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的心态都一样,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其结果就形成了对峙僵持的局面。
最后,李怀光终于打破了僵局。
不过,他并不是出兵去打谁,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跑了!
李怀光不跑不行。
因为三方之中,他的处境是最尴尬、最不妙的。
人家朱泚戴着“汉元天皇”的冕旒,坐拥帝京,有钱有粮,耗到猴年马月都没问题;而李晟已经取代李怀光,成了大唐军界的一号人物,上有天子宠信,下有部众拥戴,只要秣马厉兵、静观待变,其他的事一点也不用操心。
唯独他李怀光,枯守一座咸阳孤城,内有兵变之虞,外有强敌窥伺,既无外援支持,又无后勤补给,有什么理由跟别人耗下去?
这一年三月初,李怀光命部众烧毁营房,然后纵兵大掠泾原十二县,把这一带掳掠得鸡犬不留,最后率部撤出了关中。
此时此刻,除了撤回自己的老巢河中府,李怀光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
然而,即便李怀光主动放弃了对关中的争夺,这条回家的路对他来讲还是很不平坦。
因为一路上不断有人叛他而去。
他刚刚走到富平(今陕西富平县),大将孟涉和段威勇就带着数千人突然掉头,投奔了李晟;此后每走一段路,几乎都有人叛逃;接近河中时,守将吕鸣岳本来想焚毁黄河上的渡桥,不让他进城,后来考虑到守城的兵力太少,恐怕无力抗拒,才硬着头皮打开了城门;进入河中城后,李怀光即命大将赵贵先进驻黄河西面的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以防关中唐军来犯,不料赵贵先一到同州就归降了朝廷;最后,李怀光又命大将符峤进驻坊州(今陕西黄陵县),没想到符峤也旋即向附近的官军投诚了……
李怀光万万没想到,自己起兵造反才十几天,就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举步维艰的境地。同样是提着脑袋造反,人家朱泚和李希烈至少获得了部众拥戴,至少赚到了一顶天子冕旒,不管将来怎么样,好歹也过了一回当皇帝的瘾,可他李怀光得到了什么呢?
不但什么都没得到,而且连原本拥有的兵力和地盘也在一天天缩水。照这样下去,李怀光迟早会变成孤家寡人,甚至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看来,造反也是个技术活。假如你没有审慎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基本要素,没有事先做好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等工作,仅凭一时冲动就起兵造反,其结果很可能就是玩火自焚!
可是,李怀光能怎么办呢?
现在的他已经是“人在囧途”、身不由己了。
明知前途一片黯淡,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不可能走回头路。
因为,就算他现在肯回头,朝廷虽然也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李怀光还是会担心一件事,那就是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被德宗秋后算账。
【王者归来】
兴元元年三月下旬,德宗李适经过二十多日的车马颠簸,终于抵达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梁州是山南西道的治所,自古地薄民贫,经历一场安史之乱,户口更是减损大半。所以,此道虽下辖十五个州,但财政收入却不及中原地区的几个县。德宗带着文武百官到来后,各方面的供应都很差,连最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有短缺之虞,德宗大感困窘,打算继续流亡,逃往物阜民丰的成都。
这显然是个极其愚蠢、缺乏大局观念的想法。
如果德宗的流亡朝廷真的躲进蜀中一隅,关中军民对李唐的忠诚度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削弱,而长安的光复恐怕也会遥遥无期。
道理很简单,你当天子的自己都逃到千里之外了,谁还肯替你卖命呢?不要说光复长安的计划会搁浅,各地的叛乱恐怕也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反正关中无主了,谁不想趁机玩一把逐鹿问鼎的游戏呢?
相反,如果德宗以大局为重,安心坐镇梁州,对各种潜在的叛乱势力就会起到一种震慑作用,而对关中军民则会起到一种安抚和鼓励的作用。所以,此事非同小可,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了李唐社稷的安危。
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得知天子入蜀的意图后,立即进言:“山南西道毗邻京畿地区,如今李晟正准备克复长安,需要借助陛下和朝廷的声势作为支援,一旦陛下西幸川中,收复长安的日子恐怕就很遥远了。”
德宗闻言,不禁产生了犹豫。文武百官也就此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就在这时候,李晟的一道奏章递到了梁州。他说得比严震更明白:“陛下驻跸汉中,足以系亿兆黎民之心、成翦灭叛贼之势,若取小舍大、迁都蜀地,则官民士庶将因之绝望,虽有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也将束手无策、徒唤奈何!”
就在数日前,德宗刚刚又加授李晟京畿、渭北、鄜坊、丹延四镇节度使的职务,显然是把光复长安、匡扶社稷的重任全部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如今,李晟的这番劝谏当然具有很大的分量,德宗无话可说,只好打消入蜀的念头。
这一年四月十日,靠兵变上台的田绪收到了德宗颁发给他的节度使旌节,被正式任命为魏博节度使。
在朝廷和朱滔之间,田绪明智地选择了朝廷,踢开了朱滔。
很显然,这个宝押对了。
可是,被一脚踢开的朱滔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随即加紧了对魏博重镇贝州、魏州的进攻。五月初,王武俊和李抱真见魏博危急,遂信守承诺,亲自率部驰援贝州,在距贝州三十里外扎营。
正在攻打贝州的朱滔闻讯,连忙把攻打魏州的大将马寔召回,准备集中兵力与王、李二军决一死战。朱滔本想第二天就发起攻击,可好几个幕僚都劝他说,王武俊擅长野战,不可与其正面交锋,应派兵断其粮道,待其疲敝再伺机进攻。
朱滔一时犹豫不决。就在这时候,部将杨布、蔡雄带着回纥将领来到了他的大帐。
他们是来请战的。
回纥将领对着朱滔猛拍胸脯,说:“我们回纥人每次与邻国交战,只要五百骑兵,便可击破敌人数千骑,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我在大王军中多时,接受大王的金帛、酒肉无数,一心想为大王建功,眼下正当其时。明日,请大王策马登上高岗,观看回纥铁骑如何为大王翦除王武俊,让他一匹马也别想回去!”
杨布和蔡雄也在一旁帮腔:“大王英雄盖世,举幽燕大军南下,本欲横扫河南、肃清关中,如今面对一个小小的敌人就观望不前,势必令远近失望,何以成就霸业!请大王同意回纥的请战要求。”
朱滔一听,顿时豪情满怀,遂决意出战。
此时的朱滔当然不会知道——明天的会战将彻底终结他逐鹿天下的梦想,并将给他的军事生涯画上一个惨痛的句号。
次日清晨,王武俊命部将赵琳率五百骑埋伏在阵地旁边的一片树林中,让李抱真列方阵于后,由他本人亲率精锐骑兵担任前锋,迎战回纥人。战斗一打响,牛皮烘烘的回纥人就扬鞭奋蹄,直冲王武俊的前军。
王武俊的骑兵们忽然一提缰绳,向两侧避开。回纥骑兵一直冲到阵后,正准备回马之际,王武俊下令全军发起攻击,赵琳的伏兵也从树林中突然杀出,将回纥骑兵拦腰截断。回纥人一下就傻了眼,那个昨天还牛气冲天的将领此刻也顾不上什么脸皮了,慌忙率部杀出重围,一路落荒而逃。
王武俊和李抱真乘胜发起冲锋。朱滔的骑兵一见回纥人败了,赶紧掉头而逃,旋即冲垮了自己的步兵阵地,于是步骑两军未及接战便全线溃败。朱滔拼命想要制止,无奈兵败如山倒,根本止不住,只好逃回大营,闭门坚守。
此次会战,朱滔出兵三万,被杀一万多,逃散的一万多,最后跟着他跑回大营的只剩下数千人,几乎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当天傍晚,战场上忽起大雾,王武俊和李抱真不敢贸然进攻,就在朱滔大营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分别扎营。是日夜里,朱滔放火焚烧大营,然后带着残部从南门出逃,亡奔东面的德州。他在魏博掳掠的堆积如山的财帛和物资一样也带不走,全都落到了王武俊和李抱真的手里。由于雾浓夜黑,王、李二军没有出兵追击。朱滔就此逃过一劫。
跑到德州后,喘息未定的朱滔就愤然砍下了杨布和蔡雄的脑袋。但事已至此,朱滔就算把这两个家伙碎尸万段也于事无补,要怪的话,只能怪他自己太自信、太轻敌了。
随后,朱滔狼狈逃回了幽州。
虽然侥幸捡回一命,但经此一战,朱滔已是元气大伤。从此,朱滔自顾尚且不暇,就更别提那个逐鹿中原、号令天下的美梦了。
李怀光撤出关中后,李晟克复长安的计划就进入了倒计时状态。
与此同时,朱泚和姚令言也开始感到了恐惧。他们频频派遣间谍潜入李晟防区,企图打探唐军进攻长安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进攻时间。不料,这些间谍却先后被李晟的侦察骑兵一一捕获。
兴元元年五月二十日,李晟在驻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故意安排朱泚的那些间谍坐在观礼台上全程观礼。结束后,李晟又设宴招待他们,并一一发给他们路费,把这帮人搞得受宠若惊。最后,李晟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回去告诉所有叛军士兵,小心防守长安,一定不要背叛朱泚!”
间谍们面面相觑。
他们知道,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展示李晟的自信,也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从内心瓦解叛军士兵的斗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