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梆子井 第四十三章

《梆子井》第四十三章

作者:步涛 字数:7771 书籍:梆子井

  我在后院反复地演练,终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一米七四,这是上次运动会,刘继昌创造的最高记录!他的个子没有我高,但却轻捷得象燕子,我能否超越他呢?我望了一眼那颤动的绳子,发现这并不是我的真实成绩:绳子弯弯的,就象一根倒置的抛物线。于是,我将它拽直绷紧,又将两端牢牢系死。然后回复到起始位置,再次向它冲去!

  我反复做着冲刺的动作,脚伸出去又收回来。那根绳子与前完全不同了,绷得直直的,仿佛正在向我挑战。我觉得,它就是刘继昌,正站在那儿对我说“你能过去吗?”于是,我调正了一下心态、就向它冲去,接近绳子的一刹那我闭上了眼睛。

  绳子似乎绊了我一下,只听一声沉闷的声响,我终于跃了过去!但是情形非常狼狈:左颊紧抵着地面,左臂又压在身下,仿佛那里有个宝贝似的。再看那根绳子,也在那里剧烈的抖动。蓦地,我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左手腕有点爆起,这一定是软组织挫伤,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背上书包,告别奶奶,上学去了。“放了学早点回来,你舅今天也回来,我给你们做哨子面吃。”哨子面也已经久违了!自从郭震安打死人后,奶奶再也不让我去买菜了,因而饭桌上也少了那些黄的绿的。现在奶奶说的哨子面,无非是后院的韭菜熟了!但是,我已经不想再吃哨子面了,我的左手腕火辣辣地疼痛——我感到这次非同寻常!

  这节是桂老师的数学课。“同学们请看,这根抛物线是倒竖着的……”这不就是那根绳子吗?“你又在看课外书?”桂老师下了讲台,站到了我的面前。以前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来到我身边,有时这样问一下,有时就干脆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可是这次,她却俯下身端详着我。我的额头滴着大颗的汗珠,那脸色也一定不会好看!

  我和她来到医院,左臂骨折!真没有想到,本想强身,却落得如此下场!手臂箍了厚厚的石膏,吊在脖子上,象《红灯记》上的王连举一样被“押”了回来。

  “这是咋搞的!”奶奶放下擀杖奔出厨房、仔细打量着我的胳膊。“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呀?”“走的时候胳膊已经断了,是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的。”舅舅问我:“你是怎么把胳膊搞断的?”我说了过程,他去后院看了后回来说:“你怎么连一点物理知识也没有呢?跳高的绳子都是活的,你却系个死的,怎能不摔断胳膊。在学校老师是怎么教你的?”我甚为羞惭,桂老师也一声不吭地走了。

  奶奶对舅舅说:“娃都把胳膊摔断了,你还说啥呢。”晚上,她把我揽在怀里,轻轻地对我说:“你要受不住,就喊两声吧。”这算什么!那年我被四知村那个黑娃打得满地乱滚也没有吭一声,而且从此,意志越来越坚强,性格也越来越内向。我认为,哭和喊都是软弱的表现,只有把仇恨深深地埋在心底,才是强者的风范!这次也一样,我虽然不能参加运动会,但我的意志无疑得到了一次锤炼。我相信,我能搏击未来的风浪!

  我不能再去学校了,也无缘目睹运动会那壮观的场面,但是彭敏敏却带着书本来给我补课了。虽然没有什么可补的,即使不去也上不了几堂课,可是彭敏敏还是一丝不苟地给我补着,仿佛我落下了什么重要的内容。“是桂老师派我来的。”我不明白,桂老师不派,你就不能来吗?“你是学习委员,同学因病不能上课,你自然应该来补?”“照你这么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了?”“你认为呢?”“我不知道,反正是桂老师让我来的。”说完她的脸有点红。“行了,不说了。现在开始补课。”我打开书,翻到了那最令人头疼的抛物线一章。实际上我需要补的,也就是数学和化学。至于物理,这次摔断胳膊,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于是把书认真看了一遍,又在舅舅的辅导下融会贯通。“所以现在,”我说:“我的物理水平不在你之下,只是数学和化学有点差,要不……”“又海阔天空了?”“不是吹,你可以考我。”她问了几个物理方面的问题,我一一回答了。“看来还是有长进!”“可不。这是现在,要放以前,我就去考大学了。”“考大学谁不想呢!”她显出神往的样子。“可是现在不允许呀?”“我说的是以前,又不是现在。”“讨厌,说以前干什么!”“不就说说呗。”

  接着,我问了她一个非常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彭敏敏,你说现在学数理化还有什么用呢?”“怎么没有用呢,你没有学好物理不是把胳膊摔断了吗?”“可俺舅说,那是一个常识问题。”“常识你都不懂,还说什么呢?”我无言以对。对于“读书无用论”学校和社会上也经常批判,但展示给我们的前途却是读书无用!学数理化吧,无用。不学吧,又是一个科盲。事情也就是这样矛盾!最后她说:“我们学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学那么多有什么用?”“要按以前考大学的标准,我们学这些根本就……唉,我怎么也说起以前了!”“就是没用吧?”“呸,钻进你的圈套了!”

  第一次补课就这样结束了。她说好了,明天这时候再来。真没有想到,不去学校了还能天天见到她,而且远比学校时要亲密多了:补课时她坐在我的身边,我完全可以感到那温馨的气息,她的鬓发轻拂着我的面颊,我觉得那就是天使的羽毛,我跟着她飞呀飞呀,飞到一个谁也想象不到的地方!奶奶说:“我觉得这娃不错,你就跟这娃好好的,将来……”“奶,你胡说什么呢,她是来给我补课的!”“我说的是将来,又不是现在。”

  明天她来我一定要谈一些带有决定意味的话题,内容当然是涉及我们未来的,但是要婉转一些、含蓄一些,总之,一切都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中!实际上,彭敏敏来补课,说的第一句话并不是补课,而是说:“你家的房子不错。”“怎么一来就说房子呢?”“房子是给我的第一印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难道我这个人就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她莞尔一笑:“你这个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什么特别?”也就是,况且现在还吊着一只胳膊。“不过你要不来,咱们可就见不着了。”于是她就说了“是桂老师让我来的。”总之她给我的感觉,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奶奶让我们单独在一个房子里,于是我们就可以说一些我们之间的事情,但是除了补课又能说什么呢?“彭敏敏,你说我们毕业了能去哪儿呢?”“上山下乡呀。”“你怕上山下乡吗?”“不怕,你怕吗?”“我才不怕呢!毕业了我第一个报名上山下乡,你报吗?”“当然报了。”“那咱们一起报名,到一个地方下乡去!”“那不成了牛郎织女了?”“怎么会是牛郎织女呢?”“你耕地我做饭,不是牛郎织女是什么?”“那有什么不好?”“不好。”她的脸微微红了。接着,我就向她解释“牛郎织女”的真正含义,并说只要我们一起下乡就天天在一起,就不是什么牛郎织女……但牛郎织女又具有那方面的含义!我发现,我对她的那朦朦胧胧的感觉、已经渐渐转化成了一种爱意!我试图把这种爱向可能的方向转化,但目前也仅限于去广阔天地。我想象着我们一起去某个地方插队三年,然后一起回城、一起工作……我想的很多很多,唯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最终真的成了牛郎织女,但又近在咫尺。这当然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彭敏敏听了我的建议后,莞尔一笑,也说:“那都是以后的事情,暂且不提。”“怎么是以后的事情呢,这不马上……”唉,时光过到这个时候,同学处到这个份上,才觉得中学时代实际很短,并且又是一个缩短了的中学!谁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呢?“彭敏敏,我觉得中学时代挺美好的。”“桂老师早就说过,‘今后你们不管到哪儿,都会觉得这段时光是最美好的。’可是以前怎么就没有感到呢?”是的,以前没有感到,现在感到了,却要过去了。过得就象一阵风,象一场梦!我问:“你也颇有同感了?”“那当然了,中学时代无忧无虑的,今后怕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日子了。”今后不再会有这样的日子了,这是无疑的!就是现在她和我面对面地坐着、为我补课、和我互吐衷肠的日子也决不会再有了,也将永远地成为过去。由此,我才感到了它的可贵,才更加珍惜这份情感!

  东边墙上那一方淡黄渐渐地暗了下去,这一天的补课又要结束了。走的时候她回眸一笑,不知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二人在一起,有时不免要涉及第三者。这天她来把张文庆说了半天。“没想到张文庆平时说的那么好听,到关键时刻就又成了另一套。华而不实,表里不一,我最瞧不起这种人了!”原来班里要参加文艺会演,桂老师希望张文庆协助她搞好这项活动,谁知张文庆却一推六二五,说他要准备毕业考试,顾不上这些。说起来,离毕业也没有多长时间了。凄风苦雨的日子已经过去,天又进入到那种阴晦的、刮着冷风的、萧索而肃杀的冬季了。期末,自然会有一场例行的毕业考试,尽管没有学到什么,但就所学的东西你又掌握得怎么样呢。学校毕竟是学校,不然老师和学生们干什么呢?然而最近,桂老师却在忙一件与她的主业完全无关的事情。连里要举行文艺会演,作为我们向学校奉献的毕业礼物。不管是指导员林老师,还是各班的班主任、班干部,都对此事高度的重视。林老师甚至说,“文艺会演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班的声誉,关系到毕业班留给学校的印象!”薛校长又把它扩而广之,形成为全校规模的文艺会演,即是我们连向学校的毕业礼物,也是各连向我们毕业班的临别馈赠。于是,全校上下,除张文庆外,几乎无一人不对此寄予莫大的关注,几乎无一人不翘首以盼。

  然而桂老师着急的是,究竟拿出个什么节目呢?样板戏,早已为大家厌腻,而且林老师一再说:“节目必须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什么样的节目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呢?桂老师找张文庆商量。“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张文庆念叨着这八个字说:“这样的节目难编,现成的没有,得费一番功夫。”可是当桂老师把这个重任委于他时,“我不行,我在这方面是个低能儿,你还是另请高明吧。”通过这件事,桂老师也把张文庆看透了:平时说的天花乱坠,用他的时候早溜之大吉了!倒是彭敏敏理解桂老师的苦衷,与她分忧担愁,但又爱莫能助,徒然陪着桂老师哀叹。至于张文庆,平时对班上的事也很热情,这次为什么采取这种态度呢?原来他正在为毕业后的出路做着工作,虽然毕业去向是上山下乡,但今年年底会有一次例行的征兵。李大军早在上个学期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和吴教官几乎成了忘年交,因而心中有数、不急不慌。张文庆这个时候托关系寻门路,真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但比起李大军虽然晚了点,相比大多数同学却正当其时。你比方我吧,现在正在想着和彭敏敏一起下乡的事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什么参军!不过今天她显然对此不感兴趣,总是阴沉着脸、唉声叹气,甚至给我补课也没有心思,仿佛她来就是对我叹气的。

  “你怎么心事重重的,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能高兴吗?学校要举行文艺会演,桂老师不知出个什么节目,都要急疯了。”“有什么急的,拿一段样板戏上去唱唱不就完了。”“不告诉你林老师要求独树一帜吗?”“马上就要毕业了,树那个帜有什么用?”“我们是要毕业了,可桂老师……唉,我现在看着桂老师的样子就难受。”“桂老师是什么样子我看不到,你现在的样子我看着倒挺难受的。”“说我干什么,还是想想怎么帮桂老师渡过这一关。”说起来,桂老师也的确是一个好老师。虽然教学上有点欠缺,(实际上还是我们的底子太差。)但在对人对事上,尤其在对班上学生上,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就说这次她为我看病吧,把我及时带到医院又自己掏腰包,我一直想着今后怎么来报答她。最近我对数学也认真起来,我觉得如果还象以前那样,不仅对不起桂老师,连彭敏敏的这份苦心也会枉费了,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要报答她们也只有等到以后了,而目前我能做的也就是想想怎么帮桂老师渡过这一关。

  “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我也念叨着这八个字说:“什么样的节目能达到这种要求呢?”“你认为演什么节目能行?”我从她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期待!“什么节目也不行。大家爱看的不让演,不爱看的又整天演!”“总归样板戏现在是没人看了。”可是前院却正在唱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最近,办事处给每个院子都安装了一个广播,说*以前实行的是愚民政策,现在必须让老百姓关心国家大事。于是院子里就整天有一个人说话,说完就没完没了地唱,而唱的又全是样板戏。

  “烦死了!”彭敏敏捂着耳朵说:“整天唱样板戏!”“是你的心情不好吧?”“心情不好是一方面,样板戏烦也是一方面,两者加一起了!”我望着她,笑道:“心情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开玩笑,说说怎么帮桂老师渡过这一关吧?”“你编个节目出来,桂老师不就脱离苦海了。”“你怎么不编呢?哎呀,就是你了!”她象发现了什么似的望着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你的文学水平好,编个话剧什么的不成问题。”“你怎么知道不成问题呢?我压根儿就没有编过什么话剧!”“你如果编还是可以编出来的。要不,咱们一块编吧。”一块编,这倒是我挺感兴趣的!就这样,她硬是把补课变成了编剧本。

  但是编个什么剧本呢,也就是说采用什么题材呢?曹老师经常说,作文要写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身边又发生了那些事情呢?学工、学农、学军,这些没有什么可写的,即使写出来了也无人爱看。正如*前二年搞的那一套一样:越是你大肆宣扬的人们却越不买你的帐,倒是一些阳光下的“罪恶”挺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按照这个思路,我觉得“郭震安事件”具有警示意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打死了人!其直接原因是买菜,间接原因似乎还很多很多,除了薛校长说的缺乏思想改造外,还有诸多客观的因素!总之,将这个事件搬上舞台无疑有教育意义,也似乎能达到“独树一帜”的要求,我将这个想法对彭敏敏说了。

  “对,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能够做到别出心裁、独出一帜!看,怎么样,我说你能行吧?”她的眸子一亮,露出十二分的惊喜来。“行什么,这不过是我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难说呢?”“怎么得不到呢?我首先认可了,我相信桂老师也会认可!只要你编就准能编出来,而且经你这一说,我觉得剧本已经成形了!”“还只是个设想,成什么形呢?”但是她仍然说,只要我编就准能编出来。她为什么对我这么有信心呢?也许是……“我觉得这个节目肯定能引起轰动!”“轰什么动呢,”我不以为然:“还是说说剧本怎么写吧?”“不就是郭震安事件吗,你照原样写出来不就行了?”我想了想,那是不行的:莫非真要把郭震安写成一个小霸王,到处打人,最后打死了人吗?须知,这毕竟是社会的阴暗面,不易大肆宣扬的!那么,究竟把郭震安写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想起前两天看过一本文艺理论的书,说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允许一定的想象和夸张。那么,是否把郭震安写成一个单纯的少年呢——他本来不就是一个少年吗?按照这个思路推论下去,郭震安就不是凶犯了,但他又确确实实是凶犯,是判了二十年徒刑的凶犯,那么又是谁使他成为凶犯的呢,他杀人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彭敏敏说:“郭震安不是杀人,是失手打死了人。”“他又为什么会失手打死了人呢?”我沉吟道,象是自问又象是问她,她却茫然地摇了摇头,用不解的目光看了我好半天。最后说:“薛校长不是说,忽视了思想改造吗?”“忽视了思想改造是一方面,我总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彭敏敏不理解,我也不理解,于是只能暂定为,郭震安忽视思想改造成了凶犯,但我还是觉得牵强,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最后彭敏敏走了,让我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想,并说我已经进入创作状态了。

  她一走,我的思绪更是一团糟!“郭震安怎么会成为凶犯的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怎么也找不到合理的答案!郭震安不可能是凶犯,但又的确是凶犯,这二者是怎么在一个人、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身上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呢?郭震安是凶犯,但又不是凶犯!这颇似证一道费解的几何题,老是用结果来说明结果,结果却总也说不出——我完全陷入到一个怪圈之中!

  结果第二天彭敏敏来了问我:“剧本构思得怎么样了?”“毫无进展。不找出郭震安成为凶犯的原因,这个剧本就没法写!”“就按薛校长给他下的结论写呗。”“那就把郭震安写成凶犯了!”“他本来就是凶犯呗。”“本来他不是凶犯,他是一个少年,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少年!”彭敏敏不顾我嘶声大喊说道:“可他最后成为了凶犯呗。”“最后成为了,可他本来不是,本来他只是一个中学生,懂吗?”“你怎么老爱钻牛角,就按薛校长下的结论写不就完了。”“我就是爱钻牛角又怎么了?下的什么狗屁结论吗,根本就不能说明问题!”“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谁也没惹我,我是和自己过不去!”“也就是,你干吗和自己过不去呢?要不,咱们还是复课吧,不提剧本的事了。”她平和地坐下来,翻开书,又准备给我讲那些抛物线和双曲线。她的态度令我感到深深的歉疚,我怎么能向她发脾气呢?我总觉得,促使郭震安犯罪的原因就在我们周围,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的的确确存在着!因而我憎恨周围的一切,甚至觉得这一切有一天也会促使我犯罪!正象彭敏敏所说,郭震安是失手打死了人——他,身不由己!

  但是在她面前我却象个孩子,尽情发泄我的不满和怨愤。她是我的什么人呢,我有什么资格这么做呢?“对不起,我今天情绪不稳定,不应该向你发火。”“不,是我错了,郭震安本来也就不是凶犯。”我激动不已,竟然抓住了她的手!她静静地看着我,什么也没有说,神态之安祥就象蒙娜丽莎现世。“对不起、对不起……”我慌不迭地说:“我又不能自控了。”我松开手,不好意思地转过脸去,自然是为了掩饰我的失态,可她却分明笑了一下,一定是低着头用手抵住嘴、微微地不露声色地笑了一下,那神态也是动人的!

  “本来郭震安事件也可以不写,写别的事情。”我转过脸来却说了这么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不,就写郭震安事件!”她态度坚决地说:“这个事件很有典型意义。你想吗,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却发生了这样的事,谁不为之痛心呢?老师、同学,郭震安的家长,还有那个孩子的家长,都为这件事感到震惊!一个十六岁的学生,打死了十三岁的学生,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可是,都让我们碰着了,你说,典型不典型?”经她一说,我终于下定了写“郭震安事件”的决心!

  “可是,我还是不愿把他写成罪犯?”“那就不写成罪犯好了。”“那又写成什么样呢?”“你愿意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吧。”“你怎么这么迁就我呢,就没有一点你自己的观点?”“我有什么观点呢,我的观点都是别人的观点,我不象你,有思想。”“我有什么思想,连郭震安的犯罪原因也找不出。”“你必须发挥你的才华,把它写出来!”这想必是下了死命令了?“咱们一起把它写出来吧?”“我帮不上你什么忙,在文学方面我是个门外汉。”“你怎么回绝的这么干脆的,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我已经向你道歉了呀?”“我压根儿也没有生你的气,甚至觉得你说的都是对的。”实际上,在写作方面彭敏敏也就是帮不上我什么忙,她是一个理科型的人才,如果还能考大学的话她一定会去考理科,但是只要有她在,我就有那么一股子热情,而且似乎也有点灵感,我觉得这甚至是最主要的!最后她说:“我还是天天到你这里来,至于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就看你的造化了。”造化又是什么呢?可她却嫣然一笑,走了。

  果然,她一走,那股热情马上烟消云散;那点有限的灵感,也象草上的露珠一样,无影无踪!我又回到了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总归只要她来就有那个剧本,她一走也就没有,似乎她也就是那个剧本了。但是想起她那期望的眼神、那些激励的言语,我还是想了想剧本。唉,谁知道郭震安为什么打死人呢,也许什么也不为,就为了打死人!那么就是神智不正常了,干脆把他写成个狂人算了,就象鲁迅笔下的狂人一样。那也不行,文学形象是要有典型意义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虽然是一个特殊环境里的特殊人物,但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那个社会里,大部分青年人可以说都是被那种制度吃掉的,肉体的,或者精神的!那么郭震安呢?况且林老师一再说,“郭震安的大脑非常清楚,他知道那种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说他失手打死了人我倒不这么认为。虽然表现形式是失手,但却是他长期恶习积累的爆发,是他那种逞强斗狠性格的恶果,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这也就是大部分同学没有犯罪的原因。”大部分同学?我就差点把孙喜风的儿子打死!人人都可能犯罪,正如在那个社会里人人都可能被吃人的制度吃掉一样,只不过还没有吃掉或者没有犯罪罢了。任何事物的促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算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又是什么呢?

  薛校长说,“那些古书是促使郭震安犯罪的直接诱因。”我也爱看古书,而且正在看着《水浒》。越看越觉得郭震安的行为不可理解: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是行狭仗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郭震安又是什么呢?也许正象林老师所说,是他长期恶习积累的爆发,是他逞强斗狠性格的恶果。对,郭震安就是逞强斗狠,显示他有多么厉害!记得前几年刮的那股武斗风,谁厉害就是谁,谁能叫来一帮人,就可以让谁服服贴贴,从此再也不敢惹他!这二年,随着派别的消失,这股风气渐渐被遏制了,但是那种时尚却仍在流行。邻里间吵架斗嘴,也要看看这家的弟兄有多少,在外面认识什么人没有。如果是一个武大郎式的顺民,那就好,什么想象不到的事情都会找上门来。所以,谁也不想做武大郎,都象做武松、做鲁达!在这样的氛围中,郭震安崇尚暴力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这二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红仔、大头、四猴,我身边就可以找到很多!就是当年我和三娃子的争斗,也带有一种暴力慑服的性质,只不过我的对手太强大罢了。正如小马在审我时所说的,“和无产阶级****相比,你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力量!”而我认为,我根本就算不上一种力量,我渺小得连看也看不见,所以我也只配做一个“武大郎”!可今天看来,我的这种处世之道还是给我带来了“实惠”——我终于没有成为郭震安,而我距他也仅是一步之遥!

  郭震安追求的也就是那种时尚,他要树立的无非是一个逞强斗狠的形象,他要达到的也就是那种人人都怕的效果!这种形像和效果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如果仅仅是一种时尚和心理的满足,会有那么多人崇尚吗?当然不会。菜市场门口排着长长的队,郭震安、红仔之流来了,于是人们纷纷让道;他们大摇大摆地站在队前买菜,没有人说什么,厉害,惹不起!而他们望着人们畏惧的面孔,心理上就得到了莫大的满足。所以,郭震安并不是什么“狂人”,正如林老师所说,“他的头脑非常清楚……”我现在觉得林老师的话有一半还是对的,郭震安打死人就是他长期恶习积累的爆发,就是他逞强斗狠性格产生的恶果!问题是,他为什要逞强斗狠呢?

  郭震安既然不是什么“狂人”,就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就具有典型性,他的逞强斗狠也可以说是典型环境造就的典型性格。真正说起来,他倒有点象阿Q,一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阿Q!最后的结局竟然也与阿Q几乎一样,虽然没有被枪毙,却也被无产阶级****的铁拳砸得又聋又哑——尽管是梦中的景象,我想实际情形也无二!

  朦朦胧胧的,我似乎找到了郭震安犯罪的原因,但是却不能写,还是等彭敏敏来了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