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望族权后 第1095章 利诱高玉祥

《望族权后》第1095章 利诱高玉祥

作者:刹时红瘦 字数:1925 书籍:望族权后

  高总管太生气了!

  就算徐修能事先奉上两大盒子金银珠宝的重贿,此时也不能消减这个宦官心头的怒火,他连连冷笑,拳头重重抵在食案上,他甚至恨不得将拳头边上那碗鹿葺羹,泼在徐修能气定神闲那张脸上。

  “徐世子,你竟敢窥窃禁秘,你竟敢公然要胁高某更多提携?”

  原来徐修能居然是向高大总管坦白,他收买了高孝,早知议和之事,并恳求高大总管别光顾着提携贺湛,好歹也给自己留一线争功的机会。

  徐修能难道是因利欲熏心而病狂丧智?他这样的举动,岂不是将“父子”二人一齐得罪?!

  因为这回机遇对徐修能实在太重要了,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他绞尽脑汁,除了通过高玉祥“保举”,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参与进去,三思之后,徐修能果断决定铤而走险。

  但他目的在于说服,可用利诱,却不敢威逼。

  连忙告罪:“总管息怒,徐某岂敢要胁?徐某窥窃禁秘,也并非对太后怀有二心,而是心急于赢得重用,行事固然触律,目的却非不良,甚至徐某力求为太后分忧之余,亦对高总管处境担忧,是以今日,不惜出卖高内侍,向总管坦诚罪行,可万万担不得要胁二字。”

  高玉祥冷笑:“急功近利这话不错,为高某处境担忧?徐世子还是先担忧自己吧!”

  “试问高总管,可认为太后当真属意晋王子贺信否?”徐修能问。

  高玉祥撇下唇角,眉挑略急:“徐世子究竟想说什么?!”

  “铲除蜀王,圣上必定会与太后反目,太后当然不容圣上继续坐在龙椅之上,然则,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下看来,眼前虽唯有晋王子贺信适合将天子取而代之,太后必定不会放过晋王系,更不会容贺信随着年岁渐长,心生执政之念,虽看来晋王烨一无是处,毫无威胁,然则晋王妃之机智才干,更胜蜀王珅!敢问总管,难道真以为晋王妃如今对太后虽忠心耿耿,将来便能眼睁睁看贺信步当今天子后尘而不反抗?”

  当然不可能!

  “更不说贺澄台,论忠诚,尚且不如晋王妃,当贺信克承大统,贺澄台比若‘国舅’,迟早会成为另一个蜀王珅,如今总管如此提携于他,将来太后是否还会信任总管忠心无二?太后若对总管动疑,总管处境是否堪忧?”

  高玉祥这下连眉头也蹙了起来,显然把这番“远谋深算”听进了耳里。

  “更不要说,晋王妃与贺澄台,也许一直暗怀居心,从未忠于太后!”徐修能加重语气。

  “徐世子这话可有凭据?”高玉祥大惊。

  “若有凭据,在下早便提醒太后小心提防了,这无非只是在下猜测,没有凭据,但却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在下从高内侍口中得知,太后实际已然掌握宇文盛暗通匪逆之罪证,之所以未撤其职,一来是因已然宽赦匪逆之罪,处治宇文盛名不正言不顺,再者也是想以宇文盛为诱饵,察明是否还有乱臣贼子,高总管,宇文盛可是与薛绚之有所来往,固然薛绚之可能是被瞒在鼓中,不知宇文盛为逆贼,但万一薛绚之早已暗通匪逆,晋王妃、贺澄台难道没有嫌疑?”

  “可这仅仅只是猜测!”

  “所以,在下只不过提醒总管需要提防而已。”徐修能倾身:“总管对太后原本忠心耿耿,倘若因为一时不察,被乱臣贼子利用,何其无辜?谨慎小心总归不错,再兼太后与晋王系反目,既迟早而已,高总管预留后路,让太后坚信总管不会见风使舵,这总是有利无害吧?”

  见高玉祥仍在迟疑,徐修能再接再厉:“太后欲趁议和之机,铲除怀恩王,却隐而不揭,甚至隐瞒贺澄台,何故?说明太后对贺澄台,准确说是晋王妃,一直心存防范,而怀恩王一死,难道匪逆就当真无关要紧?十万虎狼之师,一度占据衡州、广州,连安宁伯都不能轻易攻灭,怀恩王大义之名,如今广为人知,若死于议和,叛军、逆民岂能罢休?故在下意欲献策,斩草除根,仅斩怀恩王万万不能彻底断绝隐患,太后大可利用此回时机,坐实宇文盛罪证,将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这才终于说服了高玉祥,虽眼底仍然透着阴冷,却举起酒盏来:“徐世子,高某相信你确然忠心不二,不过今后……徐世子还是杜绝急功近利为好,有些事不可为,再有下次……”

  徐修能也立即举盏:“高总管若肯提携,徐某当然不会再因怅然若失行为不智之事。”

  忠心耿耿?

  韦太后所有党徒之中,论这四字,仅仅两人堪当,谢饶平、窦辅安是也,至于高玉祥,虽然比毛维、元得志要更加忠诚,可他对韦太后的忠心,远远不及对另一个人。

  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因为贪生怕死,因为贪图富贵,才是高玉祥愿意效忠韦太后的第一基础,所以其实徐修能就算威逼,高玉祥暂时也只能妥协,因为高孝之所以能近身服侍太后,全靠他的举荐,要是让太后得知高孝被人收买泄露隐密,高玉祥难辞其咎,而他的老对手窦辅安必然趁机落井下石,这个失误,足以让高玉祥陷入危机。

  当然,要是徐修能采取威逼的手段,事后必定也会遭至这宦官的阴谋报复,徐修能不狂妄,更不愚蠢,懂得与其树敌不如结盟的道理,尽管这样的结盟并不牢靠,但总不至于彻底翻脸。

  徐修能的铤而走险大告功成。

  征平二年十一月,突厥正式遣使,交递降书,同时,五部联盟从安北退军。

  是否答应议和,朝廷尚无公论,突厥使臣却公然拜访蜀王,极尽阿谀之辞。

  “大周如今由皇帝陛下亲政,蜀王殿下权倾朝野指日可待,此回议和,我国确有诚意,可汉千叮万嘱,务必尊重殿下见解,是以殿下提出条件,均有商榷余地。”

  突厥使臣这样的态度,极大的满足了蜀王的虚荣心,当然他并不会因为这些甜言蜜语就答应和谈,但已然有了耐心倾听突厥口头上的妥协,而在突厥使臣说出其实源于贺湛提出的“一、再、更”三条之后,蜀王大为动意!

  突厥若真有诚意屈服于大周,天子亲政不久即有平息干戈的莫大功绩,何愁不能让天下归心?太后还有什么借口质疑天子有失贤明,仍然需要她这母后辅政监权?!

  蜀王党,果然力主议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