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最风流 104 汝辈亦我汉家民

《三国之最风流》104 汝辈亦我汉家民

作者:赵子曰 字数:2798 书籍:三国之最风流

  却说那辛瑷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原来,他奉荀贞的命令,绕过东缗县,疾行到昌邑郡界后,亲率精骑二三,到了梁丘城外观察地形,当发现梁丘此城,虽然不大,城墙却颇坚固,并且城内的守卒,似乎斗志挺高,又有强弩等利器为守御器械以后,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荀贞的军令,放弃了攻打梁丘的打算。

  辛瑷部下的曲军侯陈即、薛商两人,对他谏言,当时说道:“攻打梁丘是监军中郎将戏公的谋策,主公亲自与将军下的命令。将军贸然更改计划,倘使因此而不能阻击定陶的兖州援兵,导致我军主力不能攻下昌邑,主公恐会有降罪。”

  这话不错。

  辛瑷再是得荀贞的喜爱,但如果辛瑷影响了徐州部队全局的军事行动,荀贞素来军法严明,大概他也不会徇私,必会对辛瑷有所处治,轻则责备,重则降职。

  辛瑷回答他们两人,说道:“兵无常势,如水之形。临机制宜,此善战者能为。

  “梁丘城坚,已有防备,且戒备森严,我部悉是骑兵,攻之不利,若不能速克,昌邑闻讯,定会立刻遣发援兵,我部内外受敌,莫说攻下梁丘,只怕伤亡亦会不少,此其一。

  “定陶的兖州援兵不会想不到我军可能抢占梁丘,如果他们提前派遣斥候,来梁丘侦查,那时梁丘即便已在我部之手,仍可凭借此城,阻挡他们前进,但是在他们已经有备的情况下,战亦不易。此其二。

  “因此两点,我不打梁丘。主公娴熟兵事,便是换了主公亲来,我料主公也会做出这个选择。”

  陈即说道:“可是,主公的军令?”

  辛瑷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于是,辛瑷没有率部进攻梁丘城,而是挑了处偏野之地,隐蔽起来,广散斥候,侦探定陶方向。杨章及其部曲刚入昌邑县界的时候,辛瑷就已得讯。遂乃有了适才的一战。

  击溃了杨章部,被逃走了四五百人,杀伤了百余人,降者约有四百余人。

  辛瑷令道:“剥了他们的戎衣,收了他们的兵械,放他们自去。”

  陈即、薛商等军吏,倒是明白辛瑷之所以下达此道军令的缘由。

  首先,放俘虏们走,是因为辛瑷部皆是骑兵,对骑兵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机动性,一旦被俘虏拖累,而就会丧失机动,这是得不偿失。

  其次,剥了俘虏们的戎衣,这是因为兖州兵与徐州兵的军装颜色不同,款式上也稍有差异,是以徐州兵的身影只要一出现,就会被兖州军的将士认出;剥掉俘虏们的戎衣,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让辛瑷本部的骑兵、或者徐州兵的别部士卒,换装穿上,以冒充兖州军士,没准儿会有奇效。

  至于收走俘虏们的兵械,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必多说。

  陈即、薛商便各领部曲,粗暴地命令俘虏跪下,叫他们脱去衣服。

  俘虏们不知这些徐州骑兵想干什么,面面相觑。

  有那相貌清秀的,不免忐忑不安。

  好在徐州兵只逼着他们脱去了外衣,不少俘虏因之而松了一口气。

  俘虏们看之,只见那徐州兵把衣服收拢,捆扎妥当,交给了数十骑统一携带;又把缴获到的兵械,选好的,亦交由专骑保管,不好的,折断矛柄,只取铁制的矛头,诸般行为完了,一个军官打扮的徐州骑士驰马出来,行于他们的前头。

  这个军官陈即。

  俘虏们听陈即大声说道:“我等是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荀公帐下的兵吏,荀公仁厚,哀怜汝辈与我等同,亦汉家子民,唯是因曹东郡无有朝旨、意图窃据兖州之故,汝辈而才与我王师临阵交战,罪在曹东郡,不在汝等,故而有军令在此:降者不杀;愿从王师讨逆者,优以抚待,欲还家者,发以路费。”

  顿了下,他又说道,“今我部军务在身,不能受汝辈之降,且发给路费,由汝辈归家。”

  三四十个徐州兵的骑士,拿着些钱财,分给了俘虏。

  这些钱财,是辛瑷随军所带的军费。

  陈即适才说的那道荀贞的军令,不是虚言,确是荀贞日前所下。

  俘虏们惊讶不已,不敢相信,可钱已到了手中,不信,也得信了。

  看着辛瑷部的骑兵们驰骋而去,数百的兖州兵俘虏,尚几疑身在梦中,打了这么些的仗,何曾遇到过这样的敌人?不杀俘虏以换功劳也就罢了,还分给他们钱,任由他们归家。简直闻所未闻。

  俘虏们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半晌,有人说了一句:“这真是王师啊!”

  一句话打开了俘虏们的嘴巴。

  有的疑窦丛生,说道:“杨督将说,徐州兵自侵入我兖州以来,放火杀人,无恶不作,可是今天看这部徐州骑兵的作态,却分明不是这么回事啊。”

  有的抛着手里的铜钱,欣喜不已,说道:“多半年没见过钱长什么样子了,没想到,竟是在徐州兵这里,让老子重新见到了钱!”

  忽然一阵喧闹。

  俘虏们瞧去,是一个俘虏趁身边之人不备的时候,冲上去,抢走了他的钱。

  那被抢钱的,爬起身来,与之争夺。

  两条恶眉恶眼的壮汉过去,一脚一个,把这抢钱的两人踹倒,将他们的钱尽数夺下。

  这两条壮汉,俘虏们尽皆认得,是杨章部中有名的两个兵痞。

  唯恐这两人再来抢自己的钱,俘虏们发一声喊,一哄而散。

  那两条壮汉也不去追赶,蹲在路边,作些商量。

  一人说道:“徐州兵是不是杀人放火,又或是不是王师,都无关系,但实在能打。曹操气势汹汹地,领了那么多的兵马,去打任城,结果一败涂地;吴太守就更不需讲了,我那天见他,慈眉善目的,挺着个肚子,整个一富家翁,丝毫无有些许的威风,在咱们济阴任了多年太守,连个大野泽的盗寇都剿灭不了,还不如曹操。

  “这回荀镇东与曹操争兖,十之八九,曹操打不过荀镇东。

  “黄巾造反到今,连年战火不停,到处打仗,百姓黔首,要么死于贼手,要么被官兵劫掠,这个世道,非得自强不可。我看啊,你我也不必归家,干脆投徐州军去罢!”

  另一人说道:“便是想归家,也归不成啊!你我应募入军的时候,名字、籍贯已上兵籍,就是偷偷地回到了家里,过不了几天,肯定就会被人发现,少不了仍还得回到军中。你说的不差,既然总归是要从军,咱们自然得挑强的去从,就按你说的,这就投徐州军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两人此前在家乡,说好听点,皆是轻侠,不好听点,两个恶棍,在家乡的仇人着实不少,却正如后边开口这人说的,如是他俩敢潜逃归家,不用两天,必定就会有人举报他俩。

  夜色已至。

  两人商议定了,随便找个土坑,将就了一晚,次日动身,朝东而行。

  却是行了不到四五里地,前边远处,尘土弥漫,隐觉地面颤动。

  两人急忙攀到道边树的顶上,远望之,见是一支无边无际的部队,正朝他们这边行来。

  一人说道:“这肯定是徐州兵了!”

  另一人说道:“咱们赶紧迎上去,拜倒路边,便说是昨日被释放的俘虏,听了荀镇东的军令,甘愿前来投军。望能碰着一个心善的军吏,留下咱们二人。”

  那来的部队确是荀贞亲率的徐州军。

  方与和昌邑之间,隔着东缗县。荀贞为能赶在曹操的援兵到前,及早打下昌邑,未去攻打东缗,而是绕过了此城。他兵马强盛,东缗县的守卒寥寥数百罢了,如何敢出来阻他?

  因使他顺利行军至此。

  两人迎上三二里,碰上了徐州军的先锋。

  两人急忙拜倒地上相迎。

  这支先锋部队的主将是高素。

  高素本在厚丘屯驻,厚丘与徐州的州治郯县、以及荀贞之前停驻的合乡一样,都是隶属东海郡,他的驻地离合乡不算很远,故此荀贞把他调了过来。

  兵士报与高素,说道:“路边有两个光着膀子的人,说是昨日被辛将军俘获的俘虏,听了主公的军令,求能从我徐州军。”

  高素不当回事,想他堂堂后军校尉,虽还没当上将军,但在校尉这一级别中,却也是顶尖的一批了,如与将军号相较,怎么也是前、后、左、右四将军此一档次的,可称“重号校尉”,又怎会在乎两个投军的俘虏?

  不但不当回事,他还训斥那个兵士,说道:“你不知道咱们部中,都是颍川子弟么?那两个什么玉郎的俘虏,是咱颍川人么?”

  兵士答道:“听口音,是兖州人。”

  “那不就得了?叫他们跪那儿等着罢!也许后头有谁,会不嫌他俩俘虏,收入军中。”

  却非是因为此二人不是颍川人,高素实是嫌弃此二人曾为俘虏。

  兵士应道:“诺。”

  高素带部,大摇大摆地过去。

  那两个投军的俘虏,直等到快下午,乃才有个经过的军吏,瞧他俩甚是雄壮,而收了下来。

  暮至之前,荀贞所率的各营兵马,悉至昌邑城外。

  ……

  济水北岸。

  刘若、史涣左等右等,等来了杨章兵败身死的消息。

  两人大失所望之余,也只能舍了靠杨章虚张声势而渡济水的谋划。

  虽然仍是还没有找到许显部主力的所在,可接连的军报送来,荀贞已至昌邑城外,昌邑危急如火,却也再顾不得别的了,因是,在选了一处离昌邑较近的渡口后,两人引兵,一面警惕许显部,一面趋行赶去。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三国之最风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