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彪疑案 第136章

《林彪疑案》第136章

作者:多人 字数:2928 书籍:林彪疑案

  当时估计林彪会逃到苏联,毛主席、周总理已经商量

  好应付由此引起的一切事件,并作了最坏的打算。

  在上面这几段文字里,可以看出256号坐机曾越过承德上空,那么在3点直线(北戴河—→温都尔汗坠机点—→伊尔库茨克)上已经出现西、东偏离的迹象,后面李德生亲自证实:“这时,飞机耍了个花招,是先向西飞了一段,然后才调转方向往北飞。”很明显,林彪并没有走所谓的3点直线,伊尔库茨克就很难说成是这条直线的目的地。在这段文字的最后,李德生等人看到飞机已经出境,都十分担心,但此时已清楚地提到了毛泽东对林彪事件的后事安排——“当时估计林彪会逃到苏联,毛主席、周总理已经商量好应付由此引起的一切事件,并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林彪真的到了苏联,那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已经商量好了些什么对策呢?

  --------------------------------------------------------------------------------

  40厘米洞的证据一

  中、苏、蒙三方一致承认坠毁的256号坐机右机翼下有一个开口、没有洞穿,直径达40厘米的洞。这个洞,正是飞机右边储存燃料的关键部位。说它大,飞机坠毁时没有造成解体,而四分五裂;说它小,足以造成烈火焚身,而毁灭一切。这个形同锅盖大小的洞,洞孔形状不规则,边缘铝刺外翻,显然是受内力所致。那么,它受到了什么力?据中共官方的说法:“洞的边缘铝刺外翻,是着陆时油箱内部爆炸引起的。”这不禁令人起疑:着陆时引起油箱内爆,为什么不“爆”在机翼左边,或机腹的部位,这些地方都是储存燃料的关键部位,难道是纯属巧合!在右边机翼下部造成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破洞,从山海关机场相关人员的证词里可以找到准确的答案。

  当时,机场的灯都没有开。只有飞机附近亮着一个聚光灯。飞机底下有

  两辆油车,没有看清地面有几个人。只看见飞机右侧的翅膀上面有两个人,

  象是在准备加油。林彪的汽车一到,他们就从飞机上下来。林彪、叶群等人

  一起向飞机上抓。

  这是8341部队2大队副大队长于仁堂的回忆证词。除了于仁堂一个人的证词外,当时在场的人员几乎全部能证实:机场的滑行灯没有开,飞机就强行滑出。滑行时,右机翼撞坏了停在滑行道旁的加油车罐口盖,刮掉了机翼上的铝皮,撞碎了机翼上的绿色玻璃灯罩和有机玻璃。而问题暴露的关键恰恰在于:事后在现场检到撞碎的遗弃物!这个“遗弃物”是造成“直径40厘米的大洞”的罪魁祸首吗?显然不能肯定,如果飞机在起飞时,右机翼就因此破损漏油,是不可能飞出国境的,而飞机飞了近1000多公里航程,说明右机翼根本就没有破损成洞。那么“遗弃物”能和着陆时油箱内爆构成因果关联吗?

  40厘米洞的证据二

  右机翼能产生“遗弃物”,是因为要给飞机进行例行的“加油”,可加油车的出现是在13日凌晨零点10分,也就是林彪离开北戴河刚刚过去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是由航空兵XX师派驻山海关机场的李海彬要来的(笔者注:李海彬要加油车一事,出自林雨星所著的《林彪全传》第二十八章【大结局】),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来加油,相信大家心里有杆秤。笔者正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加油车不可能来加油,其理由如下:

  1、256号坐机于9月8日,由林立果从山海关飞到北京西郊机场,11日晚在西郊机场已经加了一次油。9月12日上午8时林立果公开地从北京飞到山海关机场,机内储存的燃油仍足够飞遍大半个中国,完全能飞抵苏联。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和林彪都是知道的,所以用不着再给飞机加油。

  2、256号坐机于12日上午8时就飞到了山海关机场,整整一个大白天怎么不例行加油,而非要等到漆黑的凌晨左右,到底是担心汽油会爆燃,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对飞机的例行加油难道必须安排在晚上进行。

  3、不知道女儿林立衡在起初都说了些什么,周恩来就从话里分析得出林彪要叛逃的准确结论,并依此指使李作鹏、吴法宪等人在晚10时左右兴师动众地去调查一架飞机!这明明是嘴上在说调查,实质是把毛泽东准备控制飞机的企图公开地“通报”给林彪。从此时开始,任何人接触这架飞机必须经过北京的许可已经成为事实,那么加油的人员也不能例外。那么是谁派来的加油车(笔者注:本人并不怀疑李海彬其人,他或许是个执行命令的不知情者)?

  4、例行加油的时间最早是定在22:00,在林彪离开96号楼后过了15分钟,加油车就正好赶到!这即使是算作巧合,可明知机内的燃油足够飞行1000多公里,可一来就是两辆加油车!殊不知来两辆加油车准备给飞机加多少油,才能弥补林立果从北京到山海关机场,已经飞行258公里的耗油量?难道一台加油车尚不能弥补258公里的耗油量?一台加油车究竟能载重几吨油?

  5、机场已经实行了灯火管制,其目的就是要控制整个机场,当然首先就是控制这架256号坐机。表面上是禁止飞机起飞,但实际上是在漆黑的夜晚控制住了机场的灯光。而且所有的人员都知道:“飞机的起飞是未经批准的强行起飞,”那么在起飞前的一刻钟,加油车就敢贸然加油,假如林彪是在一刻钟之前起飞,那么就不是未经批准的强行起飞吗?

  6、林彪离开96号楼去机场的行动是严格保密的,仅仅5个人就坐车迅速出发(侍卫长李文晋中途下了车),从林立果当时不断强行挂断所有工作人员的电话就足以说明这个保密性。而机场这边,连陪同林彪随行的机组人员都没有来得急配齐,就幻想给自己的坐机加上那么一点点燃油,这岂不成为笑话!

  7、林彪登机时,没有走正常的舷梯,是从工作梯爬进机舱。很明显林彪赶到机场登机是没有预先计划的,连舷梯都没有放下来,这起码能说明林彪在策划的时间上很是仓促。如果加油车是林彪计划安排来的,那么就会同时在机场暴露出自己的行踪,而且在那么短暂的时间里,从加油车出发到启动加油装置,再到飞机起飞,能加进油箱多少油,林彪难道会不知道?当时的山海关机场基本还“掌握”在林彪手里,对机场发生“灯火管制”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提前暴露机组人员的行动是无法避免的,但加油车的到来是他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综上所述,加油车的出现与情与理,都不合乎逻辑。而事实正是因为林彪的保密,在突然准备登机的行动被公开明了后,加油车就及时地赶来加油,这难道仅仅是个意外的巧合!

  40厘米洞的证据三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2384公里,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可想而知中国的无线电遥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农历月末的机场是相当的黑,既然不是林彪派的加油车,加油车去了当然就不可能加油,不然因燃油耗尽而迫降就不能顺理成章。但是去的是两辆加油车,两辆油车又都紧靠在一起,使暴露出的问题更多:两辆油车为什么不一左一右同时加油?左机翼油箱难道没有加油的接口装置?而且在右机翼的上、下站那么多人在干什么?这一切无法不让人深思!其实,很显然他们正在干切断林彪的后路的活计:利用其先进的遥感技术,以加油为掩护,往右机翼油箱里装进一颗小型遥控炸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善于断敌后路”,是林彪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结晶和高度统一,是他俩都擅长的谋略套路。从飞机残骸来看,散布集中,机上人员尸体没有分散,形状清晰可辨,这说明飞机不是高空坠落,在空中也没有发生大的爆炸,显然不是外力的原因,而是右机翼下部的内爆使大量航空燃油外漏,引发大火,而仓促坠毁。

  40厘米洞的证据四

  因中苏双方意识形态全面对立,导致严重的军事对抗,在漫长的边境上互驻重兵,剑拔弩张,双方屯兵都超过百万人以上。1971年的双边关系虽比1969年有所缓解,但边界仍处在紧急战备的状况下,对天空的警戒当然不会丝毫放松。林彪的坐机体形庞大,与战斗机的速度比起来就显得过慢,它突然出现在高度紧张的边界低空处,随后又进入蒙古领空,在对方的军事人员看来,这架来历不明的飞机会使他们感到格外地吃惊和紧张,而不敢贸然采取攻击的行动,分析的理由如下:

  1、自中苏关系恶化以来,处在战备状态下的边境从未出现过类似事件,虽然苏联在80年代发生过击落民航客机的事件,但256号的出现还是史无前例的。因为情况错综复杂,莫斯科考虑、分析局势的时间有限,如果仓促地下达进攻的命令,其后果是谁也难以预料的。

  2、从飞行的轨迹来看,自起飞时就在自己的国境内东闯西串,毫无航线地乱飞,飞行的高度也达不到普通民航的标准,林彪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引起边界的注意。在边境附近的上空经过充分的示警后,突然闯入了蒙古国境,这在对手看来不可能是迷途的民航班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