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277 章 帝后的钓鱼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 277 章 帝后的钓鱼

作者:顾四木 字数:7090 书籍:(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整个东宫内,都弥漫着一种发呛的香烛纸钱气息。

  这无人的偏厅内也不例外。

  于是东宫内守丧之人,哭起来就更容易了。如果哭不出来,只需要深吸一口气,保管生理性的泪水就下来了。

  姜沃的声音放的很轻:“不知太子妃愿不愿意为国事而舍己身,离宫修行?”

  她说完后,就见脸上还带着泪痕的裴含平,眼中神采一亮——但只是很微弱的一点亮,像是燃到尽头的蜡烛不会悄无声息的直接熄灭,而是会跳一下再灭掉。

  很快,这眼神又恢复了寂然。

  裴含平摇头道:“不,不。”

  她拒绝了。

  不出姜沃意外,拒绝了。

  并且裴含平连忙擦掉了脸上的泪水,对姜沃道:“姜相,我方才失态了,我不该哭的。”

  “我不是不愿意抚养太子的嗣子……”说到这,裴含平停住了。

  她是说惯了不出错的官话(许多时候也等于虚伪的假话),但裴含平觉得,在此刻的姜相面前,她不该说了。

  因姜相方才既然说出让她‘入道观’的提议,就是看透了她的内心渴求。不但看透了,还愿意伸手替她达成。

  只这份愿意在乎她想要什么的心意,她从前就未遇到过。

  裴含平很珍惜这从未得到过的心意,哪怕没什么能还的,但至少不该再说假话应对姜相。

  于是裴含平深吸了一口气后,换了实话来说:“姜相,无论愿不愿意,这都不是我能选择的,我心里明白。”

  说完后,裴含平又怕眼前人误会她,方才哭的那么惨是故意的。

  于是罕有地急促道:“其实我今日,原是想跟姜相说明我的本意,我绝不会去掺和外头的事。”

  在过继圣旨下来的那日,她已经完全没奢望过,能离开这宫廷,去过自己的日子了。

  裴含平只是想过的尽量平静一点,所以才鼓足了勇气,来找天后信任的宰相,向她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个孩子不是她撺掇着太子求来的,她绝对没有一点要涉足储位之争的意思。

  无论是周王还是殷王做太子,都好。

  哪怕皇帝真的太痛惜太子了,非要立这个过继的孩子为太孙,那她这个宗法上太孙最名正言顺的母亲,也绝对不会跟摄政的天后有一点点对立。

  求求天后千万别误会她有任何争权的野心。

  如果姜相愿意相信她,在将来她被迫卷入漩涡的时候,能够在天后跟前替她说一句公道话,这就是裴含平想象过的最好结局了。

  只是话才刚起了个头,姜相那句温和的‘我知道’,忽然就让她出乎意料的失态破防了。

  而后,姜相更是提出了,她完全没有想过的事情——

  离宫避世?舍宅置观?独自入道修行?

  她在佛前烧香求愿,都不敢求的这么圆满,都只求在这宫中找个清静院落,做个寡居的太子妃就够了。

  那一瞬间,她真是剧烈的心动了。()

  可……

  ?顾四木提醒您《[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不行的。

  她凭什么呢?

  “姜相。”裴含平望着对方被自己哭湿的半边素服道:“我听太平公主讲过姜相许多事。”

  “我知道姜相能做到。”虽然擦掉了眼泪,但裴含平的眼睛依旧湿漉漉的:“可姜相帮我,一定会……很麻烦,要做许多原本没必要做的事情,担没必要担的风险。”

  “所以,姜相不用为我费事的。”

  “我,也没法为姜相做些什么,原本今日寻姜相,就已经扰了您了。”

  姜沃看着眼前的裴含平,不由叹了口气。

  这孩子,可比鸣珂麻烦多了。

  因都曾经是太子妃,姜沃每每见到裴含平,总是不由自主想起鸣珂。

  其实鸣珂在感情上,是很钝感的。在宫里的日子,她虽然过的不太快乐,但也不至于很痛苦,甚至,有时候她能把皇帝气的要命,而她却没什么感觉。

  因王鸣珂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错,皇帝对她不满,她就在心里腹诽皇帝是个谜语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后来有一回,她还跟姜沃感慨道:“天后也不容易啊,真能跟皇帝过那么多年。”然后还道:“莫不是她天生喜欢猜谜?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王鸣珂对于媚娘能跟皇帝这种人过好,颇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

  姜沃:……皇帝要是听到你这句话,绝对关你一辈子。

  所以,当年鸣珂去玉华寺去的干脆,离开京城的时候,只要姜沃说没问题,她也就毫不在意,欣然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了。

  在王鸣珂心里:我之前都受过苦了,现在怎么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在裴含平心里却是:我凭什么能去做自己呢?

  *

  裴含平觉得脸上紧绷绷的,是泪水干涸后在皮肤上留下的印记。

  她刚想告辞,就听姜相再次开口了。

  “含平。”

  “你今日是难得与人说心里话吧。”

  裴含平涩然点头:是的,她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她们常说话,但从不交谈。母亲一辈子希望她走在‘正确而光辉’的道路上,所谓的‘心里话’‘开不开心’,在母亲看来,是无用甚至矫情的东西。

  今日,若不是无数压力堆砌实在压垮了她,她也说不出这番话。

  姜沃温声道:“那我也与你说一说我心中所想。”

  裴含平就见姜相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盒面脂递给她,还细心解释了一句道:“放心,你可以涂的,里面没有掺任何胭脂色,也没有香料的气息。”

  纯是为了滋润皮肤的面脂,姜沃近来总随身带着。其实原本她最不记得这些小事,但近来却记得——是为媚娘带的。

  京中春日本就干燥,泪水凝在脸上再吹了风,很容易脱皮。

  媚娘如今为太子的薨逝伤怀,根本顾不到这里,而旁人又不敢轻易

  () 上前劝。()

  姜沃就自己带着。

  ?想看顾四木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含平,你说的没错。你若是要离宫入道,我是要去安排一下事情,解决一些麻烦。”

  裴含平就见眼前姜相感怀一叹,似乎是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旧事。

  “可是你不知道——想要解决这些麻烦,本就是我走到今日的缘故。”

  裴含平怔然。

  她不太懂。

  姜沃从荷包中取了一枚小小的金色骰子,样式一如她当年在系统中抽到的重生之骰。

  城建署的女官都知道,每年姜相发年终奖的时候,都不发宫中常见的梅花、如意样式的金银稞子,她发的都是让金银坊单独打造的小小的金骰子。

  女官们:不愧是两位仙师的徒弟啊,发金子都带着玄学的味道。

  只有姜沃自己知道,这些小小的金色的骰子,代表了什么。

  这也是她多年来,想要更多权力的动力,是她从没有改变过的方向——她想手中不再只有依靠运气,才从系统中抽取的重生之骰。

  “含平,送给你。”

  裴含平伸手接过来,见到金灿灿一枚骰子落在她掌心,滚动了一下后,点了红色朱砂的‘一点’朝上。

  她听姜相笑道:“不错,是大吉。”

  在姜沃的系统里,规则便是“点数越小越吉利。”她第一次见到媚娘那一回,掷出的就是最小的点数。

  偏厅里供着一尊小小的佛像——太子病了多年,东宫里多供神像,道佛皆有。

  此时,裴含平双手手心里捧了一枚小小的金骰子,见姜相抬手指了指佛像道:“况且,我不是会为了救鸽子而割肉饲鹰的神佛。”

  “我不会做我承担不了后果的善事。”

  姜沃说完后,又想起媚娘之前‘不要语及神佛’的嘱咐,就转着腕上的珠子连念了几声佛号攒功德。

  攒完后,低头才发现今日带的是道珠。

  这……

  姜沃:算了,忘记这件事。

  她继续转向裴含平道:“所以,在我安排好一切前,也不会让你走的。还需要你在这宫里多待一些时日。”

  裴含平忙点头:“我知道的。”又担忧道:“姜相万不要为了我这件事为难……”

  姜沃面不改色道:“别担心了。你应当听说过的呀,我在朝为官多年,向来是以做事最为谨慎而名。一向是遵守职官律的大唐好臣子。”

  裴含平:……我听说的,好像不是这样。

  **

  佛前的香都快烧到了尽头。

  她们谈的也够久了。

  姜沃最后与裴含平说起一事:“你应当听说过,大理寺里现在还关着一位‘妄议天后’的官员。”

  虽说当日宰相联合公主紧急处置过了,但这种劲爆言论,听到的人又多,再加上必然有有心人在背后继续烧火加热,怎么会传不开?

  所谓的禁言,只能让人明面上不议论这件事,不在朝上吵得沸反

  () 盈天而已。

  私下里,早就传的人尽皆知了。

  也就是太子薨逝这段时间,众人怕触帝后逆鳞,暂且偃旗息鼓一段时日。如今太子二十七天大丧都要结束了,这件事自然又提上了日程。

  裴含平自然也听说过。

  她还特意跟姜相提供了一下她听到的流言版本,让姜沃参考外面普遍的流言:“我听闻,那位太常寺丞在准备太庙祭祀之时,心有所感为宗亲而哭,哭天后大权在握,将来诸王也好,李唐宗室也好,必皆为中宫所蹂践矣。()”

  姜沃颔首:“该料理这件事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裴含平闻言却忽然叹了口气。

  今日,她既然已经说了许多自己不敢说的话,也不差这一点。

  于是裴含平道:“姜相,我自然比不上天后,但我有时候我能明白天后的难处。”

  嫁入皇室的太子妃,其实在某些处境上跟天后是一样的。

  自她被定为太子妃起,所有人都说,她从此是李家的媳妇,将来是要葬在李家的皇冢中。然后按照李家的人标准来要求她。

  做事奉献的时候,要求她是‘李家人’,但分润利益的时候,她就又是‘外人’了。

  就像宗亲觉得中宫掌权,作为异姓,会苛待他们这群李唐宗亲一样。

  “其实,宗亲们也不是觉得中宫会践踏他们,而是……”

  姜沃颔首:“而是觉得,天后站的比他们高,本身就是一种践踏。”

  你一个嫁到李唐皇室的外人,做事就好了,凭什么还要掌我们家的权柄?

  “姜相,其实类似的抱怨,在许多宗亲的口中,从来没有少过,只是从前没有这么露骨。”太子妃沉默寡言,从不去说别人的是非,不代表她不长耳朵。

  尤其是太子薨逝后,流言更有冒头的趋势!

  裴含平道:“就在太子薨逝没几天后,就有几个宫女和宦官在私下议论道‘哪怕是太子病重,天后都不曾放下朝政’‘天后真是狠的下心’等话。”

  “我也不知这几个宫人是自己糊涂乱说,还是外头什么别有用心的人安排进东宫的——但我已经将人都送去给太平公主处置了。并与公主商议了从掖庭请了几位宫正司的老人过来,专门管着东宫里的口舌。”

  毕竟,这些日子为太子治丧,东宫人来人往的,万一这些闲话传出去,成了太子妃抱怨天后,可是要命。

  裴含平是想躺平,可不是想躺着替人背锅。

  姜沃也知道这件事,故而此时毫不吝啬夸赞之意道:“所以含平,你看,你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

  裴含平被夸的脸都红了,忙含糊着谦了几声是应该做的。

  姜沃继续夸,哪怕是该做的事,但也不是谁都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她这话俱是真心:其实太子妃这个位置,杀伤力巨大。

  尤其是现在,太子年纪轻轻病逝了。若是裴含平是个糊涂人,让来往东宫祭奠的有心宗室挑拨着,对摄政天后出些‘

  () 怀疑怨怼’之语,比如有的宗亲期盼东宫传出类似于“天后为了自己能够长久掌权,故意忽视东宫太子之病,盼着自己儿子去死”等话……

  若这话真从东宫,尤其是一位名声甚佳的太子妃嘴里说出来,不但从声望上来说,对天后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从实质论,也会让皇帝和朝臣怀疑天后。

  姜沃为了防范这件事,其实是早早交代过帮着(其实几乎就是全包)太平掌宫务的婉儿。

  绝不能在太子薨逝后,从东宫中传出对天后名声不利的话!哪怕不是太子妃所说,一个寻常宫女宦官也不行!

  姜沃虽说之前与裴含平接触寥寥,但也信得过裴含平不糊涂,不会说这种话。只是姜沃也清楚这孩子的社恐和躺平。

  于是她特意安排婉儿去做这件事,就是做兜底的。

  不过婉儿做的备案并没有用上。

  从头到尾,这位沉默寡言的太子妃,没有让一点流言从东宫传出来。

  不但之前管的住流言,现在骤然得了一个皇孙(储位竞争者)在手上,裴含平也没有动任何野心,除了性情不爱争夺之外,也是够清醒,够有政治眼光。

  她是能做好一个后宫之主的。

  但姜沃看得出,裴含平做的很累并且很痛苦,那一切尘埃落定后,就让她去过点自己想过的日子吧。

  *

  姜沃走到门口,裴含平忽然再次叫住了她。

  “姜相。”

  姜沃驻足回头。

  裴含平先是垂眸,接着才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般,抬眼望着姜沃道:“姜相,我想代薨逝的太子殿下,上一封奏疏。”

  “殿下过世前曾对我说起过,他久病沉疴,难以为陛下分忧。多亏有天后摄政,否则这大唐社稷如何?故而帝后驾临东宫探病时,太子反而不安。殿下亦曾多次命我劝陛下多安养龙体,劝天后专注国事。”

  “殿下弥留之际,也曾与我道:大唐基业最重,令我一定劝帝后止痛,叩请以国事为要。”

  裴含平望着姜沃:“姜相,我想上这道奏疏。”

  这些话……太子当然没说过,起码没对裴含平说过。他们做了几年夫妻,除了最后的那一次对话,两人从没说过什么涉及朝政的深刻话题。

  但话说回来,只要她这个太子妃说太子说过,那就是说过!

  如今,还有以后,谁还能比她更能代表东宫?

  说来,裴含平原本是想明哲保身,直接退出乱局的。她也明白,现在这封奏疏一上,就是站了天后这边。以太子之名,请天后‘专注朝政’,认同了天后的摄政。

  她如此擅作主张,父母会怪她吗?将来她会因为这道奏疏多些麻烦事吗?会被宗亲排挤和指摘吗?

  或许吧。

  但这是她想上的一封奏疏。做太子妃以来,除了年节贺表,她从没有上过一封奏疏。

  这一次没有人要求她,没有人告诉她‘含平,你该这样做。’

  但是她,想

  这样做,也将要这样做了。

  姜沃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不由笑了:“好,太子妃有心了。陛下与天后见到这份陈情书,必会欣慰的。”

  **

  太子丧仪结束后,朝堂上自是暗流涌动——接下来怎么都该料理那位‘对天后出言不逊’的太常寺丞了。

  而要料理他,就势必要把他到底出了什么不逊之言,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议论。

  然而就在这时,东宫太子妃裴氏,上了一封奏疏,且言道此奏是太子病榻上的口述,她不过代笔而成。

  奏疏颇长,但总结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太子觉得自己病重天后摄政很对,并且支持将来天后继续摄政。

  帝后观此奏,皆为太子孝心落泪。

  而安定公主也不免跟着父母一起哭过兄长之遗言,之后便向帝后请命,将兄长此孝心虔诚之奏登于报纸,晓于天下。

  帝后应允。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两日内。

  宗亲们反应过来的时候,都拿到滚烫出炉的最新一期报纸了!

  看着这份‘太子口述奏疏’,宗亲们简直是目瞪口呆:这东宫太子妃怎么回事啊?你是不是傻啊?需知若非天后摄政,而是太子监国,你这太子妃必然更赫赫扬扬。都是因为天后的存在,才让太子只能呆在东宫,你这位太子妃也只能管管东宫事。

  如今年纪轻轻还守了寡,你不该心存怨恨吗?

  你不跟宗室站在一头就算了,怎么还扯我们的后腿?

  其实太子薨逝这件事,宗室自然准备之后拿来做做文章的,搞点不利于天后的舆情出来的。

  但还没来及做,就发现从太子妃写文,再到安定公主将此文刊于报上,传于天下……舆论已定!

  好嘛,在太子薨逝这件事上,在民众舆论这件事上,就没给他们留下一点操作的余地。

  *

  在舆论上争不过,宗亲们还握着最后一道杀手锏。

  起码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杀手锏——陛下!

  自太子薨逝,陛下不出意外再次病倒,并且于病中屡屡召见了几位宰相,显然是怕自己一病不起,在撑着嘱托身后事。

  在宗亲们看来:一个病重的皇帝,必是疑心最深的,而一个失去多年栽培的太子之帝王,只怕更是多思!

  如今东宫不在了,更没有人能制衡天后了。皇帝难道不会觉得中宫‘临朝独断’这件事很可怕吗?

  宗亲们集体的心声便是:你是个皇帝啊,你得支棱起来啊!

  最要紧的是,你要支棱不起来,我们这些亲戚就要倒霉了。

  毕竟如果按照家族来论,皇帝就是李唐皇室的‘家主’,你总得庇护你的族人吧。

  姜沃能看懂宗亲的心思,因而觉得……

  怪道人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宗亲,实在还不如自己了解皇帝,对皇帝的‘仁厚’滤镜简直比崔朝还要重。

  因而这夜,姜沃与崔朝说起宗亲来,语

  气略带无语:“宗亲们很相信陛下会爱护他们,会为他们主持公道啊。”

  “可见陛下这些年的眼泪也没有白流。”

  皇帝的性情吧,也是一绝:大概也是从做皇子的时候就做惯了黑莲花,黑虽然是本质,但他从来没放弃过保持自己的莲花形象——

  像恒山王李承干去世,皇帝是真的伤心真的哭着加封且不说,只说那些他不太在乎的亲戚,比如‘房遗爱谋反案’中那一伙子宗亲,皇帝心里都想好了怎么分他们的遗产了,面上也要哭着道‘皆为朕之至亲,不忍治之于法。’。

  哭一次还不够,之后‘被逼着’‘不得不’依法处置亲戚们后,皇帝还要再哭一遍,直到所有人都来劝他那些人是罪有应得为止。

  当年长孙无忌都被皇帝哭麻了,觉得自己逼皇帝处置宗亲,逼得太过,会在别的事情上对皇帝让一让步。

  因哭的太好了,许多宗亲朝臣就像崔朝一样,常常忘记皇帝转头就快快乐乐把人家的财产都抄到自己家里来,并且再也没管过这些亲戚们及其子嗣。

  甚至许多拎不清的宗亲,至今还傻白甜的认为,皇帝当年真是被长孙太尉逼着抄家的,他其实很在乎与他血脉相连的亲戚们。

  因而,宗亲们才想出了这一招,来勾动皇帝对天后的疑心:陛下啊,你难道不担心,你一走后天后会欺负李唐皇室吗?

  怎么说呢……

  正如此时崔朝对姜沃所说:“陛下确实是担心宗亲的。”

  但他倒不是担心(或者说根本不在乎)宗亲被欺负。皇帝主要是担心,人多势众的宗亲们在他走后,会欺负他家‘弱小可怜’的孤儿寡母。

  在皇帝眼里,比起乌泱泱的李唐宗亲,他家天后和儿女们,实在是太势单力弱了。

  这不,此时他还没走,这些宗亲就开始欺负人了!

  崔朝最了解皇帝的心意,他替宗亲们摇头道:“他们不跳出来还罢,陛下精神短,料理不到那里。可他们这一动,陛下说不得会再次加重下天后的权柄。”

  夏日夜晚,蝉鸣阵阵。

  姜沃仰头望着树影,笑道:“那真是,多谢他们了。”

  **

  形式一片大好!

  以上,就是宗亲们的想法。

  许多宗亲们欣喜的发现:皇帝开始怀疑天后,想要压一压天后的权柄了!

  最初的证据是,皇帝并没有直接杀掉那位对天后出言不逊的太常丞,甚至天后提出的流放三千里,都被皇帝改成了罢官,依旧令人留在京城内。

  这一下可是大大鼓舞了宗亲们。

  于是,便出现了第一个向皇帝‘实名举报’的宗亲——韩王李元嘉。

  这位敢于站出来,也是因为他资格老。他是高祖李渊的第十一子,是皇帝正儿八经的叔叔,不是普通宗亲。

  且他措辞也比较谨慎,道“天后实在权重,哪怕令天后摄政,也该稍加抑损。以免将来天后威福任己,肆意妄为。”

  皇帝认真听完了韩王的建议,表示会认真思考,然后客客气气送走了叔父。

  宗亲们都在等着皇帝的反应——见韩王说完这番话后,皇帝虽然没有褫夺天后的摄政权,但韩王也没受到任何惩罚,于是敢于‘正义直言’的宗亲更多了。

  天后上朝的时候,就屡屡有宗亲借着探望皇帝病体,来到紫宸宫与皇帝私下进言。

  说的都是天后专权之事。

  言辞也愈加激烈,从韩王谨慎建议皇帝‘稍加抑损天后之权’,变成了劝皇帝‘尽快新立太子,反正不管是周王还是殷王,都已经入朝听政了,立新太子后,就让天后交权退回后宫,做一个皇后该做的事情。’

  皇帝均不置一词。

  便有宗亲以为皇帝在犹豫,是不忍多年夫妻感情,故而便拉更多人来说服皇帝:陛下,一个人的建言,你要犹豫,这么多宗亲都害怕天后掌权欺压宗亲,你总得考虑一下了吧。

  对此现象,几位已经听过皇帝遗诏,在太子薨逝后又被皇帝宣去嘱咐一回的宰相们,都颇为无语。

  王神玉还私下跟姜沃说过一句话:这世上怎么这么多傻子啊?陛下这明显钓鱼呢,还真有人前赴后继把自己挂到钩子上去。

  *

  而在宗亲越演愈烈的攻讦中,天后依旧稳如泰山。

  甚至这日难得有点闲暇时,媚娘还邀姜沃过紫宸宫来下棋。当然严承财去中书省传旨的时候,说的还是‘天后请姜相议政’。

  姜沃把手中的公文交给刘祎之,就到紫宸宫去了。

  严承财带着宫人们都退下去。

  窗扉门户洞开,院中无人。

  两人便说起近来宗亲攻讦之事——

  媚娘捏着一枚棋子,边看棋局思考下一步落子,边随手在棋盘上敲着棋子道:“这件事上,我是信陛下的。”

  姜沃看着说这句话的媚娘。

  她听得出,媚娘这句笃定的信任,虽有夫妻多年的了解在里面,但比起夫妻情分,这句话里,更多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对另外一个成熟政治家的信任。

  果然,媚娘落子后,说完了后半句话:“陛下不会为了几句流言,心血来潮的就改变自己对朝堂的布局。”

  莫说优秀的,只说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都不会在大局上反复无常。

  哪怕这个布局,是会有风险——话说回来,世界上哪有毫无瑕疵的布局,人能做的,无非都是当前选项里,最好的选择罢了。

  而作为上位者,选定了,就会坚持到底。

  就像先帝,在选中晋王为太子后,哪怕当时晋王的表现的有一些让他担心的‘年少、过于仁善柔和’,但先帝也不会再半路被人劝一劝,就想着换个储君。

  作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政治家,他们皆是落子无悔。

  会支持自己选中的继承人到底。

  *

  下过棋后,媚娘又给姜沃展示了下,叫她来的第二个缘故。

  姜沃看着天后取钥匙,开锁,然后取出来一个黑色的匣子。

  她心中已经有预感,打开来看,果然,里面有不少纸页,写着此番状告天后的宗亲名字,以及具体言语。

  媚娘在旁叹口气道:“我一向自问记性不差,但国事繁多难免有遗漏——还是记以笔墨的精准,也免得将来忘了谁就不好了。”

  姜沃略带敬畏地合上匣子:好一份死亡笔记。

  媚娘继续道:“说来,宗亲这个时机选的倒好,算准了陛下就算动怒,也不好大动干戈。”

  今岁东宫已无,再大肆处置宗亲会令朝野动荡。皇帝应当只会挑几个典型责罚一番,告诫朝堂。

  天后的手指,轻轻敲在匣子上:“剩下的人,只好留给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