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这天早晨,宋铮锻炼回来,正想悄悄向老爷子说明小莲的事,成全这对狗男女。他已经琢磨好了,如果老爷子不答应,他就拿出装小孩子的“必杀技”,再加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类的屁话,说不定就成功了。若是老爷子还是不答应,他就想法从老爷子或者吴氏那里拐点银子,给了这对亡命鸳鸯。有了这个想法,宋铮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不少。自我感觉良好,一直是这厮的强项。
宋铮打算的不错,可天有不测风云,身体倍儿棒的老爷子难得一见地病了。老爷子这几天正为想不起金刚棍法郁闷,前天又折腾了一天,昨天晚上喝酒后,又着了点风,回屋便昏昏沉沉地躺下了。吴氏完成了对老爷子的最后一击,老爷子这几天晚上不理她,昨天好不容易不比划棍法了,寂寞难奈的吴氏便主动上前,趁老爷子昏睡的时候玩了一次“观音坐莲”,结果,今天凌晨的时候老爷子就有点发烧。等到吃早饭的时候,老爷子已经下不来床了。
宋铮得知老爷子病了,连忙前去探望。进了屋,看到高老头坐在炕边上,正给老爷子把脉,吴氏、祝氏和宋珏都站在一边,紧张地看着。宋湜躺在炕上,脸色通红,闭着眼睛,额头上还放着一块湿巾。
表演时间到了。宋铮扑了过去,抱住老爷子外侧的胳膊,两眼婆娑地急声道,“爷爷,你怎么了?”说完鼻子还抽动了两下。这样一来,高老头也没办法号脉来,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老爷子睁开眼睛,用另一只手摸了摸宋睁的头,有气无力地说:“爷爷没事,一点小病,很快就好了。乖,铮儿不哭。”
“罪魁祸首”吴氏在旁边拉了一把宋铮,说道:“铮儿,你先起来,让高大夫给你爷爷号号脉。”宋铮闻言,只好依依不舍地放开老爷子,站在吴氏身前,一脸忧色地对高伪娘说:“高大夫,你快看看,爷爷到底这是怎么了?”
高老头心道,要不是你来这么一出,我就看完了。不过,高老头还是点了一下头,重新把手指搭在老爷子的脉搏上。吴氏则在后面抱住宋铮,丰满的双峰正夹住宋铮的脖颈。宋铮哆嗦了一下,心里又开始默念“非礼勿碰”。
半盏茶以后,高老头站了起来,对老爷子道,“寒邪外束,阳不得越;思虑过多,心火已起;肝肾虚发,髓欠精损。幸好老哥哥身子骨一向更朗,要是搁到一般人身上,这个岁数怎么也得大病一场。我开几副药给你拿过来,每天一副,熬两次,一次熬半个时辰,分早晚两次喝下,三四天就会好了。”诸人一听,都松了一口气。
高老头又叮嘱道,“这几天,老哥哥不可出门,一定要静养。不可再行……”高老头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瞅了宋铮一眼,又看了看吴氏,接着说道,“小嫂子可一定要注意,好好照料一下老哥哥。”
吴氏明白高老头的意思,满脸通红地道:“奴家一定会注意的,多谢高大夫了。”宋铮表现出一副懵懵懂懂、满脸茫然的样子,心中却道,高老头,你以为我不懂啊,好歹在你那里看了些医书。你不就是说老爷子病是由受风、忧思和“操”劳过度引起的嘛!还劝吴氏这几天不要和老爷子再行房。
高老头吩咐完,对着床上的宋湜说:“老哥哥,你先躺着,我回去给你准备药。让齐儿给你送过来。”宋铮忙道,“高大夫,我随你去,把药拿过来。”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宋铮是不会放过的。感动得老爷子在炕上不住点头,这孩子真孝顺啊!
宋铮到了高老头家,齐儿正拿着一本医书在看,两条腿翘在桌上。见宋铮进来,齐儿慌忙放下腿来,进了东屋。宋铮也没理他,跟着高老头进了西屋药房。药房放着一道木柜,上面是一个个抽屉,抽屉上贴着一个个药名,有当归、干姜、三七什么的。宋铮看到老爷子抓了些地黄、陈皮等药,当拿到柴胡时,抽屉里却只有很少的一点。
高老头喊道:“齐儿,你过来一下。”齐儿闻声进来。高老头道,“柴胡你可认识?”齐儿点了点头。高老头说:“柴胡快没有了,只够配一副药的,我记得上次采药的时候,西山那边还长着一些,咱俩也曾采过,等一会你再跑一趟,把药采来。”齐儿又点了点头。
宋铮一听采药,来了精神,不知道白衣公子的手下走了没有,正好去看看。就算没走,我们采药应该不会被怀疑。再说这药是给家里的老爷子采的,孙子亲手给爷爷采药,传出去可是一段佳话啊。于是,宋铮道:“齐儿哥,我和你一块去。”齐儿好奇地望着他,宋铮忙道:“我爷爷的病需要这味药,你就让我尽尽孝心吧。”脸上自然是一副急切的样子,好像谁要不让他尽孝心,他就要跟谁急。
齐儿看了看高老头,高老头微微点了一下头。宋铮大喜道:“你跟我一块走,路过我家门口,我把药放下,咱俩就一块去西山。”齐儿没有理宋铮,转身出去。
宋铮拿上高老头包好的药,道了一声谢,便出了屋门。齐儿正背着药筐,在院子里等着。见宋铮出来,也不说话,转身就走。采药可是全新的经历,这一段时间宋铮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锻炼,日子过得也有点乏味,这次有机会亲手去采药,可得好好地看看。
宋铮到家放下药,和吴氏说了一声。吴氏感到得不得了,连忙叮嘱他“要小心”“不要去险的地方”之类的话,宋铮答应着跑了出去。
宋铮和齐儿走在去西山的路上,对老爷子病十分“忧心”的宋铮也不再废话连篇,只是一个劲地催促:“齐儿哥,咱快点。”这厮是急着到西山那边去看看。
宋铮这一段时间锻炼,身体大好,所以走起山路来并不费力。齐儿身体自然很好,只是脸色稍红了一些。两个人花了近半个时辰,终于攀上山脊。由于一刻没停,两个人都气喘吁吁,满脸是汗水。齐儿抬起手来擦汗,露出藕白的一段胳膊。宋铮没有顾得上看齐儿,他仔细地向马陵湖边瞅了瞅,没看到人,便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又朝第二处藏宝点瞪了一眼,心中道,亲爱的宝贝们,你们等着,等小爷我身子再好些,就把你们捞出来。
此时,太阳已经高起,明亮的湖水微波荡漾,正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境,惹得宋铮诗兴大发,大声吟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铮的诗还没吟完,旁边的齐儿便笑出声来,声音竟然清脆了些。宋铮一愣,马上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太阳高高的,哪来什么斜阳啊。
“不要紧,我还有。”宋铮接着吟道:“马陵青草,到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卖弄完宋铮才想起来,这一首也不对,是写月夜的。
齐儿却是一呆,如果说前面那半阙范仲淹的《苏幕遮》还算熟悉的话,下面这些诗句可从来没听过。听上去好像是《念奴娇》,诗句里有“马陵”二字,就是写马陵湖的,写的真好啊。齐儿哪里知道,这厮把南宋张孝祥写洞庭湖的诗句拿来了,只不过把“洞庭”二字改为“马陵”,“近中秋”改为“到中秋”。“洞庭”和“马陵”,“近”和“到”,正好平仄一样,改得天衣无缝。
齐儿在那里发呆,宋铮却在心中念叨:张孝祥张大哥,不知道大齐朝有没有你,先借你的词句卖弄一下,过两天我也作一首还给你。——这厮根本没考虑自己能不能写出来。
山上风大,两个人又出了一身汗,也不敢多呆,连忙向下走去。这一次是齐儿带路,下到半山腰的时候,齐儿开始向南走。途中,齐儿不时地爬上爬下,将一株株药材放到药筐里。宋铮也在帮忙,他根据药书,看到自己认识的,就采下来交给齐儿验证,齐儿点头,便放入药筐,齐儿摇头,便随手扔掉。你还别说,宋铮经过实践,已经能识别出不少药材了,其中就包括宋老爷子需要的柴胡。
采了半个时辰,药筐里已经有了三十多株药材。齐儿看看天色,已经到了中午,便停了下来。宋铮看了他一眼,齐儿向东边指了指,说了一句“回去”,便转身向北走向山路方向。宋铮正玩得兴高采烈,闻言有点丧气,但齐儿是此行的“老大”,他又不好说什么,便低着头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