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小公主的身子骨是弱了点,可是没有大问题,不能老这么拘着。
宫里的太医都保守,喜欢用静养的法子。她其实该多跑跑,多动动,身体才能越来越好。”
小公主的大眼睛更是亮得耀眼了,那眼神,好像落蕊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姐姐,你真好!”
“好,那我再给你开一副滋补的药膳方子,不用吃苦药,食补就好了。”
“公主若想不吃苦药,就得好好吃饭。
娘娘给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不然我下回来,就给你开苦药吃哦。”
落蕊对小公主轻笑道。
“不要,不要,”小公主小手捂着嘴巴,呜呜地叫,“我吃青菜、吃糕点,不吃苦药。”
从锦绣宫出来,姜临风正在门外等她,搓着手,着急地来回踱步。
看到落蕊,他赶紧迎上来,急切地问:
“蕊儿,没事吧?云妃娘娘有没有为难你?”
“没有,云妃娘娘好着呢,以后还要召我来宫里教她刺绣呢。”
落蕊轻声笑道,“那边选妃的选完了吗?”
“大概选完了吧?”
姜临风看了看李依怜,笑道,“其实有意向的私下早讲好了,今天不过是走个过场。
姑娘们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不过她们可就没有蕊儿顶力相助了,不愿意也得给人做妾室。”
落蕊掩嘴偷笑,看了看李依怜,她叹了口气。
伸手又拿出一料药丸递给她,笑道:
“快赶紧含化了,这是解药。你这张脸,就是自己看了,只怕晚膳也吃不下去。”
“不怕,”李依怜把解药往袖子里一揣,恨声道,“这张脸我得回去给我爹看看,让他看看我的决心。
他若再逼我与人为妾,我怕是要死给他看。”
林落蕊摇摇头,这烈性的姑娘,怎么滴也不能让她死了的。
第一次进宫,林二姑娘做了那么多准备。
就给李依怜和孙娥儿用了点,其它的都没用上。
楚嬷嬷嘱咐了那么多,也没用上。
或许她还不太扎眼,有些人还看不上她,不会花心思对付她。
不过她确实兑现诺言,给几位王妃都送去一把精美的团扇。
有众王妃和各位见识过她的绣艺的姑娘们宣传,她的绣坊从此红火了起来。
时间晃晃悠悠地过去,林家到京城也有两个月了。
林月萱与陈子煜的大婚之日终于到了。
林家第一次嫁女儿,自然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照进院子里的阳光,仿佛都比往日更加明媚绚烂。
下人们换上刚做好的新衣,来来回回、繁忙而有序地穿梭在前院后、院之间。
俊秀挺拔、温润如玉的新郎官陈子煜,在一众好兄弟的簇拥下,到林府迎亲。
柳静云、乐逍遥、林月清、加上小小的林月朗,作为娘家人代表,带着林家一众人堵在门口。
吵吵嚷嚷地,又要让新郎官做诗,又要舞剑,又要发红封,一派热闹欢喜。
落蕊含笑站在门口,看着过五关斩六将,撒了一箩筐的红封,才堪堪被允许进门的亲生哥哥陈子煜,眼泪瞬时溢满眼眸。
为掩人耳目,她来到京城的这些日子都没有见过哥哥。
此时再见,只觉得悲喜交加,情难自抑。
陪着陈子煜来迎亲的姜临风,一眼便看到了躲在角落里,泫然欲泣的落蕊。
他用力拨拉开人群,硬是挤到她的身边。
高大的身材挡住旁人的视线,他伸手轻轻为她擦去眼角的泪珠,柔声说道:
“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很快,临风就会给你一个更盛大的婚礼。”
林落蕊扬起尚带着泪痕的脸,回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
世间有他,一切静好。
乐逍遥静静地站在一株桂花树下,暖风飒飒吹得树叶簌簌的响。
他默默地看着相对而视的落蕊和姜临风,眸中苦涩而又欣慰。
他自认自己对落蕊的喜欢,不比姜临风少半点。
但是对命途多舛的落蕊来说,姜临风才是最合适的。
姜临风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能更好地保护她。
林月萱大红嫁衣上身,妆颜精致,端庄秀美。
在听雪阁端端正正地拜别了林文昌和方氏,便由林月清背出了府门。
花轿一路往镇远侯府去了。
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即便前方遍布荆棘,她也要义无反顾地前行。
侯府夫人张氏,虽然恨不得陈子煜立刻死掉,不要在她面前碍眼。
却还是打落了牙齿和血吞,端着笑得僵硬了的脸皮,迈着酸疼不已的腿脚,周旋在各位来贺喜的官眷间。
迎来送往,周到细致,小心地照顾到每一个人。
即便心里憋着一团,几乎要把她焚烧殆尽的火焰,也不得不做足表面功夫,给了陈子煜和林月萱一个体面的婚礼。
明亮的红烛噼啪地燃着,跳动的烛光给喜庆的新房里晕染了更多的温柔与缠绵。
一对璧人相拥而立,脉脉缱绻。
贴着大红喜字的雕花窗格上,映出了一幅如画的剪影。
“萱儿,谢谢你来陪我。从今而后,在这府里,我也不是孤立无援的了。
一年来,我一直在探查当年的事,却没有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以后怕要难为你了。”
“子煜,后宅里的事,后宅女人才最适宜解决。
你别担心,张氏要在众人面前装贤良,必然不会明目张胆地为难我。
我也不是单纯无知好欺负的小白兔,这两年,母亲和落蕊教会我很多。
落蕊说:遇事不能退缩,可以等待,可以迂回,但最后一定要解决。
姨娘的事,就是我首先要解决的事,我会尽我所能找到线索。”
林月萱看得很准,张氏并没有过于苛待她。
除了正常的每日问安之外,没有让她多侍奉左右,可能也是不愿意看到她吧。
陈子煜成亲了,幸福地沉浸在与林月萱的浓情蜜意中。
姜临风和靖王爷,却在朝堂与忠国公等一干老臣起了争执。
大盛国位于这片大陆的中心,其南方有燕国,北方有凉国,西方有楚国,东方有宁国。
最近,除了东方一贯默不吭声、不思进取的宁国,仍然那样不温不火之外。
另三个国家,多多少少都发生了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