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依殿下的意思就是了。”张光只能硬着头皮做出了如是的回答。
作为卫太子身边最为信任的人,进忠言是本分,可是,现在的情况,很显然,卫太子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张光能做的不是再继续反对,而是应该尽力办好卫太子交托的事情。
仅此而已。
太子一行人急匆匆而来,急匆匆而去。
而这些甘泉宫外,自认为自己尽忠职守的宫卫们不知道,他们即将要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暴。
自认为万般无奈地刘据最终还是决定采纳石德的建议,做拼命一搏,他把赌注全都压倒了汉武帝已经驾崩的猜测上了。
征和二年秋七月壬午,卫太子派门客冒充皇帝使者,准备带兵逮捕了江充等人。
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诏书,结果,他被刘据门客刺杀而死,其部下的兵也就落到了太子的手中。
手中有了兵,那么,接下来抓捕江充等人也就水到渠成了。
手下抓到江充等人之后,卫太子亲自监杀江充,骂道:“你这赵国的奴才,先前扰害赵国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如今又来扰害我们父子!”
杀了江充之后,卫太子又将江充手下的那些胡人巫师们全都烧死在上林苑中。
这个时候的卫太子其实已经骑虎难下了,此时,再去探查汉武帝是否已经死在甘泉宫,已经不重要了。最为重要的是,卫太子要尽快把驻扎在长安城内外的北军和羽林军所有兵马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
投向卫太子的将领和士兵越多,成事的把握也就越大。
一旦事成,就算是汉武帝还活着,又能如何?
与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这个时候,卫太子所做的一切,卫皇后都是知情的。
在杀了江充及其爪牙之后,卫太子立即调发皇家的马车运载射手,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长乐宫的卫卒。
江充被杀之后,长安城中立即一片大乱,个别江充逃走的手下,纷纷在市井里传言,说:“太子已经造反了”。
卫太子行事不缜密,在抓捕江充的过程中,他的手下居然另外一个参与陷害他的罪魁祸首——太监苏文给放跑了。
这个太监也是有本事,他居然能够逃出长安,来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不但已经杀了江充等人,而且,已经起兵造反了。
汉武帝起初还不是太相信苏文的话,
他对身边的人说道:“太子很有可能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因此,这个时候,汉武帝才想起来急忙派使臣召刘据前来,准备问明情况,在加以处置。
可是,汉武帝所派非人,这个使臣却是胆小怕死之辈,他拿着圣旨出了甘泉宫,却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进入长安城。
这个该死的使者,在城门外转了一圈居然就返回了甘泉宫。
见到汉武帝之后,他汇报道:“启禀陛下,太子真得已经造反了,微臣拿着圣旨在城下叫门,太子居然派射手准备射杀微臣,微臣无奈,只能逃了回来。”
就这样,父子二人被小人所误,失去了最后一次双方活着的时候,解释误会的机会。
汉武帝闻言大怒,恰巧在这个时候,新任丞相刘屈牦派来的使者也急匆匆赶到了甘泉宫。
刘屈牦这个丞相当得十分的窝囊,他一听说卫太子居然擅自杀了江充,便知道事态已经失控,他一得到消息之后,便什么也都顾不得了,急忙抽身逃出了长安城。在他逃跑的时候,居然连丞相的官印、绶带也全都丢掉了。出了城,刘屈牦不敢亲自来见汉武帝,他只派其长史骑乘驿站的快马奏到甘泉宫向汉武帝禀报长安城中的具体情况。
汉武帝问道:“既然如此,刘屈牦这个丞相又是怎么做的呢?”
“丞相封锁了消息,没有您的旨意,他没有敢立即发兵。”长史回答道。
汉武帝生气地说:“事情已经闹到了这步田地,还有什么秘密可以封锁的呢?他这个丞相当得丝毫没有周公的遗风,遇到有人叛乱,难道周公就能不杀管叔和蔡叔吗!”
话虽如此,汉武帝还得继续用刘屈牦为其平叛。
于是,汉武帝急忙给刘屈牦颁赐了印有玺印的诏书,命令他:“捕杀叛逆的人,事后,朕自会赏罚分明。在进军的过程中,你们应当用牛车作为掩护,尽量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以免杀伤过多的兵卒!尽快堵住长安城的所有城门,决不能让一个叛军冲出长安城!”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中的卫太子也发表了自己的诏书,诏书中,他向文武百官发布命令说:“陛下因病困居甘泉宫,孤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江充等奸臣们想乘机发动叛乱,故此,孤才杀了江充。”
汉武帝始终不露面,长安城中的百官便会有人开始相信卫太子的话,同时,驻守在长安城外的北军和羽林军也有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开始转而支持信卫太子的说辞。
为了怕事态进一步恶化,也怕趁着自己不在这段时间的空档,卫太子会利用大将军卫青的余泽,彻底整合北军和羽林军,在送走了丞相长史之后,汉武帝也急忙从甘泉宫赶到长安城外西侧的建章宫。
在这里,汉武帝颁布诏书,他此时并没有敢调动北军和羽林军,反而派使者征调三辅附近各县的军队,并下诏令,命令三辅、以及长安城内外中二千石品级以下的官员,所有部队和官员全都归丞相刘屈牦统辖。
得到消息之后,势成骑虎的卫太子也不得不派使者假传圣旨,将关在长安中都官狱中的囚徒全部赦免放了出来,并且命令少傅石德和门客张光等人分别统辖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同时,卫太子还指派了刚刚从长安囚牢里放出来的一个名叫如侯的囚徒,手持他赐予的符节,到长安城外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