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队伍去密云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队伍去密云

作者:科创板 字数:1914 书籍:大明的工业革命

  惊蛰时节。

  朱舜故意挑了这个一年之中响起第一道惊雷的节气。

  朱舜、太子朱慈烺、还有郑成功等一大批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骑着辽东大马动身前往了密云县。

  满丹臣等一些激进的陆军讲武堂学员,也嚷嚷了一路。

  土改不就是杀人嘛,哪里用得着工业侯和太子朱慈烺亲自过去。

  但这只是浮于表面的认知,土改真正的目的是用来收拢人心。

  太子朱慈烺通过对太祖传记的一遍又一遍的诵读,整个人的格局已经彻底不一样了,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明白这个得人心者得天下的人心,不是所谓的官僚乡绅的人心,而是老百姓的人心。

  这一次的土改有两个目的,一是收回土地让老百姓人人有饭吃,也让大明即将崩溃的国库一步步强大起来。

  第二就是借助土改真正的收拢老百姓的人心,让老百姓成为大明的后盾,而不是因为官僚乡绅的压榨整天想着造反。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人来到了两河村。

  这是密云县最南也是最大的一个村子,居住着密云县大部分的官僚乡绅。

  两河村位于潮河和另一条大河的交汇处,两条大河都是发轫于密云北方的连绵山脉里,最终在密云县的两河村交汇。

  形成一条水量不亚于永定河的潮河,流向南方的通州,最终汇入京杭大运河。

  这也就造就了两河村的土地膏腴,拥有整个密云县最多的水浇田,是密云县最为富庶的一块土地。

  朱舜挑选这里作为土改的突破口,颇有让一些地方先富起来的意思。

  只要在两河村完成了土改,其他地方就好解决多了。

  两河村附近,太子朱慈烺看着沟渠密布的肥沃田地,一望无际。

  心里竟然是忍不住生出了要作诗的冲动,可见两河村土地肥沃的程度。

  但他想到这些肥沃田地以前全是军户们的,现如今全被官僚乡绅巧取豪夺了,也就没有多少心思作诗了。

  这些土地要还是那些为了边关稳定,战死了一代又一代,死了不知多少家人的军户们的土地。

  太子朱慈郎何止会作诗,会在这里开办一场盛大的春社进行庆祝。

  两河村边界上,有一块不大的界石,只有正常人的小腿高度。

  一名长相俊美却黑瘦了很多的年轻官员,站在界石旁安静等候,旁边还牵着一头小毛驴。

  太子朱慈烺跃下辽东大马,笑容满面的走了过去:“想必先生就是朱千石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朱舜的么弟朱玉,因为在密云县种出了亩产高达一千多斤粮食,被老百姓称作朱千石。

  这是一种赞誉,也是老百姓能想到的最高的赞美了。

  因为在老百姓的心里,什么也没有一亩地能产出一千斤粮食重要,如果能再有一百亩地,这辈子死了也值了。

  这才有了一个朱千石的赞誉。

  世上不是所有人见了皇帝和储君,像朱舜那般镇定,还能镇定自若的谈笑风生。

  朱玉这么近在咫尺的看着大明未来的天子,不免有一些局促不安,更多的是紧张:“朱玉,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朱慈烺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能够种出千斤粮食的朱玉,笑容更浓了:“孤是你家兄长的学生,按照辈分说,还是你的晚辈,朱千石不必这么拘束。”

  一句聊家常般的拉进关系,朱玉更加诚惶诚恐了,他并没有像那些顺风顺水了一辈子的官宦子弟,来了一个顺坡下驴。

  反而是更加恭敬了:“太子殿下这边请,臣在凉亭里备好了茶水。”

  “太子殿下奔波劳碌了一路,先歇歇脚,稍后臣给太子殿下说一说密云县的情况。”

  朱舜对于么弟朱玉的这份为官谨慎,十分的满意,这要是换成官宦子弟已经顺坡下驴的以太子自家人自居了。

  这一点是为官的大忌,太子朱慈烺看得起朱玉,才说了算是真心实意但更多是收买人心的话。

  要是真把自己当太子的一家人,可就大错特错了,留给太子很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没了。

  朱舜未来是要做圣人的,就像孔圣人那样的圣人,他要做工业圣人。

  不管改朝换代多少代,都要先来祭拜他这个工业圣人。

  一朝天子又如何,只要敢对朱舜有半点的不敬,就会因为沸腾的民意从皇帝宝座上下来。

  这样才是万世长存,造就一个永世存在的家族。

  但是现在还没有封圣,朱舜在朝廷就需要有他自己的声音,对于么弟朱玉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三四里外的凉亭内。

  朱舜,太子朱慈烺,朱玉三人坐在凉亭内,郑成功等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端着斗米式步枪在四周戒备,防备任何人靠近这座凉亭。

  等到太子朱慈烺喝了一碗茶水,朱玉没有亲口去说,拿出了一本记载密云情况的账本,交给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朱慈烺放下手里的白瓷碗,翻开了账本。

  密云县以三名乡绅为首,这三名乡绅却坐拥本县七成的膏腴田地。

  这三名乡绅里又以三班六房的户房掌案为首,户房掌案刚好就住在两河村。

  大明各县县衙的三班六房小吏,三令五申了不止一次不允许‘世袭’,甚至多次打击过这种把持地方的行为。

  但就拿户房来说,需要协助知县进行地丁人口、田地丈量、钱粮奏销、杂税征收、门牌清册等等各种繁琐事务。

  当地官僚乡绅和百姓有多少田,多少地,起科多少,诡寄了多少,隐瞒了多少,只有世世代代掌控鱼鳞册的户房掌案知晓。

  知县一般都是外乡人,本地的乡绅哪里会把这些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告诉外乡知县,知县基本上都是理不清这里面繁琐的名目。

  想要治理好地方,只能依靠在本地盘根交错的户房掌案,而这些本县土地的底细,又是户房掌案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本钱。

  根本不会传给外人,只会传给儿子,还得是长房长子。

  没有儿子的,就传给侄儿和外甥,但绝不会传授给外人。

  这也就造成了三班六房的小吏,成了一代代的世袭,毕竟不管是从外乡抽调还是换成本地的其他人,都是不清楚一县的粮课底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