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既亡,豫州的抵抗也立刻溃塌。
镇守豫州的是大将杨奉。说到杨奉,也是个有来头的人。当初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献帝一路奔波逃向弘农,杨奉正是在他身边侍奉的一员,甚至被困苦中的献帝封为车骑将军的高位。可后来李傕郭汜相继被夏侯兄弟所杀,张济又逃向宛城,曹操把献帝迎往许昌,杨奉无奈之下,只好匆忙投奔了袁术。而袁术也对他颇为看重,在寿春定居之后,就把豫州交给了他,还给了他八万人马。
曹操进攻豫州之时,杨奉不是没有想过投降,袁术都已经死了,他还坚持个什么劲?他当初投奔袁术也是为了混口饭吃,既然袁术能给,曹操又怎会不给?可他心中还有些忐忑,毕竟曹操在奉迎献帝地时候他没有一起跟着曹操,现在再降,也不知曹操会不会再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曹操很快就给了他一个定心丸,承诺只要他乖乖交出豫州,便可得到丰厚的待遇。曹操不怕杨奉不答应,形势比人强,杨奉要是还想活命就只能从了他。他愿意费这个口舌无非也是看中了杨奉麾下的八万人马。他虽有能力占据豫州,却很难再调派人手防守。现在有了这八万人马,立刻便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袁术的称帝闹剧便这样收了场,得了便宜的反而是曹操和刘备,也不知袁术若是地下知道了会不会气得跳出棺材咬人。
针对刘备,曹操召集他的谋士专门开了个会,讨论对刘备是战是和。郭嘉和荀彧代表了大多数谋士的态度,那就是对刘备还是以安抚为主。刘备虽然得了寿春,但扬州并不是由他一人掌握,至少在吴郡的孙策肯定不会同意。而且纪灵虽然倒戈刘备,但刘备也不过多了几万常规军,顶尖的实力依然只是丹阳兵和白耳营,对曹操威胁还不算大。但相对刘备,他们北边的袁绍才是不可不防。袁绍想要发展,要不打齐舜,但依照目前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齐舜虽然所占地盘不大,但手下实在强悍,不是说打就能打得了的。要不然,袁绍就要南下,曹操立刻首当其冲。而且献帝在曹操手上,这对袁绍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诱惑。毕竟没有奉迎献帝已经让袁绍悔得肠子都青了。
至于怎么对待刘备,还是长于政治手腕的荀彧给出了合理建议。刘备在徐州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但一旦他离开了徐州,他的手下必定不敢轻举妄动。怎么样才能让刘备离开?献帝就是个最好的理由。刘备在讨伐逆贼袁术的战斗中立了大功,怎么说也要论功行赏。荀彧请曹操立刻奏请献帝,召刘备到许昌,听从献帝的册封。只要刘备一来,就可以把他软禁在许昌,那样关张二人就算再勇猛,也不敢贸然前来强行接回刘备。
而且荀彧还加了一条,那就是顺便请献帝册封孙策为扬州刺史。虽然刺史不像州牧那样掌管一州军政大权,但这样做名义上认可了孙策对扬州的统治。至于寿春的归属,那就让孙策和刘备自己商量去吧。
这一计策一石二鸟,当即受到了曹操的赞赏,并很快得到了实施。刘备接到献帝召见的消息也不敢怠慢,即刻就要启程。关羽和张飞心中不塌实,一直在劝刘备不要中了曹操的圈套,没有他们的保护,刘备到许昌岂不是羊入虎口?不过刘备却并不担心,他知道曹操奉迎天子虽然获得巨大的政治优势,但同时也会束缚他的手脚。自己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多少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口碑还算不错。曹操就算想对自己怎样,也要考虑下声誉上的后果,免得辛苦建立起来的声望一朝间丧失,那才真是得不偿失。曹操若是想软禁他,他也不是没有想到,可他一个大活人,难道还找不到个理由回徐州?既然天子旨意不能抗拒,那就充分发挥临场应变的能力吧。对自己这个能力,刘备还是很有信心的。
事实证明了刘备比他的兄弟更有远见,他到了许昌之后,曹操便把他奉为上宾,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天开怀畅饮,不亦乐乎。上朝那天,曹操更是亲自带刘备来到朝堂之上,又把刘备大肆赞扬了一番。
献帝对刘备早已有所耳闻,又见刘备温文尔雅,心中颇有好感。当下便询问了刘备的家世出身,以便封他一个合适的官位,可没想到这一问居然问出了一个亲戚。刘备答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
献帝叫人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道:“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
献帝听完大喜,又排了下世谱,刘备竟是他的叔父,于是便把刘备请到偏殿行了叔侄之礼,又封刘备为左将军,领徐州牧,宜城亭侯。从此天下皆以刘皇叔来称呼刘备。
刘备的事情搞定以后,自然少不了曹操。由于追击逆贼袁术有功,曹操被加封为丞相,赐九裼,已是极高的官位。当然,这也是曹操的授意,虽然他能借天子之口发号施令,但官位太低毕竟喊出来的声音还不够大。
孙策也如曹操的愿被封为扬州刺史,并继承了他父亲孙坚乌程侯的爵位。对此刘备虽然心中老大的不愿意,可人在屋檐下,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想着如何处理和江东小霸王之间关于地域上的划分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