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 第132章 驿站名头彻底打响

《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第132章 驿站名头彻底打响

作者:小车仔 字数:1938 书籍: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

  “不过,炽儿,你的想法也不是一无是出,比如用律法来加深重要对地方约束,咱倒是认为其十分可行。”

  似乎看到了自己孙儿备受打击的表情,朱元璋连忙说道。

  “在大理寺中,专门有这么一个机构,他们不同于锦衣卫,训练他们,就是为了执行大明律,爷爷准备将这个机构深化到地方,一旦有官僚触犯了律条,他们就会出面,按照律法给予惩罚,这样或许对地方贪污有着一定的压制作用。”

  “唉,爷爷前半生,杀了太多人了!”

  说着说着,老爷子也感伤了起来。

  “虽说杀人是最有用的法子,但用多了,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炽儿,作为帝王,一定要懂得抉择,面对贪污二字,绝不能有半分容忍,你知道吗?”

  “孙儿明白!”

  朱高炽点了点头,老爷子的办法也有些道理,但约束终究是约束,吏治的腐败终究不会因为一两条律法改变。

  “等孙儿上位,肯定会将天下百姓放在首位,以身作则,让天下百官以孙儿为榜样。”

  “嗯,不错!”

  朱元璋点点头,很是欣慰的说道。

  “若帝王都不能带好头,更不用说天下的官僚了,对了,方才咱进御书房的时候,看着你愁眉苦脸的,难道是有什么烦心事?”

  “爷爷,折子上说,北方长城需要修缮,但缺少民夫,孙儿正在为征调民夫,拨资金的事情发愁呢?”

  朱高炽将折子给翻了一页,露出后面长城修葺的内容来。

  “哦?炽儿,你是怎么想的,长城应该修吗?”

  “孙儿认为,长城应不应该修,关键取决于长城将会给中原带来多大的好处,征调民夫运往北方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一座长城究竟值不值得这么大的付出。”

  “在爷爷来之前,我就做了一些考量。”

  朱高炽一边说着,一边取来一张干净的纸,笔尖沾满了墨水,开始写画。

  “假设这条线是长城,修缮完毕,外可抵挡蒙古人入侵,内可以安定民心,可投入的银两却是无法估量。”

  “说的没错,可长城事关国家稳定,不能不修。”

  朱元璋也适宜的提起手中的笔,在银两上面写了一个加字。

  “国家稳定才能发展,江山社稷更是重中之重,百姓们都在看着咱,炽儿,我大概能明白你的顾虑了,身为君主,不仅要懂得抉择,更需要取舍,关键时刻要狠心。”

  将三个词语抛了出来,老爷子的声音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炽儿,你仔细想想,长城若是不修,边关就很难稳定下来,百姓们也无法静下心来耕地。”

  “征调民夫,短时间看来,的确会消耗国库不少的钱财,但从长远来看,好处是无穷大的,咱们要学会放眼长远。”

  “孙儿明白了!”

  朱高炽慢慢的点了点头,老爷子说的没错,修复长城本就是一个经典的取舍问题,是他看的太复杂了。

  而且世间也根本没有完美的事情,又想保护民众,又想让边关稳定下来,根本不可能。

  “炽儿,咱大明对前往边关修筑战事的民夫,一向是十分重视的,咱明白你的担忧,若想要减轻这些家庭的负担,咱可以用其他的办法。”

  “比如,免去这些家庭的赋税,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偿,大明也不缺人手,再用国家大义加以鼓动,说不定百姓们会自愿报名呢。”

  朱元璋自然明白百姓的分量,汉人骨子里就流动着对国家的热爱,他们应该能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北方的稳定。

  “皇爷爷,我倒是有个想法。”

  朱高炽似乎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说说看!”

  “对于民夫家庭的补偿自然是必要的,但咱们不能将其当成一种施舍,民夫们为大明劳动,按理说,大明是不是要付给他们工钱,咱们将工钱这一说法告诉民夫,肯定能够激起他们劳作的热情的,这样还能加快工期!”

  “爷爷还是老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你想的远了,我同意了。!”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很是高兴。

  原本民夫为国家工作,应该是一种责任,是无偿的,可若是能用一点工钱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让长城早一点修复完毕,他这个当皇帝,又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早朝快开始了,咱们该好好准备一下了。”

  奉天殿中,早朝开始,如今朱高炽坐实了皇储的位置,殿中龙椅旁,增了一把属于他的椅子,爷孙二人坐在朝堂之上,细细的聆听者台下臣子们的上奏。

  身为一国之君,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大明各地,各个省份无时不刻都在变化着。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发展,驿站已经完全深入大明的每一寸土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影响。

  朱高炽坐在椅子之上,手里拿着一只笔,正在悄悄记录着臣子们的发言,这把椅子是按照他的标准制作出来的,把手的位置藏有机关,一抽一拉,就可以组成一个小桌板,方便写字。

  跟着朱元璋的想法,他如今最缺乏的就是对大局的判断经验,所以这些日子,朱高炽不在朝堂之上和诸位臣子交流,只负责观看,只有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时,爷孙两人才会公然讨论一番。

  大臣们对各自负责的事务格外了解,观察他们的发言能熟知大明百态。

  随着早朝的进行,朱高炽很多猜想也被大臣们一一验证。

  想要成为皇帝,他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而且就目前而言,他的想法还是太过于理想化了,不能贴合大明的国情。

  臣子们很快就讨论到了驿站,短短三个月之内,驿站的发展趋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仅仅凭一己之力,将国家财政翻了几番,民间商业,对外贸易也深受其影响。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得益于驿站,彻底的解决了商品运输和储存的问题,随着这些小物件流动到全国各地,驿站的名头也算是彻底打响了。

  而官府对于物流运输安全性的保证,也让百姓十分放心。

  安全便捷快速等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极大的促进了商品流通,江南地区一些制棉作坊甚至耗尽了库存,但依旧能别的地方运来原材料,似乎生产不停,物流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特别是在一些商贸繁荣的地区,驿站就变得供不应求起来,每个驿站每天售出的玉票,是根据驿站人手和物流运送名单来决定的。

  在固定的时间内,固定的人手只能处理这么多的单子,但百姓的需求远远的超过了驿站的处理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