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妻子的温柔,凌漠宸心里一片暖意,点了点头,便动身回衙门去了。
凌漠宸一走,夏紫漓便又百元聊赖了,虽然凌漠轾和赵君慕今天都在这里,换作是她前世的话去找他们聊聊天啊什么的是很正常的,但这是古代,院子不同,她又不能找,无奈之下,只好四处逛逛。
及行至心园时,便听见了朗朗读书声,那是小侄子凌以威的声音,听了一会,读书声消失,夏紫漓心里兴致起,便走了过去看看,只见书房内方行波先生正在教凌以威读书,心里不禁有点疑惑,方行波先生不是在行之书院里教书,为何今天到心园这里了?
此时凌以威站了起来低下了头,手伸出,手心向上,而方行波拿着一把大戒尺,重重的便往凌以威手心上打去只听得几声十分响亮的‘啪啪’声,痛得凌以威全身颤抖,没一会,便哭了起来。而方行波没理,只是走回教书位上,缓缓道:“若果背不出,继续罚戒尺。”
只见凌以威呜咽着,抹了抹眼泪,拿起了书本继续阅读,夏紫漓这次是听得十分真切,凌以威背的,是八股文
这是一篇八股文中的范本,不禁吃了一惊,凌以威才七八岁的孩子,哪能背得出这种东西,若果真背得出,能理解吗?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来自于百度。)
若没有扎实的功底,非但不能写出八股文,连理解也异常困难,就算是自己前世身为老师也写不出,凌以威又怎么懂呢
见着方行波喝了口茶,然后叫停了凌以威,拿着尺子,又走到了他面前,缓缓道:“背。”此字一出,夏紫漓暗叫不妙,方才凌以威也没读多久,这么快便又要背了?
凌以威颤颤的放下了书本,搓着手,反背在身后,咬了咬唇,断断续续的又背了起来,这次比上一次好点,但背到中间,又停了下来,怎么个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方行波眼眸一沉,厉声道:“把手拿来”
凌以威又要挨板子了见着凌以威颤抖的拿出手,方行波一把抓住,高拿戒尺便又要打下去,夏紫漓快速的走了进去,一把的抓着落下的戒尺。
天哪,方行波这样做分明就是在摧残祖国未来花朵
见着面前突然冲出了一个人,方行波愣了愣,定了定神后看见是夏紫漓,便道:“二少奶好。”话毕,便松开了戒尺。低头退开了几步。
夏紫漓轻笑,敢情这距离对于方行波来说很近吧,谦谦君子嘛,自是主动退身。
夏紫漓点了点头:“行波先生好。”放下了手里拿着的戒尺,拿起了凌以威所读之诗文,看了一小会,觉得头晕眼花,便放下:“行波先生未免太严厉了点吧。”
“二少奶,古时语严师出高徒,我自是为凌公子好。”方行波不快不慢的回道,颇有点不卑不亢的味道。
夏紫漓挑眉:“小孩子天真烂漫,你这么死板的教育方式,就算他背着了,又能理解得了吗?不能理解,那背来何用?”她一边说,一边拿起凌以威的小手,天啊,敢情方行波是冷血动物,把小孩子嫩嫩白白的手打成那样子。
方行波这次没立刻回话,而是若有所思起来,夏紫漓自是不管他,揉了下凌以威的手,见着他皱眉,下意识的想把手抽回去,看得夏紫漓心都揪起来了,便吩咐巧儿拿些药酒过来,巧儿应了一声,不一会,便拿了些药酒,夏紫漓把药酒小心的涂在了凌以威手上,这时,却见门外走来一俏丽身形。
正是秋儿。此时见秋儿手里挽着一个食盒,看看时间,快到午时了,秋儿是来给凌以威和方行波送饭来的。
见着夏紫漓在此,愣了愣,便恭身行了一个礼:“二少奶奶午安。”
夏紫漓点了点头,朝方行波说道:“行波先生,教育小孩子不要急,也不要太死板,优秀的教育是不动暴力的,多给他点时间,或者教的方法形象点,那必定是事半功倍。”其实她想说的,便是‘寓教于乐’,但想必死板的方行波不能理解。
方行波欲反驳,但见秋儿和巧儿也在此,自己也的确打了凌以威板子,一时之间自己理屈,只得怏怏的别过了脸,夏紫漓见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心上,便又道:“以威还小,行波先生以后能少用点戒尺吗,打坏了小手掌怎么写字读书。”
方行波还是没应答,一张脸看也没看夏紫漓一眼,夏紫漓不禁摇头,想来古时候的读书人自尊心都那么强吗,一丁点儿意见也接受不了?
想来也是,能写得一手八股文,肯定也是极度循规蹈矩之人,除非是换种教育方式,不然凌以威是免不了又要挨板子的。
想要换种教育方式,除非是自己开书塾,到时候便自己教,想到此,便心念一动,迫切的想把书塾开起来。
轻轻拍了拍凌以威,夏紫漓离开了书房,临走前还听到方行波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话语。
心里一沉,便想回去计较,转念一想,现在计较有何用,虽是嘴里堵着了方行波,但方行波心里却把她骂了几千遍了,跟他计较,浪费时间
心里堵着一股气,饭也没怎么吃好,便坐在了小湖旁,打发着下午的时间。
这时,只见一个仆人朝这边走来,行至跟前,行了一个礼道:“二少奶,有两位客人,说是二少奶的朋友,正侯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