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德”,在先秦道家文献中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道家在汉代也被称作“道德”家。《老子》这部书,又名《道德经》。而“道德”作为一个复合词,在《庄子》书中也已反复出现。诚如人们已经指出的,道家所谓“道”“德”或“道德”,跟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或者通常所说的儒家的“仁义道德”,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在具体内涵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割断的语言、文化、历史、哲学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今天并没有足够的文化权力断言道家所说的“道德”不是道德。我们直到今天还在使用道家赋予了深刻内涵的“道德”两个字来表示我们所谓的道德,这一事实就说明这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割不断的联系,只是因为我们往往过分拘泥于当代对道德的定义,遗忘或是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已。
一、道家的“道德”观
先秦儒、道两家所说的“道德”,含义大不一样。儒家所谓道德,具体内容就是仁、义、孝、悌、智、勇、忠、信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范畴,其核心概念是“仁义”,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礼”。仁义道德的精神,具体落实在“礼”所确立的一系列礼仪习俗和行为规范之中。《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荀子·劝学》篇说:“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见在儒家看来,道德就表现在“礼”里面,“礼”就是“道德之极”。
但是道家所说的“道德”却跟儒家完全不是一回事。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可见在老子看来,“仁”“义”“礼”不仅不是他所说的“道德”,而且还是“道德”沦丧之后的产物。尤其是这个“礼”,甚至被道家认为是败坏道德、导致混乱的罪魁祸首。今本《老子》里还有“绝仁弃义”(《老子》十九章)之类的话,尽管新发现的郭店竹简本《老子》中没有这四个字,但是在《庄子》书中还是有许多把“仁义”比作刑法和枷锁的文字,说明道家中的某些人物的确曾经是极端排斥儒家的“仁义”道德的。《庄子·骈拇》篇说:“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仁义之操”和“淫僻之行”虽有上下之分,但两者相对于“道德”来说,则都是一样令庄子“惭愧”的,故皆为庄子所不屑。
那么道家所说的“道”、“德”和“道德”,究竟是指什么呢?关于道家的“道”,人们谈论得很多,或谓之宇宙万物的本原,或谓之万事万物的规律,它创造一切、主宰一切又无所不在,总之是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缘由,从而也应该是万物和人类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关于“德”,古人常以“得”来训“德”:“德者,得也。”(《礼记·乐记》)关于“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管子·心术》里有一段话说得最清楚:“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而《韩非子·解老》则进一步解释说:“德者道之功”;“德者,内也;得者,外也。”由此可知,“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上的驻留(舍)。“德”也是一种“得”,但却不是一种外在的“得”,而是一种内在的“得”,得到的是“道之功”。事物因为有“道”在其中驻留,或曰得“道之功”、有“德”,才能够存在,才能够生存。因此可以说“德”就是“道”赋予个体(个别事物)的内在品性,或者说是个体(个别事物)从大“道”中得到的自我品性。至于“道德”这个复合词,大致是在战国中后期才出现的,开始有时只是“道”和“德”两者的并称,有时则偏重于“德”,但强调它是“道”的“德”,或得之于“道”的“德”。此后才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谓道德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所说的“道”、“德”或“道德”,都不是专属于人的,既不是人的创造物,也不是人类独有的品性,而是整个天地万物的总体的根本属性。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可见,万物包括人都是靠“道”“德”生长发育的,如果没有“道”“德”,也就没有天地万物,当然也就没有人。也正因为如此,人也就理所当然地应当和万物一样“尊道而贵德”,这不是什么外在的律令或规范,而是自然常态。“道德”不是人培育出来的,相反,人倒是“道德”生育出来的;人类要是不“道德”,根本就不能生存。由此可知,道家所说的“道德”,跟儒家所讲的“仁义道德”,乃至我们今天通常所讲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而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东西,或可谓之“玄德”,是更加深刻的道德。道家这种对其“道德”的理解,似乎在提醒我们注意,所谓道德不仅仅是社会人伦层面上的东西,它还应当有着更加超越的形而上的依据。
在《庄子》书中,特别是《庄子》的外、杂篇,有不少否定“仁义”,揭露“仁义”之虚伪的文字,例如说:“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庄子·徐无鬼》)说:“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道家批判儒家的仁义礼,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认为它是对人的天性的束缚,二是认为它被统治者所利用。实际上道家不仅批判儒家的仁义道德,而且也否定一切人为建构起来的约束性的行为规范。而他们所说的“道德”则是“天德”,是自然的“道德”,修养“道德”在道家看来,就是回归自然和本性,返朴归真,回到最自然、最真实、最素朴的状态。
这种“道德”本身,好像没有任何具体的约束、也没有具体的规范,因此道家没有像儒家那样建构起一套伦理道德范畴体系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这样看来,道家似乎不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具体的道德文化遗产。然而,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我们民族的许多传统道德观念,恰恰是从道家那里来的。比如节俭朴素的道德观念。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勤俭朴素是美德,而奢侈浪费则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这种观念的哲学源头就出自老子。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提倡“俭”、“啬”,认为人要知足,“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四十六章)。又比如谦让不争的道德观念,也跟道家有关。虽然儒家和道家都讲“谦让”,但儒家的“谦让”主要是一种基于“礼”的谦恭辞让,或曰“礼让”,是一种礼貌与尊重的表现,而道家则从更根本的意义上反对任何“争”,提倡“不争之德”(《老子》六十八章),认为“圣人之道”就是“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又比如淡薄名利的道德观念,中国古人在道德上人普遍鄙视贪图名利、争名夺利的行为,而淡薄名利则往往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表现。这种道德价值观也是直接来自道家。庄子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对世上“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庄子·盗跖》)的现象均表示鄙视。又比如“无私”“忘我”的道德观念,其实也跟道家有关。庄子说“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无己”也就是无私。《齐物论》里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说“今者吾丧我”,“丧我”也就是“忘我”。
但是道家认为这些品性是天生的“道德”中本来就有的,是天地万物和人的自然本性,天地万物本来就是无私无欲的,无为不争的,人只要顺应自然之道,保养自身的天然之德,这就是“道德”。不需要另外人为地去建构什么道德。
后世有些想要纵欲的人,或是想要追求不受任何约束的所谓个性自由的人,也引《庄子》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那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误读。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没有提倡放纵情欲的意思,也没有后人理解的所谓追求个性自由或张扬个性的意思,尽管庄子本人的确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们所说的“天性”或“本性”,其实并不是所谓个性,而是“道德”,一种更高的道德。而所谓张扬个性,恰好跟道家所提倡的“至虚极、守静督”,“以孺弱谦下为表”的低调作风是相反的。庄子批判“仁义”,也不等于鼓励人们去干不仁不义的事,而是要超越“仁义”,比“仁义”站得更高。《庄子·天运》篇记载庄子与商太宰荡关于“至仁”的对话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商太宰荡问庄子什么是“至仁”。庄子说“至仁无亲”。商太宰荡接着问: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至仁不孝”?庄子马上就否定,说“至仁”是很高尚的,比孝的境界高许多;但是“不孝”则是连“孝”都没达到,怎么谈得上“至仁”呢?可见道家的“道德”是对仁、义等道德观的超越,而不是真地要倡导不仁不义乃至不孝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