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23年,卫青为大将军,同样地率领6个将军,10余万骑的军队,做第5次及第6次两回的出击。第7次之出击是在4年后(前119年),但是此时主角不是卫青,而是移到青年将军的霍去病身上。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元狩2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1万余从陇西方面向匈奴出击。这位20岁的青年将军,渡过焉支山,再经过1000余里西进,在此与匈奴会战,斩了折兰王、虏胡王,捕捉浑邪王之子及其高级官员,得其首级18000余级,更进而获得休屠为祭天之金人,得到远超过《汉武帝》所期待的成果。由于这次霍去病的大胜,匈奴的西防卫完全崩溃,浑邪王为恐被诛杀而投降汉朝。投降的浑邪王受封为漯阴侯,给予封邑10000户,对于仰慕汉帝国皇帝的德望而归顺者,给予皇帝恩德的一种表示。因浑邪王的投降,减轻了汉帝国对西北方面的防备,在浑邪王故地,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所谓的河西4郡,成为汉帝国出入西域方面的据点。
元狩4年(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两人各自领5万骑出击单于根据地,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漠北之战”。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是最艰巨的战役,此役对卫青而言,是第7次出击,卫青与匈奴单于经过昏天黑地的鏖战,出奇兵大胜,斩首19000余级,单于败退,卫青至阗颜山和赵信城而还;而霍去病一部的进攻虽然不是很残酷,左贤王基本是不战而逃,但是,此役彻底击败匈奴左贤王主力,斩杀匈奴北车旨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并亲率得胜之兵追至瀚海附近而返,下面就是《汉书匈奴传》中关于此役的一段记载: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
对这段史载,笔者需要说明一下:
1、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一部的主战场位于蒙古温都尔汗东北,离“9.13”坠机地不远。
2、林彪葬身之地位于狼居胥山中的一块草地。
3、瀚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霍去病临瀚海而还处离伊尔库茨克不到200公里。
由卫青、霍去病两路人马同时发动的漠北之战,是汉帝国对匈奴的大决战。在这次战役中,汉军虽然付出了数万兵士和10余万匹战马的代价,但给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击,汉军以全面胜利而告终,大汉帝国也因此战威名于世。匈奴骑兵损失人马达9万,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不敢再在漠北立足而远遁,从此迁入漠腹深处的苦寒之地,再也不敢南下犯关,因而出现了“幕南无王廷”的局面,危害汉朝达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到解决。
经过漠北之战后,虽然汉帝国北面的边境安宁了,疆域也大大地拓宽,但因为数次与匈奴战争,军马消耗过大,国库财力严重吃紧,加上对南越、朝鲜开始用兵的关系,匈奴战争无法继续维持。因此,在漠北之战后,汉帝国一度停止了对匈奴的战争,再次始战是在汉武帝时代的后半期。
霍去病因在漠北之战中大胜,战功之大远超卫青,加上武帝的偏爱,小将的地位竟超过累立战功的卫青。2年后(前117年),年轻有为的大将军霍去病因病去世,他是位专门为讨伐匈奴而生的人物,经他奋力拼杀,匈奴退出漠北,在长城以北再也看不到匈奴的影子时,小将的生命也告了终结。11年后卫青善终,也被厚葬在汉室皇陵之中。今天,每当我们十分自豪地大谈大汉民族,热情歌颂由55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时,可曾想到,其中最大的民族自豪是从刘彻、卫青、霍去病那里开始的!
民族主义
在“9.13”的当晚,林彪在上飞机前曾流着眼泪说了一句话:“我至死是民族主义者。”这句话由女儿林立衡和其它在场的工作人员证实,或真或假,事实自有公认。要弄清事实真相,首先应搞清楚什么是民族主义,其次是林彪与民族主义有什么关联,只有搞清了这两个前提,才能理解林彪的死怎么会与“民族主义”扯到一起。
所谓“民族主义”,在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中已高度概括,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纲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统治,恢复汉族政权,是把本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是支撑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1894年6月,在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没落腐朽的满清帝国宣告终结,在“鞑虏已逐,中国已复”的前提下,孙中山于1924年对民族主义又作了重新定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19世纪的下半个世纪,一些事件极大地刺激到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由鸦片战争带来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一连串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洋人在中华大地肆虐暴行,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太平天国”、“小刀会”等在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中都极富有民族主义思想。
按理说,历史上霸占我国土最多的是沙俄,对中华民族生存危害最大的还是沙俄,反对帝国主义首先就应该反“老毛子”。但是,俄国恰恰在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由于列宁倡导的“世界革命论”具有很强的反帝国主义色彩,加上苏联废除了俄中一切不平等条约,这是符合落后国家民族主义者的口味的,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经历了“二次革命”的挫折,使孙中山决定转向了刚诞生不久的苏联,以反帝运动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因此抛开了由沙俄演变成的苏联,把反帝的矛头对准了西方列强。因此,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与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密切合作,并请来了苏联的鲍罗廷(M.Borodin)担任顾问,鲍罗廷帮助国民党开办政治学校,起草党章,按苏联的模式发展了很多地方性的基层组织。其间,孙先生还派蒋介石去苏联考察了3个月。1924年,在蒋介石归国后,任命他为新成立的黄埔军校校长,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重组国民党。
此时的中共党尚处在“婴儿期”,国、共党员人数的比例高达30:1,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由于中共的弱小,属于急需团结的对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随之出台。而中共党要穷毕生精力去推翻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就是帝国主义,这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又占了首位,所以国共两党都信奉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这就是后来爆发北伐战争时,两党能并肩战斗的主要原因。如果说两党的主张曾经取得高度一致的话,就是“还我河山,兴我中华”的反帝运动。
林彪与民族主义
林彪是民族主义者吗?“我至死是民族主义者”只是他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在不经意间听到的一句话,其可信度是令人怀疑的。但是,这句话的真假无须争论,因为事实胜于雄辩。问题的关键就要看林彪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要证实他所做的一切,是否跟民族主义有关联,这就必须回顾林彪的过去,回顾他的戎马一生:
1907年林彪出生于有钱人的资产阶级家庭。
18岁的青年小伙子就违背父亲林明清的初衷,投笔从戎,考进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为推翻以帝国主义为首坐的“三座大山”,19岁的林彪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并累建奇功。林彪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十分喜欢模仿校长蒋介石的演说,如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讲话,林彪竟然能倒背如流,模仿得惟妙惟肖:
本军为继承先大元帅之遗志,贯彻国民革命之主张,基于国家与民族利益,以打倒军阀及反革命派,调大军,先肃清湖南,然后再会师武汉,进而与我北方国民军联合,以期统一中国,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林彪后来成为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并深受毛泽东重用,但始终出自蒋介石门下,深受蒋之熏陶。
所以,他对蒋介石的北伐演说词能倒背如流,是令人信服的。
1926年10月10日,林彪参加第二次北伐,在国民革命军攻武昌,夺汉口的战斗中,冲锋陷阵,累立战功。随后,国民革命军在武汉接受英租界,当时的独立团就是林彪所在的部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林彪率领115师奔赴抗日前线,他从参战到受伤只有半年时间。
在这极其短暂的时间里,他率领的土八路多次类建奇功,其功勋分别如下:
9月25日,林彪不顾毛泽东一再劝告,毅然率领一群土八路奋起抗击入侵者,取得了自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场胜仗。当时坂垣率领的是日本最精锐的陆军机械化部队,被称为日本的“钢军”,坂垣师团自从踏上中国的领土,在华北战场连战连捷,一路如无人之境,气焰极端嚣张,骄横至极地在山西平型关,被身为师长的林彪打得大败,损失惨重。林彪取得平型关大捷,当场击毙坂垣师团的旅团长,使盛开的日军之花凋谢在太行,他也因此一战,贺词、照片登载在全国所有的报纸杂志上,其“抗日英豪”、“民族英雄”、“常胜将军”等头衔震撼华夏,响誉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