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大帝无双 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

作者:真命虎哥 字数:2849 书籍:三国之大帝无双

  密室中一片沉寂,显得格外阴冷,只有几道细细的阳光从暗窗格中透了下来,洒在杨彪面前的案几上。

  自从王允态度由态度ai昧转向支持刘协,卢植公然支持刘协之后,党人的会议地点已经改到太尉杨彪府里。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弘农杨氏照样也是四世三公,杨彪的曾祖父杨震(杨震的曾祖父杨敞是西汉丞相)、祖父杨秉、父亲杨赐也都曾官居太尉,以忠直著称。汝南袁氏终于三国,而弘农杨氏后来还建立了大隋朝,再到后来又出了个杨家将。

  这位在演义中对刘协忠心耿耿的太尉,此刻却是满脸的怒气,敲着桌子吼道:“你们何其糊涂?竟然公然在朝堂与陛下叫板,如此一来,则我等化暗为明。王允、卢植等人已决意效忠陛下,必然已有防备。那卢植的学生公孙瓒和刘备都在诸侯军中,王允又与曹孟德交好,若再鼓动其他诸侯,则本初和公路行事难矣!”

  张温哼哼笑道:“皇子辩本为先皇嫡子,因逆贼所废,今董贼已驱,陛下理应还政于弘农王。如今不但不还政,还大肆鼓吹自己驱贼之功,又废太后,欲驱逐皇子辩,实乃大逆不道。各路诸侯岂会不明事理?本初本为盟主,只待举兵回京振臂一呼,诸侯必然云集响应,则区区公孙瓒和曹操能奈若何?届时皇子辩归位岂不顺理成章?”

  杨彪怒道:“皇子辩虽为正统,毕竟已被废为弘农王;皇子协虽为董贼篡逆所立,终究也是先皇嫡子,且已为当今圣上。再行废立之事,阻力重重;关外诸侯名为勤王,实则多有异心。你等率性而为,视为儿戏,必然大事难成也。”

  一直在旁不语的光禄大夫种拂,突然插话道:“今陛下已掌控京师兵权,且一向杀伐决断,连董卓在京之时都敢刺杀,何况我等。我等在此做无益争执,恐几日之后已成刀下之鬼。关外诸侯已在虎牢关候旨七日,何不传书给本初,要其以粮草将尽,催陛下速速下旨宣他等进京,则大事方有望也。至于关外诸侯之心思,本初自会处理。”

  杨彪点点头:“翁叔言之有理,我即刻就修书给本初。”

  董卓弃洛阳而退守长安,仍然自称凉州刺史,恢复到他进京以前的职位,京城之行不过一场繁华落尽的黄粱美梦而已。但是即便如此,刘协也不愿意承认他的凉州刺史的职位。只是他的势力太大,暂时只能听之任之。

  同盟军奉旨入关。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洛阳进军面圣。

  几天之间,洛阳城郊的草似乎更绿了,草丛中不时有野兔和野鸡窜进窜出。路边的耕地里竟然已经有人在开始整地了,耕地中的人竟然还有唱歌的和欢笑的。

  路边的村庄里竟然能闻到爆竹声,节日和喜庆时才燃放的爆竹。

  一大队人马随着一杆“曹”字大旗,带动着漫天的尘土向洛阳方向缓缓前行。

  队前一个细眼长须的大汉,骑着一匹极其雄壮的大宛白马。那马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驼着曹操行走如闲庭散步,毫不费力。据说此马快跑的时候连影子都追不上,人称绝影。

  后面又跟着六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当中右一人,身高九尺左右,手执一杆钢枪,满脸威猛之色,俨然为六人之首,名夏侯惇,字元让;当中左一人,也手执长枪,马上挎着一张雕漆大弓,挂一壶箭,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之弟;靠右边一人,手执长枪,名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再靠右一人,手执长刀,名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从弟;最左边上一人手执长枪,名李典,字曼成;最右边上一人执长刀,名乐进,字文谦。

  此六人是最早起兵的大将,也是历史上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大将。

  曹操眯缝着细眼,望着洛阳方向陷入沉思。

  一个多月前,他像贼一般潜行出城,只为了那个粉雕玉琢的俊美少年的一句话:“汉室江山,全托付在曹卿之手中。”

  一个多月后,他完成了陛下的任务,而陛下也完成了他的大计,一个十岁少年的王图大计。

  一切恍然如梦,却又是那么真实。

  陛下,曹某不负所托,您可安好?

  后面六人在身后一路讨论着这场战事,可惜毕竟没什么太多他们出彩的地方。这次讨伐战的风头都被刘备三兄弟出尽了,似乎这场讨伐战就是专门为他们三兄弟出名而战的。六人当然不怎么服气,尤其是夏侯惇。战华雄时他在押运粮草没赶上,战吕布时又被曹操拉住。

  慢慢的几人讨论的话题开始转移到洛阳的怡云阁,洛阳的那些皮肤白嫩的姑娘身上。然后又从洛阳的姑娘谈到洛阳之战。

  曹操回头对六人道:“陛下果然神武,居然以一万仓促之军,败退董卓十五万虎狼之师,曹某实在佩服得紧。”

  夏侯惇不以为然道:“十岁幼主能如何神武,恐怕还是朝王允、朱儁等人在旁相助。而且若无我等同盟军先败董贼军威,又断其后路,董贼怎么会如此仓促退军。”

  曹操微微笑道:“非也非也。我出京发矫诏起义军,令董贼倾巢出动;陛下掌控京师拒董贼于洛阳城外,这些都是在陛下计划之中,非他人之计。”

  夏侯惇脸上露出惊疑不信的表情。因为他的儿子夏侯充,也刚好年方十岁,每天只带着一帮儿童逃学打架,差距实在太远。

  曹洪不服道:“我听闻陛下之所以能退董贼,皆因挟董母而逼董贼,诚非光明磊落之举也。”

  曹操哈哈笑道:“以一万挡十五万,自损五百而伤敌万余,岂是挟持董母所能为?挟董母而逼董贼,足以证明我主为成大事,不拘小节,必将成为一代雄主也。”

  李典也笑道:“不料明公对陛下如此推崇备至。我闻昔日明公年幼之时,汝南名士许劭谓明公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明公欲为能臣耶?明公欲为奸雄耶?”

  这种话要在以往肯定是要杀头的。但是自董卓乱政之后,皇权在世人的心目中并不像以前那样神圣。六人与曹操情同兄弟,倒也不避嫌。

  曹操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乱世乎?治世乎?全在主上。主英明则为治世,主昏庸则为乱世。曹某是能臣还是奸雄,全在陛下一念之间耳。若陛下能一直英明如此,何愁天下不兴?”

  大军行至洛阳东门三十几里之处,各路诸侯会集。这是大家约好的汇集之地,汇集之后再以袁绍、曹操为首,挥师进京面圣。

  正商议间,迎面数十骑飞来,大呼圣旨到。

  各路诸侯齐齐上前接旨。

  为首一人,身穿红色官服,年纪二十五岁左右。捧着一卷圣旨打开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兴义兵而匡扶汉室,败董贼而救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理当封赏。然京城狭小,而诸侯兵马众多,故令各路兵马驻军于洛阳三十里之外,不可上前。各路诸侯及部将可带百人护卫进京,即刻面圣领赏。钦此!”

  曹操暗道,此主果然心思缜密。

  诸侯中立刻有一人长身怒起:“岂有此理,当日逆贼董卓进京,八万军马全部驻扎在洛阳城周,为何我等忠心护主,兵马反而要驻扎在三十里之外?难道我等尚不如董卓乎?”

  曹操一看,正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宣读圣旨的年轻官员哈哈笑道:“当日董卓驻军于城外,才有日后之祸。陛下恐十八路诸侯中冒出第二个董卓,败坏其余诸侯名节,故有此旨。”

  袁术怒道:“若我等执意驻军于又如何?”

  年轻官员厉声喝道:“若驻军近于洛阳二十里者,即令其余各路诸侯合力灭之,悬其头于东门之外。”

  袁术刷的一声拔剑而出,指着年轻官员问道:“你乃何人?安敢如此嚣张?”

  年轻官员也拔剑而出,指着他骂道:“我乃宫中飞龙卫骑都尉李逸飞,奉陛下旨意传话,你敢造反吗?”

  后面十几个飞龙卫全部拔剑指着袁术。

  袁术怒道:“放屁!什么飞龙卫骑都尉,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此官职?你等必是假传圣旨,来人,给我拿下!”

  袁术帐下几员将领挥刀而出就要拿人。

  现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且慢!”曹操一声断喝。“昔日我在京城之时,曾闻飞龙卫乃陛下贴身卫队,也曾见过这位骑都尉大人。圣旨有盖玉玺大印,岂可有假?我等本为勤王护主而来,今见圣旨岂能不谨遵旨意行事?”

  袁术冷笑道:“就算他真是骑都尉又如何?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就如此嚣张。若不给他点教训,日后咱们这些大臣还怎么为官?”

  曹操大怒正待发话,却听一人哈哈大笑:“骑都尉官职虽小,宣读的却是圣旨。阁下一个小小的臣子,竟敢藐视陛下,莫非想造反吗?”

  回头看是,却见此人白衣白马,正是白马将军公孙瓒。

  袁术反唇相讥道:“陛下?哪个是真陛下,哪个是假陛下尚未可知也。公孙太守好不识时务。”

  这句话一出,后面群情哗然。一人手执青龙偃月刀就要拍马来斩袁术,幸亏刘备眼疾手快,死死拉住一黑脸一红脸两个大汉。

  “放肆!”一直在旁沉吟不语的袁绍厉声喝道,“既然孟德识得骑都尉大人,圣旨便不会有假了。术弟还不快快接旨,岂敢抗旨不遵?”

  袁术狠狠的盯着李逸飞,哼了一下,又望了曹操一眼,这才又乖乖的跪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