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73章 百万贯【加更】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73章 百万贯【加更】

作者:安静的九乔 字数:3731 书籍: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整个六月, 汴京城的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谈论新开的朱家桥瓦子,和新式杂剧《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甚至有传言说, 这出新式杂剧的名气已经传到了大内去。连官家都在好奇,民间在看什么戏,真的如传言中那么精彩?

  朱家桥瓦子自开业的当天起, 就天天爆满。各间合子的预订一直排到了七月中。每晚各间合子里都会坐满了人, 订不上合子或者买不到票的,就会想方设法“蹭”亲眷们订到的合子,蹭到就是赚到。

  而明远也顺势宣布了朱家桥瓦子每十天会全体休息一天——这种类似“旬休”的制度在汴京的勾栏瓦舍还是头一家。

  明远此举一出,城里其它的瓦舍都舒了一口气。

  每月至少会有三天, 观众们不会去朱家桥瓦子挤破头, 而是会回头来看看其它瓦子。

  城中其它瓦子也有虚心来向朱家桥瓦子来取经的——他们都知道,这新式剧种一经推出,他们若是再不跟上,能够演出类似的剧目, 以后汴京城中,朱家桥瓦子一家独大,未必就是耸人听闻之言。

  除此之外, 桑家瓦子与朱家桥瓦子之间的一场纠纷也颇引人关注。

  桑家瓦子的主事桑茂德之子桑全,为了泄私愤, 指使他人去给平郝两位主演下哑药。这件事还未在开封府过堂, 就引起了全城的公愤。

  当日有不少闺阁女眷去看了两人的演出,夫人小姐们大多敏感些, 能看得出来两人上台前曾经哭过, 但万万没想到竟是这种原因。

  一想到她们差点儿就没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 两名我见犹怜的美优伶可能会就此葬送前程, 再也不能在勾栏里开唱……这些夫人小姐们纷纷出声,以至于给了开封府不少压力。

  最终此案因为影响太大,没有公开审理。

  桑茂德因为“教子无方”,之前买来的官职被革掉了,迫于族中压力,交出了桑家瓦子的管理权,桑家瓦子由其从兄弟接管。

  桑全被杖责二十大板,被桑茂德带回老家看管,远离汴京,不准他再出来惹事。

  另有一人涉案,就是平蓉的亲弟弟平弘,因为年纪太小而免于杖责,但据说平蓉与其家人断绝往来,下决心从此再不通音问。平家原本靠着平蓉挣的钱能够过得很好,现在几乎断了生计来源,自然气死,但平弘做错事在先,平家人也不好说什么。

  再加上平蓉有朱家桥瓦子的人护着,平家数次想到平蓉演戏的地方求恳,每次都被当众赶出去。

  且不论平家的私事,汴京城中瓦舍勾栏相互竞争的格局几乎被推倒重来。

  朱家桥瓦子作为后起之秀迅猛无比地崛起,而桑家瓦子的没落在所难免。

  明远很好奇地问1127:“桑家瓦子……好像一直坚持到了《水浒传》里啊?”

  他对文艺作品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记得燕青好像带李逵逛过桑家瓦子。

  1127笑嘻嘻地回答:“‘蝴蝶’……亲爱的宿主,‘蝴蝶效应’您懂的。”

  明远当然懂。

  这个时空早已不是他那个本时空的镜像,在这个时空里,某些事情和某些人的走向,正在发生不可以预知后果的变化。

  比如桑家瓦子,又比如蔡京。

  蔡京在太常礼院的差事是个闲差。明远所有的朋友之中,数他最闲。

  因此蔡京与明远在一处游乐的时间也最多,他不仅将明远收藏的名家字画看了个遍,也几乎与明远一道,将汴京城中与左近的名胜全都逛了个遍。

  在明远的“刻意”安排下,蔡京与苏轼似乎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如果没有明远,苏轼是“旧党”,蔡京的弟弟蔡卞是“新党”领袖王安石的女婿,他自然脱不了“新党”的裙带关系,这两位怎样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但是因为有了明远这个“中间人”,蔡京与苏轼都喜与明远相处,因此这两人见面的机会格外多,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

  这两位都是聪明人,懂得惺惺相惜。

  蔡京对苏轼的文章诗词赞不绝口,而苏轼则格外偏爱蔡京的书法。

  “远之说元长的字乃是一绝。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苏轼捧着蔡京写的一幅帖子,微微摇着头,连声赞叹,眼里全是欣赏。

  “某的字与元长的一比,就像近日里某的肚皮一样,显得太胖了!”

  这日刚好是旬休,明远邀上苏轼与蔡京去“洗面汤”的店铺洗漱刷牙、修面理发外加品尝汤茶药和早餐。

  说这话的时候,苏轼双眼紧紧地盯着手中蔡京的帖子,全然忘了身后的伙计正将他头上戴着的高桶方者巾摘下来,要为他打理头发。

  今日蔡京刚好带了一幅新写的帖子想要装裱,在明远的撺掇之下,蔡京就将帖子给苏轼过目,谁曾想竟得了如此赞许。

  要知道,苏轼在两个月前曾经在大相国寺办过“签售”活动,他的字得了多为书法名家的赞许,随后,凡有苏轼签名的文集,都能以翻倍的价格出售,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的风头。

  而苏轼写字的特点是“性情豪放”,用墨丰沛浓郁,因此字体显得丰满。他夸赞蔡京的字体“瘦”,自然是赞蔡字的风骨姿态。

  这种评价能从苏轼口中说出来,是极大的赞誉了。

  蔡京的虚荣心顿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尽管有伙计在帮他修面,蔡京还是很努力地开口回应:“知我者……莫若子瞻公也!”

  明远在一旁笑得好生开心——

  他的目标是不是有希望达成?

  蔡京并没有露出成为权臣的征兆,反而有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潜质。

  更重要的是,苏轼与蔡京成了在艺术上能够相互理解的好友。

  那么,在明远那个本时空中,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禁绝苏书之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远之,你在笑什么?”

  蔡京修过面,一回头,刚好看见明远的灿烂笑容。

  “我是开心——”

  明远如实说:“见到元长与子瞻公惺惺相惜,这份友情,着实令人羡慕呢!”

  苏轼那边也将头发仔细梳理过,重新戴上方者巾,笑着回答明远:“某能得元长、远之两位小友,人生何其幸也,何其幸也!”

  明远拍手大笑。

  蔡京的笑容却矜持而浅淡。

  三人坐在“洗面汤”的店面里说话,这间店铺刚好位于街角,三面临街。

  因为天气暑热,店家将临街的门板全都放下。明远等三人坐在店铺中,一面饮茶一面吃早餐,顺带能将街面上的景致看个一清二楚。

  却见苏轼忽然慌乱地抓起手中的一枚扇子,掩住左边面孔,脸上神色尴尬。

  清晨的汴梁街头,气温还不算高,不致炎热需要扇扇。

  那么这扇子就只有一个用途:便面。

  “便面”是用来在见到不想见的人的时候,遮住面孔的扇子,以免被对方发现。

  明远认得苏轼已有数月,知道这位大文豪说话行事一向潇洒,他还从未见过苏轼如此行事。

  他沿着苏轼遮面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街面上走来一名身材高大瘦削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道袍,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地沿着街道向前,从明远等人身边迅速越过。

  明远见那名中年男子相貌俊美,步态洒脱,猜想此人应当不是简单人物。

  可苏轼为什么会如此?

  见到明远疑惑,蔡京凑至他耳边,轻声提示:“那是章子厚。”

  张子厚?

  横渠先生?

  不对啊,他这位老师还远在凤翔的横渠书院啊?

  片刻后,明远终于反应过来:这只是谐音巧合罢了。

  蔡京所说的“章子厚”,不是明远的老师张载,而是“新党”名臣章惇。

  明远也听说过章惇,因为这个人太特别了。

  当年章惇第一次考科举中进士,就中了进士及第。然而章惇的一个族侄考中了当年的状元。章惇耻于名次在侄子之下,进士资格也不要了,拒不受敕,回家复读重考。在两年之后,重新参加科举,又考中了,这才接受敕诰,入朝做官。

  “这章子厚与子瞻公‘以前’是好友。”

  蔡京强调了“以前”二字。

  “如今这两位政见不同,见了面……亦是惘然呀。”

  明远:明白了。

  章惇是“新党”,而苏轼现在的政见是“旧党”,朝中新旧两党如今斗得是水火不容。苏轼与章惇的友情自然早已不如旧时。

  或许两人私下还有联系,但是表面上却不能做出走得太近的样子。

  所以,在这汴京街头,大庭广众之下,这一对昔日好友纵使相见也不能相认,倒不如“便面”一遮,免得尴尬。

  明远顿时唏嘘:“果然……人生到处知何似……”

  他这是在感慨:人生逆旅,难以预测。至交好友,仅仅因为政见不同,便彼此对立,连见上一面都不可得。

  明远突然想起蔡京。

  他转头看看这位,只见蔡京面色自如,仿佛在看戏,对苏轼放下“便面”之后的惘然之情也全然视若无睹。

  明远:不妙,这蔡京与苏轼之间的友谊恐怕还有点“塑料”。

  章惇与苏轼这多年的老友都能闹到这个程度,蔡京这样功利的一个人,就算是眼下与苏轼趣味相投,日后也不会肯为了苏轼出头的吧?

  明远意识到:他在这个世间扇起的蝴蝶翅膀,还不够强大,好些东西还未能扇得动。

  看起来,还是得执行原计划,将蔡京“带沟里去”才是正理。

  少时,苏轼从怅然中恢复过来,勉强挂上笑容,转向明远,说:“趁着还不太热,我等去大相国寺吧。”

  今天大家约好的主要活动,就是去大相国寺后,寻一家装裱的摊子,将蔡京所写的这一帖字装裱起来,好好保存。其它时间,就是各自闲逛。

  这时一名小僮自外跑过,手中高高举着一叠报纸,大声吆喝:“今日的《汴梁日报》!”

  “今日大相国寺开放万姓交易……”

  “今日晚间,川西瓦子上演新式杂剧《目连救母》……”

  “今日起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前有售摩合罗,比七夕时便宜啦……”

  《汴梁日报》原本是免费发送,但是在百万人口的汴京城里,这份报纸实在是供不应求。因此有小僮每日凌晨起来,去刻印坊门口等着,领上一叠新出的日报,到街上代为售卖,收取一点卖报钱。

  明远一点头,机灵的向华便叫住了报童,买了三份《汴梁日报》,送到明苏蔡三人手中。

  苏轼一边看报一边笑:“远之,听说这《汴梁日报》是你办的,没想到你也得当街买报。”

  明远随口回答:“报童卖报,每份其实挣得十分微薄,早些卖完,就能早些回家。”

  苏轼与蔡京听着都是一怔,随即都点头称赞。

  “听人说,汴京城里好些人为了能看报,去蒙童的学堂学识字去了。”

  苏轼聊起他在开封府听说的“奇闻”。

  “还有人会当街读报,遇上读不懂的字,就去算卦或是说书的那里问过。”

  蔡京则感叹:“没想到,这《汴梁日报》一出,城里人便都觉得识字是一件要紧之事,纷纷学起来。家中有蒙童的,也情愿送去学堂里,哪怕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他一面翻阅这《汴梁日报》一面想着听来的闲话:听说这《汴梁日报》原本名叫《汴京日报》,后来是明远觉得犯了朋友的名讳,因此让人把已经制好的版废了重做,改用了“汴梁”两个字。蔡京内心暗暗承明远的情。

  苏轼也点头称赞明远:“远之,这城中向学的新风气,你要算一份功劳!”

  明远顿时露出笑容,虽然谦虚了几句,但他心里依旧是得意的。

  印刷术的发明本就有利于文化与知识的传播。

  而报纸的推广很明显加速了这一点。

  他主持发行的《汴梁日报》不涉及任何朝政,完全是一份市民小报,上面提供的,看似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汴京百姓来说,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可以说,这份报纸正在倒逼在汴京生活的普通人多认得几个字,掌握一点知识文化。

  不止如此,明远的刻印坊大幅降低了刻印成本,李成周等人的“加盟”刻印坊也已开始运作,印制书籍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如今蒙童进学需要的书籍,已经便宜至只要十几文一册。这样一来,孩子上学的花销就真的几乎只是两条咸肉。

  这样看来,他这“蝴蝶翅膀”在某些领域扇得还是挺有力的。

  明远翻了一遍,没在报上找到哪家书画装裱行的“广告”,猜想这门生意应该还没大众到需要在报上打广告的程度。

  于是明远将手中的报纸赠给“洗面汤”铺子里的伙计,招呼苏蔡两位:“走,去大相国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