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第两百七十九章 宇宙(三)

《这个吞金兽不好养》第两百七十九章 宇宙(三)

作者:花花小君 字数:3697 书籍: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爱因斯坦的这个评价也许仅是出于直觉,他应该想不到,后人会用佛学理论为他的相对论基础作一个证明,这也许是佛学对他这种评价的一种积极反馈吧。

  绝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亲眼看到自己身边人们的出生、衰老、得病、和死亡,但是绝大多数人只限于暂时的沉思一会儿。

  因为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智慧、毅力与能力等诸多因素的束缚,很快又重新投入世间的生活和娱乐中。

  如同今天的人们沉醉于流行歌曲、麻将、扑克、舞蹈等之中一样,只是身心在这种专注操作地过程中, 让自己暂时忘记了面对的严酷的事实。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中对真实的,必将到来的老、病、死的恐惧、慌张和无奈!

  永远是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去思索生存的意义和去尝试彻底解决生、老、病、死的解脱道路。

  人为什么会有想了解宇宙真相的欲望?

  霍金是这样说的,根据进化论,物种对周围的环境了解的越清楚生存力越强。

  但我们头脑稍微明白点的人,都知道进化论是很幼稚的。

  当年就只是一个学术猜想, 很多问题达尔文都没解决,被他的粉丝给“解决”了。

  波普说:这是范式的世界,学术问题无所谓对错,权威决定一切意识形态。

  所以,霍金的说法只是戏说。

  人为什么会有想了解宇宙真相的欲望?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就是了解真相,而真相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人渴望领会存在——人就是这样。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学术解构,并不能触及现象背后的深刻事实。

  地球上有接近七十亿人了,为什么还是时时感到孤独

  生活在爱人亲人朋友当中,为什么无法灭掉内心的孤独种子?

  是不是我们来自一个地方,却失去了那个地方的记忆?

  是不是我们将去往一个地方,却失去了路途的航标,?

  关于真理,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里,对物理学的概念做出了这么一种解释——物理学的概念是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它不是,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像,单独地由外在世界所决定的。

  我们企图理解是在多少有些像一个人想知道一个合上了表壳的表的内部结构,他看到表面和正在走动的针,甚至还可以听到滴答声,但是他无法打开表壳。

  如果他是机智的,他可以画出一些能解答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的机构图形,但是他却永远不能完全肯定他的图就是唯一。

  可以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的图形,他永远不能把这副图跟实在的机构加以比较,而且他甚至不能想像这种比较的可能性有何意义,但是,随着知识的日益增长,在图景的描述也会越来越简单,并且它所能解释的感觉印象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所以我们才有理由相信,知识有一个理想的极限。

  而人类的智力正在逐步接近这个极限。

  也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个理想的极限叫做“客观真理”。

  什么是真相?

  什么是客观世界??

  关于真相,dirac给杨氏双缝的一个解释是——当我们一个一个发射电子,让其通过双缝,得到的还是干涉条纹,如果我们想看一下到底这个电子是通过哪个孔,当我们知道了的时候,得到的就是衍射图像了,不管我们如何让观察器件不影响系统。

  哪怕仅仅一个光子,得到的图像都是衍射条纹,而不是干涉条纹!

  dirac说,我们对一个系统的测量,都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一系统,也就是说我们测量的结果是我们测量之后的结果,而我们测量之前的情况我们还是一无所知。

  不过哪怕解决了相对论基础的问题,那也要向量子理论出发。为了说明这些并不是牵强附会,有必要先引出以下三段量子物理学家的话——

  奥本海默:在原子物理学的发现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类认识的一般概念……就其本质而言并非我们根本不熟悉、前所未闻或者完全是新的。即使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它们也有一定的历史,而在佛教和印度教的思想中更居有中心的地位。我们所要作的发现只是古代智慧的一个例证、一种促进和精细化。

  玻尔:为了与原子理论的教程作一类比……这样一些方法论的问题,如来佛与老子这样一些思想家早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就是在存在这幕壮观的戏剧中,如何使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身分能够协调起来。

  海森堡: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岛国科学研究对于理论物理的巨大贡献可能是一种迹象,它表明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

  量子理论是科学发展以来最为成功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现在的许多科技成果都带着量子理论的烙印,没有量子理论,我们的生活水平将至少倒退五十年。

  这样一个成功的理论,却是目前物理学家们最感困惑的一个理论。

  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一些基本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不清楚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机制是什么。

  不确定性原理是说: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谷渤 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h/2π(h是普朗克常数),这个规律是海森堡在1927通过数学手段推出来的,之后被许多实验确认,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

  然而这个规律诞生八十多年来,物理学家们一直不知道规律背后的原因。

  也有一些解释,如霍金就认为,测不准的原因是当人去观察粒子时,光子对粒子造成了扰动,所以测不准。

  这个解释虽然很形象,但并不能使人信服,因为测不准原理并不是实验室中的发现,而是首先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的,这就说明,只要量子理论的公设没有问题,那么从理论上说,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是没办法同时精确测量,而这并不是测量手段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一束电子直接打在屏幕上,屏幕会显示一个亮点,表明电子是粒子性的。我们再让一束电子通过两段平行的狭缝,在屏幕上则会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案,表现出波动性。

  如果将双缝之一关闭,则屏幕会出现衍射图案,但干涉图案与衍射图案并不相同,双缝干涉图案并不是单缝衍射图案的叠加。

  最奇怪的是,在上述实验中,让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实验结果还是一样的。

  那么电子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呢?

  如果说电子是粒子,通过单缝时,为什么会出现衍射图案?

  并且如果是粒子的话,必定不可分割,也无法解释一粒一粒发射的电子通过双缝后怎么会形成干涉图案——前一粒不可能与后一粒发生干涉,单个粒子也不可能同时穿过两条狭缝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

  在双缝实验中,我们快速遮去其中一个缝,单个的电子又该如何感知我们的这一行为并立即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本来应该落在干涉图案中的亮点变成了落在衍射图案中的亮点?

  如果说电子是波,可以解释电子同时通过两条狭缝后发生干涉,但通过狭缝后打在屏幕上的为什么仍然是一个小亮点,而不是较暗的干涉图案?

  如果我们想要一探究竟,在双缝旁边安装一个粒子监视器,此时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的粒子,但是干涉图案也随之消失。

  电子好像知道人们的心思,我们想要偷看它的秘密,它立即会掩饰得很好,一点破绽也没有。

  目前主流的看法是,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也一样是处在一种所有可能状态的迭加态中,我们无法推测电子在某一时刻的具体位置,除非进行观测,但我们可以知道电子出现在某一位置的几率是多少,这个几率可通过薛定谔波函数计算得出。

  那么,粒子在通过狭缝前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粒子还是波?还是一种被几率波函数约束的量子迭加态?

  如果是后者,我们又要如何来理解呢?

  显然,微观亚原子粒子的行为不能用我们经典的理论来解释。

  我们只能笼统的说,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对现象的了解,这个认知就足够了,教科书这么写,我们也就这么看。就像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应用物理学家都认为的那样,知不知道粒子的秘密和能不能运用量子理论是两回事。

  现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应用物理学家们不会干等着理论物理学家的解释再干活的。

  况且,粒子世界怎么回事,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好像不大。粒子再怎么奇怪,太阳还是有规律的东升西落,我们还是要有规律的上学上班,微观粒子世界和宏观世界是不相干的。

  但是,真的不相干吗?

  薛定谔的那只可怜的猫打碎了我们希望窝在有规律的宏观世界的美梦,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生生的扯到了一起。

  埃尔温??薛定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1935年就已经觉察到量子迭加的哲学问题怎样可以在宏观级上出现。

  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思想实验:“一只猫关在一钢盒内,盒中有一种残忍的装置,必须保证此装置不受猫的直接干扰:在盖革计数器中有一小块辐射物质,它非常小,或许在一小时内只有一个原子衰变。在相同的几率下或许没有一个原子衰变。如果发生衰变,计数管便放电并通过继电器释放一锤,击碎一个小的氢氰酸瓶。于是猫被毒死”。

  我们运用自己的逻辑推测,那只猫是非死即活的,两者必居其一。

  可是,按照量子力学规则,盒内整个系统处于两种态的迭加之中,一态中有活猫,另一态中有死猫。

  但是,一个又活又死的猫,是什么意思呢?

  猫的死活被摆在了台面上,我们不能再奉行鸵鸟政策了!

  对于量子领域的这种奇怪特性,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玻尔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他的解释也被认为是量子理论的传统观点,被称为哥本哈根解释。

  玻尔认为:在对某个量子物体实行一次测量之前,就把一组完全的属性委归于它,那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询问一个电子“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或者至少,当您提这个问题时,物理学家不可能给予回答。

  他宣称: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我们只能说观察到的世界是什么。

  对于薛定谔的那只被量子论决定生死的猫,玻尔的观点是,物理学不能告诉我们猫是生还是死,当然我们的逻辑可以判断,只有在我们观察后,波函数发生“塌缩”,我们才能知道确定的结果。

  玻尔的结论是惊世骇俗的,因为本来是客观的物理实验,结果却要由主观的意识来决定,这是大多数人所不愿接受的。

  我们一般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眼前的电脑、屋外的果树、鲜花,一切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呆在那儿,并不会因为我们注意到它们就不存在。

  换句话说,就算我们魂归西天,这个地球还是一样的转。

  是的,我们坚定的这样认为,不仅我们,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是同样的看法,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具有两种特性:实在性和定域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