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成立的共和国权力体系中,国安总局的办公室主任似乎算不上大人物,但军委会军务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绝对是。离开海晏堂步行回西八所的路上,几处固定位置的警卫看到军容整肃的总参谋长走过来,纷纷立正敬礼。
十年前只身回国闯荡,十年的时间见证了新中华的诞生,柏林军事学院的同学们还在少校中校阶级上苦熬的时候,自己竟然坐上了有军队大脑之称的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宝座,一向淡薄权势的司徒均不禁生出几分自豪来。
司徒均无疑是国防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但他跟鲁山、王明远、冯国柱、叶延冰等统兵大将不同,他在军队中并无私人势力,军队的大多数高级将领将其视为龙谦的幕僚长。这位深受最高统帅信任的幕僚长似乎刻意保持着与各位统兵大将的距离,彼此绝无私交。不仅如此,这位目前显然是除了龙谦之外的军队第一人生活极其简朴,至今保持着独身,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几乎没有个人的任何**。
要问在他人看来简直简朴简单到了极处的总参谋长有没有隐秘的**,答案是有的。是人就有**,怎么能没有呢?民族意识极强的司徒均的**不在于金钱女色,不在于华物美食,更鄙视金钱如粪土。他的**说起来极其高尚——建立一支超越德国陆军的强大陆军!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国战中纵横决荡,一洗国耻,重现强汉盛唐的荣光!
而实现这个理想的前提是建立类似于德军总参谋部的具有绝对权威的军队指挥机构。司徒均认为,建立一个具有绝对权威并且高效的总参谋部是建立一支可以与西方列强近代化军队相抗衡的前提。
现代德国脱胎于普鲁士王国,而普鲁士具有独特的军事传统,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别的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有一个国家。由此可见普鲁士好武的传统。1870年普法战争证明了普军比曾经纵横欧洲所向无敌的法军更优秀,而战争的胜利原因在普鲁士人看来是因为他们创建了比所有国家都先进的总参谋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军官具有令人惊异的共同思维。在司徒均看来,这是保证建立一支强军并战胜一切敌人的关键。
他已经坐上了总参谋长的位子。他关于打造一个高效的、具有绝对权威的总参谋部的建议获得了最高执政者的赞同并已经获得了重组总参谋部的绝对权力。
司徒均承认,蒙山军已经是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快速取得反清战争胜利是预料中事,尽管过程之迅捷出乎了司徒均的意料(司徒均高估了满清政权的稳定性。没有料到战争后期各派武力的纷纷倒戈)。在北洋主力猛攻德州之际,司徒均坚定地认为山东军可以守住德州。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山东军拥有了不弱于对手的武器装备,而是建立在蒙山军已经成型的制度及训练水平上,换句话说,对北洋军有着较深了解的司徒均认为龙谦创立的蒙山军比北洋更具制度优势。在跟随龙谦的近十年里,司徒均已经折服于自己的统帅了,承认他具有比自己更为犀利的眼光。比如在武器配备,部队编组,小分队战术,军官培训等方面。特别是新技术的运用山,具有超越自己的眼光。当初费力采购自美国的无线电台便在反清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司徒均认为龙谦在总参谋部制度上建立和使用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现在好了,龙谦将重组完善总参谋部的任务完全交给了自己。
司徒均自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总参设于颐年堂和勤政殿之间的西八所,这是一大片平房建筑群,虽然有些破败,甚至一些房屋漏雨和门窗损坏,但足够安置总参各机关了。一向奉行军人务必在生活上简朴再简朴理念的司徒均批评了商凤春占据勤政殿并大规模修缮西八所的建议,不是出于为龙谦省钱,而是有悖于他治军的理念——一旦总参机关陷入物质上的享受,这个机关的锐气就终结了。冬天不好过?野战部队冬天都有取暖设备吗?北方军当初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剿匪带着煤炉吗?司徒均的诘问令出身北方军现今担任副总参谋长的商凤春极为尴尬。
司徒均进京后,根据龙谦的授权,一面指导、组织、协调各大军区、各新建师的组建与调动,一面拟定各大战略区军事行动指导计划,报龙谦批准后监督各军区执行。东南军区战火已经平息,但西北军区向西北各省的进军以及西南军区向四川的进军仍然发生着规模不大的战斗,期间更涉及到对地方势力的处置政策,牵扯了司徒均的很大精力。
司徒均承认,他对于政治比较厌恶,也比较迟钝。但是,反清战争以及蒙山军更早的建军发展史早已证明,在中国,如果不懂政治而治军简直就是笑话。
回到自己那所简陋到极点的办公室,司徒均立即召来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商凤春,通报了刚才关于外蒙局势的研究结论,指示商凤春立即起草指令下达给北方军区。然后专心修改完善那份编制局上报的关于陆军编制草案。这份厚达110页的报告已经在司徒均案头七天了,仍未定稿。
司徒均进京后虽然不能向过去一样跟龙谦朝夕相处无所顾忌地探讨一切军事问题了(主要是因为龙谦的时间被别人占用了),但俩人还是好几次谈起国防军首脑机关的组建。龙谦早已确定的分设军政及军令两大系统的设想正在实施中,这既是各国基本成熟的做法,也符合他一贯的分权制约思想,为司徒均完全拥护。
承担军政重任的国防部尚未组建,但军令系统要先走一步。目前已经成立的三总部中,运转最为正规的是军令系统的核心——总参谋部。其余两部,总政治部及总联勤部虽然成立并有自己的首长。但由于蒙山军当时分割于三块互不联系的战略区,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宋晋国作为总联勤部长,并不负责南方军的后勤保障。只负责山东军全部及北方军的部分军火供应。南方军是连树鹏具体负责的。总政治部主任当时是方声远,但方声远却基本没有进入角色。南方军是曹敏忠管这块,山东军及北方军干脆就是司令官宁时俊亲自管。而且,他们的精力主要在练兵打仗,一切人事、稽核、奖惩等划归总政的职能都不太正规。
龙谦等司徒均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筹划共和国武装力量统帅机关的重任交给了司徒均。龙谦对他说,你不要等政府机构的建立了,先拿出一个总体的方案来。一些原则我已经跟你谈过了,你照我定的原则设计出国防军统帅机关的构架,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到不遗漏,不重叠。精简高效。
这正是司徒均所愿意做的。
目前军队的统帅机关就是三总部。按照龙谦军政军令分设的构想,总政治部所管的一大摊子肯定要划归即将成立的国防部。但是,总参谋部、总联勤部、陆军司令部及也已成立的海军司令部加上显然是国家最高军政机关的国防部究竟是什么关系,却令司徒均十分的困惑。
他已经有了两个副手。商凤春及张玉林。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位副手显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司徒均认为,既然已经任命宁时俊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司令部的建立就是必然的了。海军司令部有了,陆军怎么办?直属于总统吗?龙谦曾在小范围说过国防部代行陆军司令部职权,确实有过这样的考虑,但这样一来,海军似乎要独立于体系之外了,这显然又不合适了。
不光是陆海军两大军种的关系问题。海军司令部与国防部、总参谋部以及总联勤部是什么关系?垂直还是平行?总参机关是否设立海军指导机构?总参与国防部又是什么关系?总参谋部与总联勤部如果平行的话,部队的武器采购完全决定于总联勤部就不合适了,因为作战训练部可能不涉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采购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龙谦提出的兵种司令部的问题,龙谦曾有委任段祺瑞为炮兵司令的建议,但被段氏所拒绝。证明龙谦已经有设立兵种司令部的设想了。如果考虑到工程兵,骑兵,通信兵等特种军种,这些兵种司令部与前述的大机关又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存在叠床架屋的弊端?
这些涉及全局的问题,只能由龙谦来回答。司徒均承认,虽然龙谦并未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但对于军事机关的设立有着超越他人的敏锐。他当然不清楚龙谦的来历,将其归结为天授,开国领袖确实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
对于司徒均归纳的系列问题,龙谦的回答是这样的:国防部是全**事力量的最高行政机关。海军司令部及可以设立也可以不设立的陆军司令部是国防部的机构,他们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垂直领导关系。国防部对于全国的武装力量是行政管理,体现在高级军官的任命、奖惩、薪酬、新部队的成立、老部队的裁撤等方面。但国防部不管军队其他业务了,比如军事行动的指挥,那是总参的事情。也不管武器装备的采购,那是联勤总部的业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总参和国防部是什么关系?答案是平行关系。总参是军令系统的核心,联勤总部是后勤系统的核心,而国防部是行政系统的核心。于是,必须有一个更高的机关来领导协调这几个大机关,这个机构就是军事委员会。我反复想了,军委会不能撤销,否则就不成体统了。军委会是一个联席会议的模式,将来会从宪法上明确全国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如果发生全局性的战争,军委会就是最高统帅部。总统将自然而然地担任军委会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联勤总长、海军司令以及政府主要部门如外交部、工业部、交通部的部长以及政府总理也应该是军委会的成员。至于你所担心的联勤总部与总参的关系,不要紧,可以由军委会协调,联勤总部当然要听总参的意见。实际上。国家的军事管理指挥体系就是两个轮子,总参管编制、训练、打仗,国防部管人事,联勤总部更多地处于协助总参的位子。现在你明白了吧?你的任务除了建立和完善总参机构。还要明确各大机关的职责。千万不能出现如日本一样的陆海军争权的局面,更不允许军队凌驾于政府之上。出现军队左右政局的现象。我的原则是军队必须服从于政府,而不是相反。
至于兵种司令部的组建,龙谦这样解释道,兵种不同于军种。是军种下的细化。目前情况,暂时只组建炮兵、工程兵两大兵种部,隶属总参领导,职能是研究、强化两大军种的建设,他们将垂直管理各军区的炮兵及工程兵部队,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军区调配炮兵及工程兵。但骑兵及通信兵不设司令部了,前者没有前途了。路子越来越窄,后者不需要专门的司令部,总参之下搞一个通信局就可以了,但通信兵的建设要加强。不止是无线电的加强,更为关键的是有线电话的普及。毕竟无线电存在泄密问题,平时及战时还是要更多地依靠有线电话。
龙谦解释清楚了军事统率机关的构架,司徒均与助手们几番讨论,拿出了总参机关的组建框架,形成报告后呈报龙谦。司徒均计划设立参谋、通信、情报、训练、交通五个局。核心部门是参谋局,也是总参成立最久的部门,前身即蒙山军参谋处。其余如通信局是在广东才组建的新单位,训练局则是从原参谋处分出来的,将主管全军的训练工作,交通局是新单位,司徒均鉴于内战结束后部队大规模调动带来的问题,意识到军队的交通问题异常重要,所以专门设了一个交通局。而情报局的组建则是认为总参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军事情报系统,目前的军情局直接对龙谦负责,甚为不便。
报告递上去的次日龙谦便打电话召司徒均、商凤春及张玉林到海晏堂讨论总参的机构设置,龙谦对司徒均的报告提出了几点意见,关于总参要求设立情报局,龙谦同意,告诉他们前的军情局将做业务上的分割,留下军事情报这一块给总参,也就是你们计划设置的情报局,名字还是叫军情局为好,但隶属关系明确归总参领导。对于交通局,龙谦认为很好,具有前瞻性,军事行动离不开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总参应当设立自己的军交部门。通信部的设立也可以,下一步要大力改善提高部队的通信水平。但对于其他部门,龙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显然,他在司徒均设想总参机构的同时也做了思考。
龙谦认为司徒均的方案里缺少重要职能,第一是动员体系的建立,所以要设立动员局或兵役局,主管全军的预备役建设工作。山东已有经验,要总结推广。龙谦说,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只靠十几二十个现役师哪里够?另一个方面,即使国家有钱了,也不能在和平时期养着几百万军队。所以没有预备役部队绝对不行。总参要研究制定兵役制度,经国会及政府审议批准后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地方政府执行但总参要加以指导监督,用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储备三百万或者更多的预备役兵员方能应付全局性的大战。
第二,参谋局不如叫作战局。总参是全军的大脑,在战略上要服从国家意志,但在战役策划上要依靠总参及军区,所以参谋局不如叫作战局更为贴切。这是总参应当大力充实的部门,内部设几个处,各处分管什么业务,要从实战出发,假如战争爆发,作战局要担负起指挥全军作战的重任,指挥作战需要什么资料情报,就设什么部门,一定要精干、充实,挑选最优秀的军官进入作战局。
第三,训练局不如叫教育训练局,训练不必细说了,要制定各兵种训练标准发放全军作为训练的依据。因为全军的军事院校管理要交给总参,需要培养什么专业的军官,需要总参统筹规划。
另外,我建议增设两个局,一个是编制局,专门研究部队的编组问题,现在我们将现役师分为了甲乙两种,这是不够的,针对北方的部队和针对南方的部队,在平原、高原和森林地带作战的部队,在编制上应体现差别,不能一概而论。编制问题很重要,大到方面军的组建,小到步兵班的人数及武器配备,都要有人专门研究。这是一门科学,你们要调研列强的军队编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军的编制方案并不断完善。第二个是航空局,我不是说过了吗?要大力建设航空兵,这是一个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军种,要有专人研究和管理。对了,还有测绘问题,我们没有精确的地图,别说国外的了,就是自己国土也缺少精确的地形图,这件工作肯定是总参的,你们考虑了吗?
司徒均解释编制、测绘及航空都想到了,原先的方案是在参谋局下设立编制处及航空处,在训练局下设测绘处。龙谦说编制及航空都要升格,至于测绘,按照你们的设想办吧,要从大学里挑选一部门专家做这件事,绘制地图就用到飞机了,航空的重要性你们会越来越体验到的。
几个月来,司徒均及两位有了明确分工的助手的主要精力就是组建和完善总参机关。目前各局的主要军官都配备完毕,运转也基本正常的,当务之急除了外蒙问题外,一是编制调整,二是军队院校的设置及专业调整,司徒均承认,在龙谦的具体指导下,总参是越来越正规化了。
“报告,”门外响起了报告声。
“进来,”司徒均搁下了手里的笔。
“报告总长,政务局方局长求见。”
“哦,快请。”司徒均没想到比自己还忙的方声远竟然亲自登门。
“喔,堂堂国防军总参谋长,你这也过于简单了吧?”方声远打量着司徒均的办公室感叹道。尽管都在西苑,但方声远还是第一次来总参谋部。
“简单吗?我觉得蛮好了。”司徒均拽过一张椅子,“请坐,有何指教?”
“哪里敢。”方声远笑着摸出一张请柬。
“原来是您的大喜之事啊。”司徒均接过来,“一定去讨杯喜酒喝。”
“我说司徒啊,你的事也该操操心啦。要不我跟蔡元培说一声?让他在北京大学给你物色一个?出身差了,你怕是瞧不上呢。”
“多谢,多谢。我的事还是交给我管吧。”
“司令可是说过多次了,要我们帮你呢。”方声远笑着说。
“多谢,多谢。方局长新婚在即,而且马上要出任政府总理了,还如此关心我,让我很是感动。”嘴上说着感动的话,但脸上却没有感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