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彪疑案 第122章

《林彪疑案》第122章

作者:多人 字数:3144 书籍:林彪疑案

  但兄弟还是确实相信彭总是真心想为民呼吁的。套用阶级观点来看,彭总从小就是个苦孩子,挨过饿、要过饭,后来当兵就是为了能吃饱饭,他知道人民的疾苦,而且最重要的是良心没有丢,没有因地位的上升背叛自己的阶级,没有被华丽的政治理论弄花了眼,他知道不管你用什么光冕堂皇的理论去包装,不管你怎么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去比喻,和平年代让老百姓大量饿死都是不对的,在古代,即使是因为天灾,导致饥荒,皇帝也是要下罪已诏的。所以他对老毛说:确实是饿死人了,让善于胡言乱语瞎辩证的老毛也一时语塞。即使他真是要对老毛进攻,那也是一件好事,并不是什么错误,更不是什么罪行。

  还真不能不佩服老毛对权力的敏感。老毛接到这封信后,就睡不着了,据说吃了两次安眠药都睡不着,还对身边的卫兵说:彭总原来的名字叫彭得华,是要得中华的。瞧,不用讨论,罪名已经隐隐若现了:彭总的这封信就是要对他老毛进攻,要得中华,所以后面的所谓军事俱乐部的罪名也就顺理成章了。好,连名字都能成为罪状。老毛睡不着,当然不是因为大跃进的严重后果,这个他早就知道,他根本就不在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嘛,死个几千万,他根本不放在心上。老毛是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担忧,他肯定敏锐地想到这个绝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彭总一个人这么想,是有一股风的。一来,大跃进饿死了那么多人,国民经济几乎崩溃,大家表面上不敢说,但党内党外,很多人心里肯定是有意见的,迟早是要爆发出来的,老毛既然犯了罪,当然是心惊肉跳,等着这一天的到来,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是由彭总率先开炮的。二来,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老毛当然知道彭总的性格,彭总绝不会就此停住,在下来的会议上肯定会提出的,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统一高层意见,做通与会人员的工作,在会议上一议论开来,就很难讲是个什么局面了。三来,彭总对老毛一向是不迷信的,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不少,这次真理在握,一争执开来,直接向老毛发难,也顺理成章。老毛自己说过他是不下罪已诏的,还自吹什么在原则问题上是绝不让步的,可能兄弟水平有限,除了权力以外,兄弟怎么也看不出来还有什么是他的原则。这一次他又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危机了,他当然是决定又一次混淆黑白,主动出击,他要在彭总没有在会议上提出这些意见之前,先发制人,避免会议形成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于是,老毛就下决心要整彭总,他先是召集同谋犯商量对策,分时间(好象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把刘、周诸人找来谈话,一个个地单独商量。这中间,达成了什么交易,谈话记录没公布过,谁也不知道,实际上,刘、周二人的工作并不难做,这二人是一线领导,对大跃进的错误负的责任绝对也不会小,彭总指出的问题,他们那一份也不会少,他们和老毛是个利益共同体。刘和彭也有历史恩怨,一向不怎么和的来,彭总也不大看的起刘,说句实在话,刘既没有什么战功,也没有什么很老的资格,完全是靠吹牛拍马、擦老毛的鞋爬上来的。周和彭关系也不好,周又是个老滑头,刚刚在反冒进中做过检查,胆大概完全吓破了,对老毛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这几个人一合计,意见统一了,也不要良心了(大概本来也没有),就开始行动了。这时,老毛等人心里就有了把握,就把彭总的这封信作为所谓的意见书抛了出去。于是,彭总再参加会议时,就突然发现多了一本自己写的所谓意见书;参加政治局的会议,就突然发现变成自己的批判会。可以说毛、刘、周三人已经内部对彭总定了性,所谓的讨论只是个形式而已,为的是统一思想,让和彭总同样想法的人暴露出来,再视情况安上一个什么什么罪名,以便最后能够通过决议打倒彭总。但是一讨论开来,庐山会议就变得激烈起来,那些所谓的左派,前段时间,高调唱的响彻云霄,按老毛的讲法,要追究责任,他们也要分一点,大家是利益共同体,要他们自己打自己耳光,这个他们不会去做的,他们死活也不承认自己有错,一口咬定成绩是主要的。另外的很多人是看风向、傍大款,当然是跟着毛、刘、周诸人跑。但另一方面,大跃进造成的恶果事实俱在,有点良心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因此也有不少人支持彭总的意见。如果纯属工作之争,争论的是大跃进的得失的话,那么无论结论是什么,对彭总、张闻天这些人的影响也不大,只能是对工作看法问题,并不能成为打倒的理由。但老毛带头,刘、周等人和一帮积极分子附和,把历史上的一些问题,甚至个人恩怨也掺杂进去,(老毛连毛岸英的死也扯进来了)。于是问题就越来越复杂,变成了彭总有野心,一贯反对老毛,这次是找到机会,向党中央和老毛进攻。加上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持相同观点的人,就凑成了一个所谓的军事俱乐部,这样就上纲上线,成了反党、反老毛的所谓路线问题。这个逻辑也真奇怪,彭总等几个人坐在一起议论一下,就是军事俱乐部,毛、刘、周等人私下凑在一块,就是光明正大。老毛还使出了自己一贯的流氓作风,声称如果军队不听他的,他就要上山找红军去,实际上他是绑架全党,威胁说如果不同意他,他就要分裂,从而迫使会议代表在他和彭总之中选择一个,站在他这一边。加上彭总人缘并不好(他工作方法如何是另外一个问题,得罪人并不一定就不好),工作上得罪过不少人,这些人也跳了出来。其实,彭总与林总的特点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怎么拉帮结派,不大与人来往,这样的人从一起工作共事的角度看,可能不太令人舒服,但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却非常有益,而且工作方法如何也是另外一个问题。彭总的性格又比较耿直,直来直去,不留情面,难免得罪人。比如他生活作风俭朴,看不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还直言不讳地讲出来,那么大多数不俭朴的人自然就心里不舒服了,皎皎者易污,这些也就成了收买人心的伪君子行为了。于是,新仇旧怨,国事、个人恩怨交集在一起,一众人等开始了大合唱,要整倒彭总。但以彭总的性格,这件事他认为自己没错,而且这么简单的事情,明明是讨论大跃进的对错,怎么越扯越复杂,扯上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什么野心、里通外国、军事俱乐部都出来了。以彭总的性格,他是不会轻易低头的,他也不会去讲所谓的策略,他的反应是直接了当、相当激烈的,而且也还是有不少人是支持彭总的。这样一来,会议上的争执就越来越激烈。但总体上,毛、刘、周等人已商量好了,已掌控了局面,彭总的倒台是注定了的。

  再看看林总在庐山会议上的经过。其实老毛虽然独裁,但他在解放后犯下的一系列错误,如反右、大跃进、整彭总、发动文化大革命,都是以集体名义做的决定,是通过投票以党的决议作出的,不仅是老毛的个人行为,而且也是党的行为。老毛虽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整个党都应该负责。当时在位的其他人也要负责任,明明你们可以说不的,可以不举手的,却又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利益、权力和个人恩怨)去附和,还主动积极地参与,最后自缚手脚、自食其果。象刘少奇这样,率先投机搞老毛的个人崇拜,又觉得毛不行,再想搞自己的一套,一会左的出奇,一会右的离谱,斗这个,打那个,实在是自己挖自己的坟墓,并不值得过多的同情,在庐山会议整彭总,他的表现就很恶劣。具体到庐山会议每个人的责任,李锐说林总是半途上山的,话不多,但很厉害,给彭总定了性。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林总当时是政治局常委,但并不怎么参加会议,庐山会议开始时他就没有参加,后来让他上山,大家都知道是搬来的救兵。让他上山,无非一来他是政治局常委,应该参加,声势也更浩大;二来,彭总的影响主要在军内,而当时虽然山上有几个老帅,整彭总也挺卖力的,但他们加起来都不太够分量,所以要让林总也来参加,林总上山时的情形是什么?当时,毛、刘、周诸人已经商量好了,加上一班人的大合唱,已经给彭总定了性。简而言之,就是彭总利用暂时的困难,组织了一个军事俱乐部,向党中央和老毛发动进攻,而彭总却并不服气,老毛和彭总已经势不两立了,这个已经是确定了的,林总上山面临的是一个打钩或者打叉的简单判断题,无非是要表个态,是站在哪一边,根本谈不上什么定性。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林总不可能为这个和毛、刘、周摊牌,比如大家都说彭总有野心,这个是不用什么证据的,象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信则有、不信则无,既然绝大多数人都说彭总有野心,那也就是有了。林总讲的话只是重复了老毛等人的套话,支持了老毛的地位。

  林总在庐山会议上说的话,很多文章都摘过了,是说的不好,但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他发明的,都是别人众口一词的产物,是已经定下来的调子,是炒过的冷饭,他拿过来,是象征性地表达了对老毛地位的支持。而且林总实际上还说过:(对彭总)并不是要打倒,今后不信任了,工作还是要你做。还说:黄老(黄克诚)是个老实人。并没有过多的上纲上线,还为彭、黄二人说了好话,留有余地。注重的是个人野心和工作作风方面,并没有象别人那样往路线、反党集团和里通外国上面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