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彪疑案 第236章

《林彪疑案》第236章

作者:多人 字数:2862 书籍:林彪疑案

  其二,飞机被击落的可能性可以排除。除上述根据外,大量证据显示,飞机接地时是完整的,机身上引起种

  种猜测的大洞,是飞机上油箱里的油同时向外燃烧爆炸时形成的。王海想说的无非两点:1.飞机"不是在空中爆炸的"及其理由。2.飞机不是"空中起火"及其理由。以下笔者进行反驳:

  1.以前的分析者总是认为"飞机空中爆炸",就必然意味着是在空中炸个粉碎--所以就不可能在地面留下著陆滑痕;飞机残骸就不可能集中分布;尸体散布也不可能集中,就不可能是人为操纵的迫降......。其实凭什么一定这样?飞机中导弹后凭什么一定在空中炸个粉碎?为什么就不能是飞机部份受伤受损呢--为什么不考虑这种情况?256飞机在空中机翼中导弹后,完全可能只是部份被炸坏,也就是飞机受伤了--并未被炸得粉碎。所以它还能勉强飞行一段。我想256飞机就是这样。256飞机机翼中弹后,引起大火,不过并未"粉碎",只是不能远飞了,只能带火迫降,并在着陆过程中也不顺利,又发生了新事故--这著陆过程中的新事故的情况倒可能与调查组的分析相似了。所以假如按照笔者的做出的结论也仍然可以满足王海举出的失事现场情况:地面有轨迹;飞机残骸集中;尸体散布集中;"飞机接地时是完整的"。

  2."飞机在空中起火",可能仅是弹片击中位于右侧机翼部位的油箱引起。而256飞机在机腹也有油箱(这是主油箱)。所以也可以保证:机翼中弹,所以机翼油箱爆炸起火。迫降时,用机腹著陆,由于此前已没时间进行盘旋耗尽燃油,所以机腹油箱破裂,燃油导致"地面大面积燃烧"。这样一分析,王海在上文指出的失事现场的几个问题,笔者的说法也能解释得通。256飞机中弹在空中爆炸(只炸坏一部份)失火,并进行着陆失败是完全可能的。王海的分析不能否认"导弹击中说"。另外,还有一个飞机机翼上著名的大洞问题。我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在《黄沙作证》一文中写道:"......右机翼的内展部份,上有'民航'二字。'航'字旁边有一个直径40厘米的大洞"。又写道:"飞机右翼根部那个直径约40厘米的大洞,曾令人怀疑是防空导弹击中的。但机翼的顶面并未穿透,而且洞孔形状不规则

  ,边缘是向外翻的,说明它是从内部爆炸冲击形成的"。(《林彪家族纪事》P8□21)正是由于大洞处的铝刺是"向外翻的",所以他认为大洞"是从内部爆炸冲击形成的"。是著陆时油箱爆炸引起的,这一证据想必不少读者都听说过。但是这"外翻"的证据本身就并不一定可靠。我国驻蒙武官孙一先对大洞的铝刺的情形描述就不同。他在自己的书P195中描述道:"......我登上去仔细观察,洞在翼根处中央,直径40厘米。周围不规则的铝刺尖,有的朝里,有的朝外。......"。可见对同一个洞的铝刺方向的描述,许文益说"外翻"--并把它作为不是导弹击中的重要证据。孙一先说:"有的朝里,有的朝外"。我们到底听谁的?

  在肖思科参与编写的《林彪元帅叛逃事件最新报告》(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2000年)一书P50,54中,他显然采用了孙一先的说法。既然林彪问题研究专家采用了此说法,笔者也采用之。即大洞"周围不规则的铝刺尖,有的朝里,有的朝外"。

  在孙一先书P260中有一段李耀文的相关分析:

  256号右翼根部的洞是油箱着火向下冲炸开的,所以翼面没有穿透,洞口铝刺也不规则。如果

  是导弹打的,不可能不穿透机翼,而铝刺也都应该通通向里翻。笔者不同意这段分析!一般来说,机翼内部油箱爆炸,则大洞的铝刺全部"外翻"的可能性大;若是外部导弹击中,则大洞的铝刺全部"内翻"的可能性大。现在的情况是:铝刺不规则,"有的朝里,有的朝外",则既有可能内部油箱爆炸,也有可能导弹所致。所以单凭铝刺的状态凭什么肯定不可能是导弹击中?另外,导弹击中机翼也不一定非要穿透机翼的顶面。对于大洞问题笔者总的观点是:不能排除大洞就是导弹击中造成的。但是,也有可能弹著点在别处,只不过未发现。因为一方面调查组全靠照片进行研究难以精确,另一方面,一些部件已被苏联人拆走,现场已被破坏。可以这么说:从纯技术的角度,整个调查组就没有认真考虑"256飞机仅只是被导弹击伤,而不是立刻被击落或击碎"这种情况,即使在调查报告中提了一句这种情况,却根本未展开分析,否定这种可能性--而是与分析别的情况混在一起,悄悄滑了过去。(也可参见孙一先书P276-278)。

  孙一先书P279中还有如下的说法:

  913过后,来自蒙军和驻蒙苏军的一些内部情况表明,他们在纵深没有发现这架中飞机,因此

  不可能发射地空导弹,或者起飞战斗机拦截。苏蒙空军真是如此水平低下?连一架民航飞机的闯入也监视不了?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前面提到的日本刊物2000年采访前蒙古副外长云登的那篇报导中的话:"当时的说法好像是蒙古完全不知情,其实是一开始便掌握了该机的飞行轨迹"。以及PeterHannam采访克格勃的话。就知道:苏蒙方面当时就完全了解256飞机的航迹。苏蒙方面只不过当时佯装防空效率低下,骗中国而已。我们怎能今天还上这个当?所以笔者认为我方调查组从纯技术角度否定"导弹击中说"的证据靠不住。我们现在甚至可以推测一下是谁打下了256飞机:请看《林彪元帅叛逃事件最新报告》P51(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2000年):在伊白(即孙一先--笔者注)随许大使从乌兰巴托乘飞机赶往温都尔汗时,曾在飞机上看见离现场不远有一个某国空军基地,驻有一个师的航空兵。

  笔者推测可能就是这个苏军航空师的导弹将256飞机击落。而笔者研究了前面提到的日本刊物采访蒙古副外长云登的那篇报导,笔者认为:恐怕不是蒙古军队发射的导弹。

  这样我们就可以补充前面的"9月12日夜林彪出走梗概":

  -->256飞机从苏蒙边境调转机头,向中国返回-->向中国方向飞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温都尔汗附近-->苏蒙方面在跟踪了256飞机的航迹后认为:此机既非迷航,也非叛逃,而是在有意利用民航飞机刺探完苏蒙方面的防空雷达后想逃回中国。于是下令向其开火-->256飞机机翼中弹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飞机仍能飞行一段,只好盘旋寻找迫降地点,并带著大火进行迫降。由于火太大,256飞机已经没有时间进行盘旋以耗尽机腹主油箱的燃油了。所以只能带著2.5吨油用机腹著陆。飞机著陆时动作有误并且机腹油箱破裂引发大火,大爆炸,导致机毁人亡。

  笔者在以上较多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探讨了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走事件。现在笔者发现其实

  还有另一条道路也可以有力地帮助我们揭开9.13之谜,那就是256飞机上的黑匣子。256飞机上有无黑匣子?很多人认为没有(比如张聂尔书中P293即这样说)。现在看肯定有黑匣子。

  前面提到的我国驻蒙古武官孙一先的书《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有这样的话:

  据我国民航专家讲,三叉戟飞机从"1E型"开始,已装有70年代稀有的黑匣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份是飞行数据记录仪,另一部份录制机上相互通话和同地面的通话,名称是"驾驶员座舱语音记录器",飞机一起飞他们就自动开始工作......似乎可做出这样的判断:三叉戟256号的黑匣子,连同中间的发动机,都被苏联人拆走了。--孙书P190

  以下是孙一先引用彼得·汉纳姆的采访:

  最后,他(指彼得·汉纳姆--笔者注)问了一下这架飞机有没有黑匣子,扎格沃兹丁说黑

  匣子找到了,但克格勃鉴定时没有发现录音里有飞机和地面的通话。--孙书P334

  显然,256飞机中有黑匣子。虽然"没有发现录音里有飞机和地面的通话",但驾驶舱中的其

  他人员的对话应该有吧?对揭开林彪登机以后的迷雾一定大有帮助。我们希望俄罗斯归还原

  本就属于中国的黑匣子。

  最后对全文总结一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四条新的核心质疑:

  一.林彪在去机场的汽车上到底说没说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这句关键

  性的话?

  二.林彪一行为什么没有按原计划飞往广州(香港)?是不是因为机上燃油不足?

  三.关于"256飞机从苏联,蒙古边境掉头飞回中国方向":

  1.这是否是事实?

  2.如果是事实,飞机为何不一直飞向苏联?为何又掉头返回中国?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关于"256飞机著陆前曾发生爆炸并起火":

  1.这是否是事实?

  2.如果是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被苏蒙方面导弹击中?

  目录

  一、前言

  二、罪行的疑惑

  三、难忘的岁月(1968-1972年)

  四、蒙古国独立史

  五、个人恩怨

  六、民族主义

  七、神经性毛孔扩张症

  八、功高盖世

  九、卖国贼和民族英雄

  十、月黑风高

  十一、忠魂为何守辽东

  十二、后语

  创建时间:2004-12-30

  目录页下一页

  一、前言

  在中共十大元帅中,林彪资历最浅,却排名第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