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神话 第八十六章 不灭的王朝(下)

《盛唐神话》第八十六章 不灭的王朝(下)

作者:长安梦入 字数:3657 书籍:盛唐神话

  “……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改变一种观念,这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社稷国家也不属于皇帝一个人;皇帝不是天下的所有者,而仅仅是领导者,是领袖!”

  “你……”包括李隆基、被孙六请来的太子李亨,以及十几名大唐文武大臣这时都瞪大了眼睛,片刻之后,李隆基大声道:“你大逆不道!”

  萧去病现在所说,其实连他长期以来心中所想,他和李倓相互探讨的一成都不到,就引发这么大的反应。△,

  萧去病当然不会把自己所有的思想,所有的主张事先通通说出来。很多的理论、主张,即使是后世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但假若在当世不切合现实情况,或者切合现实但没有对应的执行力,那就是谬误。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一位疑似穿越者——王莽。

  前车之鉴,萧去病自然不会学王莽,他现在说出一个大致的主张,便是试探,便是打预防针,先看看反应。

  目前看来,反应好像有点激烈,但或许是因为话没讲明白,于是萧去病决定先把道理讲明白,把逻辑捋顺。

  他看了一眼李倓,很虔诚很激动嘛,萧去病笑着道:“陛下为何要反应如此激烈,臣的这句话正是为了皇帝好,也是为大唐好啊!

  陛下你想,还有各位大臣细思,皇帝富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东西。包括土地。包括房产。甚至很多人的性命,从某些理论上来说,都是皇帝的。

  可皇帝只有一个人,他难道真的就能将天下所有的土地握在手中吗?他难道真的就能随意将人处死吗?譬如在万里之外,大唐将士打下一个国家,皇帝难道真的就能将这片新纳入大唐版图的土地,像一块宝玉,一颗珍珠那样。收入自己的囊中?

  显然是不能!

  所以,既然皇帝也只是占了一个名义,而实际上却并不能真的做到,那何不舍弃这个虚名,而换取更多实际的利益呢?”

  李隆基一时没有说话,早已投靠萧去病的礼部尚书达奚珣十分配合地问道:“什么实际利益,这样做的好处,请兰陵王试言之。”

  萧去病道:“首先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便是能鼓励天下的人,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我们宣布。天下乃是天下人所共有,每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财产,个人性命,都得到大唐朝廷的依法保护——大唐皇帝和朝廷其实并不会损失一丝一毫,因为反正皇帝实际上也不可能真的占有这些,肆意掠夺这些。

  那这样一来,财产和性命都得到大唐律法的保护,所有人就会想,只要自己不犯法,无论创造了多少财富,都不会被抢走,只要不作奸犯科,就谁也不能将他们治罪,每个都都特别放心,那每个人还不拼命做事,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

  达奚珣笑道:“可事实上,对于绝多数人,一百个人种的九十八个人,他们的财富和性命也都得到了保护,并没有人会随意抢夺他们啊?”

  “话虽如此,可毕竟还是有少数人会被抢夺,没有被律法确定下来,心里总觉得不放心啊,总觉得这天下不是自己,没有主人的意识,不会主动守护这天下。”

  萧去病不大的声音缓缓响起:“下面是第二个好处,有了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这个名义,就会让人生出主人意识,譬如之前天下都是皇帝一人的,那么天下出了问题,乱臣贼子造反,外敌入侵等,在大多数人看来,就会认为,这是皇帝的事,这是两个人争天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就会漠不关心。

  但有了主人意识之后,天下之人就会认为,这是危害我的天下,就会和皇帝同仇敌忾,主动帮助皇帝抵抗叛乱还有外敌入侵,主动维护皇帝的统治!

  皇帝并没失去什么,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最大的利益,只是给了天下之人一个名义,一个保证,就能让天下之人归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回到君臣共治上来,之前是什么?之前是皇帝愿意君臣共治,这才能够君臣共治,譬如太宗时期,譬如开元时期;但若是皇帝不愿意君臣共治,则大臣就只能劝谏,劝谏了不听大臣就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一点点变坏。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名义上,这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好比有人要烧自己的房子,别人只能劝,不能阻止是一个道理。

  现在则不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大臣就有了名义和皇帝君臣共治,而不是之前那样只能依靠皇帝的赐予才有共治权,我就有名义将君臣共治这一条写入律法,千秋万代传下去!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更多了,有这个这个名义和保证之后,更加可以调动大唐对外扩张的积极性,之前是为皇帝征战,收获的是皇帝的赏赐,现在是大唐,为自己征战,收获的是自己的利益;

  再有,还能使经济变得更好,更能使所有人更加热爱这个大唐这个国家,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更多的还是爱自己的宗族,所有的人,对大唐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大唐也会拥有更大凝聚力!”

  萧去病的话一下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包括李隆基在内,很多人的眼中已经开始出现蚊香圈,一片的茫然,只有达奚珣一副若有所得的样子,而李倓则是眼睛发亮,很想说话却又只能忍着的样子。

  沉默了片刻,李隆基这才道:“这就是你的理想,你主张的,能够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办法?

  说来说去。就是要限制君权。可君权神授。自古之理也,皇帝若有过错,上天也必定降下征兆,以为警告。

  君权共治自然是很好,可若是凡事都争执不下,又当如何?皇帝为天子,却不能最后拿主意,让大臣争来争去。最后这天下岂不乱了套?”

  萧去病微微一笑,心说跟我争,我可是有一整套的理论知识的,无论是后世种花家的民~主~集~中~制,还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还有他们的来历,优缺点,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有较为详细的资料,随便搬出一成的内容,就足够把你们说晕。

  “臣也同意君权神授。所以臣才想办法让李氏永为天子啊,但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则完全是狗屁不通。董仲舒不过一凡人而已。这些都是他杜撰出来的,而臣,无论哪方面都要比他强强上一百倍!

  譬如蝗灾的原因,大唐驿报早就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都是自然规律,跟皇帝做没做错事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大唐驿报上举了很多例子,不必赘述了。”

  萧去病看了众人一眼:“至于问题会发生争执,那一切就都按律法来啊,皇帝相比所有大臣来说,还是拥有最高的权利啊,但大多数事情,皇帝并不能一言而决,而必须商量着来。

  而且怎么会乱了套?臣的意思不过是强制一定要君臣共治而已,请问陛下,贞观时期君臣共治,朝政可乱了套,开元时期可乱了套?”

  “你……”李隆基脸涨微红,一时无语,李隆基不笨,完全听懂了,就是舍弃一个实际做不到的虚名,换取天下人对大唐的认同。如此一来确实能让臣子和百姓更爱这个国家,貌似李氏政权也确实能更受到爱戴,千秋万代传下去。

  可话虽如此,在这个改变之前,全天下都是皇帝的,比如所有的土地,虽然皇帝不可能都独占了,但只要哪一天皇帝想要哪块土地了,那块土地上的人就必须乖乖献出来;

  但是改变之后,在想这样却不能了,皇权平白丧失这么一大块,总是不舒服;再有君臣共治也是,以前是皇帝想共治就共治,想任性就任性,以后就是再也不能任性了!

  虽然这萧去病说起来是为了李唐皇权好,而且朕也不能再做皇帝了,可是心里总觉得非常的不爽啊!

  众人则是一脸疑惑,道理好像是这个道理,可总觉得就是不那么对。总之,长期以来都说皇帝是天子,富有天下总不会有错;可兰陵王这个办法,这套理论貌似又对大臣,对天下百姓都有好处,而且目前这种情境,也不是他们能讨论的,所以干脆不说话。

  萧去病再次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之心思已向陛下表明,臣之心可昭日月,心心念念只是为了能让大唐一直强盛下去。臣还有臣的妻子,儿女后代,能永远生活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度,过得幸福开心。陛下的疑问可尽去否?”

  李隆基这才一下反应过来,回到了眼前的现实——萧去病这可是在带兵逼宫,他长叹了一口气道:“朕现在相信你没有篡逆之心,可是你有没想过,你这么做,会不会反倒把天下弄得大乱?再者,你想过没有,你要做的这些事情,会有多少困难?你就坚信,你做的这些,一定会使得大唐变成你想的那个样子?”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笑,略有些激动道:“因为我深爱这个国家,深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比热爱这传承数千年的汉家文明;因为自我读书认字起,我的师父(祖国、长辈、老师)就把我教育成了一个这样的人。

  我坚信,大唐一定能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无论困难再多再大,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李隆基微微点头,扫了萧去病萧去病一眼,却见他刚才微有动情的英挺面目,此刻两只眼睛却突然放出逼人的光来,目光锐利得有如实质,让人不敢对视,心里也是悚然一惊。

  这萧去病不但有满腔的理想,更有雷霆手段,杀伐果断,也绝不会手软,这可是一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主。

  李隆基最后的眼光落在了太子李亨身上,这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二十岁,头发苍白的太子,此刻虽然一脸肃穆,但身体却轻微的颤抖,一双眼睛从未有过的有神,却是怎么也难掩内心的兴奋——这个傻孩子,真以为萧去病会将大权交你手上吗?

  这江山就交到建宁王和萧去病手上吧,但愿这萧去病果真是赤子之心未变,果真能将大唐变成他所说的那样吧。

  朕当了四十年多年天子,也确实早就倦政了,只要建宁王和兰陵王不缺朕的奉养,朕就索性放手好了,就看这大唐江山,在你们两人手上,会变成什么样子也罢!

  想到这,李隆基也不再啰嗦,他环视了众人一圈,咳嗽两声,朗声道:“朕在位四十二年,倦于政事,元子亨,睿哲聪明,恪慎克孝,才备文武,量吞海岳,应天顺人。付之神器,佥曰宜然,宜令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建宁王至纯至孝,英明神武,与诸孙有异,且为国立下大功,当为皇太子。

  今皇帝受命,天下大事,皆决于皇帝及皇太子,朕心顿如释负,将凝神静虑,偃息大庭也。”

  一番话说完,大唐两代天子的交接就已完成,连同第三代皇帝的名位也一同定了下来,在回到紫宸殿写好内禅诏书,盖上玉玺之后,内禅正式生效,连同萧去病李倓在内,在场十几名文武大臣同时对着李亨山呼拜倒:“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乎,便在长安城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中,大唐大唐第七位皇帝新鲜出炉,李亨连同他的贴身宦官李静忠(李辅国)激动兴奋得直哆嗦。

  即位之后,便是大肆封赏,李亨病态的脸上因为兴奋满面红光,眼睛发亮,声音颤抖的开始封官,李倓为皇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萧去病封为燕王,原有职位不变外,又封范阳平卢节度使,河北道采访使;杨国忠的职位空出来了,李亨也没什么心腹,问了萧去病的意思,于是封李岘为中书令右相;韦见素仍为左相,柏欣和杨南放了出来,仍为左右飞龙军使;李晟为羽林大将军……

  李亨兴奋异常,一群保住了官位的文武高官欣喜连连,李隆基和杨贵妃坐在后面,看着这一切,只是冷冷一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