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卷第十一章:祭孔居然也能这样||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春秋丁祭,所有中国的文人个人致以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率先来到的,当然是史可法,别看他在人前,始终一副干练果决的形象,但在私下里,尤其是一个人端坐在轿子里面的时候,史可法其实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距离孔庙,还有一些时间,在这短短的五六分钟里,史可法竟然想到了马粪。
因为连续两大马场…河套鄂尔多斯马场、青海湖落日牧场…开始良性发展,退役军马被民间采买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更何况当初开建落日牧场时,国家还发行了专项债券,而贷款利息就是马匹。
所以,别看马匹的普及,并没有相应增加大明国民的尚武之风,但马粪的积攒,确实太容易了。
为什么史可法忽然要想到马粪呢?因为阳玛诺的‘玻璃镜制造流程’中,有一种用来制作平板玻璃的模子,是马粪做的。
哦,天哪!很难想象这样的方法,在传统的中国文人心中,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但就像农家肥与农作物的关系一样,也许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难过吧?
但史可法还是患得患失起来,因为他真的不希望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嗨,知道嘛?礼贵妃盼望了十五年的穿衣镜,是从马粪中出来的!”史可法甩了甩头,仿佛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都甩出去,他必须保持最佳的状态,去面对他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他必须下定一个决心:“这个消息一定要尽力封锁。并且最好写信跟京中诸同僚说清楚,免得再出岔子!对,就这么办!”孔庙到了,轿子停了,史可法挺胸抬头的走进了熙熙攘攘地人群之中。
孔子拥有无上的威严,所有人在走到街口时,文官落轿,武将下马。孔庙前,一队队早来的学子,正在敛礼行进。
丁祭正刻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大家来的都挺早。而做事一贯认真的史可法,每次都要借着这段时间,再最后检查一次祭品的摆放。
当然,重要的不是祭品,而是对一种精神,或者说对道德的一种敬仰,所以,史可法每次都会在赞礼、司业、祭酒等人的陪伴下,对丁祭筹备。
进行一次巡礼。
“大人且看,这鹿肉乃是今年引自辽东的梅花灵鹿。上等地很呢!”
“呵呵,多谢赵老伯,每年都劳烦您了!”
“哎,可不敢这么说的,大人治下,我们这些铺排的日子,滋润好多,这些东西,哪敢叫大人说声谢谢呢!”
“呵呵,子曰鹿鸣春盛。大同之道。当今国家复兴,百业繁茂,都是皇上的功劳,在下那有分量。我谢老伯。也是替皇上和素王谢您呢!”
“呵呵呵!”众人笑着,又查看了蜡烛、芹菜、韭菜之类的摆放,也就差不多了。
一行人来到门前。史可法同黄道周,先是冲端拱而坐的孔子雕像深鞠一躬,随后,史可法朗声说道:“有请赞礼开门,引诸学子秋丁盛祭!”丁祭往后数第三天,崇祯十五年特用科,便要开考了,因此今天来参加丁祭的人,非常多。
中国人嘛,都喜欢热闹,锣鼓喧天、这是在论的。彩旗招展,这是必须的。
人山人海,那更是普遍存在的。但这么多人参与地祭奠孔圣大礼,则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那便是,肃穆!
出于自身以及世界的道德约束感和责任感,使得祭奠时,真地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音乐。
只有老赞礼的洪亮浑厚的嗓音在高高响起。
“排班…班齐…鞠躬;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随着赞礼的唱声,众多的学子,无声的完成着礼仪。
大家都是一色的汉服儒巾,在洒扫得干干净净的园中,跪拜四次。随后才是礼乐响起,在音乐声中,是黄道周起草的祭文,内容空洞却充满温情?
??大概地意思,就是在述说先师功绩的同时,向广大学子表达一番祝愿,希望在三天后的考试中,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总会有人要落榜。在这空洞却充满温情地祭文声中,大多数的学子都凝神静气地缅怀先人,激励自己。
每个人的神情当中,都有一种宗教上地虔诚。单参加特用科的人就有3之多,再加上已经取得功名和那些喜欢凑热闹的,所以今天来的人确实有点乌污殃污殃的,哪真是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
队伍排的也很远,最后几排,已经出了孔庙带拐弯。但最后一排只有三个人,一老二少,这三个明显具备敷衍嫌疑的‘儒生’,此刻正非常不合时宜的窃窃私语。
“小哥儿,你穿的少喽,如今已经是秋风起,树--绿@色#小¥说&网--悠的不往前上,尽往后稍,想来一定是一个纨绔公子。能够跟这样的人交接上,也不算白来。就这样,阮大同慈炯攀上了交情。…说完这边,再翻过头来交待一下史可法身边,新出现的三个年轻人。尽管侯方域这样的人都不参加特用科,但这次考试,注定是不平凡的,不仅仅因为这是南北两京头一次联合考试,还因为凑巧而来的三名考生:头一个:相貌堂堂地堵胤锡,上海府尹马世奇的学生。说起来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儿,钱谦益是马世奇的启蒙老师,周延儒是马世奇地科举座师,现在马世奇又是堵胤锡的老师,这辈分可是够一梦的,因为堵胤锡、马世奇、周延儒之间地年龄,差别不是太大,周延儒也才大堵胤锡这样的师生关系,其实在现在非常普通,因为中国的正统学子,向来讲究以学问论高低,两小儿辩日的典故就是例证嘛。周延儒是个传统官员,他待马世奇,那派头可是够足。但马世奇就不同了,他同堵胤锡的关系,亦师亦友,二人相互探讨问题时,很是平等友爱。当特用科的消息传来,堵胤锡是积极响应滴。他的观点很明确:“革科考之陋习,吾之平生所愿也,今南北特用并举,真是恰逢其时,我不去谁去?”
“以新途进以新法,果真如此。弟当与兄联袂而去,以全佳话!”马。就这样,堵胤锡和马世奇两个人乐呵呵地携手来到南京,堵胤锡来参加科考,马世奇来观礼科考。
当然,路费是马世奇出的,因为堵胤锡现在还是个穷书生。第二个,英俊挺拔的张煌言,著名的雪溪先生戴羲的门徒。
张煌言与戴羲之间,同样是亦师亦友。他地理论是:“国家用人之际。不得已而开特用选才。因此说,不论是特用还是正科,都是为国出力的时机,难道国家有求于天下学子,而我只是为了一个虚名,就要弃国家不顾吗?这时候纠缠虚名,跟谋逆无异啊。”汗,这位思想可是够激烈的。
“好,好啊!”名满天下的雪溪先生戴羲又激动了,他在张煌言面前总爱激动。
“玄着啊,你这番话语。实在点醒我啊,‘学以致用,报效国家’,不错,不错!”
“呵呵,先生可还劝吗?”
“哎,怎好再劝,怎敢再劝。”说完,二人把臂大笑。由这两段对话可以看出:戴羲、堵胤锡、张煌言、马世奇等人的境界,要远远高于侯方域那些人。
张煌言和堵胤锡的人品。见识,学问,气魄都是人中龙凤,我们暂时不用太关注。
金子嘛,早晚会放光的。下面隆重介绍第三位:这位瘦小枯干的家伙,名字叫张采。
钱谦益的外甥。钱家人丁兴旺,女眷也多,姐姐妹妹的,都嫁地还不错。
所以,张采的前后两个母亲都姓钱,也就不稀罕了吧?张采原名金采,其生母在他之前,已经生育了几个儿子,所以,当自家姐妹来商谈过继一事的时候,金夫人很是大度。
“自家姐妹之间的过继,那有什么不好开口的,我的儿子中,采儿最小,但极聪颖的,身子也健康,便过给姐姐吧。”
“如此,姐姐就代张家上下,多谢妹妹成全。”就这样,张夫人领着稀里糊涂的小金采回张家了,自此以后,张采就有了两个母亲,生母和亲母。
张采自幼就属于鬼灵精怪的典型,十四岁中了秀才之后,竟然开始不务正业,整天拿个破笔,逮一本书就胡乱批驳一番,还别说,他的观点,不仅犀利独到,而且充满天才地灵光,叫人在苦笑之余,又不得不对他的天赋叹一声:“喟然之笔,比肩圣贤之叹。”评价确实有点过,毕竟现在地张采,水平还不够这么高的评价,许是大家都看在钱谦益的面子上吧,但甭管怎么论,张采作为江南第一文学评论家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在如此盛名之下,张采也很苦恼,因为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张采,太难听了,干脆,就改回本姓金,名叫金喟,字圣叹吧,金圣叹,金圣叹,呣,好听,好听。
唉,他是觉得满意了,可家里人都急了。尽管是过继,他对生母、生父的义务也是存在的,‘采’这个名字,是生父起的,哪能说改就改?
姓氏更严重,他可是在人家张氏祖坟前摔过瓦罐滴,他痛快了,人家老张家绝嗣的罪过,谁来承担?
于是,两家人就把老钱给搬出来。钱谦益老脸一板,满目森然地说道:“小子无能,方才更名改姓,人瑞这般无状,实在该打!”
“好打,好打。”金圣叹嬉皮笑脸的全不在乎,反而一本正经的站起来,背着个手,一步三晃悠的来到书架前,把个老钱吓了一跳,外甥地书评大名,老钱也不敢忽视的。
“正所谓‘梦断楚王柳云间,情伤学士南天涯,送秋花,换年华,得,他命里,失,他命里’*。现如今,你老钱贵为天子师表,文坛领袖,世间鸿儒,敢问一句,是因为你钱谦益的名字起地好吗?”
“呸!”钱谦益的胡子当时就翘起来了,当今世上,就连皇帝都不敢这么跟他说话,偏偏自己这个宝贝外甥敢这么干。
实在是气疯了,而且金圣叹连损带挖苦的,把老钱的一生给做了一个讽刺性评价,顺手还教育了老钱:“名字是名字,能力是能力,之间没关系的。”听听,老钱能不生气嘛,差点没犯了心绞痛。
痛定思痛之下,老钱决定不管了,再管下去,非被他气死不可。但身为一家之主,总要说两句场面话嘛。
“如今特用科在即,你要改名也行,先考个功名回来,否则,哼哼!”
“哼哼,哼哼!”金圣叹先是1/2|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