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攀龙化鸾 第753章 盐铁会议6

《攀龙化鸾》第753章 盐铁会议6

作者:侠云 字数:1823 书籍:攀龙化鸾

  攀龙化鸾

  没有在边郡上居住过的人,永远都不知道,也不明白,负责守卫边郡的将士和那些不得不一直居住在边郡中的普通百姓们,尤其是,汉武帝开河西四郡和朔方刺史部之后,屡屡都从关东征募百姓充实这几郡,而被抽调百姓最多的正是卜至忠所在的东莱郡。

  那些时时刻刻都会担心匈奴人什么时候会派骑兵进入郡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也只会有金系官员一派担当边郡太守、郡尉之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并州,匈奴人后来一旦打听清楚了边郡守将的名字,只要是金知蝉的官家或者手下担当太守或者郡尉的话,他们都会主动退避三舍。

  先开始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后来,匈奴人经过几次失败的入侵战,全都铩羽而归之后,匈奴人全都被打怕了,这才有了后来的敬畏。

  这些会议内容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之后,吃瓜群众们当中立刻有不少人变身成为了愤青,纷纷举着横幅到贤良和文学们的居住地外,高喊着口号。

  这个时候,霍光急忙派人在城中也同样散布对桑弘羊一些不利的信息,可是,坏的消息与坏的消息,其本质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像桑弘羊主导的那些新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确是百姓们的切身感受、也造成了很多切身之痛。

  可是,长安城中的大部分市民也的确是因为这些政策得利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说桑弘羊和他们一系官员借用新法,中饱私囊,让自己发家致富,那么,好了,杜周再一次被推了出来,谁让他是一个极好的靶子,而且,盐铁会议本质上也是因为他的建议才召开的。杜延年即便辞了官,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百姓们对他固有的态度和认识。

  也许,这种固有的态度和认识终杜延年一生都无法改变。

  千金散去还复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这句诗中的真意的。

  何况,财产问题终究是小问题,国防问题,还有对匈奴人作战这件事,究竟是对还是错的问题,才是个天大的问题。

  在与匈奴人的战争中,付出最多的无疑是关中,其中,像羽林军全都是关中地区征募来的良家子。这些人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保一方安宁,保证自己的家人能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居然被几十个光会耍耍嘴皮子和笔杆子的儒生们全盘否定到。

  这让他们无论如何接受盐铁会议上,有关这方面的争论,贤良和文学们对这件事的否定。

  若是想贤良和文学们所说的那样,那么,他们的家人岂不是白死了吗?

  贤良和文学们越是围绕这个问题,攻击桑弘羊,就越是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

  这个时候,上朝官中的儒生们一个个都不得不保持静默状态,不敢再为参与会议的贤良和文学们站脚助威和张目了。

  最后,见霍光一直不出面阻止这方面的争论,丞相田千秋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天的盐铁会议中大声宣布,盐铁会议要想继续下去的话,与会的人都不得再谈论与朝廷外交政策有关的议题。

  老好人发脾气,还是很有威力的。

  于是,那天的会议便转到了下一个议题——治国理念。

  对于大汉朝的治国理念,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一直到汉武帝亲政之前,大汉朝的执政们实施的都是黄老之策,也就是说,事实上,被后世儒生们极力推崇的文景之治,其实根本就不是儒生们的功劳,而是道家学派的功劳,跟儒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汉武帝亲政之后,到执政中期,都在主动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政策,可是,到了后期,尤其是汉武帝任用桑弘羊之后,却在事实上改变了统治政策。

  后来,汉宣帝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加以概括:‘霸王道杂之’。

  具体做法就是德刑并用。

  汉宣帝认为,不能只信用儒生,

  这种理论的渊源原本就是先秦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相互结合,以儒学为主题,法家思想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吸收墨家道家和阴阳家等的思想杂糅而成的。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立刻发现儒生好虚言,而少实绩的特点,这一点,在金系官员的衬托下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边郡城市。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定襄郡惨案,就是儒生不作为造成的恶果。

  后来,为了能够达到恩威并用、双管齐下的目的,汉武帝才大力推行‘霸王道杂之’的政策。

  汉宣帝可以说使用这种治国政策的集大成者,不过,因为汉宣帝本人过于念旧,一直舍不得废弃糟糠之妻许皇后所生的独子汉元帝,在汉宣帝时候,汉元帝就成了真正事实独尊儒术治国之策的第一个皇帝。

  桑弘羊本人表面上是以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其实,他是个杂家,就如同吕不韦一样。他主张依法治国,坚信刑法可以止暴,特别推崇严刑峻法的作用。

  他认为治民之道不在教化,而在严格执行法治,让百姓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有了严刑峻法,百姓平日里就小心谨慎,奸邪也自然就会止息。

  针对贤良文学对一些酷吏的指责,他认为酷吏并不全都是贪婪、残暴之徒,比如,郅都、宁成、赵禹、张汤、尹奇和减宣,这六个人不但立身极正,而且,清廉自守,全都能够作到以法治事,对犯法者雷厉风行地加以处决,毫不手软。

  现如今,汉武帝时期,十大酷吏当中,唯一一个还活着的酷吏就只有减宣一个人了。不过,他之前已经跟随卜至忠一起致仕了。

  所以,凡是他们治理过的地方,全都能作到寇止奸禁,取得良好的治绩。与贤良和文学们所说的完全不同,百姓们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差,反而变得更加富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