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至此,通车仪式方为正式结束。领导们方可自行其是,在此之前不管是谁都得按既定程序办。
奥迪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行车道上,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柔和的声音,到底是新建的高速,路面平整,车体没有一丝的颠簸,周至诚把头靠在靠椅上,半眯着眼,感觉很是不错。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秘书宋华强回头看了周至诚一眼,一看周至诚半眯着眼,不知道周至诚是在休息还是想事情,宋华强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听到的一些传闻告诉周至诚。
周至诚注意到了宋华强欲言又止的表情,知道宋华强这是有事要说,周至诚睁开眼,说:“华强,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周至诚是两年前从国家某部委空降到本省就任省长一职的,周至诚作为一省之长,除了有省政府秘书长付国良这个大管家为其鞍马劳顿,自然也会配有专职秘书,周至诚就任省长后,付国良就安排宋华强跟着他,这两年里,周至诚总觉得这个小宋使着有些不那么顺手,倒不是说小宋做秘书不合格,而是他太合格了,他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服务细致,周至诚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他只要清清嗓子,小宋就会及时地把茶杯递了上来,他的喝茶习惯,小宋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茶叶的口感、多寡,小宋都把握的很准。他上车下车,小宋都会及时地为他打开车门。这些作为秘书的基本素质,小宋把握的比谁都好,可周至诚有自己的要求,觉得作为一个称职的秘书,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省长秘书,还应该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应变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因为作为省长秘书,某些时候,因形势之需要,省长秘书还必须代行省长之实,自己的秘书一旦被自己派出去处理事务,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己这个省长的声誉。这个时候,周至诚就希望自己的秘书表现得强势和有力度一些。也许是在省机关呆久了的缘故,宋华强的性格恰恰比较柔弱,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温不火,没有一丝的力度。周至诚派宋华强到下面处理过好几个事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马马虎虎,说得过去。照别人也就认可了,可周至诚总觉得事情原本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处理,还可以更出彩一些。周至诚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苛刻些,但他就是觉得这个小宋的行事风格不合自己的心意。周至诚也曾想过要换一个秘书,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省政府办公厅的那些备选人才,发现他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再一想这个小宋跟自己有段时间了,做人很是本分,谨言慎行,对自己也忠诚,周至诚虽然心有遗憾,但他还是把宋华强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周至诚心里早就想好了,一旦有了更为合适的人选,周至诚就把宋华强外放,把宋华强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去。
现在一看宋华强吞吞吐吐的样子,周至诚就觉得这个小宋做事还是不大气。在汽车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就三人,都是贴心之人,没有什么不可以说,宋华强这么一来,反而会让于小闽产生误会。司机和秘书有了间隙,对他这个省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宋华强接到了周至诚的明示,就说:“这几天我听到了一些有关马副省长的一些传言。说江海通高速马副省长的夫人插手了不少的工程标段。”
周至诚没有说话,有关马少强的流言蜚语,周至诚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流言就是流言,没有事实依据,根本算不了什么。到了他们这一级的干部,不可能像街头百姓一样,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一听到官场的流言就津津乐道,信以为真。周至诚知道,这等事情,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道听途说,有害无益。
马少强这人一直比较强势,他以前就是交通厅的老厅长,根深蒂固,他就任副省长之后,省交通厅一直都在他主管之下。以周至诚现在对马少强的了解,觉得关于马少强的流言只怕还真有几分可能,试想以马少强的秉性,江海通高速这个这几年本省最大的建设项目,马少强会不染指,几无可能。但即便大家都知道有这种可能,可马少强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人家是省委常委、副省长,在省政府这一块排列第三,这一级官员任免去职都不由本省掌控,直接由中央统管,即便马少强出现问题,也得由中纪委派调查组对其进行核查,省里根本无权过问。
周至诚和马少强有些过节,这在本省几乎不是什么新闻。
周至诚是空降干部,觉得本省经济之所以上不去,与官员的素质和勤政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上任伊始,他试着在搞了一些变革,但凡变革肯定会伤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此一来,周至诚自然就成了这部分人的一致公敌。周至诚原以为此等事情自己已和钟涛有过商量,并已得到钟涛的首肯,尽管实施起来会有难度,但只要钟涛支持,肯定可以进行下去。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钟涛表面支持,事实上并不热情。钟涛是本省干部,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省内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周至诚后来就想,钟涛其实一开始就不希望他周至诚对本省的干部大动手脚,可钟涛也知道,他周至诚空降本省,必须在干部上有些动作,才可在本省的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大有可为。什么叫人事,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你必须掌控人事权,任命一部分自己的人,才能干好自己想干的事。钟涛自然不好当面拒绝,只好同意,但他并不热情,只是作壁上观,静观其变。
没有钟涛的鼎力支持,周至诚的变革自然是阻拦重重,最后不得不无疾而终。这对周至诚影响极大,本省官场中人,自此认定周至诚只会是官场过客,最终还是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周至诚对此保持沉默,他在等待机会绝地反击。
一年后,机会来临,原来的常务副省长另有任命,被调到外省任省长。此常务副省长也是本省人,老省长到点离休后,钟涛向中央建议接任省长一职的人选就是此人,此人能力颇强,官声也不错,还真是接任省长的最佳人选。但此人的致命缺点就是他也是本省人。中央有中央的考虑,中央早有心改变各省省内成长的干部在省内任职的惯例,省内干部在本省任职,有其优势,那就是对干部熟悉,但因其土生土长,亲属都在省内,难免不任人唯亲,也不利于干部的防腐。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把有能力的干部调离本省到外省任职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省,一个书记是本省人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无论如何没必要再让省长也为本省人士。周至诚得以就任省长也是得益于此,因为周至诚不是本省人,与本省没有瓜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此次常务副省长调到外省后,周至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有必要做点什么。中组部派下来的考察组,原本把马少强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马少强和钟涛走得近,也可以说是钟涛的嫡系,马少强任交通厅厅长时,钟涛是省长,马少强能成为副省长,钟涛所起的作用不小。钟涛后来成为书记,马少强随后才得以进入常委序列,马少强这次原以为有钟涛的力荐,自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常务副省长,但没想此事生了变故,结果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一则马少强的官声并不好,得分不佳,二来也是周至诚在其中起了作用,周至诚就任省长以来,就感觉到了马少强和钟涛关系非同一般,马少强依仗与钟涛的关系,表现一直强势,马少强主管的那一块几成他的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即便是周至诚的政令在马少强主管的那一块也经常是政令不通,非要经过马少强的首肯方可施行。这对周至诚的权威是个极大的挑衅。让这样的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副手,今后的工作只怕根本没法开展,周至诚向考察组坦诚了自己的看法,也上北京向相关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担忧,中央考虑到周至诚的实际情况,也理解周至诚人生地不熟不便开展工作的苦衷,最终充分听取了周至诚的意见,开了特例,把会通市市委书记朱明华直接提升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会通市为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为省内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省会榆江市不相上下,配备比较高,市委书记享受副省级待遇。按惯例会通市市委书记上调,一般都是排名靠后的副省长,像朱明华这样一步到位直接进入省委常委序列,直接就任常务副省长的在本省只怕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朱明华可以说是天掉馅饼,喜中头彩。
周至诚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让许多人看不懂,只有周至诚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向中央力荐朱明华,其能力强,官声好是其一,更主要的是,如果按常理出牌,在其他按部就班的副省长中推荐一人出来,人家对此自然只是感激一阵子,事后会觉得理所当然,迟早如此,他周至诚也就是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启用朱明华,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来可以让朱明华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二来周至诚就是要让本省官场知道,中央是支持他周至诚的工作的,不然怎么会同意特许启用朱明华。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朱明华就任常务副省长之后,官场中人都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许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都顺畅了许多。
但至此,周至诚就彻底地把马少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周至诚对此无可奈何,心想马少强还是没有看清这其中的形式,中央之所以同意启用朱明华,除了支持他周至诚以外,就没有其他的考虑,中央之所以把他周至诚空降,目的无非就是不想让本地帮结盟,形成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