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贫道混初唐 第141章 京城风云 1

《贫道混初唐》第141章 京城风云 1

作者:开罗咖啡 字数:4509 书籍:贫道混初唐

  私纪板着脸道

  “齐王殿下,从今天开始。第您不能出制,城尖败猎,只能在王府里读书养性。第二远离梁猛彪和咎君馍这些人。”李佑现在还没有找到王玄策下落,只能先夹着尾巴无奈地道

  “好,都听老师的,估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四有新人。”权万纪仍然不放心,他知道这下把这个齐王得罪苦了。

  但得罪齐王和欺君之罪相比他宁愿得罪齐王。为了让李结安心学习权万纪把李结王府里养的猎鹰、猎犬全都放跑后,命令王府的侍卫官不准梁猛彪和咎君馍接近内府。

  李佑恨的牙痒痒,但还是能装就装,只要找到王玄策把他除掉,自己没了威胁就没什么可顾及的了。

  转眼到了贞观十七年,李佑的手下一直没有找到王玄策。这让李佑很恼火。

  这时候权万纪却办了个,蠢事。一天老权正在家里睡觉,一只猫踩翻了屋面的瓦片,瓦片掉到院子里,出声响,把熟睡的老权惊醒。

  于是老权坚定地认为是梁猛彪和咎君馍来行刺自己。第二天早上,派出王府侍卫把粱猛彪和咎君馍抓了起来。

  同时派人去长安给太宗皇帝送信,说:李估手下有不少乱臣阴谋盅惑齐王,并附上了这些和李估亲近的人的名单并加以弹劾。

  太宗皇帝看过后怒冲冠,立巍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去齐州调查取证。结果刘德婚这一查之下,下了一跳。

  这齐王府里武器盔甲、违禁物品还真不少。可李估毕竟是亲王身份,不是他能审的了的。

  就派人快马报长安,由太宗皇帝定夺。太宗皇帝还是觉得家丑不应该外扬。

  命刑部尚书刘德威带着违禁物品回京。另外修书一封,让权万纪带齐王李结一起回京述职。

  想要私下处理此事。李佑不清楚是不是因为王玄策告自己的,赖着不肯走。

  权万纪可清楚是因为自己的检举信弄的事,他可不愿再在这里待着了。

  再待下去一旦自己的检举信的事情暴露,李佑这混小子很有可能会对自己不利。

  所以他也没等李佑,自己收拾收拾就要回长安。老权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李佑的怀疑,就派手下燕弘亮半路截住权万纪问明真相。

  可老权以为事情败露李估派人追杀自己,拼命的逃。这下把燕弘亮惹火了,老权在齐王府仗着自己是齐王师身份,经常打压他们。

  燕弘亮决定给老权点苦头吃,弯弓搭箭

  “嗖嗖嗖”三箭想把老权射下马来。却没想到自己的骑射糙了些,加上老权同志年老体衰,又担惊受怕,从马上掉下来,死了!

  至于是不是李结命令燕弘亮杀死老权同志还是燕弘亮本人挟私报复或是其他,总之老权同志牺牲了!

  老权一死,李佑已经没了退路!那就反了吧!没准凭借自己

  “天才”的大脑也可以来此玄武门之变的翻版齐州城之变,自己荣登大宝呢。

  于是李佑命令燕弘亮的弟弟燕弘信带着梁猛彪和咎君馍几个游侠儿去拉拢胁迫齐州兵营的典军校尉韦文振带着队伍一同起事。

  韦文振一边虚与委蛇一边寻机脱身。机会还真让他等到了,一个齐王府传令兵骑马来催促燕弘信,韦文振抢马而走。

  可惜没走多远,就被精于弓箭的咎君馍射杀。得到了齐州兵权的李估软硬兼施,齐王府和齐州的官员被处决了几今后都倒向了李佑。

  于是李估开始设置官员:上国楼、弄府仪同三司、拓东王、拓西王等不一而足。

  大开府库赏赐有功人员。又把周边郡县的老百姓弄进齐州城分武器铠甲,充作军队,命人练。

  看着

  “兵强马壮”的齐州兵。李佑信心十足,与都被封为大官的燕弘亮等人宴饮取乐。

  得知太宗皇帝派兵部尚书李劫周边九州之兵灭之时,燕弘亮一边躺在歌妓怀里一边举着酒杯道

  “王上不必惊慌,我等一边喝酒,一边出刀就能把这些杂鱼清除干净。”可事情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李劫还没到,青、淄两州的府兵已经开进了齐州境内。齐州府兵曹参军杜行敏暗中接连齐州府兵杀掉了王府外围的李佑死党,把王府团团围住,命令李佑出来投降。

  李佑看到这次如同儿戏的起义这么快就玩完了倒也不含糊对杜行敏道

  “我就是不出来。你能把我怎么样?”杜行敏好笑之余说道

  “你以前是王子,我不能把你怎么样。现在你是国贼,你要不出来也行,我让人放火烧了这里。你们就等着火化吧。”李佑看了看身边的人说

  “让我出来也行,不过你要答应不杀燕弘亮兄弟两个”我就投降。”等杜行敏答应后,李估亲自开了王府大门。

  杜行敏将燕弘亮兄弟的双眼剜去,其他的人全部打断腿后砍死。李佑被押入京师后被赐死于内侍省,同党四十四名主犯被斩。

  从犯被敕放。阴妃也因此事牵连被降为殡,独自老死于春秀宫中。而治书御史阴弘智被处帜面刑官按照惯例问道有冤情否。

  阴弘智脸愤恨夭冤!有恨!”。轰轰烈烈的一场叛乱闹剧随着几十颗人头落地于贞观十七年二月草草收场。

  李佑被处死后,在京的几位王子的表情不一。太子承干面色如常,只是在无人的时候低声说

  “活该!”魏王泰听到后当着众人面挤出几滴眼泪。回到后宅后嘿嘿而笑道

  “如此蠢材!不死才怪!”吴王李恪却是轻叹一声,道

  “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啊!”想起当初麦仲肥的言语更加感激。晋王李治则难过了好几天。

  私下对身边人说

  “他怎么这么笨?死,的真是莫名奇妙四月,魏王泰的《扩地志》成书,泰献于太宗皇帝。太宗大悦道

  “这《括地志》编写得很不错!五百多卷的篇幅,全面叙述了本朝建国以来政区的建置、沿革,对各地山岳、河流、人物、风俗、物产等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有文采,还有益于朝廷卓握各地的情况。”太宗一边翻书,一边满意地看着站立在下的魏王泰。

  高兴之余将东都洛阳的著名名胜洛水池封给他,成为著名的魏王堤。这样的特殊的待遇,诱了太子李承干的醋心,也让一些大臣不满。

  于是包括魏征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李泰有怨言,在太宗皇帝面前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这太宗皇帝虽然英名盖世,但是在这件事上却很护犊子,太宗大怒。把一些大臣叫过来怒斥,说:我就是喜欢李泰!

  李泰是龙种,你们得尊重!搞得大家很无趣。李泰更是恃宠而骄,也想试试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顺便整整那帮和自己唱反调的大臣。

  私下见太宗皇帝哭诉

  “儿臣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众大臣,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对待儿臣就像是对待空气一样,视而不见,如此轻贱儿臣是对父皇的大不敬,应该斥他们一下太宗皇帝最是听不得儿子的哭诉,大怒(又见大怒,看来太宗皇帝有脑血栓的前兆)把三品以上的官员召集来,满脸怒气地责问道:“隋文帝的时候,朝中一品以下的官员经常被亲王折辱。那不都是天子的儿子吗?隋文帝的儿子敢那样,联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只是联对儿子管教得比较严格,他们才收敛自己。听说你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轻视诸王,如果联纵容他们,你们还不是要受辱吗?”房玄龄等人看到太宗如此生气,都吓出一身冷汗。

  不禁诚惶诚恐。连忙跪下谢罪(哎!人老三不怪:贪财、怕死、不瞌睡)。

  大家都明白太宗是为了魏王,别的人他不会生这么大的气。只有魏徵,并不谢罪,正色说道:“臣以为当今群臣,一定没有敢于轻视魏王的。”众人都心中一紧,魏徵不仅要进谏,还直接将魏王提了出来。

  “以礼来说,陛下的朝臣和陛下的儿子是平等的。《春秋》上说,周王属下的人员虽然地位微下,但班次却在诸侯之上。三品以上都是公卿之官,比之周王属下人员地位要高,陛下对其应该尊敬礼遇。如果国家纲纪大坏,那不在谈论的范围内;现在圣明如陛下,魏王绝对没有折辱群臣的道理。隋文帝骄纵诸子,致使他们多有不遵礼仪的行为,最终使得家破人亡,又怎么值得效法呢?”太宗听了这番话,不由得转怒为喜,说:“说得句句在理,令人不得不服。联因为私爱而忘公义,刚才生气的时候,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丝毫的怀疑,现在卑了玄成的话才明白联确实理屈啊。一国之君言岂能那么轻易,要三思才是。”众人称道:“陛下圣明!”可是所有人都明白,魏王的问题岂是仅仅在乎礼节班次等表面形式呢。

  凡天下事,无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兄弟相毒的痛苦与无奈,谁能比太宗皇帝体会更深。

  可是他却没有觉,自己的偏爱正把儿子们引上一条不堪回的争权之路。

  而李泰知道此事的结局后暗暗痛恨魏征。但魏征其人一来自己品行端方,二来深得太宗宠信。

  想要整治魏征他李泰还没那个能力。而太子承干对魏王李泰的这种咄咄逼人的手法却无可奈何。

  只能哭诉于母亲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没办法,太宗皇帝太宠溺李泰,长孙氏也规劝了无数次,但根本没效果。

  只能无关痛痒地宽慰李承干。而承干太子却误会了母亲认为母亲和父亲一样都偏向李泰。

  本来太子在太宗皇帝不在长安时监国听断国事,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受到群臣的称赞,但是由于太宗皇帝过分宠溺李泰,令太子份外不满。

  再加上误会母亲后,李承干认为自己这个太子位置已经难保,又被皇叔汉王李元昌盅惑。

  开始破罐子破摔起来。逐渐地太宗皇帝也现了一些端倪,太宗召见太子右庶子张玄素来,想向张玄素问个究竟。

  “联知道你规谏太子有功,特二六二工级提为从二品的银青米禄大夫。担任正四品卫阶庶子,继续为太子处理政务把关。”

  “臣实是不敢当,请陛下恕罪。臣没有辅佐好太子。”太子的行径张玄素心中明白。

  他觉得受此官确实有愧。

  “联也知道太子一些行为太乖张了。听说你在太子阁门外进谏,劝他不要在宫中击鼓玩乐,他出来当着你的面把鼓给摔毁了,是吗?”太宗对太子的情况还是很关切。

  “是。也许是臣进谏方法不当,激怒了太子殿下。”张玄素有点、紧张。

  “爱卿做的很对。太子此举过分了。联不会因为他是联的儿子就偏袒于他的。”太宗在屋中踱了几步,说:“联拔擢你,也是想让太子明白,联对你直言进谏的做法是赞成的,希望他自己能有所收敛。”

  “陛下所虑,真是深远,非臣所及。”玄素这才明白太宗的用意太宗皇帝静下心来细想后也知道了太子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宠溺李泰,认为会被夺嫡,才开始放纵的。

  决定补偿一下太子那颗受伤的心。六月甲辰,太宗下诏,令从今以后太子取用库物,所司不要限制。

  这下可合了承干的意,他滥取滥用,简直没有一点节制。右庶子张玄素又直言进谏。

  太子已经认定了太子位置迟早被废,行事更加肆无忌惮。他命人埋伏在张玄素上朝的路上,偷偷袭击,差点要了张玄素的命。

  虽然是秘密安排,但朝中官员受伤,还是不小的一件事。本来就有的风言风语现在更是四散开去。

  太子失德,魏王有宠。每个人心中都在嘀咕,不知道事态要如何展。太宗皇帝感觉再这样下去可不行了。

  在廷议上问道:“众卿,可知现在什么是国家当务之急?”谏议大夫褚遂良答:“当今天下太平,只有稳定太子、诸王现有地位取定分之事,最为急迫。”

  “所言甚是啊!”太宗皇帝点了点头,

  “最近朝中很多议论,联也知道。储位一事,国家根本,怎可妄议。太子虽然脚上有些毛病,但并不影响行走。何况《礼》有云:嫡于死,立嫡孙。太子的儿子已经五岁了,联不可能以孽代宗,启窥伺皇位之源。方今群臣之中,联想没有人比魏徵更忠直了,我以魏徵为太子太师,以绝天下之疑。尔等不可再加议论。”这时候的太宗皇帝虽然宠溺李泰,但还是坚定的支持李承干一脉接替自己的皇权。

  可惜他却不知道李承干现在已经利令智昏了任命魏徵的诏书下达。魏徵以生病为由请辞,太宗致:“周幽王、晋献公都因为废嫡立庶,导致国家危亡。汉高祖当年也差点废掉太子,全赖四皓,才获安定。我现在依赖爱卿,就是此意。知道公身体不好。可以躺卧护卫我儿。”魏徵明白太宗的一片苦心,他也知道国家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自己辅佐太宗。开创出贞观治世,怎能始治终乱?于是他拖着病体,接受了任命八月,长孙皇后忧思两个儿子的冲突,突犯心急哽塞,抢救无效病逝享年四十四岁。

  (比原历史上晚去逝了七年。)太宗皇帝突失爱妻,痛不欲生,在整理皇后遗物时只得到皇后以往摒抄的古代妇女所做善事写成的名曰《女则》十卷,长孙皇后自为之序,作为自己掌管后宫的准则。

  太宗大悲之下缀朝一月之久。众皇子之争也因为长孙皇后突然去世,暂时偃旗息鼓。

  这一个月里,大唐全境皆戴孝,各国使节纷纷前来吊唁。太宗皇帝依据当初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将其埋葬在九峻山,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宫中侍奉长孙皇后的宫女内侍居于九峻山起舍居住,终身侍奉皇后陵寝。

  并且作出一个千古壮举,亲自带着儿子、女儿们前去祭奠。太宗追恋爱妻的行为是违背当时礼教传统的!

  在那个以孝为先,

  “夫不祭妻”的时代里,太宗皇帝如此张扬的思妻念毒被人嘲弄讥讽也是理所当然了。

  病重在家养病的魏征就对太宗皇帝的这种行径嗤之以鼻。道

  “吾未见思妇甚比思父也!”意思就是我没见过想念老婆比想念父亲还厉害的。

  九月中魏征也病故了,享年六十三。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狙逝,遂亡一镜矣。”魏征死后太宗为其谧号:文贞。

  命京城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荷鼓吹,陪葬昭陵。两月之中太宗皇帝连失爱妻、重臣。

  在这双重打击下,太宗皇帝也病倒了。朝廷里只靠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支撑着。

  太子和魏王不约而同地想到这可是个好时机,太子和魏王开始比拼谁更孝顺,希望能在这时候得到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