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74章 千万贯【加更】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174章 千万贯【加更】

作者:安静的九乔 字数:3325 书籍: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明远这种口气让周围人听傻了。

  “七万多将近八万贯……”

  怎么能说少呢?

  明远从人群中迈上一步, 轻轻摇着手中的折扇,唇畔挂着欠打的微笑,开口道:“当然,对于一个‘末等富商’来说, 七万贯确实不少了。”

  这句话就像是打在在场每名海商脸上的耳光。他们平日里多说嘴是家赀巨万, 但是七万贯绝对不是小数。

  海商是个奇怪的群体——从南洋成功带回来一船香料, 能让他们十万十几万贯地赚,但这背后往往也是以小博大,四处拆借, 风险高得吓人。

  像戴朋兴这样, 损失船只之后将一切身家全部赔光,还倒欠他人很多钱的, 其实不在少数。

  但是像明远这般, 当众揶揄,说他们是“末等富翁”,才会在意这么一点点小钱——实在是有伤自尊,让这些海商们一个个都憋红了脸, 没好意思接话。

  七万多贯是戴朋兴欠债的总额, 他们这些海商,没有哪个是借给戴氏超过一万贯的。

  只是——海商们纷纷打量明远,心想:说我们是“末等富翁”, 您又是哪一等富豪了?

  明远抵达杭州城的时间还不长,尚且没有叫得上字号的大产业在本地办起。此前帮助欠下“青苗贷”的百姓, 虽然是善举, 但也不是多么了不得的支出。“会计学校”也是一样, 虽然新奇, 但很难直接证明明远自身的财力。

  但见明远身上穿的是一件接近白色的锦缎襕衫, 头戴逍遥巾,脚上蹬着一双白色的高底靴子,除了手上的折扇之外,再没有多余的装饰。

  有些海商便想嗤笑一句:哪里来的穷酸士子,却口出大话。

  却有人“咦”了一声,道:“是云锦——”

  明远身上这一件,是完全用同一种颜色的素色丝线织就的锦缎,不仔细看看不出,唯有衣料在反射光线时,才能看出这衣料上其实用提花机杼织就了缠枝莲纹。

  海商生意中丝织品是很大一个品类,因此在场也有人能看得出明远这一身的金贵。

  云锦素有“一寸云锦一寸金”的说法,讲究织造精细,锦纹炫丽——偏偏眼前这小郎君身上袍服,只用同色的丝线织就图案——这是一掷千金却又不欲令人察觉,是真正的衣锦夜行。

  得到提点的海商们都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只听明远摇着扇子继续问:“你们为了区区七万贯,就眼睁睁看着这姓戴的去死吗?”

  几名海商便是一怔,但也有人很不服气,梗着脖子回复明远:“但我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的,地里长的……也是我们辛苦赚来的。”

  “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明远摇摇头:“我不是说他现在看起来可怜就应该要赖账,做生意要是人人都这样那业内就没有信誉可言了。”

  海商们纷纷点头。

  “但是,”明远话锋一转,“你们把他逼死了,死人也还不出来钱啊!”

  目光立即都聚在戴朋兴身上,过了片刻,又转至他妻女身上。

  眼前这一家子,就是把自身全都卖了,也凑不出七万贯。

  明远却还在唠叨:“当然,这姓戴的死了以后,没准能够阴魂不散,保佑你们,财源广进,步步高升……”

  海商们人人出了一背心的冷汗:这还是免了吧。

  “但是他活着也还不出来七万贯啊!”

  有个声音躲在人群后头说:“他现在就是个末等户,就算是从官府借青苗钱,也只能借上一贯……”

  这也是大实话。

  明远摇摇扇子,望向戴朋兴,问他:“你觉得呢?”

  戴朋兴双眉一轩,马上开口道:“只要有谁能借上我一万贯本钱,我一定连本带利连那七万贯,全部都还上!”

  “算了吧!”

  “姓戴的,你睁开眼睛看看自己是什么处境!”

  “谁还敢借给你钱?”

  “喂,戴朋兴,你借到钱第一件事就是该还我们的欠款,别想着又把钱砸海里——”

  吵吵嚷嚷,倒也令戴朋兴认清现实。

  海贸这一行讲的就是信誉,只要你能将欠债都还上,你的信用在,就能借到新钱。

  可是你一旦欠款还不上,你就完蛋了,这一辈子在海贸这行当里都永远抬不起头来。

  或许能在船上找个当水手的职位,可是水手又怎能养得起家人,怎能还得上成千上万贯的欠款。

  正想着,戴朋兴忽见对面锦袍少年郎将手中的折扇“刷”地一收,一对形状好看的眼睛微微眯着,望着自己,口气懒洋洋地道:“你先在我这里做事吧。只要你肯用心,我保证你能在三年内还上他们的欠款。”

  戴朋兴一呆: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其他海商也是一呆:“什么,难道放这姓戴的就这样跑掉?他可是欠了好几万贯的巨款!”

  一群人激动起来,一起越过明远身边,向运河畔踏上两步,几乎要将戴家一家三口人挤到水里去。

  史尚在他们身后一声大喊:“别闹啦。这人有我们郎君作保,说三年还得上就是还得上。”

  众海商们又都是一呆,眼中流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有人作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戴朋兴自己也不太相信耳中所闻,一手拉着妻子,一手牵着小脸上还挂着泪珠的女儿,浑浑噩噩地不知该做何反应。

  “人是我从夷人的海船上救回来的,总不能我救了他,还看着他们生生被你们逼得上绝路。”

  明远淡淡地说:“谁要是怀疑我的财力,就去杭州府问一问苏通判便知。”

  海商们不相信谁,也不能不相信杭州府和苏轼。

  “回头我让他做一份还款计划给各位,第一年还得少些,第二年倍增,第三年还清。”

  明远轻描淡写,仿佛未来几年全在他眼中,清晰可见。

  “看在明郎君的面子上,诸位且先散去。”

  刚才曾被戴朋兴持刀威胁,到现在都还心有余悸的陶行老声音颤抖地开了腔。

  “此事当然不会就此了结,大家的利益行会会保障……会,会和这位明,明郎君详谈……”

  这名行老声音依旧在抖,足见他也没把握,明远画出的“大饼”和他提供的担保是否可靠。

  但显然此刻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海商们闻言,悻悻地散开。也有人立即去打听明远的事迹和身家,看看这究竟是“哪一等”的富翁。

  河岸边挤着的人群终于渐渐散去,终于只剩下戴氏一家三口,和明远史尚两人。

  戴阿宝小脸上犹有泪痕,却从抱着手中的那枚菱角,仔细地剥开了,露出里面晶莹细白的菱肉,跑到明远面前,高高举起,递给明远道:“谢谢你帮我阿爹。”

  戴朋兴手里的匕首则已经被戴妻抢走。他万般无奈地安慰妻子几句,然后走到明远跟前,拱起双手,满脸惭色地道:“明郎君,您……又救了我第二次……”

  他的声音在喉头哽了一会儿,似乎有千言万语,但却一个字都说不出。

  最终他开口道:“您……为何愿帮我?”

  这戴朋兴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通,一来,明远与他萍水相逢,为什么愿为他的巨额债务作保;二来,他也实在是想不通,明远为何那么笃定,他能在三年之内还完七万贯的债务……难道,这小郎君自己也想要涉足海贸生意,而缺一个熟悉海事的人手吗?

  明远却不答话,先笑着从阿宝手中接过了那枚剥开的菱角,将里面清脆的菱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还闭上眼品味了片刻,随即睁眼,冲阿宝一笑,道:“真好吃,谢谢阿宝!”

  随后他才抬起头,正视戴朋兴,平静地道:“因为阿宝答应请我吃菱角!”

  戴朋兴顿时呆在原地——怎么会有这种事?

  他不理解。

  但事实是,他不必理解。

  明远马上安排,让史尚带着戴朋兴去杭州府,签订一个三年的契约,约定在三年之内,戴朋兴遵从明远的指示,为明远工作。明远在这三年期间内,为戴家所欠的债务提供担保。

  史尚最近因为明远雇人的事,跑了无数趟杭州府,办契约的手续早已熟练得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甚至还将这些繁琐手续教会了明远身边的罗姓长随。明远索性将那罗姓长随提拔了做“秘书”——罗秘书。

  “办完就到‘那里’找我。”

  史尚与戴朋兴临去之前,明远吩咐了一句。

  戴朋兴肃然应是,而史尚则笑嘻嘻地扶了扶鬓边的绣球花,并且向明远挥了挥手。

  办完契约,戴朋兴暂时先将妻女安顿在亲戚那里,随即被史尚带出了杭州城。

  戴朋兴依旧对明远没什么概念,他除了知道明远认得夷人海商,以及他衣饰华美,相貌俊美之外,实在是不知道任何关于明远背景、性格、脾气的任何详情,只能向史尚打听。

  另外,他也心里很好奇——

  明远说能让他在三年内就还上所欠的七万巨额债务。

  究竟是什么生意可以让他在短期内赚到这么多钱?

  史尚看看戴朋兴又是期待又是紧张的面孔,心里却在想:不知你会不会觉得被我家郎君坑了?

  于是他相当委婉地告诉戴朋兴:“你知道,我家郎君,刚刚在杭州城外买下了一间茶馆,正好现在缺一个主事之人?”

  戴朋兴呆住:“什么……茶馆?”

  那明小郎君担下那么大的风险为他作保,竟然只是要开一家茶馆?

  戴朋兴一时气得说不出话——

  他这算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吗?堂堂海商,经手过无数价值千金的货物,现在让他来经营一家平平无奇的茶馆?做个“茶饭量酒博士”吗?

  史尚知道他不信,于是伸手一指前面:“你看,就在那里,我家小郎君正在外面等候着。”

  果然,明远见到史尚一行人过来,面露笑容,伸出手热情地招呼。

  “朋兴兄,快来看!这是史尚前天刚刚敲定,买下的茶馆。”

  明远丝毫不顾阴沉着脸的戴朋兴,兴致勃勃地“抱怨”着:

  “各处都很合我意,唯一可惜的是价钱太便宜,这么大一间茶馆,竟然只要一千贯……”

  ——竟然“只”要一千贯!

  “负资产”的戴朋兴闻言顿时感觉自己的风中凌乱。

  “朋兴兄,以后这家茶馆就交由你照管了——放心,它绝对能够帮你挣回足够的钱,偿清你的债务。”

  戴朋兴:……就这?

  这间茶馆外表看起来并不出奇——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月洞院门将客人引入一座工字型的宽敞厅堂。

  但戴朋兴一迈入这座茶馆,立即意识到了不一般。

  只见一进茶馆的大门,立即见到迎面的粉墙上挂着一大幅舆图,不是大宋的山川地理,而是一幅《海疆图》。

  茶馆中最多的装饰,则是海船的模型——距离戴朋兴最近的地方就有一座,是福船的模型,单龙骨,尖底平面,比例得当,惟妙惟肖。

  再看其他地方,也放着各种大小船只的模型,零零总总,大约十多只。

  而这间茶馆,地点不在游人如织的西湖边,而是在前往市舶司的必经之路上,是一个海商们愿意聚在此地,聊天饮茶,交流信息的地方。

  戴朋兴顿时来了兴趣,驾船疾驰海上,那种乘风破浪时热血上涌的感觉又回到了戴朋兴身体里。

  明远却还在饶有兴致地叮嘱紧跟着他的史尚和罗秘书:“替我记下,尽快订制招幌和大招牌……不,不必彩楼欢门,只要招幌和匾额。”

  “上面就写四个大字:海事茶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