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听完傅林的解释,当即点了点头,如此通俗易懂的话语,想不懂都难。
虽然没有亲自实验过,但是朱瞻壑已经对傅先生所讲的内容信了八九分。
他有些心痒难耐,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府中实验一番。
如果铁真能浮于水面之上,想必父王也会大吃一惊。
道衍此时根据傅林那平淡至极的话语,仿佛在陈述事实一般的语气,推断出对方所说的可能就是世界的规则。
他看的出来,这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确实解释了铁能够浮于水面之上的秘密。
不过现在的道衍可是严谨了许多,必须自己亲自做实验。
只有得到真真的实验结果,他才会全然放心。
“小朱,你从这铁浮于水面之上可曾获得什么启示。”
有什么启示?朱瞻壑一时之间也没有太过清晰的头绪。
不同于滑轮组,望远镜,热气球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具体用途,这铁浮于水能有什么用。
可以表演戏法?
不成,一点难度都没有,他人一看就能模仿。
朱瞻壑思考良久,无奈的摇了摇头,目前看下来似乎仅仅是观赏之用。
“你有没有想过此法用于船上。”
“将此法用于船上?”
莫非先生是想用铁做船,这。。这不可能吧。
朱瞻壑被傅林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虽然铁制容器和船的原理差不多,中间都是空的,如果要让自己乘坐铁制的船,自己是万万不敢的。
道衍则是露出了一丝好奇的神色,铁制的船,倒是有趣。
根据之前傅先生所说的内容,似乎铁制船也不是不行。
“先生,莫非是想用铁做船。”
傅林虽然很想用铁打造战船,但是有一个大问题。
那便是铁的产量问题,以目前大明的铁产量,一年产量约莫两三千吨,做一艘都够呛,更别说一个船队了。
因此傅林打算退而求其次,既然做不成钢铁船,那就做铁甲船。
与钢铁船不同,只需要在之前木船之外包上一层铁皮,攻击力防御力即可大大提升。
所需要的铁不仅大大减少,而且对航行速度的影响也减少到最小。
“钢铁船不太现实,我的意思是做铁甲船,就是船身外围包一层铁皮。”
“嘶。”
朱瞻壑当即倒吸了一口凉气,将船的外围包上一层铁皮,之前可是从来没有人试过。
不过朱瞻壑仔细一想,这似乎可行。既然铁确实可以浮于水面,那就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铁附着在船的外壁致使船只沉入海底。
有点意思。
道衍同样吃惊于傅林天马行空版的想法,不过虽然异想天开,但是貌似确实可行。
虽然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在船体外围包上铁皮可是之前从来就没有人想过的套路,这也许会让陛下龙颜大悦。
因为现在的陛下正在谋划的一件大事,那便是派人沿海路宣传大明国威,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这对于船只的要求颇为严格。
因此龙江宝船坊便应运而生,这里正在准备建造着为下西洋准备的一系列船只。
目前共有五种类型的船只。
其一便是作为大明脸面的宝船。长约四十四丈,宽约十八丈,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船只。光船锚就重约千斤,需要二三百人才能启动。
不过现在有了滑轮组,想必启动时就用不到这些人手了。
其二为马船,用来装运战马,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其三为粮船,用来装运粮食,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其四为坐船,用来装载人员、货物,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其五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体积最小,灵活轻便,适合对敌。
这是一支以宝船为首的庞大船队,在陛下的心中,船队所过之处,皆俯首称臣。
不过,所造之船全都为木船,毕竟之前谁也没有想到铁竟然还能浮于水面之上。
如果自己将铁浮于水的这件事告诉陛下,陛下虽然不至于会将所有船只改造成傅先生口中的铁甲船,但是为首的宝船肯定要改造的。
毕竟陛下对于下西洋这件事极为看重。
曾经陛下也曾问过自己关于下西洋的领导者该选谁,自己推荐了郑和。
郑和,原名马和,算的上最早一批跟随陛下的人员之一,他姚广孝是洪武十五年跟随的朱棣,郑和事洪武十八年跟随的朱棣,距今已经有近二十年。
他推荐郑和的原因不是因为郑和名义上是自己的弟子,而是因为他觉得郑和确实能力出众。
在靖难之役中就有很强的体现,展现出不俗的聪明才智以及战略能力。
当然,如果要下西洋,光是有这些却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出色的外交能力,这次陛下将郑和派到东瀛未尝没有考教郑和外交能力的意思。
虽然目前大明的铁产量完全供应不上宝船的船队,但是如果只装备郑和乘坐的宝船,那是绝对没有问题。
对于那些化外之地的人来说,虽然宝船能带给他们不小的震撼,但毕竟还是使用的木头,如果那些人看到大明竟然有铁船,那更是要对大明俯首称臣,不敢生一丝异心。
不过,现在的想法都很美好,问题的关键便是要验证铁是否能够浮于水面之上。
傅林见朱土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也明白此事不急。
算算日子,郑和明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也就要下西洋了,也就是说,现在船只的制造已经完成大半了。
以大明目前的海军实力,有没有铁甲船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乱杀。
现在的第一任海上霸主葡萄牙,还没有开启航海时代,第二任霸主西班牙甚至国家都还没有,现在还是一个叫卡斯提尔的地方,第三任霸主荷兰还是散装的。
但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宝船有六十二只,其余各船一百余只,总计船只两百余只。总人数万,与还没有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相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对比1492年哥伦布出发寻找印度,那时候的哥伦布携带87人,乘坐三艘百来吨的帆船,出发前往寻找印度。
1497年,发现了印度的达·伽马率领四艘小型船共计140多名水手,踏上探索印度的旅程。
与大明相比,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的差距。
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间是14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