那些写书的人都说是酒色掏空了身子,其实这是读书人故意找茬子,你们哪里晓得做皇帝的辛苦!
如今皇上就代表广大的前朝皇帝们剖白心迹,说这些皇帝前辈们都是过劳死,为自己的命运着实堪忧。
觉得自己这个做皇帝的甚至比不上他们这些打工的臣子们。
尤其他们都有退休制度,想当官就当官,不想当官就撂挑子走人,可皇帝不行。
甚至在国家局势紧张的时刻,他的身体传出略有不适的传闻都可能会造成逆贼突袭,国家暴乱。
他的存在格外重要。
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没有自己。
有时候,他甚至愿意做个普通人。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
当皇上提起这些的时候,臣子们倏地一怔。
已然意识到了皇上会说什么……
具都比之前更加谨慎,更是紧张的聚精会神的看向殿上坐着的帝王。
康熙爷的声音低沉和缓,娓娓道来:“昔汉高祖系泗水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
“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
他从儿时便非常努力,勤快是出了名的。
出了苦练武功防身,少年时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是下了苦力的,每篇文章他要读一百二十遍。
然而他自今年开春起,开始有头晕之症,形渐消瘦。
频繁头晕眼花不说,到了现在,还出现心跳加剧的症状:“朕体渐弱,心跳加增甚重”。
康熙爷叹息的吐出此言,倍感心累。
没人能真正体会当皇帝的苦。
更何况,做皇帝,也不是他选择的。
他在懵懂之时,便被推上了那个位置。
还没反应过来,甚至没能理解皇帝到底是什么时,便已要开始肩负当皇帝的重任。
从那时起,他就在心里无数次的幻想过:要是能早些退休就好了。
甚至年幼无知之时,还荒唐的期盼过四大辅臣能有人帮他暂代皇帝之职。
可惜,皇帝就是个全年无休,日日拼命,时刻劳苦,还要被人埋怨的命!
“然,朕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汉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及百分之一。”
他终究还是想要做个仁德的皇帝。
即使百姓们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他,他希望他百年之后,在他们的印象中,不是个残暴无能的君王就好了。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这一生,他也算是极其的圆满了。
除了感情方面的对心爱的女人太需要弥补,对这个国家,他掏心掏肺,尽心尽力,绝对是无愧于列祖列宗了!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终于等到了这最后一句的总结。
皇上没交代什么长远发展规划,仅仅要求一个平安,但他心底的焦虑却跃然纸上。
似乎隐隐感觉到很多问题很棘手,可能越酿越麻烦……所以不得不提立储之事了。
大臣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之前众多大臣数次催促皇上立储,都被皇上驳回,如今,皇上终于肯重提立储之事了。
且,怕是今日就要定下未来的储君了!
大臣们具都紧张不已。
若是没站对队伍,那以后就是末日啊。
果然,皇上在说完此话后,李德全问了“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后,特召诸子诸卿详议立储大事。
……
仅一次的商量,自然是不能商量出什么结果来的。
九爷回去后,跟媳妇儿说了这一切,董鄂瑾深深的看着他,内心却波澜起伏。
这本是诏书,没想到来到这个平行的时代,康熙爷却如此直言不讳的在朝堂上公开讲出来。
可见康熙爷内心的坦荡,虽焦灼,却对生死已然完全看开了,似乎还能接受自己不久后便会往生极乐的事实。
这样的胸襟,让人不得不佩服。
与此同时,董鄂瑾也深为九爷担忧。
按照历史,在这个时候康熙爷应该就已经开始抬举四爷了,可惜还没有。
然,看如今朝中局势,虽十四爷更受宠一些,但康熙爷并不糊涂,将来能登基的定是四爷无疑了。
九爷……
她只盼望他能平安度过一生,就算是将来四爷心眼儿小,记得从前的仇,厌弃了九爷,做个闲散王爷也好。
逍遥自在,快快乐乐的走完一生。
最重要的是平安!
在这种危机四伏,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志向和情怀已然没那么重要了。
活着,才是王道!
董鄂瑾不禁再次提醒九爷:“你如今在政事上……”
她刚开了个头,九爷就明白了。
原本是夫妻间感动互相守护的温暖气氛,倏然被一股酸气冲散:“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