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太子的经验 (含16万营养液加更)……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太子的经验 (含16万营养液加更)……

作者:顾四木 字数:8433 书籍:(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昭陵所在的九嵕山,层峦耸翠。

  因其有九道山梁,故有此名。

  凡皇帝,几乎都是自登基起就开始选陵寝之地。二凤皇帝登基后也不例外,经袁天罡等人占测,最终选了九嵕山起建昭陵。

  皇陵向来是大工程,大都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

  昭陵也是如此,方搭起了大体架子,长孙皇后便过世了。

  二凤皇帝便将爱妻的棺椁暂且安置于昭陵一处建好的殿宇内,只等着将来他龙御归天后,两人一并合葬于此。

  李承干撩开马车的帘子,等远望到九嵕山时,就露出了微笑。

  “大哥,那就是九嵕山吗?”

  李承干曾经来昭陵祭拜过一次母后,倒是李治,之前因年小体弱,一直都是祭拜宫中的灵位。

  李承干点头:“是啊。”

  母后,我带雉奴来看你了。

  *

  宫中。

  姜沃跟媚娘正在隔着一盘残棋对垒。

  这是照着棋谱摆好的半局,黑白棋子正处于旗鼓相当的胶着中,两人各执黑白下去。

  “晋王真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媚娘捏着一粒黑色的棋子轻轻地敲着,听姜沃这么说,就抬头回道:“你是说他愿意陪太……大皇子去昭陵的事儿?”

  也是,此时多少人对旧日东宫躲避不迭。

  别说太子本人了,就连原东宫属臣都处境尴尬——这些属臣大都根本不知太子谋反事,也经过了三司摸底排查,证明了与谋反无关。但亲友还是畏惧与旧时东宫牵扯上,敢帮忙再为他们寻门路起复的人,还是少。

  但晋王却是应了陪李承干去昭陵,听他那意思,还不是皇帝强令的,而是皇帝一问,他立刻就答应了。

  或许之后他会权衡这件事的利弊,或者以此事因势导利,但在皇帝刚开口,他答应下来的那一刻,却是先遵了本来的情感。

  姜沃落子:“是,但也不只是。姐姐,晋王去太史局取吉期的时候,还问了我许多话。”

  “他问我,如果一个人,因为病痛折磨有些不想活了,该怎么劝说才好。”

  媚娘敲着棋子的手顿住了。叹口气:“我是从未见过东宫的,你也跟东宫素无来往,顶多是远远见过——但晋王如此问,想来大皇子有些了无生志?”

  姜沃点头:“我把我能想到的都与晋王说了。离开长安前的两日,晋王一直在为此事忙碌。”

  媚娘的笑意里带了更多的暖色:“那晋王着实是个重感情的人。”

  如果只从冷酷的利益来分析,比如站在魏王的角度看:作为嫡长子的大哥,哪怕太子位被废,活着也是一桩麻烦事。

  这回魏王党对于太子谋反,皇帝却心软未赐自尽,显然是很失望的——首先提出此事的李勣,魏王党暂时动不了,但当时附和李勣的几个官员,有两个官位低些的六品御史中丞已经被人翻出了家人的不法事,贬出长安去了。

  当然,东宫与魏王之间势同水火,又与跟晋王不同了。

  但无论如何,在这般情势下,晋王不但不躲避前东宫,却尽力为其忙碌,可见晋王个有政治手腕的人,却不是个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

  媚娘忽然想起了前些日子守在掖庭外的侍卫,他们不会有什么感情,会奉旨而行,保管谁闯过门口那道线谁去死。

  他们本身就是一把刀。

  媚娘思忖良久,落下了很重要的一颗黑子:“咱们看了许多史书,说实在的,权力此物实在可怕。多少人掌权后心性大变,与之前似乎判若两人。”

  “就像是被权力变成了刀,谁碰到那把刀的边界,谁就要死。”

  “但比起那样的君主,我还是更喜欢执刀人。”

  *

  此时的昭陵,已经建造过半。

  皇帝早派人来传过旨意,工匠全部停工五日退下山去,只有留在这里监工的宦官们负责接待晋王和曾经的东宫太子。

  管事的宦官哪里能不知道京城的巨变呢,真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位前太子,起码不可能以之前东宫来此祭奠的规格来迎接了。

  好在晋王也来,他们还能摆出迎接亲王的架势来。

  昭陵的管事宦官,就这么提心吊胆的引着两人大体看了看昭陵,然后到了安置长孙皇后棺椁的凝英殿。

  听晋王说了一句:“你可以走了,有事再打发人寻你。”那宦官简直如闻仙乐,立马跪了磕头告退,于凝英殿外远远候着吩咐去了。

  李治这次出门把小山和鱼和都带上了。

  李承干如今当然是没有宦官随行了。他也不要人随行,连乳母遂安夫人,要跟着他一并去流放地,都被他拒绝。

  但他孑然一身,看起来倒是心情平静多了,丝毫没有当年在东宫中的困兽暴戾之感。

  长孙皇后的棺椁和牌位都供奉在殿内,李治跟着大哥一起为母后燃香烛,跪下三拜。

  拜过后,李治跪在蒲团上转头问道:“哥哥……你要单独跟母后说说话吗?”

  李承干点头,语气也是李治很久未听过的平和:“雉奴去外面等等我,好不好?”

  李治指着院中:“好,我在外面看花。”他退出来后,示意鱼和把殿门关上。

  木门厚重,鱼和与小山两个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门关上。

  凝英殿既然是皇帝特意选了为亡妻停置棺椁之处,自然风景极佳。院中景致花草也多如当年长孙皇后宫中,李治看来莫名的熟悉亲切。

  李治坐在石凳上,看春日海棠与兰草。

  他看了一会儿花,又仰头去看天上的云。

  九嵕山的空气极清爽,连云似乎都比长安城中看到的轻盈洁白,在湛蓝的软乎乎地漂浮着。

  *

  小山悄悄飞奔出去,问此处的宦官要了一张竹躺椅来。

  他‘哼哧哼哧’搬进来,问道:“王爷要不要躺一躺歇歇。山里凉呢,久坐在石凳上只怕受了寒气。”

  小山最会察言观色,见李治仰头看云,生怕他看久了脖子疼。

  既然要看云,最好当然是躺着看嘛。

  果然李治点头。

  小山拿出赶紧的一套披风来,铺在躺椅上:“那宦官说是新躺椅,之前绝没人用过的,王爷放心。”

  李治的目光梭巡过院落,很快选定了一个最好的地方,躺下来看云,看了一会儿就对小山道:“再去搬一张来。”特意嘱咐:“也要新的。”

  太子哥哥打小就没用过人的旧东西。

  李治看他们摆好躺椅,就道:“今夜要在这里的燕息殿住一夜,你们先去收拾我带来的那些东西——叫侍卫们都远远的守着,一个都不许靠近这边。”

  一个时辰后,门才被打开。

  李承干的面容跟进去前一样平静。

  李治坐起来,带笑拍了拍身边的躺椅:“大哥快来,这有一朵要飘走的鱼一样的云。”

  李承干当真走过来,兄弟俩躺在竹椅上并肩看云。

  海棠花叶间漏下来的阳光,细细碎碎洒在他们的肩上面容上。

  李承干的面色,叫太阳一照,越发显得素白。

  李治伸过去捏了捏李承干衣裳的厚度:“哥哥,你冷吗?”他倒是不冷,但李承乾明显是身体不太好,看着瘦了那么多。

  李承干反握了下他的手。让李治欣喜的是,兄长的手很瘦却依旧有力量,也是温热的,是曾经手把手教他射箭的手:“不冷,雉奴也不冷吧?”

  李治认真对兄长点头:“不冷。”

  真好。

  他与哥哥呆在一起,阿娘在身后看着他们。

  与十年前一样。

  *

  两人就这样躺了大半日,看了白云,直到日头开始西斜。

  在微微发红的夕阳中,李承干忽然坐起来,认真道:“雉奴,我有话要嘱咐你。”

  兄长要训话,李治下意识就站了起来,垂手恭敬道:“兄长请说。”

  李承干看着垂手站在眼前的小九儿。

  其实挺早的时候,他就想过,他这个样子做不成太子,那父皇这么多儿子,谁能接过江山?当然,甭管是情感和理智,李承干都早把李泰从他的脑海中踹了出去。

  不过他要为自己申辩一句,排除李泰不光是因为厌恶的情感。李承干觉得李泰不能接手大唐江山最重要的一点是——

  世家!

  李承干是一直看着父皇如何一点点打压、甚至是打磨世家的。

  但李泰跟世家走的很近。

  他的文学馆里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不说,朝中拥护魏王的朝臣,也多半是世家官员。

  只是李泰会做样子,他知父皇对世家的忌惮,所以他跟世家子走得近,理由并不是对方的出身和家族,而是对方‘文采学问好’,是个难得的‘才子学士’。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可都是先出身世家,才能有机会成为‘才子学士’的。

  不是李承干带着仇恨滤镜看不起李泰,而是父皇可以对世家又拉又打又用,整的服服帖帖的,李泰却做不到边用边压得住世家。

  倒是雉奴,一直跟逃离家族的崔家子关系很好。平时言谈间,对世家也颇不以为意,哪怕他定了个太原王氏女的王妃,李承干观他都很少跟王家走动,甚至……不知他感觉得对不对,雉奴似乎因王妃出身王家,有点隐约的不高兴。

  只对世家的态度上,李承干觉得,雉奴远比那只绿肥鸟强。

  可惜雉奴还有些年幼且性子太软。庶弟中倒也有几个还好的,但李承干情感上,当然更偏向雉奴。

  这两年来,他虽然一直在东宫‘闭门思过’,人出不去,消息还是能进来的。

  他是从薛延陀之事后,才确定,雉奴不只是个柔和性软的孩子,他也是个有眼光的皇子——

  父皇在朝上斥责了几个臣子,道,晋王虽年幼,都深知朕不与薛延陀和亲的之意,你们却只拿些腐话来劝。

  所以来昭陵前,李承干向皇帝提出,能不能让雉奴跟他一起来。

  如果这个弟弟不觉得他这个废太子是瘟神,还愿意陪他来看看母亲。那他也有很多话嘱咐他,帮助他——一个失败者的经验也是很宝贵的。他虽做不好太子,但并非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太子。

  “雉奴,之前……大哥说的那些赌气话,你不能往心里去。”说来,李承干现在最懊恼的事情,倒不是这场谋反,而是之前说要投奔突厥之事。

  “我大唐就是最好的国度。”

  “战火连天中,高祖开国解万民于倒悬,父皇更是千载难见的明君,补天裂续乾坤,朝中贤臣名将备出,西出长安数千里依旧是我大唐之土,诸国雌服。”

  “将来边陲战事……”

  “朝中诸多世家……”

  “做储君……”

  李承干把父皇曾经言传身教传于他,一个太子应该看清的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凝练成最要紧的数句话,告诉眼前垂手站着的弟弟。

  直到夕阳落于山下,李承干才讲完。

  李治不由道:“大哥告诉我这些……”

  “雉奴,若是你做了太子,要记得开创难,守成亦难,要多向父皇学!”

  李治郑重应下来。

  “那我就放心了。”李承干似乎长舒了一口气。

  一听这话,李治立刻抬起头来看他——虽说夕阳已然西下,但天色并不是完全黑下去的,还有些微亮光,他于朦胧光影中,看清了兄长那张一切都结束了一般,如释重负的脸。

  他忽然过来拽着李承干往外走。

  李承干:?

  李治道:“我本来想着,大哥与母后说了那么久的话必然很累,想等着用过晚膳大哥歇一歇再寻你——但现在不等了,大哥跟我去看些东西。”

  李承干发现,这孩子是长大了啊,小时候他还抱过的孩子,现在居然能不由分说拖着他往前走。

  李治很固执扯着他不放,走的也很急,似乎并不记得兄长还有足疾。

  李承干倒是很喜欢这一点——他不喜欢别人以异样目光打量他特殊对待他,走路很不好看又不是走不了路。

  两个人到了燕息殿。

  此处原是专为了皇帝来昭陵见长孙皇后,若是天色晚下不得山而特意建造的一处院落。

  故而离凝英殿不远。

  两人进门的时候,偏殿的榻上还堆着各种盒子,小山鱼和显然没收拾利落呢。

  见到两人进来,忙迎上来请罪。

  李治摆手:“你们出去吧。”

  他们忙退出去。

  李承干看着这一堆大小不同,上面贴着各种纸笺的盒子,难得有些迷惑,甚至还带了点自己都不知道的轻松玩笑之意,问道:“怎么,这是雉奴给我流放路上备的点心吗?”

  李治摇头,坐在榻上开始扒拉匣子,翻找自己想要的那个。

  李承干就在他旁边坐下来,觉得雉奴特别像个忙着翻落叶翻泥土,找食物的小松鼠。

  “找到了。”

  李治打开一个扁匣,从里面拿了一个绢画卷轴,在李承干跟前打开。

  李承干扫了两眼:“这是……一处山间房舍?”画绢有些旧了,显然是有些年头的画作。

  上头画了一处山明水秀,有竹林有清溪的山谷,几处房舍坐落在其中。

  粗看不觉得,再细打量就觉得这几间房舍坐落之处特别妙,有种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恰在其位的那种妙。

  “大哥,父皇已命人照此修房舍去了。”

  李承干这次是真的愕然:“苦水县如何有这样的去处?”在三司官方的文书里,废太子李承干的流放地是黔州苦水,那地便如其名,因当地的水总是发苦的,百姓们都怕有毒不肯居住,多少年来都属于荒县。

  如今还在苦水的人,都是因当地有一座铁矿,被征去做力役的,也并不久住,做完工就走。

  属于标准的流放地配置。

  李治摇头:“不,不在苦水。大哥虽去黔州,但要去的是这里——大哥知道袁仙师是蜀地人吧。这是他年轻时候曾游历过的一处。袁仙师道他每见到一处山水灵秀,就忍不住观风水,选出与这方天地契合的灵眼处,顺手画下来,预备着老来选一处隐居。”

  “据说这样的图,袁仙师有十来张。”

  “父皇问袁仙师要了黔州最隐蔽的一处。这才是哥哥要去的地方。”

  李治望着他:“这是父皇见我愿意陪哥哥来昭陵,才给了我这张图,嘱咐我多宽慰哥哥。”

  他没说为什么父皇不肯亲口说,不过,李治想,大哥一定是明白的。

  大约是到了这一步,若是一句说不对,倒是更伤对方的心意。

  所以皇帝索性不说,要没有李治肯跟着来昭陵,估计李承干只能到流放地,才发现自己到的不是苦水县。

  但哪怕皇帝给了李治这张图,让他宽李承干之心,也没有告诉他这处具体在哪里。

  “大哥,这一处山谷与世难通,除了父皇派去的亲信和袁仙师,没有人知道具体的位置。”

  连李治都不知道,李泰更不会知道。

  李承干沉默地看着:他没有跟父皇分辩一句,他只想杀李泰,其实不想逼宫。那么在父皇心里,他应该是个想要发动谋反夺权的儿子。但就算这样,父皇也要保住他的性命,而且希望他好好活下去吗?

  李承干还没有来得及辨清楚心底复杂的情绪,就见雉奴又开始了扒拉匣子,很快又抽出来一个。

  里头也是画,但明显是新的画,画的是房舍去了屋顶的俯视图。笔触倒是很像雉奴自己的。

  果然——

  “我画了好多张房舍布置图,又特意拿去太史局,请姜太史丞替我一一看过,也都标注出来了——邻泉眼的屋子、靠近竹林的一面、对着山峰的屋舍,各处宜摆什么器物、忌讳摆什么都有讲究的。”

  李承干就见这些图纸上,确实有很多细细的朱砂色和蓝色分开标记的线条。

  下面用蝇头小楷做了更细致的说明。

  其实李承干不太信风水摆设这些:他的东宫当时还是父皇请两位仙师布置的呢,但什么也抵不过他自己要造反。

  他也无甚忌讳,毕竟他可是在东宫摆过灵牌、挖过衣冠冢的。

  不过,现在想想曾经激烈狂乱,就是要激怒父皇的这些行为,李承干忽然觉得有些遥远了。

  李承干低头继续听弟弟念叨:

  “……尤其是那些西域的小玩意儿,我都请姜太史丞过去看了,没有妨碍。”

  李治指着暂且堆在东边的一堆大小不一的匣子道:“宫里的东西都大同小异,我想哥哥也未必喜欢再见到那些,所以我把阿朝从西域给我带回来的玩器,都送给哥哥——阿朝,就是如今在鸿胪寺的崔朝,哥哥还记得吗?我前几年的伴读。”

  李承干点点头。

  见他回应,李治显然更有劲头继续说下去:“不过西域各国跟咱们不一样,有的拜蛇,甚至还有的会拜一种像狼的独眼兽……我原怕这些东西有什么妨碍。但姜太史丞都看过了,说皆是玩器,哥哥只管按心意来摆,想放在哪儿都行。”

  说完东边大小不一匣子的器物,李治又拧着身子去另一堆里拿了个盒子过来。

  “这是种子。”

  “我去了一趟司农寺,要了好多好多花草以及果树的种子,可惜嫩株不方便带。哥哥可以试着种一下,不知道能在长安生的茂盛的花草,在蜀地还能不能长出来。”

  “种不出来也没关系,听袁仙师说,蜀地本多奇花异草,据说他还见过绿色的菊花。而且那一处又有极好的竹林……”

  “说起竹林,我就想起新笋——马车上还有个大箱子太沉了没有搬下来,到时候直接让哥哥带走——里面是炊具,尤其是炒锅,给哥哥装了好几个。我还向李太史令问了好些道炒菜的食谱,里面就有一道炒鲜笋,哥哥,炒笋格外好吃,真的跟笋汤、炖笋的味道一点儿也不一样!鲜美的过了一夜还能记得!”

  李承干望着这一个个箱子,再转头看着依旧没交代完的弟弟。

  “还有这几本书,哥哥一去就要看啊!这本薄的是我去问的袁仙师——他是蜀人,那边水土与长安不同,自然许多保养之道也不同。我请袁仙师捡着要紧的口述,我就写下来了。至于常用的药物,都在那只带了锁的箱子里。”

  “剩下这几本,是孙神医赠与姜太史丞的几本道家养性吐息之方,也被我讨了来了。”

  且说姜沃将医书送给孙思邈后,孙神医总觉得也想给她还些什么。

  姜沃对于道家养性之道很感兴趣,孙思邈就将这部分的笔记都给了她。姜沃抄写了一遍,将原稿还给了孙思邈,只留下了孙思邈赠书时附带的名刺,作为又一名人真迹收藏了起来。

  晋王说起太子的情形后,姜沃就把自己的手抄本送给了晋王。

  想来太子比她更需要这些书。

  李治就这样说了好久,等都交代完了,这才停下来,眼巴巴看着李承干。

  *

  李承干看着他的眼神,忽然想起了年少时的事儿。

  那是雉奴五岁时候吧,父皇离开长安,巡幸歧州,命他这个太子监国。

  送别父皇,他们兄弟才各自回去,他见雉奴小小的一个,被沉重的亲王服冠压得走不动路,索性就抱着他走。

  李承干从前是个力求凡事尽善尽美的性子,父皇让他监国,他就想什么都做的最好,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朝政上。

  每日去给母后问好,待得时间都少了许多。

  有一回雉奴忽然拉着他,非让他看自己的新书、新笔以及将作监新送来的九连环等玩器。

  李承干不明白这是做什么,只哄了幼弟两句就匆匆要走。

  还是母后叫住他,笑道:“雉奴是想你陪他玩一会儿——这孩子就是这样,乖得怪腼腆的。想要你陪他玩,听说太子忙着就不敢直接要,所以把自己的好东西都捧出来,以为他喜欢,你也就喜欢,能留下陪他呢。”

  一晃十多年了。

  李承干看着堆满了榻上的盒子。

  还是想让他留下来吗?

  哪怕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众人夸赞的太子,不是那个能一把抱起他,免他沉重劳累的兄长了。

  李承干原以为自己的心,就像那最后一把扔在火盆里的纸钱,早都烧成了灰,什么结局都无所谓,只要快快结束这一切的煎熬。

  可是,原来心灰,也会有温度,会有那种温热感,久违地从心口漫上来。

  见李承干只是一味沉默,李治声音很低,但很坚定道:“哥哥,我会回去争储君位——若是天意不佑,最后还是四哥做了太子,那没办法,你我的性命将来都悬于他手,任由人处置罢了。可若是我做了太子,哥哥,你相信我,以后日子都会好的。”

  哪怕我做了太子,也不会因我是幼弟,你是嫡长而忌讳,不会在父皇走后就伤害你。

  哥哥,你要放心。

  要……好好活着。

  他不用说完,但李承干都明白。

  李承干带着无尽感慨:雉奴长大了。

  不再是那个小时候只敢眼巴巴望着他,不敢出言挽留他的弟弟了。他已经能够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诉之于口,并为之压上一切去争取。

  或许自己被困在了足疾的病痛中,被困在了那之后许多扭曲的日子里。

  但雉奴是好好长大了的。

  他已经能够自己撑起沉重的服冠,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到最高的去处。

  李治说了太多话,以至于有些渴。

  在他去伸手拿杯盏之前,只见兄长已经先一步拿了起来,递了过来。

  李治接过杯子,却没顾上喝水,只是看着兄长——

  只见兄长伸出手去拿了一个匣子过来,看了看表面的文笺打开来:“高昌葡萄种?”

  李承干看着李治摇了摇头:“雉奴,葡萄的话,一般得种苗才行。若只是种子,还要先花一年养出苗来,从种子到一葡萄架,可能要好多年。”

  李承干把一粒种子托在手里,看了半晌:“也不知道,蜀地能不能种出高昌国的葡萄。”

  “那就……埋下种子试一下吧。”

  “雉奴可能要等很多年才能吃上葡萄了。”

  李治的眼睛,随着兄长的话,越来越亮,最后用力点头:“好,我等很多很多年后,去吃兄长种的葡萄。”

  李承干把这粒种子单独放在了荷包里。

  李治眼中的亮光,也是他心灰中那一点点火光。

  毕竟,是有人真心期盼着他活下来的啊。

  *

  两人一起离开的太极宫,最后却只有李治一个人回到了宫里。

  离开了昭陵后,李承干没有再回长安,直接往流放之地去了。他已是庶人,一旦与李治分开,就要换上一辆朴素无纹的马车,与他身上的衣裳一般,已是青衫素服。

  李承干倒是很自然的上了这辆寻常的马车,觉得比原先坐金雕玉砌的太子马车,更安心些。

  目送哥哥的马车远去,李治才上车入长安:值得安慰的是,哥哥身边跟着的人虽少,但各个都是父皇亲自挑选的心腹,精明强干以一当十。

  入宫后,李治直接去立政殿见父皇。

  皇帝也在等他,想从幼子口中,得知承干这一路的一切,那孩子还好吗?他与母亲说了什么?朕作为父亲虽然保住了他的命,但作为皇帝实在保不住一个造反皇子的王爵,他作为庶民会恨吗?

  李治见到坐在窗旁榻上的等候他的父皇,忍不住快步走过去,投身入怀,跪伏在父皇膝上。

  “父皇,大哥去蜀地了。”

  皇帝沉默而用力地揽住幼子。

  李治压住泪意,将一路上大哥的行止告诉父皇。尤其是最后,在停放着母后棺椁的凝英殿,大哥说的关于父皇的话。

  大哥对父皇其实是那样的崇敬。

  哪怕经过父子间冷淡的这些年,也未曾稍改。

  李治将脸埋在龙袍里,金线绣纹硬挺,看着格外精美,但摩擦在肌肤上,则很是生硬。在这种轻微的刺痛中,李治却带着萌发出的欢喜道:“父皇,大哥说,会试着种一种葡萄,还说可能要很多年才种出来!”

  他原以为听了这句话,父皇会与他一样立时欢喜起来。

  然而等了片刻,竟然就只是沉默。

  李治忍不住想要抬起头来,去看看父皇脸上的表情。

  谁知他刚想抬头,脖颈却被父皇按住,竟然不许他抬头。李治还未及茫然,便觉得有温热的液体落在自己领口里。

  这是?

  李治只愣了片刻,就忽然反应了过来——

  父皇哭了!

  他不是第一次见父皇落泪,往往说起过世的忠臣良将,父皇总是会眼圈红红很动容。还有就是祖父的冥寿、忌辰,那父皇作为孝子,必须要认真哭一哭的,那是皇帝‘以孝治天下’的象征。

  但这次与以往都不一样。

  这是父皇不愿被他看见的眼泪。

  无声而滚烫。

  李治就不再抬头了,他只是依旧伏在父皇膝上,静静地陪着父皇,落完这一场不能为人见到的眼泪。

  *

  经过这几日的外出以及去立政殿的回话,黄昏时分,李治回到自己宫里的时候,已是身心俱疲,半个字也不想再与人说了。

  好在乳母卢夫人一向仔细,早就给他备好了热炭斗熨软过的家常衣裳,给他备了各色细粥小菜。

  李治忍着头疼,准备随便吃一些,就赶紧去睡。

  里头小山正在伺候他浣手的时候,就听外头卢夫人为难的声音响起:“王妃,王爷有些累了,王妃不如明早……”声音若隐若现,压得低低的,显然是怕吵到里头。

  然后王氏底气十足的声音就传了进来:“夫人这是什么话,王爷是我的夫君,我是晋王妃。王爷远行归来,难道我不该陪伴在侧?”

  卢夫人一脸为难,又憋得想吐血:王妃我是为你考虑好不好,王爷看着性子柔和,但其实心内有一杆秤,此时他心情又不好,你非要过去,说错了话岂不是伤夫妻情分?

  然而卢夫人的为难,被王氏理解成了别的意思,她忽然警惕了起来:“夫人拦我做什么?难不成那萧氏里头?夫人别忘了,我才是晋王妃。”王氏很不满的是,她才嫁与晋王,皇帝就又送了一个姓萧的妾室过来,还封了良娣。

  卢夫人被这句话堵死,让开了门口:我不管了,你作去吧。

  她这一让开,门口守着的鱼和只得进来报信,小心翼翼道:“王妃求见……”

  李治:脑壳疼。

  他与王氏成婚时间虽很短,但李治早把王氏脾性摸得很清楚了——若论起什么孝道管家女红来,王氏倒是标准世家贵女的水平,但这是个糊涂人,在看人神色猜人心思上,基本不通,不,是完全不通。

  比如此时,王氏进门,见李治身边空无一人,并没有什么良娣萧氏,就高兴起来,拿出晋王宫中女主人的气势,昂首阔步走到李治跟前:“王爷总算回来了,我在家中只是提心吊胆。”又连声追问,李治这一路有没有遇到什么事。

  李治觉得脑子更疼了,只好敷衍了两句。

  旁边小山,门边站着的鱼和,都很想说:王妃您能让王爷先吃口饭吗……

  王氏犹在说:“唉,王爷这回出门吓死我了。从前王爷与汉王李元昌来往过,这次又跟废太子同行一趟,圣人不会怀疑王爷与那些要命事儿有关吧。”

  李治:……汉王是他七叔好不好,是正儿八经的宗亲。宗室里谁跟他没有来往。自己因住在父皇身边,一贯是这些叔叔们拉拢的对象,哪个叔叔逢年过节不得给他专门送一份厚礼。

  李元昌也不例外,父皇怎么会不知道,以此为难他。

  李治真的累了,他开口下了逐客令:“我今日太累了,王妃先回去吧,明日我再去看你。”

  王氏先是有点不满,接着又想到:嗯,也行,王爷今晚累了要独宿,又答应了明儿来看我,那也就是说回宫两日也不去见那个萧氏!

  于是她又带了三分喜色起身告退了。

  王氏在想什么,以李治的眼力,基本一望便知,因而更加无语。等王氏走了,面对满桌子的粥菜,李治也没了胃口,最终只喝了一杯蜜水,就重新要水沐浴,之后沉沉把自己摔在床榻上。

  这一夜睡的就很不好,次日精神也怏怏,偏巧出门就遇上了李泰。

  *

  也不能说巧,李泰显然是来‘守株待雉’的。

  李治没精神,蔫哒哒叫了一声:“四哥。”

  “雉奴,你这样没精神,像什么样子?唉,做哥哥的,可得好好教你了。”

  且说昨夜王氏那些话,让李治觉得王氏脑回路奇怪的很。但很快李治就发现了,王氏是有知音的,那就是他四哥李泰!

  只听李泰皮笑肉不笑跟他说:“雉奴啊,你原来就跟李元昌关系挺近的吧,如今他可是被赐了毒酒死了。”

  “唉,做了皇帝的弟弟又怎么样呢?在皇室做皇子,做皇弟,做宗亲,就要老实本分啊!”

  李治脸色煞白,轻轻道:“四哥说的我知道了,我会老实本分的。”

  他立马老实本分的被吓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