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有帝皇之气 国运之战

《朕有帝皇之气》国运之战

作者:超神级大神 字数:2870 书籍:朕有帝皇之气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还是农民的汉光武帝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数次胜仗之后起义军壮大到九千人。

  不久,朝廷派出四十万大军围剿,为了镇压更始政权,王莽派虎牙将军王邑率20大军前去御敌,这里大军里除了巨无霸这样的“超人”外,还有一支由老虎、狮子、豹子、犀牛、大象等猛兽组成的超级“特种部队”。

  他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很快抵达昆阳城北,摆出的阵势是“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

  面对此情此景,汉军的表情已由惊愕万分转变为惊恐万状,惊恐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知所措。

  何去何从,生死攸关;

  何计何策,命悬一线。

  由于当时新莽王朝的大军有四十三万,而绿林军只有一万七千多,两军对垒,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试问有谁能想过仅有不到两万人的绿林军竟然大获全胜呢?

  也因此使得这场战役无意中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很多人回议论这场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种说法是刘秀为了鼓舞士气,连夜带了十三个人出城,搬来一万援军。

  刘秀仗着地理优势和朝廷僵持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无力回天。

  就在朝廷大军准备围城,一举拿下的决胜前夜,天降流星,砸向朝廷的兵营,让他们死伤惨重。古人迷信,见此异象,朝廷内部军心动摇,刘秀趁机散播谣言,让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新朝大军遭受到的陨石袭击是真的天上掉下来的陨石雨吗?

  还是刘秀使用的陨石术呢?

  或者另有其他的说法呢?

  从古至今,如次大规模的陨石雨,还是在两方即将开战的如此恰当的时候,实在是不能叫人信服。

  也不会有如此的巧合之事,因此新朝大军遭受的陨石袭击不是来自天上。

  ————————————————————————

  《后汉书》的记载里,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

  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又不接受城内主要领导王凤的投降请求,意要全歼灭城内起义军。

  这时的刘秀只是一个偏将军,并不是昆阳的总指挥,大敌当前,其他人都吓破了胆,只有刘秀谈笑自若,众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接受了刘秀的领导。

  刘秀的计划是让人在城内坚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争取外援。

  就在此时,奇异发生了: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厌伏。”

  这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生在昆阳城外的大营中。

  这话的意思是,晚上有流星坠入敌营,白天有团云落入敌营,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

  与此同时,刘秀从外边争取了几千援兵也杀了回来,在王莽军包围圈外四、五里列阵对敌。更可笑的事发生了,王寻、王邑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挑几千人来迎战刘秀,其他兵士在后观摩。

  刘秀将步、骑兵千于人,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后又来回冲入几次,连连得胜。后刘秀将三千敢死队,与昆阳城守军合击王寻、王邑部队,斩杀王寻,敌军开始溃败。

  这时候,又一天气奇观出现:

  天降暴雨,狂风大作,揭瓦折树。

  后汉书记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

  敌人阵脚大乱,溃不可挡,踩踏而死无数,于是近乎全歼敌军,只有王邑等几个将军侥幸逃脱。

  《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比较,说王寻、王邑将万于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得观摩,不许参战。

  人数要比《后汉书》的“数千”人多。

  最明显的是没有天降陨石这一天文现象,同样有大风暴雨这一记载。

  成书最晚的《通鉴》,很显然是参照《汉书》、《后汉书》记载编纂的,但也舍弃了天降陨石这一记载。

  这说明,司马光是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的。

  同样记载了王寻、王邑兵败时的极端天气,即大风暴雨。《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天降流星陨石一事,后汉书有记载。

  在《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载天文和天气现象,并且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示,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应。

  并且对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附会上一些事件,意思要说明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某些后果。

  来看天文志对这“营头之星”的附会解释:

  “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

  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

  《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

  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

  很多人对昆阳之战不甚了解,昆阳之战的意义如何之大?

  此战是奠定了后汉王朝的成立,埋葬了王莽新朝,同时是旷古烁今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其重要性可比肩秦末的巨鹿之战,当代的三大战役,刘秀集团2万(远远不到)打赢新朝42万,其难度系数更比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难上加难。

  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

  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全军士气顿时见底。

  ——————

  为什么有说刘秀是位面之子,王莽是穿越者?

  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光武大帝刘秀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

  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

  5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

  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

  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

  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

  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

  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

  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

  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

  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

  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

  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

  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

  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

  (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

  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

  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公元前7年,汉哀帝即位,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

  3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游行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也许是位面力量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说起来,刘秀也算是汉室宗亲(就像后来的大耳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