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正面表态,将出面斡旋编剧工会和影视制片协会之间的问题。”
《纽约时报》头条报道这一新闻,在一众政经新闻里,一条这样的信息能够位列头条,确实是相当不寻常的。一方面,编剧罢工带来的影响确实已经非常大,要知道,美国的娱乐产业分工是非常明确的,编剧除了给制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之外,还有大量其它的工作,比如为脱口秀节目撰写剧本——不然,那些口若悬河的主持人,又不是百事通,怎么可能日复一日拥有说之不尽的梗,背后都有一个大型的编剧团队——越红的脱口秀,说明它背后的编剧团队越强大,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次,一些颁奖礼的串词,同样也是由编剧撰写的,没有编剧,颁奖礼就很难顺滑地进行下去,当然,大家也可以硬起头皮来做,不过那就相当没有观赏性了。
当然,也有另一方面,罢工进行到现在,乔治.克鲁尼、汤姆.汉克斯等业内名宿都站出来,希望调和双方的矛盾,可惜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很确定的,毕竟,编剧团队也好,制片人协会也好,都是大型群体,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所以,传媒届也有一些说法,称目前有希望能够从中说和的人不太多,丹尼尔.桑德勒可能最合适的。
因此,这也是《纽约时报》高规格关注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舆论相当关注丹尼尔是否真的能够促进这两家达成协议,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且看上去遥遥无期的罢工。
《纽约时报》称:
“在电影《朱诺》昨日举办的首映礼上,红毯难得的星光熠熠,男女明星们盛装到场,编剧协会没有为这场首映礼设置任何阻拦。因为编剧协会的罢工,这些明星们今年取消了很多的行程,有消息称,今年的金球奖都将受到威胁。不过当晚最受瞩目的,毫无疑问是在罢工风波发生以来,首次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丹尼尔.桑德勒。作为DD影业本年度主打的一部小成本作品,《朱诺》可能将延续DD以小搏大的传统,为DD影业收获大笔利润。丹尼尔显然相当重视这部作品,不过,昨晚,记者们的关注重点,几乎都在罢工事件上,不论是嘉宾们还是丹尼尔,都被问及对事态的发展。
相对于几位嘉宾的谨言慎行,丹尼尔的表态让人吃惊,他明确表示,将介入这次罢工事件,为双方达成一个可行的协议提供动力。这应该是近日来介入其中的演员中,最大牌和最大影响力的一位。据本报观察,丹尼尔除了坐拥DD影业和米高梅之外,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DD影业和米高梅的诸多作品中,据传有很大一部分,均出自丹尼尔本人的一些编剧想法。事实上,他也曾经有一些编剧作品,加上丹尼尔在演员中的崇高影响力,他也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调停这次风波的人选。
也许,我们可以对他报以稍微乐观的期待。”
丹尼尔介入事端,也不是纯粹地说影响到了自己,事实上,这些天以来,很多人都在找他,希望他能够出面。现在不管是编剧这边,还是制片人那边,其实也都有点骑虎难下,一方面是大家都拥有一大批成员,很难做出一个有决断力的决定——编剧工会的主席,没法说我们的条件退三步,分红不要两年,给个一年就行。制片人协会的也不敢说,行,没问题,都答应你们,条件根据你们开的来。
这就是大家一窝蜂行事的后果。
当然,罢工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1988年和今年这种级别的比较少见。但是巨头化的行业现状,还是让事情有比较清晰的解决之道,比如目前,DD影业、福克斯、迪士尼、派拉蒙、环球、索尼哥伦比亚、华纳兄弟,再加上狮门、焦点这些比较出头的独立制片厂,基本上也就代表了林林总总几百家电影制片投资公司。另一方面,编剧那边也是要依靠编剧工会来进行统一维权,而且重要的是,底层编剧是很艰辛的,他们的决定也是最容易被摧毁的——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最终将失去工作,这很可能就会让他们退缩。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从中做工作,让双方都有一个对内对外的台阶,未必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满足双方的基本要求了。
这就对调停人的手腕和威信有很高的要求了,首先,您必须让大家愿意坐下来听你说话,其次,你说的话要让大家认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头上的事情,你得有方案,有具体内容。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把两边都给得罪了,毕竟,一个折中的方案,必然是双方都要让步的,一般来说,能看见自己受益的比较少,但是对自己的让步绝对是一眼一个准的。
在《朱诺》上映的时候,媒体的关注点还在于丹尼尔身上。
几天以来,丹尼尔没有太大的动作,邀请双方坐在一起这种事情,更是没有丝毫动静。
主流媒体倒还撑得住,没有说什么,但是网络上却相当的急躁。这也是互联网信息的特点,迅速但情绪化。
“丹尼尔出面调停罢工风波,只是宣传《朱诺》的噱头?”
在这篇网络新闻中,撰稿人自称以“高度的怀疑精神”来考虑丹尼尔之前的表态。
“当我们迟迟看不到对调停罢工风波的具体工作时,我们不得不以高度的怀疑精神老考虑丹尼尔就这件事情表态的动机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看看时间,在《朱诺》的首映礼,这部小成本的题材敏感的作品,很快就霸占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尽管并非主要的重点,但也把信息传递到了相当广泛的范围呢。可以说,丹尼尔这一个表态,相当于数百万的宣传费用。其次,我们也可以分析DD影业,离开是一个擅长使用各种不对称宣传手段的公司,其中尤其有代表性的,毫无疑问就是开创性的使用了互联网工具,自从《我盛大的希腊婚礼》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成功以后,互联网宣传就成为每一部电影的宣传标配,这就是从DD影业开始的。因此,DD影业完全有可能在利用大众对罢工事件的关注度,以对《朱诺》进行宣传营销。
在一个全面营销时代,这其实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情。能够抓住机会,并且利用它,也基本依赖于丹尼尔.桑德勒本人受到的普遍认同和期待。只是说,这么操作,多少会让大家对丹尼尔有一些不满,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期待最终被商业性利用。
我们仍然报以希望,丹尼尔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承诺。”
这篇新闻中的论点,并不是唯一的杂音,另一种则表现的相当恶意。
“我们并不赞同丹尼尔没有动作的说法,事实上,丹尼尔应该已经和双方都有过私下的交流了,毕竟,他不可能在马里布自己的豪宅,或者比弗利山希尔顿酒店,办一个大会,然后把相关方都请到一起,那样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基于这个看法,我们认为并非丹尼尔不作为,而是他似乎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去一段时间,宣称要介入其中的人和团体并在少数,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比如两届奥斯卡影帝,IFC电影公司的老板汤姆.汉克斯,当然他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公众普遍把希望寄托在了丹尼尔.桑德勒身上,毕竟,作为唯一一位三获奥斯卡影帝的传奇演员,以及DD影业、F2F等社交网站的老板,丹尼尔看上去影响力惊人。大家理所当然会给他面子。
我们可能太过于想当然了。底层的编剧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成,尤其是互联网分成,可能并不会考虑到底是丹尼尔还是汉克斯站出来,如果制片厂没有办法达到他们的意见,任何人都不可能让他们退缩。丹尼尔.桑德勒也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丹尼尔如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让DD影业和编剧们先达成一致,这样可以倒逼其它的制片厂后退,最终解决这个蔓延已久的问题,单纯想要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来动摇双方的意志,可能有些过于自大了。”
后一种言论,其实相当触犯丹尼尔的影迷们。
要知道,当丹尼尔站出来说自己决定介入其中,然后媒体们全都大肆报道,称他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先生的时候,影迷们是相当的激动的。拿到奥斯卡,这是对丹尼尔演技的认可,拿到十亿票房,这是对他票房号召力的认可,拿到各类荣誉、名誉称号等等,则是表彰他在各类事务上的杰出作为。但这一次,媒体和大众的反应,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认可——认可丹尼尔的普遍影响力,在好莱坞,他是个说话有用的大人物——这就是潜台词。
所以对于试图污蔑这一点的人,他们是非常愤怒的。
“有些人发言总是非常轻松,丹尼尔让DD影业满足编剧工会的条件,然后问题就解决了。这简直太幼稚了,难道制片公司的CEO们都是脑子不太清楚的人么?如果可以,他们难道不会接受编剧们的条件,然后让公司能够正常运转么?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编剧们的条件如果答应了,那导演呢?制片人呢?演员呢?摄影师呢?剪辑师呢?等等,好莱坞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地方,任何一个岗位都非常重要,对编剧工会予取予求,制片厂将再也没有办法统摄这个专业化的组织,那么好莱坞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当然,我并不认为编剧工会的要求是无理的。但是他们最终应该得到的结果,应当是合理的,是对编剧们、对制片厂,也对观众,对市场,都是利大于弊的,只有这样,好莱坞这块大蛋糕能够继续做下去。否则,不管是什么分工,大家都将在萧条里苦苦支撑。”
必须要说,这位影迷的回应还是相当有力的。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这些争论添油加醋了,讨论越来越多,观点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丹尼尔的团队都不得不站出来说话。
库萨.达蒙亲自接受了媒体群访。
在被问及“丹尼尔是否已经开始操作解决罢工风波”的时候。
库萨先是笑了几声,“他确实已经开始做一些工作,但需要强调的是,他能做的,只是让双方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双方的条件更加合理。并不是所谓的‘操作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依赖双方的诚意。”
“能说说他具体做了什么么?”
“具体的内容我也并不清楚,这不属于丹尼尔的个人工作范畴,团队并没有牵涉其中。不过据我所知,他和一些知名的编剧做了沟通,和编剧工会的管理团队也做了沟通,当然,制片人协会也已经聊过几次。可以说,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显著的成果,我无可奉告。”
“那么,最近网上传出了很多的猜测,请问你们掌握这些信息么?怎么回应?”
库萨点点头,“是的,我们看到了,我们对网络上的声音一直非常的重视。首先,对于大家给丹尼尔的期待,我们很感谢,也感觉到压力沉重,但还是会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你不知道你能做什么,你做不到什么,但如果做都不去做,你可能永远也没有成功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丹尼尔介入这件事情,并没有太过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只是在各方的推动下,希望为好莱坞尽管恢复正常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库萨的回应不够及时,但他透露出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一点被广泛传播了,他不可能胡说,所以这代表在丹尼尔介入之后,确实推动僵局发生了变化。
很快,各方表态证实了这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