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十六章:振贫吊死,
温体仁最近挺忙活的,因为在温体仁的心境之中,存了一分妒火,他嫉妒的对象,是次辅周延儒。他身为首辅大学士,本应该拿‘宰相肚里能撑船’来严格要求自己。
但很可惜,温体仁的性格是有****的。他为了能将风头盖过周延儒,最近一直在殚精竭虑的想点子,搞创意。‘九天仙子绣先皇’的idea,只是其中之一,他还想出了两个很另类的主意出来。
先不说温体仁为什么嫉妒周延儒,咱们先看看温体仁的建议吧:
“标点符号?红白官送?”
小朱举着这份奏折,很是啼笑皆非。温体仁从骨子里,是一个传统文人,他对欧洲那些东西,其实是很不感冒的。这次倒好,竟然伙同汤若望两人,琢磨出这两条来,实在令小朱很是惊讶。
“启奏万岁,鸿儒大家,自然勿需理会标点符号,但是黯首万民,所学有限,引进西洋标点,实在百利而无一害。”
听他这么说着,小朱心中进行盘算,纯粹意义上的标点符号在中国传统中是不存在的,但广义上来看,矣、哉、也、耳,但、然、亦、是,这些字样,却担负其标点符号的任务。另外,一般在人名、地名下标有横线,也是最早的符号之一。
所以,作为学者,阅读起来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像小朱这样的人来说,看起来就确实费劲了许多。
那些依靠《初萌百句暨半千字文刻本》来扫盲的老百姓,看起文章典籍来就更加费劲了。因此,引进标点符号嘛!确实应该。
“这汤若望总结了……”
小朱低下头,凑近奏折,费劲的阅读起来。半晌,小朱才抬起头,非常害怕的问道:
“怎么会有二十三种之多?”
汤若望总结的标点:逗号、句号、顿号、引号、冒号、书引号、数引号……
这么多,前几种小朱还算了解,但后面的,他就整个疯掉了。尤其有一个符号,叫做‘大言引’的,竟然是用于引用圣人、君主言语之用。看起来更像是西洋五线谱中的高音符号‘&’(打不出来,有点像这个符号倒过来的样子)。
“回皇上,既有三纲五常之分,又岂能不在符号上照此行事呢?”
温体仁还这美呢!
“皇上,国学标点,本朝应天府尹凌义渠凌大人,早有定稿,虽简单寥寥,然行文落笔可避歧义也。臣看这所谓的西洋标点,看似简单,实则多为异教符咒,万不可以此乱世人之心。”
熊明遇是个愤怒的老青年,连‘地心说’这样时尚的观点,他都要找《黄帝内经》中的字句,来表明中国人超前的理念,更何况对西洋的标点了。
“呵呵,呵呵!”
小朱连忙摆手致意,压下更多的文官发言的冲动。现在是早朝上,接近年关的天气依然冷的紧,但似乎他们的情绪都非常热烈。
“诸位卿家啊,汤若望这个番夷的脑子,想来是坏掉了,他引进标点,原也有些道理,但是搞出这么多花样,实在是太可恶了。”
说道这,大家的胸脯都挺的高高的,温体仁的胸脯却低低的。
“呵呵,但是。”
温体仁的胸脯又高了,群臣的眼神又开始斜了。
“呵呵,朕看,这逗号、句号、引号和书引号,与凌卿家的符号,颇有互通之意,那这标点嘛!还是应该推广滴。毕竟看起来更简单明了嘛,哪,你们都看看,温体仁的这篇奏折,用上标点之后,是不是好看了许多啊?”
说完,一旁的曹化淳立刻接过皇上手中的奏折,平举着,跑下面给大家看去了。
温体仁也是大儒之人,他的标点非常地道,虽说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标点在里面捣乱,但总体上来说,是合乎要求的。大家看的时候,也只关注小朱说的四个符号,其他的都不看了。
“回皇上,这逗号,形似蝌蚪,用于文中,有失庄重。句号,不过一个墨点,容易误认为遗墨所置,不如改为圆圈。引号嘛!倒也确实与凌大人的相近,但两种有些多了,书名易辨,索性归为一种也就是了。”
这些人虽说都有些民族沙文主义,但总体上,还是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只是因为这个点子是温体仁提的,大家才表示异议罢了。
“呵呵,那好,全听列位卿家的,引号归为一种,用凌义渠的竖折号,句号改为小圈。至于逗号嘛,蝌蚪便蝌蚪了,朕看也没什么不庄重的,就这么用吧。列位卿家,可否啊?”
有拉有压,大家也就都同意了,更何况,温体仁的提议是23个标点,现在却变成了三个,大家心里甭提多痛快了。但老温此时却想通了一点:
甭管怎样,这标点可是他老温首倡的,青史上又留下了一笔。所以老温冲小朱偷偷打了一个眼色,那意思很简单:
“谢谢啊,我的陛下。”
小朱也冲他眨眨眼,君臣二人心照不宣。于是这‘逗号’‘句号’‘引号’三个标点,就正式通行下去了。
之后的几天里,大家再写奏折,都加入了三个标点,这玩意原本就是好东西,三个引号又不难理解,大家一用起来,就都觉得轻松很多。自然也就推而广之了。
注:此时的引号分别是‘「’和‘」’。竖着写字,左边是开始,右边那个是结束。
至于温体仁提的‘红白官送’其实更简单:
红白喜事,由官府衙门赠送当事人一些布料、糖果、挽联、纸花等物,以增加喜庆色彩,或者哀悼气氛。这条在汤若望的家乡,是风行千年的风俗。
小朱觉得这条是非常人性化的,小年轻结婚,结婚证书要花钱办、结婚照要花钱照,完了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要花钱买,这样的政府,简直掉钱眼儿里了。
再就是家中老人过世了,政府不但不出面劝慰,甚至还要卖人家坟地、卖人家骨灰盒,更有甚者,连火化都要收取高额费用,这,这简直有点太过分了。
年轻夭折的,国家不做适当考虑,或者收取费用,也算能接受范围。但老人家活了一大把年龄了,为你这个国家就算没有功劳,也绝对有苦劳,临了临了,走的时候还让人家掏一大笔银子,像话吗?
这样活要钱,死也要钱的行为久而久之后,国家的形象会变得异常猥琐。所以,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内,送人家点小小不言的礼品,是非常必要的。
糖果、红布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按迷信说法,又沾喜气。多好啊!
像纸花、挽联之类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能送就送了。如果说因为送这些东西,就能把国家给送破产。那不是这个国家太差劲,就是执政者太那个了。
不过作为政治家,小朱作为整个政治团队的代表,他的一言一行,不能太草率。这也是避免权威平民化,不好管理的考虑。
所以,小朱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划出红白喜事的拨款后,明确表示,国家给这些东西是爱民的体现,但也希望百姓能体谅体谅国家的难处,看能否晚婚晚育。嘿嘿。
当然得有条件啦的,不然花钱买罪受的事情,谁愿意干啊?
不过‘晚婚、晚育,生一男一女足矣’这些可都是冯梦龙的点子。冯梦龙这老先生,除了写一些‘禁毁’之外,还写了好多的建议、笔记、札记的。他的这个一男一女的计划生育理想,被温体仁找到,然后给小朱交了上来。
小朱立刻被古人或者说被明人的聪明所震撼。这大明朝的这些文人啊,真叫人无限嫉妒啊!万分的嫉妒。
底下的群臣,对小朱这么干,倒也没什么反对意见,现在大明人口基数已经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再不提倡晚婚晚育,早晚是事儿。这个觉悟,他们还是有的。但大家对于一男一女的理论,颇不以为然。
想想也是,生孩子这事儿,谁能控制?除非禁欲。呵呵。大家只是给小朱一个面子罢了,各大臣指点自己的义师弟子,都写一些应景的诗歌文章,张贴在各个驿站中,号召百姓不要太早生育。但效果如何,暂时还没法确认。
将生育年龄从现在的14、5岁,提高到18、9岁,这一点,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因为太早生育,婴儿和孕妇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很多懂医术的文人们,都对这条建议表示了赞赏和拥护。
从理论上讲,调增生育年龄4岁,人口增长趋势就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目,这可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口哩。
……
温体仁的新策说完了,应该说,温体仁的性格上、为人上,确实有一些****,但温体仁的这两个建议,还是很不错的金点子。那么,温体仁为什么要嫉妒周延儒呢?
原因就在前段时间‘皇宫音乐会’的后续影响。
皇宫音乐会的热闹劲,在肋尼事件之后,再次升温。以周延儒为代表的大明士林,他们的兴奋是显而易见的。
皇上这些年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是天灾就是**的,还险些疯掉。现在好了,皇上终于想到重习礼乐了。
礼乐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尧舜禹、夏商周、秦皇汉武、历代太祖,都专门为各自的国家制定过‘国乐’。如今皇帝要重开礼乐,根本就是国家复兴的标志啊!
于是,周延儒在温体仁妒火中烧的目光中,施施然的纠集一群酸人骚客,开始了国乐的编审工作。
国乐中,琴瑟筝箫,埙竽钟鼓,二胡,琵琶,笛子,唢呐。所有这些大家,都要把各自珍藏的乐谱上缴出借,以供周延儒大人抉择遴选。这一下子,咱们的内阁次辅周延儒周大人,心气高涨,竟然公开宣称,要编写一部《国乐典录辑要》了。
这在整个士林,那可是千古才一遇的盛事。一时间,周府门前,车水马龙,周府厅堂,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谈笑有鸿儒,往来不白丁。一时间,周府,就意味着大明的士林。
温体仁心中这个嫉妒,就甭提了。所以,在依靠‘标点符号’‘红白官送’找回点场面的温体仁,又适时的告了一状:
“皇上,如今周府门庭,昼夜通明,冠盖云集,很多文人士子,都已赴周府筵宴,而自豪哩!”
温体仁这话,无论从字面还是潜台词,都听着不是很正人君子,作为皇帝,当然也能感受到温体仁的嫉妒。但皇上并没有顺着温体仁的话来。
“呵呵,想不到,我中国的社交活动,竟然是自本朝而来!”
温体仁眼见皇上没头没脑的回了这么一句,心下明了,皇上不想在这件事儿上做太多纠缠,也只好换个角度进行了攻击。
“皇上,马世奇年少成名,人物风流,自然是国家可造之才。但如若太过顺利,对其未必好事,但不知,能否,能否将前定之诺,略略更改?”
呵呵,要不怎么说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呢?周延儒等人刚出了两天风头,这温体仁便开始琢磨人了,他说的意思是:‘明年大考之年,最好别让马世奇当状元!’
“马世奇的座师是谁啊?”
“呃…臣轻言君前,请皇上降罪责罚!”
呵呵,有的时候,眼下这位崇祯皇帝,时常的想起古龙,因为古大侠说过一句话:
“同聪明人说话,是一种享受!”
因为你不用每句话都说的那么明白,人家就已经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了。温体仁就是这样,皇上不喜党争,这点他们都清楚。
马世奇原本的座师是钱谦益,钱谦益退休后,按照惯例,他自然要重新拜一个现在的阁臣,来当自己的座师。老钱只干过次辅和首辅这两个位置,他退休之后,马世奇转拜座师,也只能是首辅和次辅,首辅温大人,是老钱当年的政治对手。那么很自然的,马世奇就拜周延儒当自己的座师了。
这便是微妙所在!皇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是在轻责温体仁,为了同周延儒的党争,竟然要把马世奇这样的人才当牺牲品!所以,温体仁立刻吓的告退了。
……
当周延儒听说,温体仁有意想把马世奇预订的状元给夺走之后,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那就是叫马世奇去找一个物件:‘各色釉彩大瓷瓶’。
这个八棱瓷瓶可不简单,是窑神童宾的作品,将目前能找到的釉彩,全集中在一个瓶子上,并且在瓶子上写下密密麻麻的青字,详细述说了各种颜料的配给与烧制方法,当然,这个瓶子是不会对外流传的,而是供奉在景德镇他们童家的祠堂内滴。
皇商刘奂堂可是小朱的第一任首辅刘鸿训的族弟,跟周延儒他们关系不错,刘鸿训的下台,其中隐隐有温体仁的‘功劳’在里面。所以刘奂堂对温体仁恨之入骨,他眼见周延儒有难,立刻跳出来帮忙助拳。
他是瓷器业大亨,童宾再是窑神,也斗不过皇商。因此,这个被整个瓷器行业奉为‘瓷母’的‘各色釉彩大瓷瓶’,就被贡献出来了。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事儿上,童家也亏不到哪里去。因为皇上不是一个吝啬的皇上。更何况童家现在北京有了京窑和玻璃厂,这份荣耀也是皇帝赐的。
站在宫内御用监的库房之中,小朱眼见这个高近一米的大瓷器,真是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心思。这东西可真好啊!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