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有那个国家会派出一架这样的飞机来从事军事活动,因为2000-5000米的高度对低空飞行的侦察机来说,就显得太高;而对高空飞行的侦察机来说,高度又明显不够。其飞行轨迹杂乱无章,在雷达上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也不可能是首先发动军事攻击的战斗机,即使是空降机,仅此一架飞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4、飞机飞得既低、又庞大,对蒙古驻军来说无须使用导弹,仅用高炮就能将其轻易击落,也正因为如此,就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中国已经有一定的核反击能力,如果轻率地打响第一枪,去摧毁这架容易遭受攻击的不明飞机,很有可能是引发双方大战的导火索。
5、飞机只飞行在蒙古境内,尚远离苏联国境,对苏联本土还未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要知道蒙古军队的指挥权掌握在苏联手上,所以蒙军不可能擅自做主,去独自攻击这架简直如同飞碟的奇怪飞行器。
综上所述,不敢贸然攻击这架飞机,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理由,就是用非攻击性手段让它迫降。而中国的导弹即使能准确地在温都尔汗上空将其击落,就导弹的破坏力而言,仅仅只造成40厘米的破损,可不是一般的导弹炸得出来的,何况首先将导弹发射到强大的苏军辖区,毛泽东还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即便是蒙军、苏军使用了先进武器,包括导弹、炮弹等,其攻击的效果也很难造成这样的破损。笔者相信,蒙古驻军肯定想方设法跟这架飞机联系,很可能起飞战斗机来使其迫降。因此右机翼下那个40厘米洞,即便抛开“边缘铝刺外翻”的证据,也不可能受到过任何的外力攻击。
40厘米洞的证据五
飞机起飞后,机组人员不可能发生任何反抗。从登机的情况看,机上、机下所有人都知道如下情况:
1、据官方的解释说明:在北京的周恩来指派吴法宪从晚上10点就开始查证这架飞机,飞机是未经批准的强行起飞,机组人员如此地胆大妄为,这可不是违反党纪、军纪的小事情。
2、机场有8341部队拦截的枪声。早在起飞前半小时,在北戴河驻地,就已经响起过枪声,北戴河与山海关机场、北京的通讯高度畅通,就当时机场紧张的气氛来看,在场的人员是不可能不知道,这是机组人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最好证明。
3、林彪登机时,机场已经实行灯火管制,漆黑一团,他没有走正常的舷梯,而是从工作梯爬进机舱,而且是自己的司机在下面将其“扛顶”了上去。杨振刚在北戴河就亲耳听到了清脆的枪声,此时既不反抗,还去帮林彪,这不是死心塌地得不要命了吗?机组人员也没有因此起疑心,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飞机就这么轻易地起飞了!
4、如果机组人员真要反抗,那么在飞机起飞之前,就是最好的机会。因为机组人员的配备不齐,完全有借口拒绝起飞,而且8341的部队就近在眼前,反抗是轻而易举的,可事实是连一点反抗的迹象都没有(笔者注:事实上确有人反抗过,但不是机组人员,而是林彪的侍卫长李文晋)。
6、机组人员没有佩带自卫的武器。在起飞后,即使再想反抗,也是机会尽失,而且他们都知道机场的情况——飞机已无法安全降落,此时再反抗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机组人员既不反抗,还齐心协力地让飞机起飞,一路都在林彪的命令之下正常飞行。那么在温都尔汗迫降时,机组人员都有生还的希望,却因为反抗,或者因为燃料用尽,反而手忙脚乱地要把飞机搞得东摇西晃,弄得操作失灵而无法平稳下降,这与情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40厘米洞的证据六
周恩来的“禁空令”是事实存在的,他当时在党内、军内的地位都排在林彪之后,除非是毛泽东亲自下达“禁空令”,否则阻止林彪起飞就是烟幕。因此周恩来的“禁空令”虽对林彪的“死党们”有效,但对林彪本人来说:不是限制其起飞,而是禁止其降落,就是要禁止其可能降落在大连、北京、广州等国内所有的机场,甚至包括飞回山海关。
1955年4月11日就发生过“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难事件。当时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和随团记者,从香港起飞,在飞往雅加达途中发生爆炸,飞机坠入沙捞越西北部海域,全部人员遇难,而这位总理先生当时正是因故改变了计划,才得以幸免。也许是历史的教训给周恩来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象,在飞机起飞后,就严密地注视着林彪的一举一动,时刻掌握着具体方位。尽管官方证实周恩来曾向飞机发出呼叫,称其准备欢迎副统帅的归来,并准备亲自去机场迎接,可林彪的坐机所经过的机场都漆黑一团,这叫他怎么能“安全”地降落下来。既然不能降落到应该降落的飞机场,周恩来此举,就是逼林彪降落到除了飞机场以外的任何一个荒郊野外的场所。
如果林彪按照周恩来的计划安排,在国内某地降落,他就无法解释深更半夜强行起飞的事实,对只有一个思想的7亿人民来说,无异于跳进了黄河,怎么也洗刷不净自己的清白。因为林彪无法给出一个说得清楚、明白的交代,毛泽东的前一个接班人刘少奇就是在不久前,戴着“叛徒”、“内奸”、“工贼”等好多顶帽子刚刚死去,据说他的骨灰都无法找到。现在能有林彪的确凿证据,结合他在庐山上想当“国家主席”一事,先给林彪戴一顶“野心家”的帽子,然后再根据林彪飞行的动机,经过周密地判断推理,然后补戴几顶“叛徒”、“卖国贼”的帽子,完全可以叫他至死都反不了案。由于降落地点在国内,对林彪来说安全性毫无保障,但对毛泽东、周恩来来说就是天赐良机,因为其安全保密性极高,对肆意隐瞒事实真相、善于借题发挥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联系到“9.13”前毛泽东对林彪反革命集团采取的一系列英明措施,如果说林彪能安全地降落到国内任何地方,其结果会怎样,相信大家心里有杆秤。林彪作出葬身外蒙的抉择,是毛泽东阴谋策划的一个巨大漏洞,它造成256号坐机的航线无法肆意篡改,降落地点也无法任意隐瞒,事件造成的前因后果不得不向国人、乃至世界作全面公布,更为关键的是这个“40厘米的洞”必须“光明正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林彪那把老骨头就能保存到今天的主要原因。
忠魂依旧守辽东
在文革中惨死的刘少奇是无法与林彪相比的,副统帅已经直接掌握着枪杆子,其能力、地位已经远超前任接班人,其政治、军事谋略足以功高震“国”。毛泽东若用发动类似“文革”的非法运动再来打倒林彪,其胜算绝无可能,即使用一个“想当国家主席”的名义,经广泛的舆论宣传,最终演变成“野心家”的罪名,也不可能在政治上全面击倒林彪。这从他们俩人死后的结果来看,就完全不同:刘少奇案件的性质在邓小平翻案前,基本上没发生什么变化;可林彪的性质几乎是一年几变,年年都花样翻新,变化最大的就属邓小平时代的定性,其反文革罪行全部被推翻,案件性质发生了彻底对立的转变,可罪恶行径反而越变越严重。这是因为林彪已经树大根深,在全国已经形成与毛泽东并驾齐驱的个人崇拜偶像,对只有一个思想的7亿人民来说简直就是另外一个毛泽东,他在文革中说毛泽东不能说的话,干毛泽东想干的事,其实,这正是这位天才谋略家的真实本事。
九大召开不久,刘少奇等人刚刚被打倒,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重新主宰一切的局面刚刚形成,若想紧接着再废倒一个亲密战友级的接班人,军事天才可不是光吃素的,仅凭借他那张不善言词的嘴就足以让毛泽东无法去向党和人民交代得清楚,其结果会对毛泽东的光辉形象会产生什么影响,相信大家心里有杆秤。因此,既要自己不受牵连,又要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除了用隐瞒歪曲事实真相的手段去杀人灭口,就别无选择,“9.13”事件就是诱逼林彪上飞机,然后直接谋杀之,造成“野心家”罪行败露的大阴谋!这从当时双方势力的分布上就可以清楚看出,究竟是谁在月黑风高的晚上搞“阴谋诡计”。
9月12日下午2点,毛泽东到达丰台站,召见了北京军区和北京市的负责人:李德生、纪邓奎、吴德、吴忠等,吩咐李德生调1个师去南口,“吴德有德,吴忠有忠”就是毛泽东当时对两人的评价。晚上纪邓奎被周恩来派到北京军区,加强对北京部队的指挥,李德生被派到空军司令部,复查空军的指挥,北京机场已有坦克开进。晚11时左右,林彪在北戴河驻地,处在汪东兴、张耀祠的8341部队严密保护之下;黄永胜、李作鹏等因参加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陪伴在周恩来左右,协助工作;吴法宪,被周恩来派到西郊机场,受到同由周恩来指派的杨德中协助,说是以防万一。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无敌元帅就是处在这种境地下,得出自己准确的判断,以自己神奇的速度,毅然决然地赶到了机场。从此时双方的形势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林彪的“四大金刚”均被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掌握控制着,基本上都是身不由己、动弹不得,无一能脱身而成功起飞,与此同时,《“571工程”纪要》里所谓小舰队骨干成员基本都放任自流,尚能自由出入、分头活动,这足以说明这份后来发掘出来的《“571工程”纪要》有几分真实性可言,相信大家心里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