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阙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世事如棋局(一)

《帝阙》第一百六十二章 世事如棋局(一)

作者:蓝惜月 字数:2905 书籍:帝阙

  送走了老陆大夫和小陆大夫,我和太后坐在屋里直发楞。如果太后最信任的太医都被人收买,那就太可怕了,这世间还有谁是可靠的,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娘,您说,这……”我迟疑地开口。

  太后微笑的眼里有着隐隐的寒意:“没什么,人家已经够客气了,没直接下毒把我毒死。”

  “那样容易查出来,谋害太后,会满‘门’抄斩的。”

  “这样也能查出来啊,老陆大夫不就说这个时候吃人参容易烦躁失眠,对于我的体质而言,跟慢‘性’毒‘药’没两样吗?”

  正是这点让我想不通,如果梁太医被人收买,故意把人参等补品当成慢‘性’毒‘药’不断地给太后服用,又怎么会向太后推荐老陆大夫呢?

  心念一闪,我猜测道:“梁太医也是被人‘逼’迫的吧,就像我用他孙子的‘性’命‘逼’他说出太后的秘密,别人也一样可以,然后就要求他利用这个机会谋害太后,而且还不能留下痕迹。”

  仔细回想跟梁太医对话的情景,当时他的神态中并没有多少慌张,只有无奈跟焦虑。我说要带太后出来医治,他也并未加以阻拦,还积极地帮忙打听老陆大夫的下落,这可不可以理解成,他其实也不想太后死,可又不敢得罪那个威胁他的人,所以不敢公开挑明,只暗示太后可以出宫找别的大夫,这样才有治愈的希望?

  那么,“梁太医很可能早就诊断出太后只是假孕,他那么有名,给那么多达官贵人治过病。大夫不比别的,都是‘性’命攸关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医术高低,一接手就见分晓。所以,他决不可能是庸医。而是有真本事的,不然‘混’不到如今的位置。”

  太后也说:“你娘又不是傻瓜,十几年身边跟个庸医还看不出来?问题是,他既然诊断出我只是假孕,为什么不明白地告诉我呢?”

  “受人威‘逼’啊,那人要太后死。如果太后忽然好了,就该是梁太医和他的家人遭殃了。”

  “所以他还是想害死哀家!”气愤之下。太后都忘了要压低嗓音。

  我走到她身后轻轻按摩着。努力平息她地愤怒:“娘。不管怎样。一切都还不算太晚。只要吃一些宁心静气地‘药’。晚上不再失眠。您地病就会大有好转。等我们回宫地时候。娘又是大美人了。”

  太后总算笑了:“但愿吧。其实现在晚上基本上都能睡着了。自觉‘精’神好了很多。”

  “嗯。没吃他地‘药’了嘛。”

  撇下梁太医不提。更让太后难过地是:“琰亲王居然对我下手!我就不明白了。我隐居深宫。几个月不问政事。我碍着他什么了?”

  这个嫌疑人选。我们都本能地想到了琰亲王。除了他没别人了。我试着分析:“假如皇上不在了。太后会立谁为下一任皇帝?”

  太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在先帝的皇子中再择一个,难道立个年纪跟我差不多的小叔子?立了他。我就没有存在地必要了,从来只听说有太后,没听说有太嫂的。”

  “是啊,您看,就算把皇上怎样了,只要您在,他还是无法达成愿望。所以,先除掉您,再跟皇上决一胜负。到时候,只要他赢了,就可以毫无阻碍地登上皇帝宝座。”

  这么说的时候,我一直安慰自己:在太后的事没解决之前,他暂时应该不会动皇上的。

  京城不比西京。如果中原沦陷,皇上和太后一起沦落敌手,他在西京称帝反而成了天下的福音,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有志之士都会去投奔他,跟他一起抗击匈奴。

  可惜那个堪称完美的计划功亏一篑。他不得已重回京城。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急躁冒进。而是有条不紊地部署,先慢慢除掉太后,再跟皇上对垒。

  这样看来,“琰亲王一再求见太后,一方面是惺惺作态,表示对太后的关心;另一方面也是打探虚实,看太后是不是真地已经病入膏肓。太后点了点头:“嗯,落‘花’几次进宫,也是这个目的。”

  提起落‘花’这个人,真是说不出的厌烦,她自认为地痴情,在别人眼里只是十足的愚蠢。琰亲王和她倒真是一对夫妻,都有个明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还死心塌地追随的爱人,琰亲王利用落‘花’,宋方何尝不是利用他。

  越想越对这对心怀鬼胎的夫妻不放心,我惴惴不安地问:“太后您看,皇上现在不会有危险吧?”要是太后治好了,留在京城的皇上却出事了,我同样没法原谅自己。

  “肯定有的”,见我揪然‘色’变,太后把我拉到身边坐下道:“当皇帝的人,任何时候都有危险,当皇后也是,后宫嫔妃人人觊觎的宝座,怎么会没危险?就算我现在当了太后,宫里没人拈酸吃醋了,外面还有人容不下。你要处在天下的高位,本来就是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永远不可能真地高枕无忧,所以,即使四境安宁,太平无事,宫里的御膳盒上永远吊着一枚验毒的银针。”

  听她这样说,我反而放心了。皇上吃的喝的,任何时候都会先经过试毒程序,包括太后和我也是,所以没人敢直接下毒,只敢用这种名为补身、实为下毒的隐秘办法。

  “母后”,很自然地喊出这个名字,才想到我们身在客栈,刚才不知不觉就太后皇上起来。起身走到‘门’边,拉开房‘门’一看,还好,‘弄’珠和海棠在外面的走廊里逡巡,李嬷嬷索‘性’‘弄’把躺椅老气横秋地躺在楼梯口,人似乎盹过去了,但她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姿势,下面的人也别想上来。

  正打算关上房‘门’继续商量,却见江护卫带着一群人蹬蹬蹬地上来了。

  李嬷嬷赶紧放行,江护卫一看就是走得很急地样子,这种不冷不热的天,又是从江边过来的。竟然擦着汗向太后禀告:“夫人,宋方今天见了几个客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从镇南关宇文将军那里来的。”

  太后“哦”了一声,问:“那人你认识?”

  江护卫摇头:“属下并不认识,只是有一次在街上路遇宇文将军时,正好看见这人扶着将军下马。”

  这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讯息。难怪他跑得满头是汗。

  这说明什么呢?不是琰亲王单方面拉拢,而是双方勾结,各派使者在第三地秘密会谈,

  拟定谋反的分工以及将来地分赃方案?

  猜测无意义,太后也只能吩咐:“密切监视,等他们谈完,就把宇文泰的人抓回审问。”

  “是。”

  “他们一共几个人,你们有把握抓住他们吗?”

  “只有三个人,肯定没问题的。”

  “那你下去吧。让你地人轮班,一刻也不能疏忽。”

  “属下遵命。”

  江护卫去了,太后冷笑着说:“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玩地什么‘花’样。”

  我却有不同的想法:“太后,依‘女’儿愚见,不如先不动声‘色’地打发宇文泰地人走,再静观其变,如果宇文泰胆敢带兵北上,就半道伏击,打他个落‘花’流水,然后趁机收回兵权,派皇上的亲信出任镇南戍守使。”

  见太后不答。我又说:“琰亲王之所以到现在还能逍遥法外,就因为他有反心没反行,所有关于他谋反的种种,都是我们推测出来的。他从没有公开举起反旗,也没有宣布废帝自立,他又是皇上的叔父,先帝临终托孤之人,没有实实在在的谋反行为,不好随意处决他。就怕天下人不服。这次,如果又把一切消灭在萌芽中,保不准他见识不妙,再次当起缩头乌龟,暗地里集结力量。像这样总是留着一个祸根,总是不得安宁。”

  太后颔首道:“你的话,让我想起了先帝讲过的一个典故。”

  “是不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故事?”

  “对对,就是这个,郑庄公地谋臣劝他早点解决共叔段。他说。不急,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公叔段果然谋反,他率兵讨伐,一举灭掉了共叔段的势力。”

  “是啊,有人还说郑庄公是‘阴’险狡诈之人呢,共叔段是他的亲弟弟,是他母亲一味偏袒地爱子,他如果不等对方谋反就出兵,世人会说他不友爱兄弟,他母亲更不会原谅他。他也是沉得住气,共叔段把自己的封地修得跟王城一样,已经是公然挑衅了,他都忍着,一直到共叔段和他母亲合谋,准备出兵攻打王城的前夜,他才挥师讨逆。”

  “这叫‘阴’险狡诈?”太后很不以为然:“他不先忍着又能如何?须知人言可畏,即使是国君,也不能不顾忌舆论,一旦失去民心,事情就难办了。”

  “所以啦,我们先不要打草惊蛇,只要密切监视可以了,如果宇文泰敢率兵北上,皇上正好废了他。等到把琰亲王的支持者一个一个抓出来,他也蹦达不起来了。”

  太后叹了一口气说:“怕就怕,祁云海一个人的力量对付不了西部军和南部军。”

  我着急地问:“那北部军呢,完全不能‘抽’调吗?”

  太后道:“不能,匈奴那边千万不能小觑,他们现在只是内‘乱’,国力还在,不要以为淹死一个冒顿和十万‘精’骑兵就把匈奴的势力灭了,还早呢,等人家国内闹完了,照样要向外扩张的。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以为匈奴已经不足为惧,就像西京淹没之初,我也以为琰亲王从此成了历史名词一样,照太后的话说,“还早呢”。

  还记得赈灾途中我曾问过皇上,为什么不下旨抓捕琰亲王,他也是告诉我:“时机未到”。

  我知道皇上无时无刻不想除去琰亲王这个祸患,可是对于一个喊了十几年王叔,又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中有着崇高威望的人,实在是难以下手。

  但愿琰亲王像共叔段一样,早点‘露’出反迹,让皇上在最警觉地时候灭掉他。消除了内‘乱’隐患,即使匈奴再次整合起来,我们也不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