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送上~)
在老版水浒一零八好汉中,有一名排名十六的好汉,上应天捷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人送外号“没羽箭”张清!
张清是彰德府人氏,原是虎骑出身,后镇守东昌府。
在老板水浒传中,宋江与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府、东昌府,约定先攻下城池者为梁山泊主,卢俊义率军前往东昌府,结果就在张清手里吃了大亏。
张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有一门独门绝技,“飞石”指哪打哪,毫不谦虚的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又因为飞石与箭矢有别,故人送外号“没羽箭”。
他的飞石厉害到何种程度呢?其他的暂且不说,当初东昌府一战,张清施展飞石绝技,连打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等梁山十五员战将,并将刘唐捉回城中。
这十五员大将当中,不乏高手,而且还有绝顶高手,比如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
可是在猝不及防之下,他们依旧被张清给打伤了,由此可见,张清的飞石绝技,绝对是极为不一般的。
如今,随着吴刚去而复返的,正是“没羽箭”张清。
除了他之外,还有大刀关胜以及双枪将董平。
他们之所以能够凑在一起,原因很简答,是因为武大。
武大很早以前,跟随童贯童大将军北伐之前,料定那次北伐必定无功而返,是故,暗中联系梁山与师尊周侗,去收拢这些大将。
武大当初的想法很简答,等大宋兵败,他便可以带领梁山好汉强势登场,扬我国威。
只是没想到,后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他没能再回到大宋。
但是无论如何,因为武大的出现,历史终究是改变了太多太多。
其他的暂且不论,梁山没有在大宋境内造反,那么老版水浒传中被朝廷派去攻打梁山,反被梁山策反入伙梁山的那些大宋猛将,就一直没有出现在梁山。
而武大便将这些人列了一个名单,交给了周侗。
这些名单当中,一共有十六人,都是朝廷人马。
他们既然当初敢投奔梁山,自然是极为有胆魄,也极为看不惯朝廷所作所为的,既然如此,以周侗如今的名声与地位,招揽他们,便成了顺理成章。
莫要忘了,周侗虽然如今身居高位,但他毕竟是武大、卢俊义、林冲等好汉的师尊,而这些人,如今都在燕云,只要他周侗开诚布公,招揽张清这些人还是手到擒来的。
之前周侗与丁卯察觉到东郭太寻的意图之后,丁卯问是否要动用宋江的人马,周侗所说的派“武大推荐的那些人”,便是指的张清这群人。
吴刚先前逃遁后不久,便碰到了张清三人,便合力将追杀他们的大锏营军卒杀死,然后直接杀了个回马枪,赶了回来。
其实他们早就到了,只是一直在寻找一个契机,将张良救出来,如今张良要自杀了,他们自然也就憋不住了。
没羽箭张清噼里啪啦的扔出来一堆飞石,将大锏营的军卒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他重点关照了东郭太寻,组织他杀张良。
与此同时,吴刚正面杀了出来,而大刀关胜与双枪将董平,则从两侧冲了下来。
双枪将董平,祖籍河东上党郡,原为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丰神俊朗,三教九流、品竹调弦,无所不通,有“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之称。
在老版水浒传中,董平曾经在东平府大破宋江,位列梁山五虎将,常打头阵,屡立头功,满山皆称“董一撞”,在梁山泊排名第十五位,上应天立星。
周侗对他的招揽最为轻松,因为阳谷就在东平府治下,董平对阳谷很是熟悉,他知道武大这么多年都为阳谷做了些什么,极为佩服。
而说起大刀关胜来,则更加了不得。
大刀关胜,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他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因梁山攻打大名府,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大名府之围。
曾经一人之力,大战豹子头林冲与霹雳火秦明,武功在梁山绝对是拔尖的!
如果说武松是因为武大出现后,际遇非凡,才与卢俊义只有一线之隔,那么大刀关胜,则本来就只比卢俊义的武功差那么一丁点而已。
莫要忘了,老版水浒传中梁山一零八好汉的前四人是宋江、卢俊义、吴用与公孙胜,除了卢俊义之外,其他人都不是以武力而闻名天下的,大刀关胜后来居上,居然横扫其他梁山好汉,一举坐上梁山第五把交椅,由此便足以断定他当真是极为厉害的。
没羽箭张清施展飞石绝技开路,大刀关胜与双枪将董平,再加上个武府家将三统领吴刚,势不可挡,直接就杀了过来。
张清在扔出一堆飞石之后,改变了策略,只打要对张良不利的军卒,对于其他人,则全都置之不理。
而其他三人的目的很简单,大开大合,各自施展出各自最强的实力,全力砍杀,冲锋,冲到张良身边,将张良保护了起来。
东郭太寻心里头那个气啊,就甭提了。
不过即使如此,他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他的身边,还有大约六十大锏营军卒。
虽然刚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依旧有把握把这些全部留在这里。
而且,如果能将这些人拿下,他的功劳会更大!
然而,东郭太寻的这个“梦”还没来得及开始做,便已经醒了。
以周侗的老谋深算,他既然已经派了张清他们过来,又怎么可能没有后手?
山隘两侧,突然出现了一批汉子,人数不多,但也有三四十号人。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数似乎在逐渐增加。
东郭太寻恨不得吐血三升,满脸晦气,恶狠狠的下令道: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