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任何时候粮食都是一个政权和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生产和储备足够多的粮食,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刘和来自于后世,虽然没有经历过新中国初建时“三年自然灾害”那种极端困苦的时期,但他对于储备粮食的重要性却是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
实际上,不仅是刘和重视粮食储备,数千年以前的老祖宗们很早就重视储备粮食,并且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那便是“常平仓”。相对于影响深远的“四大发明”而言,常平仓制度在后世已经被许多人忘记,但这项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后世各个国家都在执行并且不断完善的重要制度,始终不曾废弃。
西周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了粮食储备,并且从那时起,粮食储备就具有了后世的一些主要功能,比如稳定粮价、防备凶年歉收、应对国家大事,例如军事或工程建设。春秋战国时期的李悝和范蠡还制定过具体的措施。
到了西汉宜帝年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是当时主管农业的官员,他精通《九章算术》,长于计算经济措施的功利与得失,以此得到皇帝的赏识。耿寿昌发表过不少重要言论,并提出了一些颇得民心和推动经济的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他提出来的众多制度措施当中,“常平仓”便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项,用“光耀千古,泽被后世”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据史料记载,在耿寿昌任职前,朝廷每年都要从关东水运不少粮食到洛阳,因此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很不合算。在耿寿昌任职期间,他上书汉宜帝。建议在丰收之年就近收购粮食储备起来,以供应京城,这样可节减从关东运粮兵卒一半以上。宜帝虽然在史书中声名不显,但却不是昏君,因此很快便接纳了耿寿昌的建议,并且迅速推广天下。
由耿寿昌极力倡导和负责建立起来的常平仓制度,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型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则打开这些储备粮库,适当降低价格向老百姓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于平抑粮食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尽管当时有人对“常平仓制度”有不同的议论和看法,历代王朝对于这个制度也时有兴废,但常平仓制度自从出现以后,便成为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一直被推行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
《汉书?食货志》在总结前人关于粮食生产和储备的论述时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指责国王:“丰年,社会上存在着猪狗吃着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储蓄粮食;凶年。野外有饿死的穷人,而不知道贷放粮食给百姓”。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常平仓制度”的重要意义。
常平仓制度的根本就在于维护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歉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
制度虽好。但也要靠掌握政权和实施政策的人来推行。大汉推行常平仓制度已有数百年,各级官府对于如何落实这项制度也是驾轻就熟,但因为中央朝廷的日益腐朽堕落和世家豪族不断兼并穷苦农民的土地,加之连续不断的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到了黄巾起义之后,常平仓制度便名存实亡,以至于整个大汉堕入了一个因为没有粮食吃,所以各地百姓起来造反,然后毁坏更多的良田,导致更多的百姓没有粮食吃,然后更多的人起来造反这样的恶性循环。
刘和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从长安逃回幽州之后,牢牢地抓住两件事情不放。
一是保境安民,二是提高粮食产量。
为了保持地盘的稳固安定,刘和跟公孙瓒、袁绍、鲜卑人、乌桓人不停地作战,甚至不断地将战线向外推,等于是变相地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刘和大量吸纳和安置流民,实施军屯和民屯,兴修农田水利,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恢复常平仓制度……
前几年,幽州和冀州遭受大旱和蝗灾的时候,因为幽州的粮食储备较为充足,加之刘和的应对果断迅速,所以有惊无险的渡过了这场原本可能会导致幽州和冀州元气大伤的灾害。这次危机过后,刘和在幽州和冀州的声望已经与刘虞持平,而郡县两级官府对于常平仓的建设更加重视。经过数年积蓄,幽州和冀州的粮仓内又堆满了粮食,等到这次席卷大汉的大灾荒爆发之后,终于派上了用场。
刘和下达给各州、各郡、各军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从陆路、从海路向着北方和东方传递过去。
蓟城州牧府,刚刚上任不久的幽州牧刘惠接到刘和的亲笔书信后,立即召集州中各级官员召开紧急会议。
刘惠对大道:“本官刚刚收到骠骑大将军从邺城传来的急报,要求幽州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别驾齐周问道:“可是要对并州用兵?”
“此次进入紧急状态,却不是为了用兵,而是为了赈灾!”
治中魏攸皱眉问道:“幽州去岁风调雨顺,今春以来农耕顺利,各县百姓粮食充足,何来赈灾之说?”
刘惠一脸凝重地说道:“公子这次却是要凭幽州、冀州和辽州的常平仓储备之粮,拯救大汉千万挣扎在生死之间的民众!”
“什么!”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幽州的常平仓被掏空,来年万一灾荒蔓延至境内,又该如何应对!”
“骠骑将军这次却是有些冒进了,幽州前些年才遭过一次大灾,如今情形刚刚好转,岂能忘了教训。”
议事厅内一片众说纷纭,许多人对于刘和的决定表示不理解,甚至是反对。
刘惠似乎早就料到众人的反应,只是冷着脸听大家聒噪,等到众人把牢骚发完之后,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此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骠骑大将军总督北方五郡军政大事,他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地在幽州贯彻落实!本官宣布,从此刻起,幽州进入紧急状态,所有官员立即分赴各县,监督常平仓出粮!若有阳奉阴违、借口阻拦、中饱私囊者,按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厅中官员很快想到刘虞父子如今虽然离开了幽州,但蓟城还留驻着五千龙虎卫,幽州更有骁骑、幽燕、镇北三支大军镇守,一旦幽州进入紧急状态,刘惠便握有生杀大权,谁要是敢在这种节骨眼上冒泡,那就是在找死。
鉴于刘虞父子巨大的威望和刘和刚硬的手段,幽州各郡县迅速行动起来,大批的粮食开始向着西线和南面运输。
渔阳狄平,镇北军驻地,主将徐荣刚刚接到刘和的军令。
“传本将号令,各屯堡负责人于明日未时前来军部议事,过时不到者,军法从事!”
很快的,数十骑手持军令的传令兵驰出军营,向着广袤的原野呼啸而去。
第二日未时,数十个屯堡的头领悉数到场,没有一人缺席。
“骠骑将军有令,各屯除了留够秋收之前的粮食,其余粮食立即入袋装车,七日之内运抵泉州。此次运粮,事关数百万黎民的生命,各屯堡不得有半分延误和截留,若是有人违抗军令,定斩不饶!”
随着徐荣一声令下,两万镇北军立即行动起来,无一人质疑和违抗刘和命令。
刘和的命令从海路传到辽州襄平,辽州牧赵该和度辽军主将鲜于银几乎是同时收到刘和的亲笔书信,两人立即碰头,商议从本州运输粮食前往洛阳的事宜。
赵该说道:“公子心怀天下黎民,此次欲凭一己之力补天裂,我们作为下属,理当竭尽全力地支持他。辽州虽然初创,但地广人稀,每年的粮食产量却也不低,这次我打算超额完成公子下达的指标,不知明辉有什么建议?”
鲜于银毫不迟疑地说道:“理当如此!公子就在邺城看着我们,辽州虽然地处偏远,这次却要好好让大汉各州瞧瞧咱们是如何做事的。州牧放心,度辽军舟师一定全力承担运输之事,绝对是随叫随到,不会出现半点延误!”
别驾王烈建议说道:“可派人前往乐浪向公孙度筹粮,值此举国危急之时,他也该分担一些才对。”
“对!不能便宜了这厮!除了从乐浪筹粮,还可以从夫余国购买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有多少算多少,我们在这里多努一分力,受灾的地方或许就会少死一些人。”(未完待续。。)u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最新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网址:
① 阅读时可使用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② 在《涅破》阅读《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最新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无弹窗广告的烦扰。
③如果本站转载的《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最新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侵犯到您的利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④如果您发现《三国之帮爹当军阀》这本书存在色情、政治、暴力等违反国家互联网管理规定的内容,请通知我们进行清理。
⑤如果发现《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最新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有错误,或没有及时更新,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⑥各位涅破友如果喜欢《三国之帮爹当军阀》这本书,请积极参与评论和投票,不但可以与其他书友共同分享乐趣,也可以增加积分和经验!
⑦本书是终南道的类作品,本站只提供《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最新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的自动转载服务,章节《章节目录 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