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30 章 眼见他高楼塌了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230 章 眼见他高楼塌了

作者:木兰竹 字数:7045 书籍: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卢赤松曾任河东县令,在李渊任河东、山西慰抚使时与李渊交好。

  李玄霸在河东“帮助”李建成广交河东英俊时,卢赤松之子卢承庆时常出入李玄霸家门,虽算不上李玄霸友人,也能算投靠较早的熟人。

  有这一层关系,卢赤松在李唐建立后被封为范阳郡公,成为范阳卢氏实际上的族长。

  李玄霸知道卢赤松父子对李唐较为亲近,但他们毕竟是范阳卢氏的子弟,肯定还是会以家族为先。

  卢承庆与薛元敬是好友。他在醉酒时曾羡慕薛元敬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若他身上没有范阳卢氏这层光辉,当初他肯定也会选择成为李三郎的“友人”,陪着李二郎和李三郎去陇右闯荡。

  关中世家的豪强脾性未改,嫡系子弟想做什么,拎着一把剑一杆枪,背着小包袱就出门了。

  山东世家的嫡系子弟却不能这样做。旁系子弟或许能稍稍自由些,做出了什么有悖家族的决定,家族就不当他们是家里人便是。但嫡系子弟必须恪守家族的教导。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要经过家族同意。

  “这是范阳卢氏所有人的决定?”

  李世民身为皇帝,照旧在最后拍板时出现。李玄霸没有通过卢承庆传话,直接上门与卢赤松手谈一局。

  卢赤松道:“就算之前不是,我已经上书,便已经是了。”

  李玄霸问道:“现在世上所有人都好奇你们为何会做出这个决定。曾经与你们同气连枝的家族可能都在暗地里嘲笑你们谄媚。”

  卢赤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抛出了一个问题:“晋王殿下,你真的能看到未来吗?”

  李玄霸摩挲了手中的黑子:“我看到的未来已经不是未来。”

  卢赤松问道:“即使不是如今的未来,但不是杜撰的‘谶’,殿下是真的能看到?”

  李玄霸笑了笑,漫不经心地落子:“你想问什么?问范阳卢氏的未来?”

  卢赤松道:“魏晋高门大多衰败,连王、谢门阀都不复存在,范阳卢氏又可能长兴不败?”

  卢赤松轻轻落下白子。

  李玄霸道:“那范阳郡公想要问什么?”

  卢赤松道:“我想问李唐的寿数。”

  李玄霸失笑,差点把棋子打乱:“我说三百年,你信吗?”

  卢赤松沉默了一会儿,也失笑:“我信。”

  卢赤松将手中白子都收回棋罐,起身拱手道:“晋王殿下棋艺高超,下官已输。”

  李玄霸看着棋盘上刚开始不久的棋局,再次失笑。

  他将棋子丢回棋罐,道:“郡公陪我散一会儿步?”

  卢赤松直起身体:“是。”

  李玄霸起身理了理衣袖和衣摆,对卢赤松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朝着湖畔竹林小道走去。

  卢赤松落后李玄霸半步随行。

  暑气渐重,竹林里却十分凉爽。李玄霸进入竹林前,还披了一层薄衣。

  宽大的衣衫拢在肩上,空荡荡的袖口轻轻飘荡,衬得李玄霸整个人更加瘦弱。

  即使已经当了晋王,李玄霸的骨架上也没有挂上多少肉,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削。

  直挺挺地打量别人是很失礼的行为,卢赤松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位让朝堂诸公都颇为头疼的晋王殿下,曾经大隋秦王李世民的谋主,号称“算无遗策()”的太原郡王李玄霸。

  卢赤松道:“齐国公离开京城前,下官为齐国公饯行。齐国公曾叹息晋王殿下太过瘦弱,不知道他再次与晋王殿下相见时,晋王殿下会不会长得稍壮一些。≧[()]≧『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卢赤松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提起此事,但突然想到了,就提起了。

  朝中所有公卿都不傻,即使日日盼着李世民与李玄霸反目,但“双生子”这个存在本身就充满着神异感,让他们本能地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感情恐怕是很难离间的。

  何况李唐的天下几乎是李世民一手打下,百姓都信服李世民,李世民的声望极高,不需要忌惮他人。李玄霸又是个病秧子,怎么想都是帝王最不会忌惮的那种类型。

  卢赤松也明白。

  他知道高颎是李世民和李玄霸最敬重的老师,所以高颎离京前,他前去向高颎讨教李玄霸的性格。

  皇帝的性格他是不敢问的,但问了晋王的性格,就相当于问了陛下。

  高颎却只叹气,对卢赤松的询问闭口不言,而是叹息李玄霸太多病。

  卢赤松一直想着高颎可能暗示着什么,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李玄霸脚步一顿,披在肩上的宽大绢衣轻轻一晃,然后他再次迈步。

  “高老师一直很担心我的身体,我知道。”李玄霸道,“恐怕我要令高老师失望了。比起锻炼身体,我更乐意多睡一会儿。若高老师还在京中,恐怕会责备我太过惫懒。”

  卢赤松道:“高公以前责备过晋王殿下?”

  李玄霸道:“责备过我哥。”

  卢赤松微愣,继而差点笑出声来。

  同为老者,卢赤松一下就猜到了高颎的心思。舍不得骂小的,就拎着当兄长的骂。

  闲扯几句之后,李玄霸与卢赤松之间僵硬的气氛轻松了一些。两人也能打开话匣子,交谈真正关心的问题。

  李玄霸问起范阳卢氏捐赠的藏书,卢赤松坦白自己想要进入弘文馆的“交换条件”。

  他们又讨论起现在房杜二人正商议的新的科举条例,卢赤松说范阳卢氏会鼎力支援。

  李玄霸差点翻白眼。

  是啊,比起其他山东士族虽然会参与科举,但对科举不屑一顾,中唐时陇西李氏和荥阳郑氏出身的宰相还想废除科举,范阳卢氏自始至终都热衷科举,还为自家没有出过主考官而计较过。

  李玄霸道:“你们其实不适合山东世家,重视人才高于重视血脉的江左世家才更适合你们。”

  卢赤松沉默不语。

  李玄霸看了卢赤松一眼,没有再提这件事。

  卢赤

  () 松继续向李玄霸询问科举的事。李玄霸一边解答,一边在心里慢慢明白,范阳卢氏真正的用意。

  后世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其实一开始就不存在。

  山东五姓七望中,荥阳郑氏只能勉强说自己曾经是魏晋重臣之后,现在声望最高的清河、博陵崔氏虽在魏晋出仕,但真算不上高门世家。

  至于陇西、赵郡李氏,都是南北朝时武将发家,攀附李广和李牧之后。别看他们现在姿态摆得高,笑话李唐皇室攀附他们,他们族谱也被后世扒烂了。

  其实看陇西、赵郡李氏攀附的先祖是先秦武将,也能看出他们与其他世家格格不入。

  唯独范阳卢氏不同。

  因卢植是汉末许多名将的老师,深受各个势力的尊重。曹操也十分敬仰卢植,卢植后人在魏国待遇极高。

  晋朝建立后,晋武帝也对卢植后人关怀备至,还曾想将公主嫁给卢谌,可惜公主早夭,未能成婚。

  所以范阳卢氏勉强算得上是“魏晋旧高门”。

  但衣冠南渡时,范阳卢氏却在北方颠沛流离,转仕北朝十六国。嫡系卢谌先父兄皆亡,自己在六十七岁被杀,二子一人仕慕容,一人南下东晋。

  仕慕容的范阳卢氏嫡系在国史案中差点被北魏灭门,仕东晋的范阳卢氏起兵失败差点被灭满门。

  虽然总有范阳卢氏子弟冒出来继承家业,但真说不上是铁打的,倒像是因为生殖力过强所以打不死的小强。

  江左世家中大部分是衣冠南渡的魏晋高门,范阳卢氏原本属于他们。但范阳卢氏先不一起南渡,有一支族人在混不下去后南渡后,又起兵反叛想自己当皇帝未遂。

  所以范阳卢氏才没当成“江左世家”。

  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范阳卢氏凭借与崔氏等北方大族的姻亲关系连成了一张坚固的网,让北朝皇帝想要笼络汉族士人的时候,哪怕灭了他们的门,也要抓出躲藏的范阳卢氏族人再入朝堂,立标杆招揽汉族士人。山东五姓七望才发展到如此地步。

  五姓七望中其他的世家可能还被家族的辉煌蒙蔽了双眼,范阳卢氏作为被灭族三次的魏晋旧门阀,已经看出了世家在自己打下天下的李唐皇帝面前有多无力,不想重蹈覆辙,在寻找一条能让“世家”延续的新路。

  或许这条路让范阳卢氏不再像以前那样清贵高傲,但秦汉哪个门阀敢在皇帝面前说声清贵高傲?

  皇权旁落,世家才会兴盛;皇朝鼎盛,世家子弟就与普通士子无异。

  卢赤松曾与其他世家的官吏一同上书重编《氏族志》,甚至自降身份说这是为了把李唐的姓氏排在最前面,消除北魏《氏族志》的影响。

  李世民却笑着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氏族志》是北魏的事,那都是多少年以前了。前隋懒得编这个,朕也不信这个。如果百姓现在还相信北魏的《氏族志》,只说明朕还做得不够好,还没有让他们认可自己大唐人的身份。朕该更加勤政。”

  不知

  道其他人是否发现,但卢赤松惊出了一身冷汗。()

  很多皇帝都不知道,世家门阀根本不怕故意针对他们的政策。无论是新的《氏族志》还是其他什么,只要皇帝颁布单独针对他们的政策,这就是帮他们打响名气。

  ?想看木兰竹写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230 章 眼见他高楼塌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皇帝越针对他们,他们的地位就越高,在民间的名气就越响亮。

  可如果皇帝无视他们,无视《氏族志》,无视世家排名,世人就会慢慢淡忘他们的特殊,就像是淡忘曾经辉煌的“王、谢”一样。

  卢赤松已经窥见了范阳卢氏的危机,但族人大多还躺在范阳卢氏曾经的辉煌上不肯醒来。

  直到房乔向荥阳郑氏发难。

  死亡的恐惧唤醒了他们对祖先遭遇灭门的恐惧。

  五姓七望子弟遍布全天下,杀了这一家还有其他子弟继承家人,世家门阀仍旧存在。

  但自己和家人的命只有一条。自己死了,范阳卢氏再辉煌又有什么意义?

  范阳卢氏既然早早投靠了李唐,那么转化成李唐的勋贵也不无不可。

  所以卢赤松才来询问李玄霸,李唐寿数几何。

  如果李唐寿数超过百年,那么范阳卢氏抛弃世家的身份去当李唐的勋贵积攒的威望,完全可以让范阳卢氏在下一个时代继续成为世家。这转型就是值得的。

  卢赤松还看出,大唐想要推广科举取代门荫,削弱世家在“学问”上的权威。

  他立刻就把“科举”定为了家族在李唐王朝长盛不衰的新路。

  天下一统,李唐皇室声望很高,已经不需要捧着哪家世家去笼络天下士子,所以旧路已经走不通。

  但范阳卢氏子弟学问肯定比庶族士子强,转化成科举世家后,不照样身份贵重吗?

  即使不能躺着当世家,范阳卢氏从未放松过子弟的教育,动弹一下也不是多难。

  卢赤松满意而归,唯独李玄霸那句“你们更适合当江左世家”让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李玄霸说这句话,好像洞悉了范阳卢氏所有的谋划,也洞悉了范阳卢氏清高背后所有的阴影;洞悉了范阳卢氏在两晋南北朝的颠沛流离和谄媚求生,也洞悉了范阳卢氏的野心和失败。

  “真是恶心。”李世民评价道。

  李玄霸回过神,对树上跳下来的二哥道:“你怎么爬上树了?竹林还遮不住你?”

  李世民道:“你和他站着聊那么久,我躲得难受,正好有棵树,不如爬上树坐着听你们聊。”

  他把李玄霸的手臂往外套袖子里塞:“你能不能好好穿衣服?外衣被你穿得像披风,这还能有保温的效果?”

  李玄霸懒得和二哥争辩这很帅,乖乖穿好了外套。

  李世民监督李玄霸穿好衣服,还把腰带也系紧后,才与弟弟一同往屋里走。

  “越了解他们,就越觉得世家能存续这么久,靠的该不会是足够圆滑吧?”

  “铁骨铮铮的人早就随着他们旧主抹脖子了,为了活下来圆滑一点不是错。”

  () “确实不是错(),但明明不是清高的人却宣扬清高的名声?()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这就恶心了。”

  “这倒是。”

  “不过看到他们如此圆滑软弱,我就放心了。看来他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大唐的威胁。”

  “是啊,他们连权臣都当不了,只能依附皇权生存,还不如宦官胆子大。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变成羁縻统治,只向大唐名义上称臣。范阳是河朔三镇之一,但拥有范阳郡望的范阳卢氏连范阳节度使都当不上。”

  “这个你就别说了,我暂时不想听。”

  李世民背着手走进屋,像个小老头。李玄霸单手掩嘴打哈欠,困得摇摇晃晃。

  宇文珠站在屋前提着灯等待。长孙康宁拎着一只烤羊腿向两人挥舞。

  李世民脚步加快,并拉了打哈欠的李玄霸一把,拉得李玄霸跌跌撞撞,差点摔倒。

  “观音婢!你怎么能偷吃!阿玄,快走!”

  “我能不能不吃饭,直接去睡觉?”

  “不能!”

  长孙康宁把烤羊腿递到李世民嘴边,让李世民啃了好大一口。

  宇文珠扶住差点摔倒的李玄霸,听着李玄霸超级大声地说兄公坏话,笑得停不下来。

  卢赤松回家之后食不知味辗转反侧,不断思索李玄霸提起范阳卢氏该是江左士族的用意。

  李玄霸和李世民两家人吃烤羊羔吃得撑,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连李世民都偷懒了一日。

  第三日,李世民上朝,迁卢赤松为弘文馆学士,并任卢赤松为礼部侍郎,与礼部尚书虞世南一同修订隋朝科举制度,明年重开科举。

  同时,李世民下诏,以后科举将成为“常例”,天下英才无论出身,皆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朝中此刻还未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在隋朝参与科举,必须由官员举荐,这和察举制的差距不大,都是要通过勋贵世家筛选一次,才能落到朝堂囊中。

  虞世南口风一直很紧。卢赤松这次口风也很紧,就算姻亲问起来,也只说是遵循隋朝旧例。

  李世民以为卢赤松看到大唐“激进”的科举政策会上书反对,卢赤松却只是默默地帮虞世南查询史书旧例,完善这项“激进”的科举制度。

  房乔还在朝堂上每日一次上书要灭荥阳郑氏满门,范阳卢氏已经悄悄融入李唐朝堂。

  在魏晋时,清河崔氏就与范阳卢氏世代姻亲。别人看不出范阳卢氏的动静,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清河崔氏有许多支脉都已经在外地繁衍,坚守本地郡望中最为显赫的是仍旧以“清河”为名的清河大房和清河小房两支,堪称嫡系主脉。

  清河崔氏支脉入李唐为官者不少,但清河大小房对李唐王朝不屑一顾,除非李唐王朝下诏请他们出来做官,所以还未有人为高官。

  清河崔氏大小房皆派人拜访卢赤松,最后都不欢而散。

  不过清河崔氏中的郑州崔氏、南祖崔氏和许州鄢陵崔氏与范阳卢氏走得越

  () 来越近,许多子弟甚至离开家乡,到长安定居,寻求入仕的机会。

  李世民看得心里又喜又忧。

  他喜的是原本很忌惮的世家不仅不是一块铁板,还外强中干,不足为惧;忧的是世家积极参与科举,将来会不会仍旧盘踞朝堂,令自己的后人头疼。

  李玄霸安慰道:“世家都是纸老虎,会和李唐一同被黄巢碾碎。你放心,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时,谁也跑不掉。现在谋划不过是一场空……哎哟,你揍我干什么?去揍你的不肖子孙去。”

  今天皇宫里再次出现皇帝追逐殴打晋王的局面,并再次以晋王逃到太上皇后宫中为结局。

  当朝廷定下了对荥阳郑氏的处置时,李世民拉着李玄霸在御花园喝闷酒。

  他喝葡萄酒,三杯倒的李玄霸喝葡萄汁。

  李世民郁闷道:“阿玄,你怎么对那个什么黄巢特别期待?”

  李玄霸道:“不,我一点都不期待。”

  说完,他念了一遍“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整首诗。

  这首诗名为《秦妇吟》,说的本就不是公卿,而是乱世之中女子的悲惨事迹。

  “公卿”的结局只有一句,全诗描写的更多是普通百姓遭遇的惨事。

  诗中自述的女子在黄巢破城那日被掳走,她的邻居有被奸|杀,“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的;有全家悬梁跳井,“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的;如她这样被掳走的人,在京中见到了丈夫也只敢假装不认识,从此与父母族人断了联系,每日提心吊胆“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的。

  城中少军粮,她们得宠的“朝餐一味人肝脍”,不得宠了就成为军粮。

  即使好不容易等到大唐官兵来收复长安,但横征暴敛让灾民接连饿死,地狱不过换了统治者,仍旧是地狱。

  “乱世之中,最凄惨的仍旧是平民百姓。只有一部分公卿沦落到和百姓一样的凄惨境地,哪里可能期待?若我有后人,大约也是其中凄惨的一员。”李玄霸平静道,“只是看到公卿治国无能,终究沦落到乱世平民一样的下场,感到有点‘要死一起死’的快意罢了。”

  李世民提醒:“你的子孙就是公卿之后,你快意什么?”

  李玄霸眨了眨眼,仿佛现在才意识到这件事:“对哦。”

  李世民无语地灌酒把自己灌了个水饱,一点醉意都没有。

  李玄霸看二哥喝酒喝得畅快,尝了三杯,倒头就睡。

  喝了一肚子酒撑得慌的李世民,还得把气得自己喝闷酒的弟弟背回去。

  他吹着寒风,长吁短叹。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弟弟!”

  “呼……呼……”

  “唉……等会儿就让弟妹扎你几针!不会喝酒就别喝!”

  “嗝。”

  ……

  经历了整整一月,李智云再次离开长安,与长孙无忌一同扫平山东匪患时,朝廷

  终于定下了对荥阳郑氏的处置。

  李世民不仅没能劝服房乔(),朝中心腹居然还全部站在了房乔一边。

  苏威原本相信山东士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现在深感被背叛,气得跳脚,不仅要让荥阳郑氏付出代价,还要牵连荥阳郑氏的姻亲。

  当初崔浩不顾北魏皇帝对他的信赖,在国史中大肆嘲笑北魏皇帝的出身,被诛灭五族,不仅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被株连。现在应该遵循旧例!

  卢赤松对苏威侧目而视就罢了,李世民都忍不住多看了苏威几眼。

  虽然这次株连荥阳郑氏和河东柳氏无关,但你提起河东柳氏曾经差点被族灭……你是不是忘记了河东柳氏是小五的妻族?

  苏威表示,他无所畏惧!

  裴世矩想了想,居然站出来支持苏威。

  杀一家荥阳郑氏算什么,我看他们敢刺杀楚王,背后肯定有其他势力支持。全杀了太残忍,我李唐仁义,不能这么做,全都流放了吧。

  我看那个卢赤松就很不顺眼,把他一起流放了。

  裴世矩悄悄对李世民说,如果范阳卢氏没有动手,那他们为何突然谦卑恭顺?所以范阳卢氏绝对有罪!

  李世民:“……”我麾下都是一群什么人啊,怎么杀性比我这个带兵打仗的还重?

  李世民好不容易把裴世矩和苏威安抚下来,封德彝等隋朝老臣联名上书,觉得裴世矩说得对,陛下我们把山东五姓七望全部流放,把他们的地都分了吧!

  李世民:“???”

  卢赤松看到李世民给他的弹劾文书,满脸不敢置信。

  李世民按着眉角道:“你们究竟在隋朝得罪了多少人?怎么全都想杀你们?”

  卢赤松咬牙道:“他们都在嫉妒我家的声望!”

  李世民叹气:“可能吧。”

  他还以为隋朝旧臣会站在山东士族的一边。就算不站队,隋朝旧勋贵可能也会有兔死狐悲之感,不会落井下石。

  结果这伙人之前按兵不动,只是在观察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对山东士族动手吗?

  “朕不会滥杀无辜,卢卿尽可安心。朕将这些弹劾文书给你看,只是让你心里有数。”李世民语重心长道,“看看你们惹了多少人不满?今后请务必谨慎。”

  卢赤松的岁数比李世民大二十岁,李世民这语气,好像他比卢赤松长一辈似的。

  卢赤松离开时心情十分轻松。他知道,关陇勋贵跳得越高,他就越安全。这次危机,范阳卢氏度过去了。

  果然,李世民按住了朝中对山东士族雪花般的弹劾,只将荥阳郑氏主脉“三祖房”打散流放巴中、江西、岭南等地,除了与李建成结亲之外的荥阳郑氏旁支,一律赦免,不牵连无辜。

  郑仁泰的族人不属于荥阳郑氏“北祖、中祖、南祖”三房,所以没有被牵连。他叩谢皇恩后,变卖祖产,将族人全部迁徙到长安附近,不再以“荥阳郑氏”,而是以“京兆郑氏”自称。

  其他荥阳

  () 郑氏之后也陆续离开荥阳避祸。

  荥阳郑氏子弟虽然在李唐陆续有出仕者(),但郡望已灭?()『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就如现在的“王、谢”二族一样,不复世家门阀之名。

  李唐刚建国不久,贞观二年,自北魏起一直屹立在世家门阀顶端的荥阳郑氏轰然倒塌。延续自北魏的高门世家人人自危,积极入朝为官,再不敢自诩清高。

  朝臣们还在为继续扳倒更多的山东世家再接再厉,李世民却在贞观二年年末,接连下诏斥责对山东世家咬住不放的人。

  连裴世矩、苏威和房乔都被贬官。李玄霸接替裴世矩,又变成了首相。

  李世民保护山东世家的意图十分明显,想要落井下石的人也只能偃旗息鼓。

  在这场斗争中跳得最高的琅琊王氏大儒王云被免官为民,愤然在民间开办学院,扬言再不出仕。

  李世民没有阻止他,还赠予了他财帛,肯定他的品德和才华。

  于是江左士族也暂时偃旗息鼓,放弃了把山东士族一同拉下云端。

  贞观三年正月将临,李世民封存朱笔玉玺。

  朝堂风波终于平息。

  贞观元年吵闹,贞观二年更吵闹。

  朝臣们心里都对贞观三年的到来充满恐惧。

  百姓们却不一样。

  虽然贞观二年兴徭役修补黄河堤坝,还有山东匪患。但很奇怪的是,除了被匪患骚扰,百姓并未感受到太多折磨。

  甚至经历了匪患,崤山以东的百姓只要没死,居然还迎来了丰收。

  豪强从自己家乡起事,很少劫掠自己家乡。他们如果流窜到他乡就会肆意烧掠,但匪患平息太快,几乎没有匪患离开起兵地。

  匪徒在唐兵的围剿下逃入山中,平原上的田地几乎没有损伤。

  虽然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但活下来的百姓都过了个能吃饱的好年。

  甚至因为死了很多人,中原空出了许多上等田地。据官府说,这些田地都会分给百姓。

  “大唐果然是天命所归,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是啊,终于有盼头了。”

  “真期待明年啊。”

  “对了,我们皇帝叫什么?”

  “贞观!我们大唐的皇帝是贞观!”

  “哦哦,对,是贞观!”

  “厉害的皇帝是不是叫大帝?”

  “那我们的陛下就是贞观大帝!”

  “贞观大帝万岁!”

  ……

  “阿嚏。”李世民揉了揉鼻子,用胳膊肘撞了一下弟弟,“阿玄,你是不是暗地里说我坏话?”

  李玄霸道:“没有,不是我。我要说你坏话还需要暗地里?”

  李世民又打了个喷嚏:“也对。”

  既然不是阿玄,其他人就无所谓了。想说自己坏话的人多的是,李世民懒得理睬。

  过年时李世民难得可以放开吃糖,他喝着加了致死度蔗糖的葡萄酒,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 木兰竹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