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执金吾不列早朝乃是先帝特许,前些时日执金吾忙于整治北军之事,昨日又生大事,恐怕执金吾大人正是多事之时。曹操没有把话说得很死。他看得出来刘辩对徐济也并无恶意,恐怕也是突然想起了他才顺口一问的。刘辩闻言果然不再发怒而是微笑问道:你莫非便是西园的典军校尉曹操?先帝在世常提及孟德之名,不过孟德如何与执金吾相熟?
曹操当然不会把刘辩的话当真。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他自己清楚,刘宏怕是绝对不会谈及自己的。所以刘辩真正想要表达的也只是询问自己的那个问题而已。于是曹操恭敬的行了一礼道:操愧不敢当。臣与执金吾其实并不相熟,只是当年在宛城剿灭黄巾之时共事过一段时日。
刘辩闻言也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也罢,身为执金吾想必姐夫也是事务繁忙,既然如此也就不勉强他了。顿了顿刘辩转头看向董太后道:太后,不知您对驸马有何看法?董太后也没料到刘辩突然问了这个问题,一时之间有些愕然,不过她很快就回过神来道:执金吾年少有为,正当为国之栋梁,陛下当善用才是,我大汉中兴正要靠这些少年英豪。
刘辩微笑点点头又转回头看向殿中的诸位大臣道:今日还有何事启奏?若是无事不如早些退朝各自忙去吧。而这时董太后才恍若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陛下,哀家忽然想起哀家的侄子也算颇有些能力,陛下何不任用?
刘辩等董太后这句话等了许久了,董太后也终于露出了她的目的,这倒是并不出乎预料,董太后的目的也很简单,保全自己。刘辩皱眉沉吟半晌道:方今正是用人之际,太后以为当任何职为好?
这话刘辩也算是说的很有讲究了,刻意的将自己置于幕后,董太后不论说什么都必须自己承担责任。董太后虽然没有看出刘辩的用心但即便看出了她也只能做,否则她的麻烦更大。
陛下,哀家只是建议,置于何职位还是由陛下自决。对了,如今陛下即为那么先帝之子刘协又当如何安排也需陛下考量。董太后不笨,她在宫中多年心机自然极深,所以即便不得不出头她还是将这个麻烦踢回给刘辩。而且这些话没人说何进和何皇后自然就当做不晓得,但如今董太后提出了,那么刘协的安排就成了一个极为麻烦的问题了。
刘辩自然不愿意跟自己扯上什么关系,而且他其实也并没有决定的权利,他那位舅舅是什么货色刘辩自己也清楚,一旦给他惹了什么麻烦难说何进会如何对待自己。所以刘辩也只得开口道:此乃大事,朕尚需细细思量。至于太后的侄子,不若就任骠骑将军如何?董太后之所以提出刘协的目的此时也一览无余。比起自己给侄子安排一个职位显然是刘协的麻烦更大,因此为了让自己不步步紧逼刘辩才会卖一个便宜给自己。但是既然初步的目的也达到了董太后也就不需要继续进逼刘辩了。
于是董太后微笑点了点头说道:一切听从陛下发落。陛下。哀家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话说到这份上刘辩还有什么拒绝的余地,于是他只得苦笑道:太后但说无妨。
董太后环视大殿道:先帝在世之时倚重的几位常侍陛下为何不令其共预朝政?如今先帝撒手而去正是混乱难治之时,陛下正需要帮手不是?
刘辩闻言心中又是一黯,他清楚自己这么做了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不外乎重复了自己那个死的不明不白的父皇一样的局面,依靠宦官制衡外戚。但刘宏的失败让刘辩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策,自己显然未必就能够操纵得了这两方势力,到时候说不得就是反噬他自己的局面。只是不这么做自己显然是不可能会有半点自由的,即便刘辩本身对权势并没有刘宏那般的渴望。但他却无法接受自己如今这傀儡一般的现状,所以即便是知道董太后并没有安什么好心刘辩还是毅然决然道:太后此言甚是有理,明日起便令张让等人参与朝政之事吧,朕年纪尚小,许多事情都不知如何处置,正需要父皇倚重之人的辅佐。
但刘辩的心中却并不是这么想的,他希望的还是能够得到徐济的帮助,他和这殿中的诸人的看法尽皆不同,他甚至比他的父亲都更清楚的看到了徐济的重要性。而且在刘辩心中徐济无疑是能够扭转局势的人。虽然真正见面的次数只有一次,但刘辩却已然感觉得出来徐济的能力绝非目前表现出来的这些,刘宏没有让他参与政事,但刘辩却希望能够用好徐济的能力。
可惜遗憾的是刘辩此时并没有太多的权力。更值得考虑的事情是徐济恐怕未必愿意为他效力。刘辩并不怀疑徐济的居心,只是他也隐约能感觉到徐济的志向并不在这上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辩甚至是想直接取消三公制度的,重新恢复丞相制度。而那个位置就是刘辩想要留给徐济的,只是这个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都只是一个梦想而已。徐济的年纪和能力倒是能够期待。但刘辩知道自己未必能等到那个时候,所以他只得退而求其次。至少先解放自己,他并不急于争权夺利,他还有很长的时间慢慢来,而且刘宏的先例在前,急于求成的结果就是死于非命,刘辩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早朝便在这几道任命之中结束了,刘辩回到了自己原先住着的寝宫之中,而皇帝的寝宫因为刘宏还未送进皇陵一时还没法居住,而且刘辩本人也极为抗拒住在自己父皇葬身之处。刘辩有些颓然的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他其实非常希望能够再一次召见徐济,但如今他连自由都没有恐怕是无法这么做了。对刘辩来说他迫切的需要有人能给他建议,必须承认的是他的确比刘宏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并没有自以为是的去下决定。这也正是刘辩需要徐济的原因,徐济是一个能够看清局势并且能够找出解决之道的人。
刘辩注意到徐济自进入洛阳起就面对着各种麻烦和阻碍,但最后这些东西不但没有阻挡他反而成为了他脚下的阶梯,这正是刘辩需要的。
那么此时的徐济在何方呢?他并没有待在府中更不在执金吾府中,他此时身处之地便是西园。自从徐济上任执金吾哇之后刘宏对西园的重视程度也下降了许多,其实西园原本就只是刘宏想要用来取代北军的存在,但他却夺回了北军的控制权,所以西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的了,而这么一来自然西园的诸位校尉也就不再那么重视了,甚至除了曹操之外所有的校尉都不在西园居住了。
徐济回到西园的原因很简单,他需要亲自面见高顺,有些事情只有当面交代才能让徐济安心。几近一月未见面。见到高顺之时徐济还是颇为喜悦的,即便如今洛阳的局势让人很难开心的起来:子和。一月未见,一切都安好否?面对徐济刻意拿着腔调的问话高顺显得有些无奈。他笑着搔搔自己的脑袋道:若是能有仗打就更好了。
这是玩笑话,徐济当然是知道的,高顺本身是厌恶战争的,他参军只是为了求生,作为一个乱世平常百姓畜生的高顺自然是期望和平,这句话里的意思自然就是希望天下早日太平下来。而徐济也笑笑上前搀起行礼的高顺道:甲胄在身就不必全礼了,何况这是军营之中,我也是军人。高顺对徐济的这话没有回答只是皱眉看向徐济问道:主公,近来洛阳大事频发。怎地还有空来西园?莫非我们要行动了吗?
之前徐济原本就有嘱托要高顺随时做好撤离洛阳的准备,如今看到徐济亲至他不免认为是徐济打算离开洛阳了。而徐济则摇摇头道:并非要走,但近日必有另一次大乱将生,我才得英雄楼的消息说刘辩启用了张让等人,何进绝不会允许这等事情的发生,届时必有大动作,子和你多加警惕,恐怕离我们回家的日子不远了。
听到英雄楼的名字高顺皱眉问道:先帝驾崩英雄楼难道还听从主公的命令吗?高顺是知道之前英雄楼和徐济的那些破事儿的,对于王越高顺本身并没有典韦对他的那种崇拜感。原因很简单,高顺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这些江湖游侠儿从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屑。而之后王越的作为更是让高顺对这位所谓的武学泰斗级别的高手的观感降低到了极点,反而高顺对王越的弟子史阿的观感不错。这是个知事理明得失的人。
徐济听到高顺如此问道也是一笑开口解释道:原本我也以为便失去了英雄楼的情报来源,不过看起来史阿似乎觉得我值得投效,昨日他遣人送来消息之时还顺带捎来了一封短信。大约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够追随我之类的。虽然我并不相信史阿真有多忠心,不过这家伙却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幽影正缺这么一个人,所以我就接受了他的投效。高顺闻言更是眉头深锁。而后开口继续问道:主公不担心王越?此人可不像那么容易满足之人,主公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徐济摆摆手道:不必多虑,老东西自从刘宏驾崩之后便失了势,真正的权势之辈哪里看得起他这么一个武夫?观其举止,恐怕是心中致仕的企图还未打消,那便让他自己去吧。我不日便要离开洛阳,王越在洛阳惹出什么事儿来也不归我管。听到这话高顺不由惊讶道:料不到主上竟然似郭祭酒一般惫懒无赖,真是……话说一般高顺立刻意识到自己冒犯了徐济,这正想要行礼请徐济不要怪罪的当口就听到徐济哈哈大笑道:子和今日才知我的为人不成?奉孝那一身惫懒还不是跟我学的,这家伙不学好偏要学坏,当真是浪子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