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家血魂碑 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

《土家血魂碑》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

作者:十一郎 字数:2146 书籍:土家血魂碑

  走了一段向上延伸的石板小路,陈老指着亭子周围说:“这个地方原来其实是一个看戏的地方,亭子前面就是戏台,当时的达官贵人就是坐在亭子那里,听戏看表演的。”我更疑惑了,看台怎么会搭在一座庙里?想想当年人声鼎沸的场景,我更感觉这个地方很荒谬怪诞。

  陈老所说的石牌坊在公路上方,离桓侯庙大概一里地左右。我们踏着清一色平整的石板,很快就来到石牌坊前面。

  由于石牌坊是另一个重点保护文物,所以由政府出资修了一堵围墙,并且用铁锁锁住了大门。石牌坊在一个高台之上,有几步青条石垒成的梯子延伸到大门。陈老指着石梯说:“这石梯子不多不少刚好四十八步。”我边上边数,果然如此。

  陈老打开大门,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陈老一番介绍,我们总算弄清了石牌坊的来历,怀着敬畏之心领略了古人匠心独具的雕刻艺术——

  明熹宗天启元年,唐崖宣抚使覃城奉调征渝城,擒樊龙、樊虎;次年奉调征水西安邦彦;天启三年奉调征奢崇明、奢社辉,三次征战,战绩卓著,蒙钦差四川总督朱燮元提奏,升任都指挥使司佥事,皇帝赐令二道:敕大坊平西将军“帅府”二字;敕造牌坊一座,正、背二面上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这个时期,唐崖土司最为昌盛繁荣。

  牌坊以砂石建成,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檐面、筒瓦斗拱建筑。中高六点八米,边高五点八米。四柱列立,柱为四方体,边宽五十厘米,前后有二点五米的鼓型石护柱,左侧石护柱前立石狮一个。中门宽二点九米,高五米。侧门宽一点七米,高三点五米。上以整石为枋,凿榫与柱相接。枋间以厚十五厘米的薄石相嵌,其上有人物浮雕、书画文字。中门坊额下以象鼻装饰。临街正面的“荆南雄镇”,背临衙门一面的“楚蜀屏翰”这八个大字,均为阴刻,苍劲醒目。大字上下坊额面有“土王出巡”、“舜耕南山”、“渔樵耕读”、“云龙吞雾”、“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

  陈老说:“当年,如果有人想参见土司王覃城,到这里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看,那里还有完好如初的拴马桩。所有人进门都不能走错,左侧那个边门上方雕刻的是‘渔’和‘耕’,也就是说渔夫和农民只能从那个门进,而‘樵’、‘读’下面那个门只准樵夫和读书人进,有一定等级的官员则人中门进。由于土司时期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女人的地位也很低,根本不准从大门进出。”

  “按道理说,门前的石狮子应该成双成对才对,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个呢?”覃瓶儿指着牌坊左侧那个奇形怪状的石狮子说。

  陈老笑笑说:“这姑娘的观察力倒很仔细。这石狮子本来确实是一对,左右各一个。但是原来右侧那个眼睛望向重庆酉阳的方向,有人说不知哪一年它已经飞到酉阳去了,如果你们有机会去那里,会在当地发现这只飞走的石狮子。你们再看左边那只,它脖子上是不是有深深的绳子勒痕?传说很久以前这只石狮子因思念同伴,也想飞到酉阳去,却被当地人硬生生给拴住了,最后就留下了勒痕。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具体是么子原因只剩下一只狮子在这里,早就没人知道了。”

  此时雨已经彻底停了,太阳从乌云中探出头来,照得仍在滴着水珠的杂树青草熠熠生辉,群山展露出亮绿的肌肤,将洗得干干净净的石牌坊和隐在树丛中的残垣断壁反衬得更加古朴雄伟。我的思绪飞跃百年时空,仿佛看到形形色色的土家先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身影。

  “走吧,我再带你们去看覃城墓、土司皇陵和夫妻杉,这是每个游客来这里必看的景点。”陈老的话音将我拉回现实,“覃城墓?”我精神一振,暗道我们寻找覃城这么顺利,这么快就找到了他的墓?我们根本来不及想另一个问题:即使找到了覃城墓,我们接下来又怎么办呢?他如何告诉我们有关血魂碑的秘密呢?

  四人心领神会,相互看了一眼,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谁知陈老接下来的话将我们炽热的心彻底打入冰川,“这座覃城墓只是他四十八座疑冢之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是不是他真正的坟墓不得而知,坟前虽立有石碑,但碑上没有任何碑文……”

  “四十八座疑冢?”我急了,“为什么要搞四十八座疑冢?”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先把土司历史简单跟你们说一下吧,我年纪也大了,是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那段历史,你们听完之后,就知道当年覃城啷格要布置四十八座疑冢了。”陈老满是沧桑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于是,在一场大雨之后,置身绿树青草掩映下残破不堪的土司皇城,我们从陈老低沉的话音中了解到那段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历史——

  硒都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巴子国地,战国时被楚国占领并入巫郡。秦统一中国后,“仍以巴氏为蛮夷君长”统其部属。此后,中原封建统治者长期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羁糜怀柔政策,“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其含义就是当时的中央政权对硒都的土家族人不管不问,如果归顺朝庭,就加官进爵,如果征调有功,就给予奖赏,如果给朝庭进贡还会获得丰厚的回赐。当时这种宽松的羁糜政策和松散的统治,使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土家族相对稳定,土家先民巴人于是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下来。宋祥兴二年(1279年),覃散毛占据本地大水田,宋亡后自称散毛峒主。这种羁糜制度从巴国灭亡一直到宋朝末年才结束,长达一千四百多年。

  羁糜时期,本地的土家族人被汉人称作“五溪蛮”或“廪君种”。“五溪”是指酉、辰、巫、武、沅等五溪。

  宋朝的羁糜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制度,各羁糜州与宋王朝实际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到宋王朝衰微、统治力削弱时,各羁糜州酋长开始不服从宋王朝的控制。加之宋代在硒都土家族所设置的六个羁糜州所统辖的范围不大,相当一部分地方仍为各强宗大姓所占据,他们同羁糜州的豪强趁宋王朝衰弱而纷纷崛起,各据一方。宋王朝灭亡之后,元王朝为统治这些豪强,于是广设土司,实行招降安抚政策。

  土司实行封建世袭制度。级别从高到低分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不问贤愚,都可以继承王位,父死子继,无子的兄死弟继。

  唐崖土司建于元至六年(1346年),在硒都,与唐崖土司同时期建立的还有金峒安抚司、龙潭安抚司,而当时的唐崖还是长官司。明天启元年(1621年),唐崖宣慰使覃城三次征战立了大功,被当时的朝庭封为平西大将军,唐崖土司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