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他怎么想,都觉得肯定和那个剃刀有关了,这刀具自古本就为凶器,不管是什么刀,只要来历不明,都一定要谨慎,尤其是他这个行业的,剃头刀和砍头刀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过去旧时代里,几乎从来没有人敢随便用别人的剃刀。
胡大海不是不知道这个规矩,只是没往心里去,这一下子出了事,他心里就琢磨着,这个剃刀不能留了。
他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把这剃刀包起来,深夜里丢的远远的,神不知鬼不觉,从此万事大吉。
说干就干,这天晚上,胡大海就趁着夜深人静,把剃刀用布包裹起来,跑到城外的小河边,里面塞了几块石头,用力丢进了河里面,几个水泡翻腾,一切便归于沉寂。
胡大海这才稍稍放了心,回到家里闷头大睡,直到第二天清晨起床,开店做生意,一切照旧,但心情却已是大大的不同。
再次给客人刮头,胡大海又用起了以前的那把老剃刀,这回一切太平,什么怪事都没发生,他心中暗喜,又吩咐老婆,以后只做熟客的生意,再有来历不明的人,一定不要接待,而且每天的打烊时间不能太晚,天一擦黑就关门。
就这样一直过了七天,一直相安无事,胡大海才渐渐放了心,看来那个鬼剃刀也不过如此。
他心里暗暗给那剃刀起了个名字,不过既然已经没事了,他也就慢慢不再放在心上,但每天还是早早就关店,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天一黑,心里就不踏实。
就这样又过了些日子,胡大海一天晚上和几个老朋友在店后的屋子里喝酒,因为家里还有人,就没完全关店,把门落了一半,虚掩着。
或许是因为这些天一直提心吊胆,心里压抑,这一次胡大海终于释放出来,不由多喝了几杯,就这么一直到了晚上九点多的时候,饭局终于散了,胡大海送了朋友出去,正要关门休息,外面忽然走进来一个人。
胡大海喝的有点迷糊,抬头看这人也是个老顾客,在后街住的黄师傅。
这黄师傅也没多说什么,进门就对胡大海笑了下,自顾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声音低沉地说:“刮个脸。”
胡大海愣了下,有心想要说打烊了,但是又不好开口,就为难道:“刮脸倒是简单,但是我刚喝了不少酒,怕是这手底下没准头,今天我老婆又不在家,你看,要不你明天再来?”
但黄师傅却已经闭上了眼睛,面无表情地说:“我只有今天晚上才有时间,刮出问题算我的。”
他这么说,胡大海就没法拒绝了,毕竟都是熟客,他想了想也就没多说什么,心说刮个脸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应该没啥问题。
再说,总不能把顾客往外赶,于是他就关上了店门,准备了工具,开始给黄师傅刮脸。
其实这个活儿原本他老婆就可以做,但今天也是碰巧,胡大海知道自己喝了酒,下刀的时候十分小心,黄师傅也很配合,始终闭着眼睛,纹丝不动。
胡大海虽然提心吊胆,好歹是一切顺利,很快刮完了脸,他松了口气,拍了拍黄师傅的肩膀说:“可以了,我说你这是多少天没刮脸了,费了我半天功夫……”
他说着话,黄师傅却还是不动,仰躺在椅子上,脸色阴沉,好像是睡着了。
“老黄,黄师傅?”胡大海叫了两声,黄师傅还是不动,胡大海纳闷,伸手推了一下,黄师傅的头却软软地歪向一旁,手也无声无息地垂了下来。
胡大海上前定睛一看,黄师傅脸色蜡黄,双目紧闭,身上透发着一股子怪异的气味,胡大海拉了下他的手,只觉触手冰凉。
这一下胡大海可吓了一跳,以为黄师傅急病发作,忙把他的衣扣解开,然后就要去他的身上翻找急救药,但就在这一瞬,他眼角瞥见,黄师傅的脖子上,赫然有一道并不太明显的黑线!
他毛骨悚然,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手里的剃刀,却发现,自己用了好几年的剃刀,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前些天扔掉的那一把刻着花纹的诡异剃刀……
胡大海头皮一阵阵发麻,他看着手里的剃刀,吓的尖叫一声,下意识地就想把剃刀丢出去,旁边蓦地探过一只枯干的手,抓住了他的手臂!
“哼,喝了酒也敢给人下刀,你好大的胆子。”
第274章 鬼剃刀(三)
一声冷哼,让胡大海的酒顿时醒了大半,睁眼一看,刚才还状若死人的黄师傅已经站了起来,但他满面阴沉,一只手力量奇大,几乎要将胡大海的手臂折断,他刚要求救,忽然仔细看了看黄师傅的脸,吓的嗷一声瘫软在地。
这哪里是什么黄师傅,这张阴沉的脸,分明就是已经死了很多天的老孙!
这时老孙的衣襟敞开着,露出脖子上的一圈黑线,他诡异的笑着,死死的盯着胡大海,阴沉道:“是你害了我,我已经死了,可是你为什么不死,你这个凶手,杀人的恶徒。”
“我没有……”胡大海整个人都坐在地上,“我没有害你啊,是那把剃刀,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那个人……留了这把剃刀……我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只是给你刮了个头而已……真的不怪我啊……”
胡大海已经语无伦次了,一个已经死去快一个月的人,夜里突然出现在身前,而且刚才明明是黄师傅坐在这里,怎么转眼变成了老孙?
“我知道不怪你,但这笔账,必须要你来偿。”
老孙满脸狞恶的说着,胡大海结结巴巴地说:“那、那是为什么……”
“因为,当年我就是被你的先人杀死,就死在这把剃刀之下!你说,我应不应该来找你算账呢?哈哈哈哈哈哈……”
老孙忽然狂笑起来,胡大海却是完全傻了,他眼睁睁的看着老孙,根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老孙不是前些日子刚死么,这跟自己家的先人又有什么关系?
老孙哼了一声,坐在椅子上,手里抚摸着那把剃刀,眼睛眯了起来,胡大海愣愣的看着他,心里却在偷偷找机会逃走,可就在这时,老孙的那张脸又变了。
没错,就那么在胡大海的面前,老孙的脸庞像是笼罩了一层雾气,转眼间就变成了那天来的黑衣男人。
这一次胡大海更是吓的一动都不敢动,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黑衣男人却不理他,缓缓地对胡大海讲出了一段往事。
……
那是在满清入关,定鼎中原之后,顺治帝颁布了“剃发令”,在天下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说起这个剃发令,还有一段故事。
那是在满清之前,历朝历代都是束发而髻,直到清朝刚建立的时候,朝堂之上也是分为满汉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那些明朝降臣,也就是汉员仍是束发冠带,如此二十年来,彼此相安,未生异议。
后来偏偏有个叫孙之獬的人,是明末天启年间的进士,他别出心裁,自发地剃了头发,穿上满装,入朝的时候站入满班。
但满员那个时候是很看不起汉员,便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由,把孙之獬赶了回去。但是孙之獬灰头土脸的回到汉班,又因为他的行为被汉员看不起,拒绝他进入汉班。
孙之獬很是羞愤,觉得没有面子,便给顺治帝上了一道奏折,大概意思是说陛下如今平定中国,万事鼎新,但衣冠束发还是和从前汉族旧制一样,这是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也就是这句话惹了塌天大祸,顺治帝看了奏折,便下令剃发,当时剃发令一出,天下震动,朝野哗然,有的人“涕泣就剃”,有的人“宁死不屈”,又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使当时的满汉矛盾非常激化。
但在那个年代,还有着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的思想,剃发令一下,全国各地,群起反对,所以朝廷才会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硬手段,于是在当时,一种特殊的剃头匠行业应运而生。
当时通常是一组三四个人,一个剃头匠,掌剃头刀,其他两三个人,掌鬼头刀,又举着一个十字竖杆,在大街小巷穿行。
凡是民间百姓,接受剃发的就有剃头匠当场剃发,抗拒剃发的,那就有冷森森的鬼头刀,砍断头颅,挂在竖杆上,游行于市。
在这种强压下,自然就是剃发留头的人多,毕竟对于百姓而言,谁也不想为了头发搭上性命,但也有个别的人,也就是朝廷口中的刁民,不但抗拒剃发,还心有反意,那就是鬼头刀伺候了。
此时胡大海面前的这个人,叫做常天恩,原是前朝一位官员的后代,后来家中落魄,流落市井,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大明江山,非常抵触满清的剃发令,他认为剃发容易,但信念难灭,一旦顺了满清,那便是灭族亡种的征兆。
可在这大势面前,他也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他到家里也来了剃头刀和鬼头刀,面临了要做出选择的时刻。
那时他有妻子和一双儿女,当下也没有多说什么,淡定的让小儿子剃了头,然后自己也坐在了椅子上,剃头刀的下面。
这个剃头匠他认识,也是老街坊,没有大名,姓胡,都叫他胡九斤,当时他的剃头技术很好,而且他有一把剃刀,锋利无比,远近闻名。
常天恩在剃头刀下坐了下来,胡九斤也没多想,因为他的技术好,刀子快,每天要剃的头比别人都要多很多,于是当时就低下头,举起剃刀,准备给常天恩剃头削发。
可就在他正要下刀的时候,常天恩忽然抓住他的手腕,飞快的用他手中的剃刀在自己咽喉一抹,顿时血流如注,胡九斤吓的魂飞魄散,惊叫一声就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